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番禺姑娘

2017-12-03 03:09欧阳德彬
广州文艺 2017年10期
关键词:番禺白话女友

欧阳德彬

1

那个暑假的夜晚下着急雨。我一手打着伞,一手拎着提前一周准备好的礼物,身旁依偎着女友。我们已经在校门口的雨中等了好大一会儿,女友转述她父亲的话,说是虎门塞车,便到学校的廊亭下避雨,车快到时再出来。

女友远远看见自家的车。赶紧与我拉开距离。我举着的雨伞随着她的位置移动。深一脚浅一脚地朝那辆宽敞的城市越野车走去。一名四十岁出头与女友身材相仿的女人下了车,我赶紧给她撑伞,留女友在雨中。一时慌乱,不知道该为谁撑伞。好在这样的尴尬持续时间不长,大家都上了车。女友的妈妈坐到副驾驶位上。后排座上,我坐在女友和她正上初中的弟弟中间。我也不知道该如何和那位正处叛逆期的少年交谈,想必他也如此,不然怎么一直出神地望着窗外。

在车上的时候,坐在前排的叔叔阿姨不时用白话交谈。我听不懂,插不上话。女友第一次带男友见家长。也很羞怯,虽然坐在我身边,也不跟我说话。我时而望着车窗外的雨夜,时而从他们难解的白话中寻找蛛丝马迹。异样的静默气息笼罩着车厢。

他们都是土生土长的广东人,会接纳我这个北佬吗?个头还可以,学历还行,收入一般,比他们的女儿大七岁,差距不算太大。我心里估算着自己的分量。

有短短的一瞬,我看到阿姨透过后视镜观察我。后视镜里有她的脸和晶亮的眼睛。尤其是那双眼睛,黑中略带麻黄,跟我女友的眼睛一模一样,这给我一种亲切感。她知道自己被发现了就赶紧转移了视线,倒是她,有些难为情了。

偶尔,他们用普通话询问我的学习情况和毕业后的打算。那一刻,我心里冒出跟女友学白话的念头。操着一口北方普通话就可在深圳横行无阻,广州可有一半人口说白话啊。

到番禺石楼镇时,夜已经深了。汽车在一家大排档前停了下来。我们围坐在铺了一层薄膜桌布的简易圆桌旁。阿姨拿着夜宵菜单点菜。虽然女友坐在我身边,我第一次跟她家人一起吃饭,还是有些窘迫。倒是阿姨一直笑着,嘴角有着跟女友一样的酒窝,频频给我夹菜,消弭着距离感。

叔叔是典型的广东人,不苟言笑,让人捉摸不透。早就听说,在一位父亲的眼里。世界上没有男人配得上自己的宝贝女儿,看来此话不假。在我的经验里,也有长者抱怨女婿资质平庸。果然,有一次叔叔在家庭微信群里发牢骚,感叹养女儿就像种花。总有一天会被别人连着花盆一起端走。女友拿着手机给我看。此时的她,当然跟我走得更近。若是叔叔知道,想必更是失落。

那时候女友读大四正准备考研,叔叔不大赞成,他像大多数父母那样,期望她考中小学教师编制,谋一份稳定的体制内工作。我则结合自身的经历,鼓励女友考研,冒犯了叔叔的权威,也不知他是否耿耿于怀。

2

叔叔初中毕业就从粤西山村到番禺打工,遇见了阿姨,结婚生子,在石楼镇安家落户。这些年靠着勤劳和手艺,买了房和车,也算是安居乐业。除了在制衣厂当机修工,业余操持一个小型制衣作坊。他坚信“一技傍身,犹如金矿在手”的古训,把技术和辛劳当成立身之本。

“我爸要带你参观他的工作室。”女友如是转达。

我跟着叔叔下楼,走在他身后。他个头不高却身材粗壮,一头乌发,正当壮年。若他不是女友的父亲,我顶多称呼他大哥。

他的工作室是小區首层的一间小房子。前身是杂物间,经他妙手改造,成了工作室。工作室里有张带台灯的工作台,想必平时下班回来他就在台子上捣鼓他的机械小玩意。台灯一开,那间温馨小屋就尽收眼底了。空调、抽风机等设备一应俱全。

