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陶瓷绘画中青绿山水创作理念与创新

2017-11-30 23:24章嘉怡钟山
北方文学·上旬 2017年32期
关键词:理念创新

章嘉怡 钟山

摘要:在陶瓷绘画中青绿山水是以借鉴中国传统山水画为基本形式,运用陶瓷材质去表现主观情感、形式突出等创作理念。结合陶瓷绘画的艺术表现和工艺技法的多元化上进行深入阐述,对于今后在陶瓷绘画上表现青绿山水具有参考意义,同时在创作理念与创新的想法上进行总结和思考。

关键词:陶瓷绘画;青绿山水;理念创新

青绿山水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始于唐代,是以矿物颜料赭石做底,在加上石青石绿,并以墨彩绘画出一幅具有中国特色的山水画。陶瓷绘画和中国画经常相互借鉴,山水题材表现的尤为突出,虽然在材料,颜色以及用笔上有所区别,但是表现出的艺术语言颇有相似之处。目前,在陶瓷绘画中以创作青绿山水为主题的作品越来越多。其在工艺技法和艺术表现上已得到极大的创新,艺术家的创作热情和活跃程度更加的高涨。笔者也是长期在陶瓷绘画上创作青绿山水,从学习到创作再到新的语言表现积累了一些经验。对陶瓷绘画中青绿山水的创作理念与创新进行分析,并把一些个人的经验和建议写在其中以供大家参考。

第一,青绿山水在陶瓷中的历史发展。

景德镇陶瓷绘画中山水题材自古以来就非常丰富、底蕴深厚。从元代开始,当时的陶瓷匠人在陶瓷上绘制青花山水画,只不过在当时是作为配景出现的。像《鬼谷子下》,《萧何月下追韩信》等都是作为配景依托人物的。从明代开始,山水瓷画已不只是作为配景而出现了,它以一种独立题材出现在陶瓷绘画之中,并且从皇宫至民间都广受喜爱。但是在当时,青绿山水在陶瓷绘画中一直没有出现。这也是由于釉上彩的发展滞后和烧成工艺等技术的原因所导致。

清代时期,釉上彩的发展无疑是给青绿山水瓷画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康熙年间,釉上五彩的发展日剧成熟,这个时候还烧造出了珐琅彩和粉彩,运用釉上陶瓷材料绘画青绿山水已经具备条件并且很快就占据了主流地位。特别是在乾隆时期,由于宫廷的喜爱和推崇,青绿山水瓷画发展至最高峰。到了同治、光绪年间,浅绛彩的发展和文人诗书画的结合又使青绿山水瓷画达到了一个新的面貌。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有程门、王少维、王凤池、金品卿等。他们舍弃以往绘画匠人们以版画和装饰画为基础图案,尝试以宋元明清及同时代的中国画为模本进行彩绘,侧重笔墨绘画性的表达和文人诗书画意的体现,这也就使青绿山水在陶瓷绘画中取得了新的进展。

民国中后期,随着艺术审美的不断提升和陶瓷制作工艺的不断改进,浅绛彩已经不能够满足现有的需求。新彩和粉彩的大力发展使得青绿山水瓷画在色彩和表现技法上有新的突破。受到当时“海上画派”影响,以“珠山八友”团体创作的山水作品为例,用青绿色调为主,青绿与水墨为一体,湿润而流利的笔调表现,有畅快淋漓的感觉。设色由浓艳转向淡雅粉润,构图上由繁复转向简洁转变,形成一种独特的陶瓷绘画风格。

现今,青绿山水瓷画在承继了之前的风格特点和表现形式上又有新的创新,在8 0 年代以后,青绿山水瓷画进入到大发展的时期。新彩、粉彩、古彩青绿山水瓷画在传统上继续发扬以外,仿宋式的古典青绿山水瓷画也收到了很多人的喜爱。而更重要的是当代青绿山水瓷画的异军突起,在传统基础上融入现代水墨、构成、装饰等元素,形成了具有艺术家个人特有的符号来表现新中式青绿山水瓷画。这标志着在陶瓷绘画中,青绿山水瓷画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时代发展趋势。

