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四个不出村”便民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7-11-24 15:24
海外文摘·艺术 2017年12期
关键词:社保卡便民服务服务站

(滨海县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管理中心,江苏盐城 224500)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四个不出村”便民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庄驰

(滨海县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管理中心,江苏盐城 224500)

自2014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以来,全国各地在大力实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与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并轨的同时,紧扣“便民、利民、惠民”的民生服务宗旨,不断开拓实践、探索创新,努力打造“四个不出村”服务机制,即居民参保登记、个人缴费、权益查询、待遇领取等,均可在本村内“城乡居民社会保险经办服务点”完成,无需跑腿费时。但是从各地“四个不出村”便民服务机制运行情况来看,仍面临服务人员配备不足、素质不高、经费短缺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加强,才能全力扫除阻碍城乡居民养老事业健康发展的路障。

城乡居保;服务体系;问题对策

为提升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服务水平,我县自2014年按照江苏省人社厅要求,全面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登记、个人缴费、待遇领取、权益查询一系列经办服务“四个不出村”。目前,全县296个村全部建立村级人社服务平台,并与县社保经办机构实现联网,发放城乡居民社保卡50万张,农民参保登记、缴费、查询、领取养老金等,基本实现“四个不出村”。但是,从目前村级平台服务现状来看,硬件条件已基本具备,而软件方面如部门协调、人员配备和经费保障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直接影响社保服务效率。对此,本文结合滨海城乡居保“四个不出村”服务机制运行情况,就如何提高服务水平,提几点对策建议。

1 村级城乡居保服务推进情况

2014年,我县按照江苏省人社厅要求,制定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服务工程实施方案,确立了“数据向上集中,服务向下延伸”的工作思路,按照参保登记、个人缴费、待遇领取、权益查询“四个不出村”标准,以及“一村一站一点”的经办模式,全面加强城乡居保基层平台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构建城乡居保经办管理服务机制。

(1)全面建立城乡居保服务体系。根据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主要是农村居民,我县着重加强“村级人社服务站”和“金融便民服务点”两大体系建设。三年时间累计投入资金达600万元,为全县296个村按统一标准建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服务站,在各站统一设置吧台,统一配备电脑、打印机、办公桌椅、文件橱柜等办公设施。并按照统一机构名称,统一规章制度、统一服务流程,统一使用电脑操作系统的要求,制定了服务措施。同时充分利用现有的村级便民金融服务点,为城乡居民提供金融服务。与滨海农商银行金融机构签订了合作协议,其495个村级金融便民点全部为广大城乡居民提供个人缴费、待遇领取等服务,确保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缴纳养老保险费和领取养老金。目前,全县社保经办机构服务网络,实现了省、市、县、镇、村“五级网络”联网贯通,城乡民主养老保险“四个不出村”便民服务的硬件设施全部具备。

(2)精心组建服务队伍。根据村级常驻人口,在各村聘请配备1至2名养老保险服务协理员,人口多的村聘配两名,人口少的村配1名,全县共配备354名专(兼)职村级养老保险协理员。每年县人社局定期组织协理员业务培训,主要是学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法规,熟悉参保范围、经办程序、缴费标准和政府补贴、缴费方式、待遇计算等相关政策规定,了解经办规程和查询渠道等服务要点,并进行电脑系统操作训练,确保村级协理员能够熟练、规范地为城乡居民提供各类快捷、高效服务。所有协理员都是经过培训后上岗,调整新任人员要进行系统业务培训后方可上岗。

(3)大力推广使用社保卡。为更好地满足参保居民缴费、领取养老金及转退保等方面的需要,必须依靠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和完善的服务网络作支撑。因此近三年来,我县大力推广城乡参保居民使用社保卡,从宣传发动,到相关信息采集、制卡、发卡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社保卡推广使用工作取得良好成效。截至2017年10月份,我县城乡居保社保卡发放50万张,实际激活、使用社保卡参保居民达38万人,占总数的76%,其中通过社保卡发放待遇达17万人,通过社保卡“预存代扣”保费达19万人,2017年以来成功代扣保费约1亿元,占保费总收入的70%。以社保卡作为业务经办载体,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保证资金安全,同时还减少后续大量录入核对工作。

2 “四个不出村”便民服务存在的问题

让全县城乡居民足不出村办理养老保险各项业务,是打造便民服务工程的重要体现。从目前我县村级平台经办现状看,硬件条件已基本具备,但是在软件方面如人员配备、经费保障等,仍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便民服务”工作效率。

