创新传媒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点认识

2017-11-20 17:20尹正阳
新闻论坛 2017年5期
关键词:职业精神课程改革

尹正阳

【内容提要】传媒业高层次人才培养难点诸多,本文从内蒙古大学新闻传播专业硕士生培养的现状出发,从课程改革、新闻实践、职业精神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以自己学习的切身体会提出当前传媒高等教育中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课程改革 创新传播 职业精神 高校传媒

内蒙古大学作为内蒙古地区唯一一所首批获得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资格授权的211高校,经过6年来的教学实践,已经初步形成了固定的教学培养模式。然而,在传媒业迅速发展的新形势下,不相适应的地方也日显突出。作为一名在读硕士研究生,在课堂学习和到新闻单位的实践中,越来越感到知识结构和实践能力与国家培养目标的差距很大。现结合自身近期的学习和实践,对高校传媒人才的培训从课程改革、新闻实践、职业精神三个方面进行一些探索。

一、课程设置的改革

1.现有课程设置的情况

内蒙古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的培养年限为两年,所有课程均在培养方案中已设置好,共分为公共学位课、公共选修课、专业学位课、专业选修课四类。公共课程为英语、政治以及职业规划;专业课程大致分为纯理论类和理论实践结合类,纯理论类课程主要教授新闻传播学科应掌握的基本理论;理论与实践结合类包括与新闻业界结合密切的出版编排、视频剪辑、媒体运营等内容,旨在对业界的新兴内容进行理论解读,并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这属于时下较为传统的课程设置模式。经过近两年的学习与工作,深深感到这一模式与新闻实践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走出校门,踏入传媒,面对具体的操作任务时,还是会感到无所适从。反复对比理论和实践的不同之处后,笔者悟出了课程改革的几个方向。

2.课程改革的方向

第一,夯实基础,采、写、编、评不能丢。采、写、编、评是新闻的基础课程,是记者和编辑的基本功,无论传媒技术怎样更新升级,内容优劣仍是吸引受众关注度的主要因素。学校要为传媒业培养高层次人才,首先就要让学生完全掌握新闻业务采、写、编、评的一整套流程,而不是一味追求拔高,使新闻传播教育沦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第二,拓展提高,打造“新闻传播+”的教学模式。在自媒体、融媒体时代,新闻传播学人才既要掌握新闻专业知识,又要掌握百科知识,最好精通一类其他知识。要当“杂家”,也要当“专家”,才能在未来的工作中具备较强的竞争力,这也就是近年来媒体行业对新闻传播学教育起到的倒逼作用。“新闻传播+”的教学模式要求学校设立一系列选修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背景和兴趣爱好进行选择,如“新闻传播+法学”“新闻传播+计算机”“新闻传播+外语”等等,在学科的交叉中找到新闻传播学与各类学科的契合点,达到拓展思维、提升能力、促进就业的目的。

第三,调动气氛,创建开放互动式新型课堂。新闻传播学科是一门开放性、包容性极强的社会科学,相应的专业教学不能止步于封闭式、指令式教学,也不能简单地将分组讨论、课堂展示等定义为开放互动。一方面,“堵不如疏”,利用新技术为课堂添活力。如浙江理工大学一名老师就采用了“弹幕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可以及时对课程内容进行点评,教师也能随时掌握教学状况并适时进行引导。另一方面,“走出课堂”,营造户外教学新体验。如清华大学新闻院系的“大篷车采访”,把学生拉到户外,近距离接触真实人物、采写真实故事、学习真实本领。

二、新闻实践的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多次讲话中,特别强调了坚持创新为主的思想,在研究和参与新闻实践活动中,也要体现创新的精神。在这方面,部校共建、校媒合作就是一种为实践所证明的、行之有效的创新形式。

