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贫困户 全力助脱贫
——安康职业农民罗贤雨帮困扶贫事迹

2017-11-23 21:34李承明
西部大开发 2017年12期
关键词:安康市核桃贫困户

文 / 本刊记者 李承明

罗贤雨1973年出生于安康市石泉县两河镇艾心村,2000年他辞掉了别人十分羡慕的深圳职务回乡创业,于2011年成立了陕西博硒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开始自主创业。2015年,为了响应县委、县政府的扶贫帮困号召,他的公司成立了扶贫帮困工作领导小组。由此开始把产业扶贫项目作为重点发展规划,把扶贫帮困和贫困户增收作为人生的追求。

抓基地示范,引导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

罗贤雨董事长集中公司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积极配合政府紧抓落实扶贫攻坚任务。他首先从抓基地入手,利用示范带动作用,发展特色产业,增加贫困户的收入。

2011年,罗贤雨在老家流转了300亩土地,试种黑花生成功后,逐年在其它镇村扩大种植面积。2016年,公司在县政府的组织协调下,贷款500万元,利用县农技部门的技术力量,与647户贫困户签订了黑花生种植回收合同,种植黑花生1060亩。2017年又在城关镇珍珠河村建立了规范的种植基地300亩,引导全县的贫困户实地学到种植技术。

石泉县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说的“鎏金铜蚕”的出土地,兴桑养蚕在石泉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很多农民都掌握了兴桑技术。为了给贫困户拓宽增收项目,该公司在县包抓部门的支持下,组织城关镇堡子村13户贫困户连片开发荒地100亩,种植“无核大十”果桑。在该基地的示范带动下,通过与县蚕桑服务中心的共同努力,池河镇明星村、迎风镇红花坪村、曾溪镇油坊湾村,三个村共有50余户贫困户栽种果桑650亩。

2017年,该公司在城关镇珍珠河村建立了150亩的黑玉米种植示范基地,通过示范基地带动,又在该镇双樟村发展了黑玉米种植基地300亩,两个基地共有70余户贫困户参与种植。

2014年,公司在两河镇艾心村流转土地300亩,投入了400万元,建立了“清香核桃”种植示范基地;2015年又在两河镇火地沟村,带动46户贫困户栽种优质核桃1300亩;2016年,在饶峰镇光明村、云雾山镇丁家坝村等镇村发展核桃600亩;2017年,在城关镇红二、七里等镇村发展核桃900亩。现在,全县已有核桃种植面积9000余亩。公司已经注册成立了核桃专业合作社,为核桃产业发展提供了组织保障。

抓产品收购,解决贫困户产品销售问题

按照种植回收合同:2016年和2017年,该公司两年共收购黑花生64万斤,支付收购金额384万元,其中230余户贫困户平均每户增收3500元;收购菜籽42万斤,支付收购款126万元;以每市斤2.5元的价格从农户手中收购桑果45万斤,支付资金112.5万元,将贫困户废弃的桑果变废为宝;收购黑玉米9万斤,支付资金27万元,其中的39户贫困户平均增收2500元。

目前,全县已栽种核桃9000余亩,预计在五年后进入盛果期,按亩产200公斤预算,年可产核桃360万斤,现在市场平均价10元/市斤,可为农户增收 3600万元。

抓电子商务,多渠道销售贫困户的产品

如何将良好的产品变成商品、变成收益,市场营销是关键。罗贤雨想了很多办法,最后发现通过电子商务来销售贫困户手中的农产品可以有效的解决销售难问题。他组建了“博硒e家”电子商务平台,以“立足中国硒谷安康,发展富硒产业”为目的,依托“中国生态农业产业网”平台的优势,利用线上宣传推广销售、线下体验、配送服务相结合的方法,大力发展具有特色的“博硒e家”电子商务。

2017年6月,“博硒e家”被安康市新型职业农民协会确定为安康市农产品电商销售平台。公司把回收的黑花生、菜籽油、桑椹果、黑玉米杂粮经过加工后,生产的商品80%是通过电子商务平台销售出去的。除了销售自己公司的产品外,还将石泉县以及安康市九县一区的其它特色产品进行了销售。如博硒精选生态米、腊肉、豆干、土鸡、塌辣子等产品已经销售到了山西、河北、北京、山东、上海、深圳、广州等省市,市场反馈良好。

抓阵地建设,为贫困户子女提供就业岗位

一是利用生产设备,把贫困户子女培养成技术工人,使其长期就业。该公司共投资1200万元,先后建成了桑椹酒生产线、植物油生产线和杂粮营养粉生产线,招聘了工人,并签订了用工合同,按月支付工资,其中三分之一工人是贫困户子女。

二是利用电子商务,提高贫困户子女的电子商务技能,使其自主创业。该公司创建的“博硒e家”电子商务平台销售旺季时,最多招收15名贫困人员在公司的电商办公室上班。还在县电商办的组织领导下,通过“博硒e家”电子商务平台开展各类电子商务技能培训。仅2017年8月,该公司用6万元请深圳蓝翔科技有限公司的电商技师来到公司进行了7天培训,共培训人员67人。据不完全统计:该公司近几年已累计办培训班10班次,共培训500余人次,为全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提供了人才,同时,也为贫困户子女就业创业打下了技术理论基础。

三是修建商务大楼,为贫困户子女提供就业场所和服务,使其创业无忧。2017年初,该公司投资1700万元,开工建设了商务扶贫创业综合大楼1栋。该楼投入使用后,将依托公司现有的电子商务中心及已经形成的富硒食品产业链优势,将贫困人员招入该楼,从事农产品收购、储藏、筛选、包装、商品配送、电子商务办公、小微企业孵化、营销技能培训等,可提供80人的就业岗位,并保障贫困人员在公司的吃住,免收贫困人员在该大楼办公和在公司生活的用水用电费用,为在公司就业的人员提供专业、安全、便捷的全方位服务。

宁愿自己吃亏,也要保证贫困户的利益

2016年,几个村贫困户种植的黑花生出了问题,导致1000亩出苗率低于30%,给种植户造成了减产。公司按照每亩给种子款300元、误工费240元的标准进行补偿,共补偿了54万元。因此,该公司的其他股东对他是很有意见的,就连他的妻子、也是该公司的出纳还牢骚满腹。记者在公司了解罗贤雨的扶贫帮困事迹时,他的妻子还抱怨说“我为了给公司节省开支,在县城办事连出租车都不坐,他还拿出几十万元给贫困户,他心里只有贫困户”。

正因为罗贤雨心里始终装着贫困户,在扶贫帮困工作中作出了显著成绩,他也多次受到市县及有关部门的表彰。先后被市县政府和部门授予创业示范户、现代农业技术推广与实践标兵、安康市首届青年创业明星、安康市十佳职业农民等荣誉;2016年,当选为石泉县第十三届政协委员和安康市新型职业农民协会副会长、石泉县电商协会会长等。

猜你喜欢
安康市核桃贫困户
杜造海:从贫困户到脱贫致富带头人
安康市群众艺术馆:召开申报陕西省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资料预审暨培训会
营造“搬迁后的幸福感”——安康市推行“党建+3”后续扶持服务模式
“鞋底垫厚点,也能走得快”——贫困户崔普选和他的“梦中梦”
陕西安康市长赵俊民:在新一轮开放中赢得先机
脱贫记 贫困户陈福田和何麦换的故事
热胀冷缩巧取完整核桃
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示意图及参考文本
多功能漏斗型核桃夹
一封蹊跷的请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