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小企业成长的影响因素及研究启示*

2017-12-07 00:58尹寿兵刘云霞
旅游研究与实践 2017年6期
关键词:企业主小企业目的地

郭 强,尹寿兵,刘云霞

(安徽师范大学 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旅游企业管理研究】

旅游小企业成长的影响因素及研究启示*

郭 强,尹寿兵,刘云霞

(安徽师范大学 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旅游小企业已成为目的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地方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环境产生着深刻影响。基于国内外研究,从宏观和微观视角对旅游小企业成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归纳总结。宏观视角包括旅游市场环境、目的地旅游治理和旅游产业集群,微观视角包括企业家精神、企业经营管理、社会资本。然而,这6方面成长因素内容只存在于已有研究成果的部分章节,缺乏对旅游小企业成长的针对性研究。此外,不同类型的旅游小企业成长、旅游小企业在目的地的总体发展和演变过程也存在研究不足。今后的研究应该向以下4个方面开展:(1)关注旅游小企业在目的地的成长,进一步丰富该领域的研究内容;(2)在目的地发展背景下分别开展旅游小企业整体和分类型的成长研究;(3)从旅游小企业对目的地演化的单项作用转向二者的交互影响研究;(4)完善旅游小企业研究的理论和方法体系。

旅游小企业;成长因素;研究启示

0 引言

旅游目的地作为旅游系统三大空间要素之一,是旅游者及旅游活动的主要汇聚场所,在现有文献中,国内外学者普遍是从目的地角度对旅游小企业开展研究。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西澳大利亚,加拿大班芙国家公园,丹麦博恩霍尔姆岛,新西兰惠灵顿、尼尔森,土耳其阿克恰科贾以及中国的大理、丽江、西递、宏村、重渡沟、丹霞山、平遥古城等旅游目的地,为满足游客吃住行游娱购等服务需求,旅游小企业得以诞生。旅游小企业的创立和发展对目的地经济、文化、环境产生了重要影响。旅游小企业能够为目的地社区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1-3]、改善居民生活质量以及吸引外资[4]37;旅游小企业的经营活动有利于目的地传统文化、社区文化的保护和传承[5],有利于改善家庭女性的社会地位[6],并使目的地社区与旅游业的发展关系更为融洽[7]192;生活方式型旅游小企业主由于自身对旅游地环境质量较高,企业经营活动会更倾向于保护目的地自然环境[8]84。可以说,旅游小企业已成为目的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创立和发展对目的地影响显著。

目前,学术界尚未对旅游小企业形成统一的概念[9]。但研究者们更倾向于使用欧盟对旅游小企业的界定,即雇工人数在50人以下,并以游客为主要服务对象的企业,其中将雇工人数为零的小企业称作自我雇佣型企业或者零雇佣型企业[4]33。关于企业成长的概念,新古典学派创始人阿尔弗瑞德·马歇尔(Alfred Marshall)用森林中树木成长规律来阐释企业成长原理,他指出企业成长是一个适者生存、自然淘汰的过程[10]。国内学者杨杜认为企业成长包括企业规模扩大和结构改善两个方面,企业规模扩大是指企业成长量的积累,结构改善是指企业成长质的提升[11]。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等部门的报告中认为:“所谓成长型中小企业,是指在较长时期(如5年以上)内,具有持续挖掘未利用资源的能力,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整体扩张的态势,未来发展预期好的中小企业。”[12]综上,企业成长的3个突出特征是:(1)企业成长是一个动态的历史演进过程;(2)企业成长受到企业内、外即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多种因素的影响,企业成长是在这些因素下相互作用的结果;(3)企业成长不仅表现为一些可测指标数量上的增长,更多的是反映产生这些增长的内在源泉,即质方面的改善[13]。借鉴企业成长的概念并结合旅游小企业的特征,把旅游小企业成长初步定义为:在旅游目的地环境背景下小企业量的增长和质的改善不断优化的过程。

洛蒂·托马斯(Rhodri Thomas)等将最近几十年旅游小企业的研究划分出3个领域,其中专门针对旅游小企业成长的研究几乎属于空白领域[14-15](见表1)。但通过对文献的梳理发现,学者们从不同的研究侧重点对旅游小企业成长进行过相关分析。莱(Lai)等指出旅游市场环境变化会影响目的地旅游小企业发展[16]。唐纳德·盖茨(Donald Getz)等先后对家庭旅游小企业的代际传承[17]556、旅游淡旺季对小企业的经营影响[18]17以及利润导向性旅游小企业主的创业动机[19]220,229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在国内,邱继勤指出由于旅游小企业经营结构简单、产品同质性高,使得小企业生存困难[20]90[21]。徐红罡等对目的地环境与企业家精神进行了实证研究[22]144。梁薇等指出生活方式型旅游小企业的发展需要政策层面的支持[23]52。彭青分析了丽江古城家庭旅馆的成长路径[24]58。叶顺采用社会资本、人力资本两个因素分别对乡村小型旅游接待企业成长规模和成长密集性进行了分析[25]137。闫婷婷分析了社会网络对乡村社区旅游小企业成长的影响作用[26]。总的来说,研究成果较多的是从影响旅游小企业成长的某一个层面,或者是对某类旅游小企业开展研究。缺乏专门针对旅游小企业成长因素做梳理和评价的相关研究。