部校共建最初始于2001年,上海市委宣传部与复旦大学签订共建新闻学院的协议。此后,新闻教育界掀起“卓越新闻人才培养”的高潮,有力地推动了部校共建的广泛深入发展。目前,全国31省已完成当地高校与宣传部共建新闻传播学院的工作。部校共建已经形成较为成熟的模式:政府部门以政策保障、经费支持和宏观导向促进新闻教学实践;高校方面利用优厚资源,改善办学条件,促进人才交流,为新闻工作培养出更多、更优质的后备力量。

在部校共建创新新闻实践的过程中,立足当地实际,打造鲜明特色,是人才成长的有效途径。如云南省委宣传部和云南大学部校共建时提出,“新闻学院建设要立足国内知名、云南特色、区域一流的目标来谋划设计,成为全省卓越新闻人才的摇篮,新闻战线上的‘党校,以及新闻宣传系统在职干部培训的基地。”在部校共建成为潮流的今天,差异化定位必须找准,要做到因时、因地、因需制宜,让培养出的新闻人才学对口、能上手,适应并融入不同单位的宣传工作,以最佳的状态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尽一份力。

“校媒合作”,顾名思义,是指新闻传播院系与当地媒体单位共同建立的一种合作型的实践探索模式,在传媒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创造性地将产、学、研有机结合,既有利于学生的就业,也能推进传媒行业的发展,可谓是共赢互惠。

内蒙古大学在培养传媒人才的过程中,采用“双导师制”,除校内导师外,还特聘媒体优秀记者、编辑作为业界导师,专门负责指导学生的实习、实践,无疑是校媒合作的有益探索。此外,高校要深入推广校媒合作,还可以做以下两方面的尝试:其一,连接合作纽带,联合项目攻关。现今社会科学类的项目基本是学界在做,若将学生与媒体或媒体人的合作引入其中,丰富了成果的展现形式,提升了课题的应用价值,对传媒人才的培养一定大有裨益。其二,搭建合作平台,创设实训基地。其中,高校内部可以设立“校中台”,媒体派专员进行指导。如山东网络电视台传媒职院频道,方便学生碎片化实习。高校周边则可以与各类媒体建立联合培养基地群,搭建报纸、广播电视、新媒体等多个实训平台,为学生提供多种选择。

三、职业精神的历练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七个记者节上,对广大新闻工作者提出“以人民为中心,发扬职业精神,恪守职业道德”的希望,高校教育应切实贯彻落实这一要求,强化对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力度,创新对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途径。

首先要孜孜不倦,刻苦修炼打磨工匠精神。在国内诸多高校中,硕士研究生平时作业所起的作用仅仅是计入期末总成绩。这种“一次性”的快餐式课程考核方式,对新闻工作中所需要的持之以恒的精神极为不利,建立“评估—修改—再评估”的作业反馈机制势在必行,要让学生在不断提升能力中锻炼工匠般认真求索的职业精神。

其次,要以真动人,请一线人员进课堂讲故事。对于尚在高校读书的学生来说,职业精神总是书本上的詞汇和老师的板书,尚有一定距离感。在职业精神相关课程上,可以拿出三分之一的课时请优秀的采编人员进课堂,既可以请当地的名记者讲述工作中是如何探索钻研,创作出优秀作品,也可以请刚从本校毕业参加工作的学生讲述如何坚定信心,端正心态,抵制变相诱惑,等等。

此外要言传身教,加强对教师言行的规范。近年来,一些青年教师为了追求课堂的趣味性,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一些不恰当案例或对明显违反新闻工作者职业精神的行为,做出过度夸张、暧昧不明的评价,无形中降低了学生对新闻工作者职业精神严肃性的认识。校方必须严格要求教师言行,为学生树立好榜样,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促成职业精神的培养。

作者简介: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编辑:白 洁endprint

猜你喜欢
职业精神课程改革
高等学校青年体育教师职业精神培育研究
中职学校学生社团加强学生职业精神培育的途径
医学生职业精神培育的探析
高职实践教学的多重关系研究
论体育传播工作者的职业精神和素养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加强新媒体宣教阵地建设的主要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