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课组织教学的基本途径

2017-11-27 13:43李小艳
少年体育训练 2017年11期
关键词:体育课教学内容体育

李小艳

(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和政路小学,甘肃 兰州 730000)

小学体育课组织教学的基本途径

李小艳

(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和政路小学,甘肃 兰州 730000)

体育教学组织是为了在教学中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提高体育教学的效率所采取的行之有效的措施和手段,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调动学生积极性,合理使用场地器材、防止在教学中发生运动意外伤害的关键。体育新课程改革在不断推进,一线体育教师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尝试,在教学中摸索出了一些提高体育教学效果的方法,但是有的教师在设计教学时选择的练习内容随意盲目、练习方式比较单一、技能掌握质量低,使学生缺乏练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而达不到课堂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教师的教法,因此如何组织好课堂教学是关键。由于体育课大都在室外进行,所以组织教学的目的就要排除各种干扰,激发学生兴趣,从而完成教学任务。只有合理、周密的组织教学,才可能优化课堂、提高效率,因此组织好课堂教学是上好体育课的关键。

1 体育课组织教学的基本途径

如何周密地组织体育课堂教学,如何设计有效的课堂教学,是一线体育教师一直关注思索的问题,也是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保证。

1.1 抓好突出学生地位的组织教学

体育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在体育教学组织中应抓住学生主体地位的组织教学,采取“寓教于学,以生为本”的教育原则,使体育教学课程开展在学生需求的基础上进行。体育教学要做到以生为本,时刻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导地位,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正确定位,丰富教学内容和手段,学生的学习需要跟随教师的教学而进行,力求实现学生自学的过程。教师需要在执行教学任务的基础上,以学生具体的学习情况和学习质量为参考,对学生进行适当地引发、启发,最终达到课堂效率提升的目标。在小学体育组织教学中可以多尝试采用游戏法来进行教学,通过竞技性的游戏,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规定的体育行为,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塑造和培养有很重要的作用。学生可以在游戏中积极思考、开动思维、增强创新意识和能力,再加上教师激励性的评价语言,则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信心和竞争意识。

1.2 抓好体育课堂常规的组织教学

体育课堂常规对于体育教学非常重要,学生形成良好的课堂常规,这样在教学中教师就会教得轻松,而不会花很长的时间去组织教学,可以把更多的心思放在教学中。教师必须严格认真、坚持不懈地抓好体育课堂常规教育,保持体育课堂常规的强制性、灵活性、一致性和教育性,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把德育教育融入课堂组织教学中。特别是在学生的集合整队、组织纪律、行为习惯等方面,要多加强训练与教育。在教学中,教师要严格要求且体育课堂常规应简明扼要,以便在教学中了解和检查;其次,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反复地检验和训练,使学生养成自觉行为,以保证体育课的顺利开展。

1.3 抓好学生兴趣的组织教学

兴趣是高效课堂的关键因素,特别是对于小学生,抓住兴趣,教学就成功了一半。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在教学的导入环节采用新颖的组织教法导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基本教学内容的教学中以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为前提开展教学。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的内涵和育人价值,结合教学内容的生活化,让学生把学习体育运动知识与技能转变为自身的需要,以促进其主动参与学习。

1.3.1 采用新颖的组织教法导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体育教学的组织

教法很重要,特别是教学的导入环节,一定要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结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开展教学,如采用激励导入法、比赛导入法、讲故事导入法、提问导入法、示范导入法、情景导入法等,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的氛围,力求达到“课伊始,趣亦生”的效果。在激发学生的兴趣方面,不论是场地的布置、队形的安排与调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都应该常换常新,不能一个方法、一个队形用到底。例如,体育队形可以采用多方位的,半圆、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等,给学生一种好奇、新颖的感觉,其次应便于学生看、听,以及教师的教学和学生之间的互相帮助。进行热身活动时,可采取集体练习、分组练习、在音乐的伴奏下师生一起自编自舞或共同开发创新游戏等,此种练习方式能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为后面的教学做好铺垫,以顺利地进入基本教学内容的教学。

1.3.2 在基本部分内容组织教学时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基本部分的内容是课堂教学的核心部分,是学生理解知识、掌握知识的重要过程。在教学中教师的组织教学应该以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为前提,通过集体、小组、个别等教学手段,运用分组轮换和分组不轮换的组织方法来启发引导学生轻松地学习新的知识与技能。特别是小学体育教学,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通过讲解示范、模仿教学、情景教学等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积极尝试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分小组让学生在探讨、交流中学习新的知识技能。例如,在前滚翻教学时,启发学生利用“低头看天”的动作联系前滚翻的技术动作,并且运用“下颌夹纸”的方法,让学生掌握低头含胸的动作难点,也可把垫子放在斜面上帮助学生来完成辅助练习。教师应用不同的教法来组织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4 抓好体育课堂各阶段的组织教学

体育教学中的各阶段都有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运动强度、时间,所以教学组织方面要灵活进行,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1.4.1 课前准备要充分 体育教学的课前准备非常重要,包括教学的设计、教学场地器材的准备等,还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考虑好教学中必要的队形调动、器材的运用等组织教学方法,为上课做好准备。

1.4.2 准备活动要新颖 上课开始时的组织教学特别重要,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成功与否,就要看教师能否组织好开始部分的教学。教师应采用趣味游戏,如“快快集合”或“反口令训练法”等方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融入到体育课堂中来,教学的组织形式可以是全班进行的。

1.4.3 基本部分要活泼 基本部分是体育教学的重要部分,是教学的一个重点内容,需要教师在教学组织中力求精讲多练,教学方法适宜,合理调动队形,节约教学时间。在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合理布置场地器材,以安全、卫生为准则,适当选择合适的距离,考虑教学的密度和运动负荷,尽量做到节约时间。可在练习中引入竞争性游戏,采用不同形式的分组练习等,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参与体育活动,从中体验运动的快乐。教学的组织形式可以是班内分组,进行分组轮换和分组不轮换的教学。

1.4.4 结束部分要轻松 在结束部分学生的情绪极易松懈,课堂纪律也不是很好,此时教师的组织教学更不能忽视,应采用一些调节情绪恢复体力的放松性练习,以保证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音乐的伴奏下,舞动放松、意念放松,同时做好课堂的小结,教学的组织形式可以是全班进行的。

2 结 语

体育教学的组织是上好体育课的保障,也是高效体育教学的前提。在教学中要依据和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就应该让学生掌握一定的体育运动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在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和组织的实施等方面下功夫,通过简单有效的教学方法、良好的教学常规、合理的队伍调动来组织教学,激发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在教学组织中要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积极营造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挖掘教材潜在的兴趣点和育人功能,通过激励性的教学评价,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掌握一定的体育运动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

[1]毛振明.小学体育教学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胡永红,周登嵩.论有效体育教学的特征[J].运动,2011(1).

[3]马凌.新课程理念与体育教学方式的转变[J].体育教学,2003(2).

G807.2

A

1674-151X(2017)11-080-02

投稿日期:2017-09-15

李小艳(1986~),小教二级,本科。研究方向:小学体育教学。

猜你喜欢
体育课教学内容体育
综合利用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单元复习
可有可无体育课?不!必须有!
体育课上的“意外”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我们的“体育梦”
老师,我喜欢你,这是爱吗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