表1 旅游小企业研究进展

资料来源:修改自参考文献[13-14]。

那么,究竟影响旅游小企业成长的因素有哪些?已有研究显示,企业成长的影响因素可以从主观和客观不同视角以及从区域、产业、企业和个人不同层面进行解释分析。本文在企业外生成长理论和企业内生成长理论的指导下,主要是从宏观和微观视角对其成长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因为宏观和微观视角下的解释分析基本上涵盖了从主观和客观视角以及从区域、产业、企业和个人不同层面的解释分析。同时,在宏观和微观视角下更加便于对目的地旅游小企业外部和内部影响因素进行解释分析。基于此,本文在梳理大量文献的基础上,构建了影响旅游小企业成长的宏观和微观因素分析框架(见图1)。宏观影响因素包括市场环境、景区治理和产业集群,微观影响因素包括企业家精神、企业经营管理和社会资本。将已有研究成果中人力资本和社会网络分别整合至企业家精神和社会资本这两个因素中进行影响旅游小企业成长的解释分析。主要是考虑到企业主对旅游小企业的成长影响作用较大,利用社会网络和社会资本对旅游小企业成长进行分析的模式基本相同。对企业雇员这部分人力资本未做单独说明,这也是本文的不足之处。总之,对旅游小企业成长的影响因素这一问题的梳理,在理论上将更清楚地透视旅游小企业的成长过程,增加理性认识;在实践上能够为小企业成长提供智力支撑,促进目的地旅游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资料来源:作者整理。图1 旅游小企业成长的影响因素

1 文献来源

英文文献搜索以“tourism small business” “small tourism business”“family business”“small tourism firms”“small business and tourism”作为“标题”“关键词”,分别在Elsevier、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进行专业检索,发表时间从1980年至今,共得到有价值的英文文献23篇,文献主要来自Tourism Management、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ourism Research、Asia Pacific Journal of Tourism Research、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Tourism Management Perspectives等国外主要的旅游研究期刊。中文文献搜索以“旅游小企业”“家庭旅馆”“社区参与旅游”“旅游产业集群”“企业成长”作为“主题”“关键词”,分别在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文献”子菜单和“博硕士”子菜单中进行高级检索,发表时间从2004年到2016年,共得到有价值的文献36篇。文献主要来自《旅游学刊》《地理研究》《地理科学进展》《人文地理》《经济地理》及《旅游科学》等中文核心期刊。

2 旅游小企业成长影响因素

2.1市场环境是旅游小企业成长的基础

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促进了景区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小企业作为景区服务业的主体,在目的地的创立、业态繁荣、产品创新受旅游市场环境的影响。具体来讲,大中企业以满足团队接待游客为主,旅游小企业在服务散客的同时,由于其被视为目的地传统文化的代表,此因素也极大地吸引了部分潜在游客群体[27]3。一般而言,旅游小企业需求来源于外来游客、本地居民和外来小企业主3个群体。在大理古城,由于旅游移民企业主的需求,景区出现了专门为移民提供服务的小企业,企业产品和服务主要满足外来移民对原籍文化和生活方式习惯的依赖性需求[28]85。在阳朔西街,当地企业主为了能够更好地与西方游客交流,出现了外国语培训学校[27]3。此外,后福特社会差异化的生产和消费模式以及互联网经营的成熟,旅游小企业产品的个性化及创新经营模式得以发展[29]54。总之,因目的地旅游服务的需要,小企业从无到有到规模扩大,从单一业态到产品类型丰富多样,从设施简陋到设施完善[30]48。目的地小企业在良好的旅游市场环境下得以快速成长。

