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国内外重大科技集锦

2017-12-01 01:57本刊综合报道
中国科技产业 2017年11期
关键词:排异炸药量子

◎ 本刊综合报道

2017国内外重大科技集锦

◎ 本刊综合报道

中国科大破解炎症发生机制

慢性炎症反应参与几乎所有人类重大疾病的发生过程,因此了解炎症反应的发生过程有可能为疾病治疗提供新的策略。在近日出版的《自然·通讯》杂志上,一项研究成果揭示了胞内氯离子通道蛋白CLICs家族在NLRP3炎症小体活化中的重要作用。该项研究成果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微尺度国家实验室及中科院天然免疫和慢性疾病重点实验室周荣斌、江维教授研究组与王均教授研究组、白丽教授研究组及中山大学崔隽教授研究组合作完成。

新型高能量密度炸药分子问世

日前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获悉,该所含能材料基因中心含能分子创制团队用两步法合成了新型高能量密度炸药分子二硝胺联噁二唑。该成果已在《自然· 通讯》杂志上在线发表,这是我国炸药领域科学家在该杂志上发表的首篇研究论文。“该新型炸药分子具有与经典高能炸药CL-20相当的能量水平,无转晶现象,制备方法简单,生产成本低,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潜力。”含能分子创制团队负责人、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张庆华说,该研究成果受到了《自然· 通讯》审稿人的高度评价,是“探索合成高能炸药CL-20替代物的重要进展”。

世界首个海水量子通信实验成功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金贤敏团队成功进行了首个海水量子通信实验,观察到了光子极化量子态和量子纠缠可在海水中保持量子特性,在国际上首次通过实验验证了水下量子通信的可行性。实验结果显示,水下量子通信可达数百米,虽然信道较短,但能对水下百米量级的潜艇和传感网络节点等进行保密通信,即使是从水下几米深的地方对卫星和飞行器进行保密通信,也比之前认为海水是“禁区”更进了一步,因此能在军事等领域“大显身手”。

新型纳米输药系统可抑制器官排异反应

近年来,尽管器官移植领域取得了很大进步,但短期和长期器官排异反应依然具有风险。据《自然· 通信》杂志报道,美国耶鲁大学研究人员利用纳米粒子研发的药物输送系统,可使供体组织对受体免疫系统“隐而不现”,从而减少了器官移植的并发症。研究人员表示,移植后的最初几周至关重要。推迟排异反应的开始时间,将使排异反应变得更温和、更易控制,后期排异反应也会更少。

3D打印可快速组装大型空间工程结构

太空3D打印向建设望远镜和地外大型工程结构的总体目标迈出重要一步。据《科学美国人》杂志官网报道,3D打印机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热真空室(TVAC)内,进行了24天测试,成功制造出多种聚合物合金物体。空间制造公司宣布,此次测试的成功标志着3D打印技术第一次在空间状态,即在TVAC中加入太空温度和真空状态等严苛条件后,建造出了扩展结构。空间制造公司总裁安德鲁· 拉什认为,这是一个里程碑,意味着我们可以按需制作太空物件。

干细胞输注或使心脏衰老过程逆转

返老还童是许多老年人的梦想,也是很多科学家的努力方向之一。美国加州洛杉矶雪松-西奈医疗中心的研究人员,于8月14日在《欧洲心脏杂志》上发表研究报告称,他们通过实验证明,向老年大鼠输注心脏干细胞可能有助于逆转其心脏衰老过程。新研究并没有检测输注心肌球样细胞是否可以延长寿命,但仅从其可让心脏更年轻这一点来看,就具有重要意义。至于是否只有来自年轻捐赠者的心肌球样细胞才具有“返老还童”的效果,还需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排异炸药量子
《量子电子学报》征稿简则
议论火炸药数字化制造
《量子电子学报》征稿简则
超声心动图在心脏移植术后排异反应监测中的价值分析
决定未来的量子计算
新量子通信线路保障网络安全
洞见
超细ANPyO/HMX混晶炸药的制备与性能
Al粉对炸药爆炸加速能力的影响
DNAN基熔铸复合炸药的爆轰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