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疼痛原因及护理对策

2017-11-22 08:15周红艳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活动度置换术人工

周红艳

(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宏大医院骨科,山东 济宁 272200)

分析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疼痛原因及护理对策

周红艳

(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宏大医院骨科,山东 济宁 272200)

目的在总结人工膝关节置换术临床疗效的基础上分析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疼痛的原因,并提出护理对策。方法以2015年3月-2016年3月于我院骨科接受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美国HSS评分标准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的膝关节情况,评价患者的膝关节活动度,分别于患者入院时、术后一周内以及出院时三个时间节点评价患者的疼痛感,并总结疼痛原因。结果经统计学对比可知,经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HSS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膝关节活动度大于治疗前(P<0.05)。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导致关节疼痛的主要原因为手术创伤,手术创伤52例(65.00%),患膝功能锻炼21例(26.25%),膝关节术后感染6例(7.50%),不良心理状况1例(1.25%)。手术创伤发生率明显高于患膝功能锻炼、膝关节术后感染以及其他类型,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可明显提高HSS评分,增大膝关节活动度。但由于护理操作不当易造成不同程度的关节疼痛,因此掌握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疼痛原因,于术前制定针对性的护理对策可有效减少或避免疼痛感的产生。

人工膝关节置换;关节疼痛;原因;护理对策

据美国HSS评分结果显示,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优良率达到93.75%,是目前根除晚期膝关节疾病的新技术,但临床实践发现,术后疼痛现象十分普遍,对患者的健康恢复和日常生活造成了较大影响[1]。基于此,本文以80例接受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疼痛原因加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于我院骨科接受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24例,女性56例;年龄8岁-88岁,平均年龄为(67.2±12.3)岁;疾病类型:膝关节退行性变38例,膝关节炎42例;住院时间8 d-45 d,平均住院时间为(19.8±12.0)d。所有患者在性别、年龄、住院时间上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分别于患者入院时、术后一周内以及出院时三个时间节点,采用《临床护理技术规范》中的疼痛护理原则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若疼痛评分>3分,则指导患者口服0.2 g塞来昔布(商品名称:西乐葆;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120063;规格:0.2 g*6粒;生产企业:英国PfizerPharmaceuticalsLLC),2次/d。术中行静脉镇痛泵镇痛。术后3 d内静脉滴注40mg注射用帕瑞昔布钠(商品名称:特耐;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080045;生产企业:Pharmacia and Upjohn Company)加100 mL生理盐水,1次/d。术后1周内口服0.2 g塞来昔布,用药0.5 h后行屈伸膝关节训练。若疼痛评分>4分,肌肉注射0.1 mg曲马多(商品名称:兴华;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2025465;规格:12片*1板/盒;生产企业:通化兴华药业有限责任公司)[2-5]。

1.3 疗效评价标准 利用美国HSS评分标准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的膝关节情况,满分为100分,得分越高显示治疗效果越理想。同时评价患者的膝关节活动度,数值越大显示情况越理想。

1.4 统计学处理 将相关数据录入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利用卡方检验处理计数资料。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HSS评分与膝关节活动度 治疗后患者的HSS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膝关节活动度大于治疗前(P<0.05)。见表1。

2.2 疼痛原因 疼痛原因:(1)手术创伤52例(65.00%),麻醉消失后疼痛产生,术后2周伤口愈合疼痛有所减轻。疼痛的产生一部分来自术后较大创伤造成的血管损伤、毛细血管渗血、骨创面渗出以及组织受到金属异物刺激;另一部分由于膝关节紧张力增强激活痛觉感受器引起。术后3 d内疼痛评分介于4分-8分之间。(2)患膝功能锻炼21例(26.25%),在膝关节训练时或训练后,疼痛剧烈,因局部神经受到牵拉、受到代写产物刺激引起。术后疼痛评分介于4分-7分之间。(3)膝关节术后感染6例(7.50%),患者伴有静息痛、夜间痛,甚至产生持续性疼痛感,患者出现体温升高、血象改变以及膝关节局部红肿等临床症状。疼痛部位发生在膝关节表浅位置以及部分肌肉组织。术后疼痛评分>4分。(4)其他1例(1.25%),该名患者因不良心理状况,对疼痛尤其敏感,术后3d疼痛评分>4分。但经心理疏导和艾司唑仑片口服治疗后,术后疼痛有所减轻,评分<3分。