旅游市场环境引导目的地小企业空间布局演化。游客作为理性经济人,在购买旅游商品时往往会考虑其距离和时间成本,因此目的地旅游小企业起初多集中分布于游线两侧、景区进出口以及停车场附近[31]580,形成目的地小企业空间布局雏形。随着游客数量增加,小企业分布从游客中心、主游线逐渐向景区内部扩散,直至散布于全社区[27]2[30]53。小企业在目的地的空间演化与游客的进入方式、路径和集聚效应有关,相同业态的小企业组团式布局会增加对游客的吸引力[20]89[31]580[32]。文彤在对桂林龙脊梯田景区家庭旅馆调查时发现,由于家庭旅馆集中分布于风景区游线,形成了一条有趣的“家庭旅馆带”[33]29。旅游小企业的优化布局有助于目的地旅游小企业规模化和专业化的发展。

2.2景区治理实现旅游小企业的有序发展

治理是理解旅游目的地复杂性和推动目的地管理模式优化的新范式[34]。治理理论旨在构建分权、参与、多中心的公共管理模式;治理意味着政府不再是唯一的治理主体;治理特别倡导公民与社会组织参与,强调公民及社会组织在治理过程中的话语权和地位;通过治理体系网络的构建,最终实现地方有效治理或善治目标[35]。

旅游小企业是旅游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景区治理模式及演变无疑会影响旅游小企业成长发展。对小企业来说,治理就是在面对旅游特殊的环境以及景区矛盾时,政府、社会组织和社区居民共同面对困境、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小企业实现怎样的成长。旅游目的地的小企业创办及经营多数是属于自主性质的,在没有任何外部的引导和扶持时,极易发生规避监管、随意开店、争抢游客、低质降价等行为,影响整个景区的旅游市场环境并容易造成对景区公共资源的破坏。景区治理就是要协调各方力量实现企业间以及企业与景区之间的和谐发展。国内重渡沟景区成立了代表各方利益的家庭旅馆联盟,实现了景区家庭旅馆的有序发展[7]192。丹霞山景区通过政府政策合理引导,如制定“风景区开发和乡村建设一体化”的发展原则、合理规划小企业服务地段等方式,实现了小企业从自发性经营到景区统一经营和管理,实现小企业的快速发展[31]580。尹寿兵等指出,景区治理模式优化实现了古村落景区遗产保护与小企业的协调发展[36]366。马斯图拉·贾法尔(Mastura Jaafar)等认为政府应该从完善乡村旅游企业主培训机制,加大金融扶持力度,积极开展旅游营销活动,维持健康的旅游市场环境4个方面促进旅游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37]。

2.3旅游产业集群促进旅游小企业品牌化和网络化成长

产业集群理论最早由英国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d Marshall)提出。此后波特对产业集群的概念和理论进行了深化和完善[38]。在产业集群的研究中,工业产业集群研究成果较多,而有关服务业的研究较少。旅游业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先天的集聚式发展产业[39]。国内外该领域研究学者均认为旅游产业集群是旅游核心吸引物、旅游企业及旅游相关企业和部门为了克服自身内在的不足,建立起各企业紧密联系、分工明显、既竞争又合作的旅游产业集聚体[40-44]。由此可以看出,旅游产业集群不仅强调旅游产业各部门地理空间的集聚,更关注集群内部各企业的合作和联系。

旅游小企业是旅游产业集群的主要支撑。从集聚经济原理视角来看,旅游小企业在目的地的集聚能够产生外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企业之间通过分工与合作,使经营成本降低,同时增加发展机会,形成旅游小企业集聚的区域品牌效应。如在我国的大理古城、阳朔西街、平遥古城等旅游目的地,各种类型小企业的集聚,形成了旅游小企业区域品牌效应[4]34[28]83[45]93[46]。从交易费用理论视角来看,旅游小企业与旅游管理公司、旅行社以及大型旅游企业在目的地的集聚,不仅有效减少了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而且各种企业机构集聚增加了目的地旅游市场参与者数量,有益于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从创新理论视角来看,众多旅游小企业、旅游相关机构、不同类型消费者的集聚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创新环境;此外,企业之间由于相互竞争促进了企业经营、产品等方面的创新,如小企业主积极使用互联网经营,及时更新产品业态,走差异化的企业发展道路[47]313。随着旅游小企业及目的地各旅游要素的不断集聚和发展形成旅游产业集群;在集群内部旅游小企业间通过合作和联系促进自身成长和目的地发展。