(1)金融服务便民网点单一,应用上存在技术障碍。虽然“四个不出村”人社服务站及社保卡金融服务便民网点均已配备到位,但是由于省城乡居保信息系统仅仅能应用农商银行,因此社保卡金融服务便民网点合作金融机构只有这一家银行,其他如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等基层网点转账电话等对农商行的社保卡不开放,导致基层百姓不能自由选择服务网点,一定程度上存在不便捷、不畅通。

(2)各部门重复建设,造成资源浪费。目前,服务农村建设的部门都在设立村级服务站或点,如政法部门为推动法制乡村建设,民政部门为加强村级社会救助,都在各村设立工作站,卫计部门要推进全民健康统一设立村级卫生室,另外还有农办等涉农部门都有延伸到村一级的工作职能,并且都有阵地建设要求,人社部门全力推进“四个不出村”服务模式,自然要建立工作站,聘请工作人员。这些部门都在各自为阵,各办其事,信息没有共享,造成投入重复,资源浪费。同时各部门对村级服务站在建设标准上相互冲突,存在多头指挥,导致村一级组织无所适从,疲于应对。

(3)配备的人员素质不高,业务能力不强。从目前村级城乡居保服务站配备的协理员来看,有320多名是村会计兼职,占90%以上,而且这些协理员大多数人年龄在50岁以上,文化层次普遍较低,有的人仅能从事传统的收费、开票、记账等工作,对于计算机、传真机等现代化办公用具操作几乎一无所知,不会使用;对于城乡居保政策宣传也只能照本宣科,难以将政策讲清楚,有的政策解答群众难以明白,很难以适应信息化城乡居保服务工作要求。

(4)工作经费不足,难以调动协理员工作积极性。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村一级组织承担着大量的具体事务性工作,但办公经费和人员工资较少,而且没有固定的来源,难以保障。如人社部门目前对村社保协理每年仅有2000元的工作补助经费,不足以维持一个专职岗位开支,即使兼职人员也大多应付为主,没有积极性,工作效率不高。

3 提高城乡居保服务水平的四点对策建议

全力打造以“四个不出村”为主要内容的便民服务工程,确保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办理城乡居保业务,既是履行人社部门职责,服务民生的现实需要,也是广大群众的热切期盼,应努力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夯实基础工作,建立综合性民生服务机制。县级人民政府应整合各相关部门资源,建立综合性民生服务机制,将农民养老服务列为重点服务内容。主要是按照标准化建设要求,建立城乡居保服务站,实行城乡居民出生、就业以及生存情况等相关信息资源共享,协调配合,完善居民参保登记、个人缴费、待遇领取、退(转)保、重度残疾、五保户等各类基础台账和金融服务记录台账,为提升城乡居民服务质量奠定基础。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建立微信公众号,方便居民查询城乡居保政策规定和个人权益,让居民明明白白参保缴费。

(2)挑选能人干将,提高服务水平。城乡居保服务工作主要依靠村级协理落实,因此在村级协理员人员选聘时,要根据服务要求,注意选聘年龄小、懂电脑、责任心强的“村官”。经济条件允许的,也可以招录公益性岗位人员专职服务于城乡居保,切实提高服务水平。

(3)加大财政投入,保障工作经费。县、镇两级财政应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在按标准建没服务站的同时,要保障村级服务站工作人员的工资支出和工作费用不断源,并要根据服务工作量的增加和物价上长幅度,适当提高协理员的待遇,确保留得住人并安心工作,同时保证日常工作电话、复印以及相关的交通费用。

(4)强化工作考核,促进协理员尽心履行职责。县级政府应将城乡居保服务工作列入对镇区管理考核内容,制定奖励措施,明确由一个部门扎口管理,并将各条线的相关补贴集中起来,实行考核奖惩兑现。对工作不力的及时予以通报,并纳入年终考核进行分值扣减,以引起各级职能部门的重视。坚持把民生服务、农村社保服务当作重要任务,落实各项服务措施。对城乡居保服务工作,年中进行一次督促检查,年底进行考核评比,奖优罚懒,促进协理员切实履行好职责,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健康有效运行。

F840.61

A

1003-2177(2017)12-0030-02

庄驰(1978—),男,汉族,江苏滨海人,本科,中共党员,高级经济师,滨海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中心,研究方向:经济管理。

猜你喜欢
社保卡便民服务服务站
上海中粮南桥半岛文体中心与医疗服务站
不换第三代社保卡影响待遇发放吗
持电子社保卡也可就医
乡村便民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应用
翠苑一区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正式揭牌
社保卡按下“电子化”加速键
全国超140个城市接入电子社保卡
帮你加油
帮你加油
本市将投入6亿元补助便民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