第二,陶瓷绘画中青绿山水创作理念。

以学习传统中国画和写生自然形态相结合是现在青綠山水瓷画的主要创作理念之一。传统国画青绿山水是我们学习的楷模,过去历朝历代当中有太多珍贵的作品值得我们学习,对传统的构图、笔墨、颜色和意境需要深度挖掘和体会,取其精华多理解多消化。以自然形态为特点,就是要我们多走进大自然,去感受自然界给我们带来的主观感受。同时写生也是必不可少的训练,缺乏写生就会对物象了解不够透彻,绘画时就容易模棱两可不清楚。走遍大山大河,从自然界的形态和素材方面取得到灵感,并摆脱俗气坚持艺术来源于生活。笔墨与颜色高度统一,达到古人随类符彩的境界。因此在不断加强自身山水画和书法基本功的同时,我也在不断的尝试陶瓷工艺的创新。不同的画风,不同的陶瓷材料,以及各种不同的陶瓷材质和器型变化,希望能找到一个能让自己感兴趣的突破口,创造出属于当代的具有个人独特风格的艺术作品,而不是一味的追求复古、拟古、仿古,毫无新意可言。笔墨也应当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清“四王”之一王石谷说:“凡设青绿,体要严重,气要轻清,得力全在渲晕,寓于青绿法静悟三十年始尽其妙。”所以说,画青绿山水必须有非常好的中国画功底。在陶瓷上表现青绿山水不仅仅需要中国画的功底,还需要多熟悉陶瓷绘画材料和制作工艺,总结起来有几点。一是由于在陶瓷上操作更加复杂,陶瓷绘画有在瓷板和器型两种基本形式,瓷板是平面构图更加接近于纸上国画。但是器型就大不相同,有同心圆的器型和异型的器型,需要旋转器型观察来构图;二是在陶瓷表面上比较光滑,不像宣纸那样具有吸水性强、易产生涩的效果,这就要求我们需重新掌握用颜料的方法。必须根据陶瓷的特性去用笔用色;三是陶瓷颜色有独特的性质,它不同于国画上的矿物颜料。陶瓷颜料种类繁多,必须要充分了解颜料的性质,并且要弄清楚它在烧成之后的成色。四是陶瓷是“泥与火”的艺术,陶瓷山水画与中国画山水虽是一脉相承,可以互相借鉴,但受工艺、材质和烧成技术条件的制约,既要强调它的绘画性又要注重工艺和艺术性,还要有预见性以便了解它烧成之后的效果。

第三,当代青绿山水瓷画的创新。

当代青绿山水瓷画需要创新求变,这是很非常重要的一个思想核心。作者们在学习古人传统青绿山水时一定要多思考,而不是一味的临摹抄袭。努力创新,与时俱进,使作品符合现代人的审美特征,并将自身的个人风格特色展现出来。还有的艺术家采用青绿颜料进行泼彩,形成具有特殊效果的视觉性和肌理;还有的艺术家在陶瓷绘画中融入大写意笔法,并采用新的绘画材料进行辅助,比如像酒精、煤油和喷水等,来达到一个特殊的效果;还有的则对西方风景画或者构成形式进行借鉴,中西结合来组成一种新的艺术语言。

当代青绿山水瓷画在传统青绿山水的基础上创新还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这包括在思想内涵和艺术修养上。陶瓷是一个非常好的载体,它承载着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怎样在这么好的一个载体去好好表现,是如今作者们首要思考的问题。我觉得是发挥陶瓷材料之长处,运用青绿山水的绘画性,追求古人高水准的笔墨技法。但是又要保持当代的审美特征,发于传统而不同于传统这样的思想理念。当代青绿山水瓷画的创新并不仅发生于内部本身,而是通过各种方式融合其他绘画形式和艺术门类来实现的。近亲吸收并不能达到真正的创新,只有成为具有包容性的态度和思维才能够有新的认识。

但是在艺术风格上,当代青绿山水瓷画的艺术风格还需要有更多样性。艺术形式虽早以和宫廷画有所区别,绘画的趣味慢慢的伸展至民间、文人雅士等各种层面,但还是不够。这要求作者们在今后的创作中更加要深入挖掘,大胆创新,把视野放的更加宽广,致力于在陶瓷绘画上把青绿山水瓷画发挥的更有特色。

参考文献:

[1]陈传席.中国山水画史[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

[2]孔六庆.中国陶瓷绘画艺术史[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3]蔡花菲,宁钢.浅绛彩对青绿山水瓷画的影响[J].中国陶瓷,2006,3.

[4]刘楠.论汪野亭瓷画作品中的审美境界[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4,1..

[5]徐锦范,熊寰.中国近代名家彩绘瓷画图典[M].学林出版社,2005,10.

(作者单位:章嘉怡 豫章师范学院;钟山 南昌理工学院)

猜你喜欢
理念创新
创新理念指导下的“党报华尔街体”实践
绿色建筑施工技术与管理综述
中职畜牧兽医专业实践性教学创新分析
活用新课改理念,创新小语课堂教学
创新基地建设理念培养卓越专业学位人才
新时期高校财务管理面临的挑战与理念创新
关于烟草商业企业管理创新的方法研究
创新在于“理念创新”
如何构建小学数学“智慧课堂”
浅谈企业管理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