2.4企业家精神引导旅游小企业成长方向

企业家精神被看作是一个国家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机会以及创造社会经济财富的一个重要因素。企业家精神所包含的创新、开放、竞争等特性及对资源的整合能力、发掘机会的能力是企业成长的内生动力[48-50]。旅游小企业有利润指向和生活方式指向之分,二者的创业动机不同,企业成长发展方向也不同。利润指向型小企业主的创业动机包含自己当老板、盈利、建立个人王国等[51]1475。他们主要关注企业经营所带来的经济利益,典型的企业目标是培育企业、参与竞争、创造就业岗位、扩大企业规模及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等[17]548[19]238[23]47[52]。尹寿兵等指出个人特质在小企业初始创办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36]364。文彤认为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和示范作用可以改善其他小企业的经营方式和理念、提高企业的质与量[33]27。叶顺指出企业主的创新经历对总投资量有显著正向影响[25]143。生活方式型小企业主的创业动机包含维持个人生活方式、享受现有的生活状态、满足个人或家庭对某种自在生活的向往[53]。他们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不倾向于企业扩张、不参与市场竞争[8]81[17]550。正如学者徐红罡指出生活方式型旅游小企业主看重的是旅游地的自然、人文环境,追求的是一种精神享受,并不会考虑当地市场环境[54]21。

对文献的进一步梳理发现,两类小企业所代表的企业家精神对企业成长发展有不同的作用。利润指向型小企业倾向于企业规模扩大、市场扩张,但导致了企业产品和服务的单一化发展。生活方式型旅游小企业主往往将自己的旅游经历和兴趣爱好融入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向市场提供差异化、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8]83[28]84[47]313。梁微等研究发现大理古城生活方式进取型旅游小企业主欲将自己的兴趣爱好通过企业经营来实现[23]50。焦沃·阿泰列维奇(Jovo Ateljevic)研究指出生活方式型旅游小企业主通常有很强的创新能力[47]314。加里·博斯沃思(Gary Bosworth)等认为外来移民企业主作为生活方式型企业主的主体,是促进产业创新、繁荣业态等方面的重要角色,并指出这类小企业主不仅可以把自己的企业经营成功,而且可以带动其他企业共同成长[51]1487。

2.5合理的经营管理增强旅游小企业成长能力

旅游小企业经营的灵活性作用于企业成长。在旅游目的地,某些小企业以自身主体经营为基础,通过向前向后一体化的经营方式,提供住宿、餐饮、商品购物、旅游咨询、交通工具等一站式的旅游服务,形成经营项目多元化,经营范围得以扩大[55]。即通过原来属于旅游市场交易的某些环节纳入企业内部,以节约市场交易费用,实现企业的成长和扩张。家庭旅游小企业作为目的地旅游小企业特殊的类型,其企业经营与家庭生活密不可分。唐纳德·盖茨(Donald Getz)等指出家庭旅游小企业的目标之一便是防止家庭不和谐,企业主必须与家人生活在一起,企业经营须从属于家庭生活[17]555。但史蒂芬·汪希尔(Stephen Wanhill)则指出可以把家庭作为旅游吸引物,游客通过与当地居民的联系产生真实的旅游体验,即旅游小企业“家庭品牌化”(family branding),这种灵活的企业经营方式把目的地家庭变成了一种强有力的旅游竞争优势[3]132。

旅游淡旺季因素无疑会影响到那些依附于景区的旅游小企业。面对旅游淡旺季,企业经营管理需解决两方面问题,即企业经营时间波动管理与淡旺季雇员管理。唐纳德·盖茨(Donald Getz)等对丹麦博恩霍尔姆岛的旅游小企业调查发现受季节性的影响,全年经营型的小企业占42.5%,间断性经营的小企业占57.5%[18]24。斯文·朗德托普(Svend Lundtorp)等认为季节性对小企业主的经营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小企业主们通常会采用延长日营业时间、增加工作量等方式最大可能地获取旅游旺季收入,而在旅游淡季从事其他工作[56]。受到旅游淡旺季的影响,须对雇员进行灵活管理,及时调控企业雇员数量,以适应企业现有的经营状况并减少企业经营成本,因此,学者们提出了对旅游小企业雇员进行淡旺季差异化管理的要求[18]25[57],以合理的企业经营管理实现旅游小企业成长。

2.6社会资本作用于旅游小企业不同成长阶段

社会资本(social capital)是由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等学者提出来的。社会资本表现为社会结构中形成并持续存在的社会关系,这种关系既是社会结构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种个人资源。社会资本的本质是通过公民间互动、信任、合作和网络联结来组织和整合社会资源,并发挥资本作用的[58]。社会资本可以分为企业家个人社会资本和企业社会资本,在企业不同的成长阶段,两种资本对于企业成长的贡献作用不同:在创业阶段,企业成长主要由企业家个人社会资本主导并在成长方向和路径上受其决定性的影响;当企业进入巩固阶段时,企业家个人资本的局限性开始显露,应该考虑累积发展企业内外社会资本以摆脱对企业家个人社会资本的完全依赖。