经统计学对比可知,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导致关节疼痛的主要原因为手术创伤,其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类型,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治疗前后HSS评分与膝关节活动度对比

3 讨论

患者经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治疗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关节疼痛,疼痛评分均在4分以上。鉴于问题的严重性,经统计学对比研究发现,引起关节疼痛的主要原因为手术创伤,其次为患膝功能锻炼和膝关节术后感染,最低为患者的不良心理状况引起[6-8]。为此,提如下护理对策:(1)针对手术创伤:采用软枕太高患肢30°,悬空膝关节,维持中立位以防止腓总神经、腘动脉受到压迫;清洁伤口,保持敷料干洁。对膝关节行冰敷处理,以降低痛觉神经敏感性。确保引流通畅,避免管道受压,防止脱管、折管等意外情况产生,并按照引流量对负压大小进行调节,以避免膝关节疼痛产生。待麻醉消失后,立即行踝泵训练和股四头肌舒缩训练,3次/d,10 s/次。术后1周定时行疼痛评估,对评分>3分的患者采取药物镇痛[9,10]。(2)针对患膝功能锻炼:术后3d内选择下肢关节持续活动仪器(CPM)训练膝关节活动度。根据患者的身体特点,于训练前采取药物镇痛,CPM训练2次/d。指导患者在床上行屈伸膝关节活动,在床边行屈膝训练,2次/d,15 min/次-30 min/次[11-13]。(3)针对膝关节术后感染:入院时检查患者是否有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感染症状,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糖尿病患者的加强护理观察。术前嘱咐患者加强保暖以免着凉感冒,并于术前0.5 h选择抗生素预防感染。术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尽早拔除不必要管道。(4)针对不良心理状况:术前结合健康宣教对患者行心理疏导,消除患者的恐惧感,比如可以采用阅读、听音乐的形式转移注意力,或以宣传片的形式向患者讲解与疾病有关的知识,提升患者对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认知,从而改善其心理状况[14,15]。

综上所述,掌握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疼痛原因,于术前制定针对性的护理对策可有效减少或避免疼痛感的产生。

[1]聂勤哲.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原因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5(22): 850-853.

[2]杨玲.整体治疗措施对类风湿关节炎、腕关节疼痛患者预后的影响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6(15): 1005-1007.

[3]吴瑞贤,徐美珍.人工膝关节置换的护理体会[J].包头医学,2011,9(4): 258-259.

[4]赵文霞,许兴华,王艳晓.人工膝关节置换患者的护理[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0,9(3): 321-323.

[5]李梅玉.人工膝关节置换1例术后护理体会[J].河南外科学杂志,2009,9(1): 756-757.

[6]宋伟贞.人工膝关节置换5例围术期护理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07,6(8): 852-855.

[7]陈维珍,杨桂莲.人工膝关节置换患者的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4,7(9): 1002-1003.

[8]孙学凤.人工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J].生物技术世界,2014,9(12): 985-987.

[9]吴端兰.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前后的护理[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8(10): 774-775.

[10]黎云冲.人工膝关节置换临床探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8(6): 556-558.

[11]袁霞,刘文莉.人工膝关节置换患者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评价[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2,6(11): 796-798.

[12]殷妮妮.人工膝关节置换护理及康复指导[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6(16): 985-986.

[13]邵海波,吴红.艾灸对初次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及关节功能恢复影响的临床疗效观察[J].黔南民族医专学报,2015,6(4):852-853.

[14]张江,龚泰芳,方圆,等.国产后稳定型全膝关节置换假体的近期疗效分析[J].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2016,5(2): 752-753.

[15]计忠伟,包倪荣,赵建宁.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原因分析[J].中国骨伤,2014,5(11): 996-997.

猜你喜欢
活动度置换术人工
基于TCA循环关键酶测定研究督灸治疗早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关节活动度的疗效及机制
人工3D脊髓能帮助瘫痪者重新行走?
NLR、C3、C4、CRP评估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的比较分析
人工,天然,合成
人工“美颜”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能量多普勒评价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度的价值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
新型多孔钽人工种植牙
反肩置换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