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索美拉唑、莫沙必利、镁加铝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效果

2017-11-22 08:15张德平蒋彩华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胃动素美拉唑埃索

张德平,蒋彩华

(1.镇江市丹徒区人民医院消化科,江苏 镇江 212000;2.镇江市第三人民医院肝病2科,江苏 镇江 212000)

埃索美拉唑、莫沙必利、镁加铝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效果

张德平1,蒋彩华2

(1.镇江市丹徒区人民医院消化科,江苏 镇江 212000;2.镇江市第三人民医院肝病2科,江苏 镇江 212000)

目的在传统治疗方案(埃索美拉唑+莫沙必利)的基础上,联合镁加铝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对其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0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组,对照试验,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治疗方案(埃索美拉唑+莫沙必利);观察组患者采取联合治疗方案(埃索美拉唑+莫沙必利+镁加铝);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清胃动素和胃泌素等指标,比较其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胃泌素(168.56±21.84)和胃动素(330.87±83.89)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治疗方案(埃索美拉唑+莫沙必利+镁加铝)在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治疗上,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埃索美拉唑;莫沙必利;镁加铝;反流性食管炎

反流性食管炎(RE)是一种常见的胃食管反流病,主要表现为溃疡、食管狭窄、消化道出血等[1]。在临床治疗上,主要采用埃索美拉唑加莫沙必利治疗的方式,对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效果较好。本研究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0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在传统治疗方案(埃索美拉唑+莫沙必利)的基础上,联合镁加铝治疗,对其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0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组,对照试验。观察组50例,其中男性26例,女性24例,平均年龄(42.67±10.28)岁,病情分级情况:I级24例,II级19例,III级7例。对照组50例,其中男性28例,女性22例,平均年龄(43.29±11.03)岁,病情分级情况:I级26例,II级18例,III级6例。所有患者知情并同意配合本次研究,对不符合本次研究的患者,例如免疫障碍、消化道肿瘤等,已进行排除[2]。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治疗方案(埃索美拉唑+莫沙必利),埃索美拉唑:20 mg/次,每天2次,口服;莫沙必利:15 mg/次,每天3次,口服;治疗周期2个月。观察组患者采取联合治疗方案(埃索美拉唑+莫沙必利+镁加铝),其中,前两种药品的使用方式同对照组一致,镁加铝:0.5 g/次,每天3次,口服;治疗周期2个月。

1.3 评价标准 分别在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采血检测,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清胃动素和胃泌素等指标;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愈、显效、有效、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检测指标分析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胃泌素和胃动素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胃泌素和胃动素指标均明显上升(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的胃泌素和胃动素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的检测指标分析(Mean±SD)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n=50,%)

3 讨论

在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中,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病率较高。据统计,反流性食管炎在西方国家比较常见,发病率约为7%-15%,在我国北京、上海等地,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病率大约在5%-6%之间。近年来,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病人数正在不断增加[3]。由于食物反流酸性较强,会对患者的食管黏膜造成损伤。研究显示,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病可能与烟酒、药物、肥胖等因素密切相关。从临床症状上看,患者主要表现为出血、反酸、吞咽障碍等,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4]。

目前,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仍然主要以抗反流和抗酸为主。埃索美拉唑是一种有效的抑制胃酸分泌的质子抑制剂,生物利用度较高,副作用较小。莫沙必利能够促进胃动力的恢复,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方面效果显著。二者联合的治疗方案已经的得到了专家和学者们的广泛认可,并在实践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5]。本次研究中,加入了镁加铝联合治疗,镁加铝能够抑制胃酸分泌,同时在食管黏膜表面形成保护膜,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有利于促进患者的康复。

在本次研究中,治疗后,观察组的胃泌素和胃动素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6%)高于对照组(82%)(P<0.05)。由此可见,联合治疗方案(埃索美拉唑+莫沙必利+镁加铝)在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治疗上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1]项婷婷,徐鑫钢,徐清喜.埃索美拉唑、莫沙必利、镁加铝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效果[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7,37(3):213-214.

[2]刘欣,李志恒.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4,1(9):1559.

[3]张红芳,宋建平,王国秋.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12(6): 50-51.

[4]则丽帕·阿布拉.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7,15(1): 9-11.

[5]徐宏骏,杨小东,杜学厂.雷贝拉唑、莫沙必利联合铝镁加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J].中国医学工程,2015(2): 55.

猜你喜欢
胃动素美拉唑埃索
奥曲肽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疗效分析
莫沙必利联合埃索美拉唑对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观察
埃索美拉唑联合铝碳酸镁片和黛力新治疗胃食管反流病70例
铝碳酸镁片联合埃索美拉唑、莫沙必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63例
孕吐方治疗妊娠剧吐的疗效及对血清胃动素的影响
胃动素对消化间期胃动脉血流影响的在体机制研究
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胃动素对消化间期胃运动的调控
针刺对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血浆胃动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