在旅游小企业成长的不同阶段,个人社会资本和企业社会资本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在小企业创业初期:旅游目的地村干部等乡村精英可以了解到更多旅游业的信息,所以这部分人率先创办了小企业并得到很好的发展[7]189[33]27。叶顺指出乡村小型接待企业成长的早期阶段,家庭亲属关系是其主要资源依托[25]141。王林在对龙脊梯田平安寨村调查时发现,村内最早的旅馆业主就是村干部[59]。尚前浪借鉴社会资本理论,阐释了乡规民约在旅游社区治理及小企业健康发展中的作用[60]。国内外学者均认为在小企业创立成长中,如果企业主的亲戚朋友是乡村领导或者也在从事旅游相关行业,那么,新兴的企业主就可以获取政府和行业信息,并且可以借鉴他们的经营经验[54]22[61]。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应积极发展企业社会资本。约斯特·克里彭多夫(Jost Krippendorf)指出旅游小企业成长需要建立与广告商、预订系统等最基本的联系[62]。陶伟对平遥古城推光漆器本土旅游小企业的调查发现:推光漆器产品的制作和销售之间存在着信任、合作关系,并促进了小企业的发展[45]90。冯卫红在对平遥古城旅游企业竞合关系研究中指出:企业经营者之间的信任、理解和相互合作的本地化网络关系成为旅游企业合作发展的基础[29]54。同时,旅游小企业通过加入家庭宾馆联盟、旅游小企业协会、旅游组织协会等,并建立企业营销网络,重视信息获取和沟通,可以显著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促进小企业健康发展[22]144[63]。此外,小微企业经营存在风险且投资回报较小,通常商业银行不会贷款给小微企业,所以小企业主们必须依赖其社会网络关系确保自身企业资金安全。在国内,丰向红在对湖南凤凰苗寨家庭旅馆的经营研究中发现,企业主基于邻里、亲戚关系以共同出资的方式合作经营,不仅避免了资金的不足,也解决了企业雇员的问题[64]。可见,个人社会资本和企业社会资本对旅游小企业创立初始、成长发展的不同阶段影响方式不同,并且随着企业的发展,企业社会资本将发挥更为突出的作用。

3 研究启示

3.1研究述评

从研究内容来看,①国内外学者较多从旅游小企业成长的市场环境、企业经营特征以及企业主不同创业动机中识别影响旅游小企业的成长因素,而宏观层面的旅游目的地治理和旅游产业集群以及微观层面的社会资本等因素对旅游小企业成长的影响研究较少。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已有学者采用社会网络、社会资本、人力资本等分析因素对旅游小企业成长开展了相关研究[25-26]。②旅游小企业不仅作为企业的特殊组成,更是旅游目的地的重要组成。对旅游小企业成长的研究需要借助企业成长理论、社会网络理论、社会资本理论、人力资本理论、产业集群理论和地方治理理论等探讨在旅游目的地环境下小企业的成长因素及路径,开展旅游小企业成长理论研究。

从研究对象来看,①相对于利润指向型旅游小企业,学者们更倾向于对生活方式型旅游小企业在目的地的生存和发展进行研究,原因是生活方式型旅游小企业主不以盈利扩张为主要目的,企业管理非正式性明显,导致企业生存时间较短,在旅游目的地研究中更容易引起学者们的关注。②相对于目的地的咖啡屋、酒吧等文化创意类旅游小企业,学者们更多地关注传统类如家庭旅馆、餐饮、传统工艺品等旅游小企业的成长。因此,在目的地旅游新环境下需要增加对新兴文化创意类旅游小企业的成长因素及路径研究。

从研究视角来看,①多数研究成果对单一旅游小企业自身成长和发展进行分析,而对目的地旅游小企业的总体成长和演变过程探讨较少[24]60;对企业主的创业动机关注较多,而对小企业成长过程中的多维度影响因素关注较少,缺乏旅游小企业成长与目的地发展相结合的中宏观层面研究。②较多成果探讨了旅游小企业发展对目的地的影响作用以及目的地对旅游小企业经营、发展和代际传承等方面的影响,即研究目的地和旅游小企业二者的单项作用成果多,交互影响的成果少。③目的地旅游小企业发展的研究更多的是单案例分析,多案例比较研究较少,需要增加不同案例地的比较研究,更加系统地理解目的地旅游小企业的成长同质性和异质性。

从学科和理论视角来看,①对旅游小企业研究需要强调跨学科、多学科共同参与,而目前研究更多地涉及旅游学、地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缺少经济学、心理学和人类学等学科要素。②旅游小企业作为目的地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借助相关的理论指导,如企业成长理论、社会网络理论、社会资本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共生理论、产业集群理论以及地方治理理论分析旅游小企业在目的地环境下的特殊成长因素及路径。

3.2未来研究方向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认为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应包括以下4个方面:

3.2.1 丰富旅游小企业研究内容

首先,从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分别增加旅游目的地治理、旅游产业集群和社会资本等因素对旅游小企业成长的影响分析,丰富影响旅游小企业成长的研究内容;其次,进一步完善旅游市场环境、企业经营管理和企业家精神等因素对旅游小企业成长的影响分析,通过对其宏观和微观因素的系统性探讨,构建影响旅游小企业成长的研究体系;第三,微观层面的企业家精神、企业经营管理和社会资本3个因素均与小企业主关联性大,开展对旅游小企业主的深入研讨仍是该领域研究的重点内容。

3.2.2 增加旅游小企业类型划分

目前,对旅游小企业的划分总体上分为利润导向型和生活方式导向型两类。但在新的旅游发展环境下,目的地出现了一些传统文化追随者和文化旅游者经营小企业的现象,他们既不是以追求企业利润为主要目的,也不是对目的地某种生活方式的向往,经营旅游小企业是他们出于对目的地传统文化如建筑、艺术、饮食等的保护和传承。那么,今后研究方向是:依据创业动机对旅游小企业进行更加细致化的类型划分,并开展对不同类型旅游小企业的成长研究。政府有针对性地对不同类型旅游小企业的成长做指导和帮扶,促进不同类型旅游小企业的健康成长以及旅游小企业和目的地的和谐发展。

3.2.3 开展旅游小企业与目的地演化的交互影响研究

在关于旅游小企业发展及其影响的研究领域,更多的成果探讨了旅游小企业发展对目的地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影响,进而发现旅游小企业对目的地发展的作用;另有部分成果探讨了目的地对旅游小企业的经营绩效、发展演化、小企业主的个性特征及代际传承等方面的影响,即针对旅游小企业与目的地之间的单项影响作用研究较多。因此,未来研究方向是:把旅游小企业放置在目的地发展的大环境、大格局下来探讨两者之间的关联,将旅游小企业发展与目的地演化做历时性分析,开展两者的交互影响研究,为未来旅游小企业成长和目的地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3.2.4 完善旅游小企业研究的方法体系

现有的旅游小企业研究大多采用质性的研究方法,得出的结论较难得到推广,因此需要在质性研究的基础上增加量化研究和演绎性研究。同时借助多学科和跨学科的视角,在当前旅游系统网络研究的新经济社会学转向、地理学文化转向、社会学空间转向的学科发展趋势下,发挥交叉学科的优势,以更多的学科视角深入剖析旅游小企业在目的地的成长发展。

[1] PAGE S J, FORER P, LAWTON G R.Small business development and tourism: Terra incognita?[J]. Tourism management, 1999,20(4):435-459.

[2] KONTOGEORGOPOULOS N. Accommodation employment patterns and opportunities[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8,25(2):314-339.

[3] WANHILL S. Small and medium tourism enterprises[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00, 27(1):132-147.

[4] QIU J Q. A study of small tourism businesses and employment :a case study of Xijie of Yangshuo in Guilin[J]. Tourism science,2006,20(4):33-37.[邱继勤.旅游小企业与就业研究:桂林阳朔西街案例[J].旅游科学,2006,20(4):33-37.]

[5] BROHMAN J.New directions on tourism for third world development[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6,23(1):48-70.

[6] ERICSSON T.Women,family and small business in late nineteenth century Sweden[J]. History of the family,2001,6(2):225-239.

[7] LIU C Y,LIU Z. On the “Community-based”development model of scenery adhered small tourism enterprises:Chongdugou scenery for instance[J]. Economic geography,2013,33(10):188-192.[刘长运,刘哲.景区依附型旅游小企业“社区型”发展模式探讨:以重渡沟景区为例[J].经济地理,2013,33(10):188-192.]

[8] CHEN L,YANG Z. Features of lifestyle-oriented small tourism firms and its implications[J]. Tourism tribune,2014,29(8):80-88.[陈蕾,杨钊.生活方式型旅游小企业的特征及研究启示[J].旅游学刊,2014,29(8):80-88.]

[9] FU H,ZHAO S W,CAI X X. Small tourism enterprises growth: 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J]. China management studies,2013,8(3):63-79.[傅慧,赵世伟,蔡筱霞.旅游小企业成长研究:前因变量与结果变量[J].中大管理研究,2013,8(3):63-79.]

[10] MARSHALL A.The principle of economics[M]. Beijing:The Commercial Press,1991.[阿尔弗瑞德·马歇尔.经济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11] YANG D. Enterprise growth theory[M]. Beijing:China Renmin University Press,1996.[杨杜.企业成长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12] State Economic and Trade Commission,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China Enterprise Evaluation Association Joint Task Force.Growth small and medium business development report[R].2001,4.[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国家统计局,中国企业评价协会联合课题组.成长型中小企业发展报告[R].2001,4.]