整整一面墙挂的全是他心爱的机修工具,都是叫不出名字的铁家伙。早就听女友说。他的很多工具都是亲手做的,有几件独一无二的宝贝。看得出来,那些工具都很精致,显示出他对技术和劳作的热爱。

工具墙旁边有一把躺椅,想必累了他就躺在上面小憩,或是思考生活。

距离他家小区几公里的地方,有一家制衣门面。他打开锁,轻轻一提,卷帘门收了上去,一个制衣小作坊映入眼帘。七八台小型机器,地上一筐一筐的衣服半成品,可以想象机器开动时的热闹场景。

上午九点起床洗漱完毕,坐在客厅的小板凳上看书。阿姨也起床了,收拾了一阵,对我说,如果感觉家里闷,就一起去外面走走吧,大家都起床后一起去喝早茶。

番禺街道上的行人比深圳少得多,大都说白话,给我一种陌生感。不像深圳,大家来自天南海北,即便有地方口音,语言也没有隔阂。

我和阿姨一起走在镇上绿荫下的人行道上。

现在番禺建设得不错了,起了很多高楼。她望了望街道周边的建筑说。

嗯。我起初猜不透她的心思,只能嗯嗯啊啊地应付。

这里生活环境不错。房价和物价都比深圳低得多。她接着说。

我一下子明白了,她是在探我的口风,看我未来的打算,是毕业后继续待在深圳,还是跟她女儿一起回番禺。她跟她女儿一样,不懂得遮掩自己的心思。

中午喝茶的时候,我第一次见识广式茶点的精致与丰富,并且物美价廉。其中有一道叫“春江水暖鸭先知”的甜食,五只惟妙惟肖的小鸭子浮在浅口盘的碧水之上,让人不忍下筷。这让我想起在深圳的日子,除了学校食堂里索然寡味的大锅菜,就是校门口美食街上的隆江猪脚饭,还真没法跟番禺相比。

跟阿姨容易被识破的内心不同,叔叔的眼神令人捉摸不透。有种广东男人独有的精明,看来家庭大事拿主意的准是他。在女友家度过的第一个白天真是奇妙,上午阿姨约我去散步,下午叔叔约我到马路上骑自行车。

叔叔家有一大一小、一新一旧两辆自行车,大概是他先后买给儿子的。他把那辆新而大的让给我骑,自己骑另外一辆。

马路上人很多,不怎么平整,不过他很快找到了适合并排骑车的宽敞柏油路。

这里是亚运城,当时建起了很多高楼,路也修好了。他扭头朝旁边的我说。

路边的绿化带开始出现运动造型的雕塑。行人和车辆都很少,显示出运动会热闹之后的冷清。

那是运动员村,那是裁判员村,那是媒体村,那是亚运公园……每到一处新地点,他就伸伸胳膊,介绍一番,是不错的导游。

更多的新小区在道路两侧出现,有的小区欧式风格,大门富丽堂皇。叔叔说,那儿不错,只是物业有点贵。

早在来番禺之前,女友就把我拉进了她的家庭群,群中有她的爸爸妈妈弟弟以及叔叔婶子姑姑。一天到晚,群里分外热闹,发的都是白话语音,我听不懂,识趣地不再点开。每到饭点,叔叔都把饭菜拍照发到家庭群里跟亲属交流,阿姨说他总是“让手机先吃”。他还经常在群里发红包,如果兴高采烈去抢,会发现只抢到一分钱,他弟弟给他起了个绰号“一分哥”。

3

回首自己二十岁到三十岁的这十年,干过不少荒唐事,尤其是在恋爱方面。大学时代唯一一次正经的恋爱以失败告终,耳边又有不少声音告诫大学恋情多么不靠谱。我这个固执的家伙在社会上游荡几年后又考了研,重新成为一名学生。其中的一股重要动力便是想再来一次大学校园里的恋爱。

