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材的意义与价值

2017-11-30 05:41史习斌
湛江文学 2017年9期
关键词:果香新桥乡土

※ 史习斌

题材的意义与价值

※ 史习斌

所谓题材,指的是文学作品描写、表现的对象范围。小说因其容量大、形式多样灵活,因而题材十分广泛。然而在市场化的语境下,有几种题材是作家热衷的:一是热门题材。这类题材所反映的生活和现实状况或是人人熟知的社会热点,或是难以解决的实际问题,因其自身已经聚集和吸引了足够多的注意力,所以小说选取这样的题材,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从而产生“轰动效应”。如贫二代奋斗、新时代婚恋、高房价无奈等。二是新鲜题材。这类题材因为新潮,所以颇能引领时尚,满足人们的喜新心理和体验欲望,同时因为少见,所以容易激起人们的好奇心。三是特殊题材。之所以说“特殊”,有的是因为长期封闭而显得神秘,如军事题材;有的是因为创作的专业技术性很强,或受出版政策的影响较大,如反腐、谍战题材、公安题材。四是边缘题材。边缘的生活方式相对于中心的主流与多数的大众而言,是非主流的,也是少数的,这一题材的表达者和接受者大多为有着不同文化认同的边缘人群,他们在某些方面与主流的价值观念以及大众化的生活方式、审美追求差异悬殊,代表着独特的亚文化身份。

然而,周环玉的长篇小说《果香》选择的却是乡村题材,这本身就具有不言自明的意义与价值。乡村题材可以看作是一个特殊的题材,其特殊性在于它很重要,但却没有多少人真正的关注和扎实的表现。百年中国文学(艺)的乡土书写,不少作品是借乡土而言其他,更有如《乡村爱情》之类将沉重的乡村问题娱乐化的作品,如柔石《为奴隶的母亲》那般沉痛赤裸、萧红《生死场》那般真实压抑、路遥《平凡的世界》那般深入朴素的乡土文学越来越少。中国有八亿农民,中央的“一号文件”基本都是关于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足见其重要性。但就文学而言,农民作家很少,农民作家能始终站在农民的视角表现和思考乡村命运的更少。可以说,大部分时候,真正的乡土经验在文学上要么沉默,要么被修改,被装饰,在市场经济和城市中心的当下更是如此。

所幸的是,周环玉的《果香》并不是拿乡村做背景和由头,而是作为真正的表现对象。小说以安徽无为县蜀山镇的新桥村等几个村庄为背景,设置了新桥村经营果子(荸荠)的老亚和老田两家的商业竞争,以及这一对“冤家”的子女陈志和秋草之间的爱情故事,两条线索的演进形成了小说的双线结构,人物关系的设定又使得两条线索相互交织,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情节紧凑性和结构整体性。《果香》在乡土表现上是脚踏实地的,一点也没有“耍滑头”的企图,它通过不动声色的写实性呈现,写出了以新桥村为缩影的安徽中部农村的初级商品经济形态,基层政权与自我治理相结合的乡村政治形态,以及知识崇尚坍塌、自娱自乐因而呈现出某种危机的乡村文化形态。通过形形色色的人物塑造和令人意外的情节设置,写出了传统乡村解体、社会经历变迁之后农村的复杂性,传统农业的脆弱与现代转型之后的生机,农民的勤劳朴实及一定程度的狭隘性,整个小说也在尽力表现农村在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中脱胎换骨的变化过程,大学生回乡创业、在农村成立特产销售公司等情节安排使得小说有了新鲜的时代气息,虽不具普遍性,却体现出未来乡村城镇化的前瞻性。

所以说,在庞大的农民主人公无力自述,大部分作家对农村的现实苦难实行选择性沉默,农村题材被市场化的利益追逐冷落的大背景下,《果香》不仅选择了农村题材,而且以脚踏实地的姿态将笔触深入到乡土中国的最基层,扎根泥土,最大限度地表现农村生活的真实性,表现农民的苦难与变迁,为农村这个重要却多少有些寂寞的题材领域贡献了一份力量,这是这部小说最有意义的地方,也是其最大的价值所在。

猜你喜欢
果香新桥乡土
汽车车身无损修复技术应用分析
江澜新潮
熟香新酿
柔和淡彩
新桥擂茶
乡土分外妖娆
果香满夏衣
小蚂蚁过河
吝啬鬼的超常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