[13] LIU Y,GAN S D. Enterprise growth: definition and measurement[J]. Soft science,2011,25(2):141-144.[刘曜,干胜道.企业成长:定义及测度[J].软科学,2011,25(2):141-144.]

[14] CHEN L.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small tourism enterprises and their impact on families, the destination of cultural diversity[D].Wuhu:Anhui Normal University,2014.[陈蕾.自然观光地家庭旅游小企业的经营特征及其对家庭女性、目的地文化多样性的影响[D].芜湖:安徽师范大学,2014.]

[15] THOMAS R, SHAW G, PAGE S J.Understanding small firms in tourism: a perspective on research trends and challenges[J].Tourism management,2011,11(3):963-976.

[16] LAI P H, MORRISON-SAUNDERS A,GRIMSTAD S.Operating small tourism firms in rural destinations: a social representations approach to examining how small tourism firms cope with non-tourism induced changes[J]. Tourism management,2017,58:164-174.

[17] GETZ D,CARLSEN J. Characteristics and goals of family and owner-operated business in the rural tourism and hospitality sectors[J].Tourism management,2000,21(6):547-560.

[18] GETZ D,NILSSON P A. Responses of family businesses to extreme seasonality in demand:the case of Bornholm Denmark[J]. Tourism management,2004,25(1):17-30.

[19] GETZ D, PETERSEN T.Growth and profit-oriented entrepreneurship among family business owners in the tourism and hospitality industr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ospitality management,2005,24:219-242.

[20] QIU J Q.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of tourism small enterprises:a case study of Yangshuo Xijie[J]. Economic tribune,2006(6):88-91.[邱继勤.旅游小企业发展特征研究:以桂林阳朔西街为案例[J].经济论坛,2006(6):88-91.]

[21] QIU J Q. Research on the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tourism small enterprises: a case study of Yangshuo Xijie in Guilin[J].Jiangsu commercial forum,2006(7):90-92.[邱继勤.旅游小企业经营特征研究:以桂林阳朔西街为例[J].江苏商论,2006(7):90-92.]

[22] XU H G, MA S Y.Regional environment of destination and the entrepreneurship of small tourism businesses: a case study of Dali and Lijiang of Yunnan Province[J]. Asia Pacific journal of tourism research, 2014, 19(2):144-161.

[23] LIANG W, XU H G, THOMAS R. Study on the motivations and objectives of life-styled tourism businesses in Dali Ancient City[J]. Tourism tribune, 2010,25(2):47-53.[梁微,徐红罡,Rhodri Thomas.大理古城生活方式型旅游企业的动机和目标研究[J].旅游学刊,2010,25(2):47-53.]

[24] PENG Q,ZENG G J. Growth paths of family inns in China:a case study on world cultural heritage,Lijiang Ancient Town[J]. Tourism tribune, 2010,25(9):58-64.[彭青,曾国军.家庭旅馆成长路径研究:以世界文化遗产地丽江古城为例[J].旅游学刊,2010,25(9):58-64.]

[25] YE S. Small accommodation business growth in rural China: its patterns, precedents and outcomes[D]. Hangzhou:Zhejiang University,2016.[叶顺.乡村小型接待企业成长的内在机制、影响因素及对顾客体验的效应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6.]

[26] YAN T T. Social network influence on small tourism business growth in rural community[D]. Guangzhou:Jinan University,2016.[闫婷婷.社会网络对乡村社区旅游小企业成长影响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2016.]

[27] BAO J G,QIU J Q. Small tourism businesses and social and cultural change:a case study of Xijie Road of Yangshuo County[J].Human geography, 2006,21(2):1-4,54.[保继刚,邱继勤.旅游小企业与旅游地社会文化变迁:阳朔西街案例[J].人文地理,2006,21(2):1-4,54.]

[28] MA S Y,XU H G. From consumption to production:understanding the tourism lifestyle entrepreneur in Dali[J]. Tourism tribune, 2016,31(5):81-88.[马少吟,徐红罡.从消费到生产:大理古城生活方式型旅游企业主移民的生存特征[J].旅游学刊,2016,31(5):81-88.]

[29] FENG W H. On the relationship of competition and cooperation in tourism businesses of Pingyao Ancient City[J]. Tourism tribune, 2008,23(11):51-55.[冯卫红.平遥古城旅游企业竞合关系研究[J].旅游学刊,2008,23(11):51-55.]

[30] WU Z Z. The study on the management and development of small tourism enterprises in ancient villages:a case study of Xidi Ancient Village[D]. Wuhu:Anhui Normal University,2012.[武真真.古村落旅游小企业经营与发展研究[D].芜湖:安徽师范大学,2012.]