考上深圳大学教授、作家南翔的研究生是我有生以来最幸运的事情。并且是他退休之前带的最后一名研究生。美其名曰关门弟子。认识女友,即在他的课堂。他对我颇多照顾,让我在课堂上以助教的身份尝试着给本科生讲课。

初登讲台的我畏畏缩缩,前言不搭后语,笨拙地分享着自己尚且浅薄的阅读和写作经验。我的身子俯在讲台上,不敢抬头,害怕看见年轻姑娘们专注的眼睛。

偶然在校园遇见一名身材娇小的本科女生,她笑眯眯地说听过我讲课。唇边两个小酒窝,有些孩子气,可爱的萝莉。

我窘迫地追问自己讲得怎么样。

她说我在课上咕咕哝哝她听不清,只是觉着这位戴黑框眼镜的师兄蛮可爱。

我这才敢正视她的眼睛,那双单纯、明亮又渴望的眼睛,经常被齐额刘海遮住。她的头发也是闪亮的,晃我的眼。

她抬起手朝向太阳,说是戴上了戒指。我俯下身子,从她的角度看那只纤细柔嫩的手,果然指缝里有一团太阳进发出光亮,让我目眩神迷。

两天后,我约她去看了场电影,演的是以萧红为主人公的《黄金时代》。电影院里的氛围很是温馨,大多都出双入对。我想坐在她的左邊,她却执意坐在我的左边。我若坐在左边,方便牵她的手。可她没让我得逞。

看完电影回学校的路上,经过一段细长的人行道。人行道一侧是勒杜鹃,一侧是紫荆花,已是深秋,却都在绽放。我们谈论着电影的内容,我就开始说她很可爱,暗示自己喜欢她。眼看着人行道就要走完,人行道的尽头便是校门口。我越走越慢,转过身,抱住她,吻了她。

我感觉我的黄金时代来临了。

不知不觉在一起已经三年,已经是我持续最长的一次恋情,头一次有结婚的打算。

毕业后,上了七个月班便辞了职,一心写起小说来。有时候手头不宽裕,她也没有抱怨什么,依然把衣服叠得整整齐齐。回到租来的小家,看见阳台上飘荡的衣服,一种安稳的幸福。这都是拜番禺姑娘所赐。

许多人对我说过,找份稳定的工作,深圳不同于内地,生活成本很高。工作带来的避风港脆弱而虚假,他们在撒谎。难道要我离开自己摆满书籍的安乐窝,每天乘坐几个小时的公交车和地下铁,去干一份毫无意义的工作。

工作对我而言不仅是折磨,简直是毁灭。我早就受够了市中心的吵闹。那些铁皮高楼、保险柜、金属眼镜、地下铁、巨锁、铁链子、保安亭、物质女孩……所有的一切冰冷而坚硬,目光无法穿透。在地图上稍微一滑,就逃离了喧嚣的中心,漫步于城市的边缘。

别人上班的时候,我常坐在小区花园的石凳上,贪婪地观风赏景。我贪婪地看,疯狂地看,看楼门口的那棵国王椰,看脚下的一丛蕨,看蒙尘的榕树叶,看花园外连绵的山,也看人,看少妇的唇,老年人手上的斑,孩童明亮的眼睛,守门保安晒黑的脸膛。对世界的窥探,对生活的体味,变态狂一样的逼视,正是我内心的需要。

但我不孤单,因有番禺姑娘相伴。广州城,也因她有了不一样的意义。

责任编辑 刘妍

猜你喜欢
番禺白话女友
套路
白话寄生虫
Southern_Weekly_1951_2021_07_15_p38
三条村!146亿!广州番禺旧改爆发!
Kiss and Ride
番禺“盐官厨”释读
也谈“番禺盐官”
汉代番禺三题
吃货女友的日常2
余光中说文言是白话的润滑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