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式教学法在高职焊接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2017-11-30 00:20易忠奇王建超
河南教育·职成教 2017年11期
关键词:复式工位教学法

易忠奇++王建超

高职焊接专业人才培养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学生必须经过一定量的实践训练才能熟练掌握相应的技术技能。一直以来,高职院校焊接专业的实践教学条件投入大、训练材料消耗大,是真正的“烧钱”专业。为减少教学设备投入,教师大都采用分组训练的方法进行教学。但在具体分组教学中,当一部分学生训练时,其他学生只能观看或休息,教师若不能合理、科学安排课堂时间,将无法保证焊接专业实践教学的质量。笔者在教学中发现,采用复式教学法是对实践教学设备不足等情况的有效补充与探索,可以提高设备利用率,保证教学效果。

一、高职焊接实践课现状

笔者以40人的教学班为例,在实践操作中,如果1名学生操作1台设备、占据1个工位,就要求实训室要有40台设备,同时,还需要配备配套的工具、辅助设备等,这在当前的高职焊接实践课上还无法完全实现。因此,在难以保证每人一个工位、每人一台设备的情况下,经常会出现“一部分学生忙着练习,而另一部分学生却没事做”的现象。即使任课教师安排了相应的学习任务,但教师的课堂管理精力毕竟有限,在从安全、操作规范、手法和动作是否规范等多方面对正在实训的学生进行指导的时候,很难抽出时间对其他学生进行管理。这样,整个教学班的教学实际上就分成了两部分,学生的实际有效学习时间也就只有计划课时的一半,教学质量也难以保证。

二、复式教学法的概念

为解决实践教学过程中设备与工位有限的问题,教师可用复式教学法进行高职焊接专业教学。

“复式教学”是指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编成一班,由一名教师用不同的教材,在同一节课里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教师给一个年级讲课时,其他年级学生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或复习任务,并有计划地进行交替。同“单式教学”(即把同一年级的学生合成一班,在一个教室内由一位教师教学)相对,“复式教学”的主要特点是:教师直接教学与学生自学和学生做作业交替进行。

三、“复式教学法”在高职焊接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教师可将学生分成两个小班,不同小班的两位学生交叉结成学习对子。在焊接专业实践教学中,教师以焊接方法为主线来组织教学,即学生首先学习最基本的焊条电弧焊,接下来学习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钨极氩弧焊、埋弧焊等焊接方法,之后有针对性地进行综合训练与练习,全面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开展复式教学是解决焊接专业教学投入与教学需求之间矛盾的有效方法,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实施。

(一)接受与认可教学理念

在實施复式教学法之前,任课教师首先需要在教学理念上接受并认可这一教学方法,做好教学设计与课前准备,向学生解释清楚该教学方法的原理及教学流程,以便取得学生的理解与配合。在教学条件有限的情况下,教学理念是否先进,教师是否从学生受益的角度去组织教学,是一切教学活动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与前提。复式教学法的理念不难理解,但也需要教师从心底接受,并愿意在教学中去积极实践。

(二)做好教学组织与安排的衔接

首先,任课教师需要根据现有设备、工位的情况对班级学生进行合理分组与安排,确定每位学生的工位。教学中,实行定人、定机、定位的定置管理,保证每位学生都有一个具体的工位。其次,教师根据学生实际,安排他们结成学习对子,即每两位学生为一个“师徒”对子,先学的为师傅,后学的为徒弟,在进行复式教学交接时,此两名学生交换工位、设备、教学内容。这样,在学习中“师徒”两人不断交替、交换,实现相互促进、相互提高,共同进步。

(三)实施复式教学法

在焊接实践教学中,复式教学法的关键是交替学习,即利用交替的方式弥补教学设备等条件的不足,充分、高效利用课堂有效学习时间,让先学的学生帮助后学的学生。在实践教学开始前,对于实践教学现场管理、安全文明生产、基本操作规范等方面的要求,实际还是一样的。教师可以在学生实际操作前,统一安排他们学习简单的操作方法,并让学生在教学中交叉进行练习。

(四)复式教学法对教师的要求

与单式教学法相比,复式教学法在教学的组织与安排上改变了以往整个教学班同一教学进度的做法。如,在焊接实践教学中采用复式教学法,学生可以同时学习焊条电弧焊与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操作技术,这时教师就需要熟练掌握至少两种以上操作方法的技能要求,否则将无法开展复式教学。这也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课堂驾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给实操教学课堂也增加了难度。教师可以在复式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特别是发挥班级干部的示范作用,有效做好课堂组织和衔接,保证课堂教学效果。

四、“复式教学法”的成效

(一)减少投入,提高设备利用率

焊接专业的投入较大,采用复式教学可以将一个班的学生分成两组,教学中至少可减少一半左右的教学投入,既有效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又减轻了学校教学设备投入的资金压力。

(二)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复式教学中,每个小班学生的学习进度不是完全同步的,存在“先学者”与“后学者”之分。教师可以安排“先学者”带着指导帮助“后学者”的任务进行学习,“先学者”不仅要自己学会,还要考虑如何帮助“后学者”学习。另外,复式教学中的“先学者”与“后学者”只是一个相对概念,两者的角色是不断转换的,以保证每位学生都能认真学好相关教学内容,且至少有一次“现学现教”的机会。这样,不但促进了学生间的交流,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现了“教学相长”,学生的思考与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也能得到提高和锻炼。

(三)改进考核,以团队成绩为最终评价

复式教学法中,教师需全面考察与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结果与综合表现,整个评价过程是以两人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的,不再单独考核个人的成绩,以学习小组的平均成绩为两人的最终成绩。

(四)促进教师不断成长

复式教学法对教学设计与组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中,一名教师同时在教两门课程,这样一来,两门课程之间如何做好有机衔接和配合、两门课程在什么时候进行交替最佳、如何才能高效利用课堂有效时间等问题,都对教学组织与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只有掌握更全面的知识与技能,只有进行更精心的教学设计教学组织,才能较好地实施复式教学,达到预期课堂教学效果。

(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课题“面向《中国制造2025》的高职焊接技术技能人才精准培养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XJK016CZY030)

(责编 黄紫鹃)endprint

猜你喜欢
复式工位教学法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异步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复式模版生物质颗粒成型机设计
浅析汽车涂装车间工位室体送排风节能减排设计
工位大调整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You’ve got questions? she’s got answers
聚焦“复式教学”特点 精准支持教师发展
浅谈小学语文复式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