[31] LIU C Y,MAO C R. A research on characteristics of small tourism businesses scenery stop anhered:Danxia Mountain for instance[J]. Economic geography, 2007,27(4):579-583.[刘长运,茆长荣.景区依附型旅游小企业发展特征:以丹霞山为例[J].经济地理,2007,27(4):579-583.]

[32] FU H L,WANG Z,YANG S. The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and restrictive factors of dependent tourism small enterprises in Mount Emei scenic spot[J]. Special zone economy,2010(11):173-175.[付洪利,汪舟,杨帅.峨眉山景区依附型旅游小企业发展特征及制约因素分析[J].特区经济,2010(11):173-175.]

[33] WEN T. On developing family inn industry:a case study of Dragon Ridge Terrace scenic spot[J]. Tourism tribune, 2002,17(1):26-30.[文彤.家庭旅馆业的发展:以桂林龙脊梯田风景区为例[J].旅游学刊,2002,17(1):26-30.]

[34] WANG J C,LI T Y. Review on tourist destination governance in foreign countries[J]. Tourism tribune, 2013,28(6):15-25.[王京传,李天元.国外旅游目的地治理研究综述[J].旅游学刊,2013,28(6):15-25.]

[35] SUN B Y. Contemporary local governance: challenges facing the twenty-first century[M]. Beijing:China Renmin University Press, 2004:23,103-104.[孙柏瑛.当代地方治理:面向21世纪的挑战[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23,103-104.]

[36] YIN S B,LIU Y X,ZHAO P. Driving mechanism of the small tourism firms development in scenic areas: a case study of Xidi Village[J]. Geographical research,2013,32(2):360-368.[尹寿兵,刘云霞,赵鹏.景区内旅游小企业发展的驱动机制:西递村案例研究[J].地理研究,2013,32(2):360-368.]

[37] JAAFAR M,RASOOLIMANESH S M, LONIK K A T. Tourism growth and entrepreneurship: empirical analysis of development of rural highlands[J].Tourism management perspectives,2015,14:17-24.

[38] PORTER M.Location,competition,and economic development:local clusters in a global economy[J].Economic development quarterly,2000,14:15-20.

[39] WANG R,LIU J M. A review of tourism cluster research[J]. Progress in geography, 2012,31(10):1407-1412.[王润,刘家明.旅游产业集群研究综述[J].地理科学进展,2012,31(10):1407-1412.]

[40] JACKSON J, MURPHY P.Tourism destination as clusters analytical experience from the New World[J]. Tourism and hospitality research,2002, 4(1):36-52.

[41] YIN Y M,LU Y Q,LIU Z G. Tourist enterprise cluster:a new strategic model for improving competitiveness of tourist destinations[J]. Fujian tribune(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04(8):22-25.[尹贻梅,陆玉麒,刘志高.旅游企业集群:提升目的地竞争力新的战略模式[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8):22-25.]

[42] ZHUANG J.Study on tourism industry cluster[D]. Wuhan:Huazhong Normal University,2005.[庄军.旅游产业集群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5.]

[43] TAO W J. The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route of tourism enterprise cluster in China[D]. Wuhan:Wuhan University,2005.[陶文杰. 我国旅游企业集群化发展路径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05.]

[44] FENG W H,MIAO C H. A review of researches on tourism cluster at home and abroad[J].Human geography, 2009(1):16-21.[冯卫红,苗长虹. 国内外关于旅游产业集群的研究综述[J].人文地理,2009(1):16-21.]

[45] TAO W,WANG H N. Spatial agglomeration of local small businesses in heritage tourist destination of Pingyao[J]. Tourism tribune, 2012,27(12):88-94.[陶伟,王花妮.遗产旅游地平遥古城本土小企业的空间聚集[J].旅游学刊,2012,27(12):88-94.]

[46] QIU J Q,BAO J G. Tourism small business and destination economic development:a case study of Yangshuo Xijie[J].Producticity research, 2011(1):182-184.[邱继勤,保继刚.旅游小企业与目的地经济发展研究:阳朔西街案例[J].生产力研究,2011(1):182-184.]

[47] ATELJEVIC J.Small tourism firms and management practices in New Zealand:the Centre Stage Macro Region[J].Tourism management,2007,28(1):307-316.

[48] STOPFORD J M, BADEN-FULLER C W F.Creating corporate entrepreneurship[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4,15(7):521-536.

[49] GARTNER W B.What are we talking about when we talk about entrepreneurship?[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1990,5(1):15-28.

[50] ZHANG H Y.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trepreneur competence and enterprise growth[D].Shanghai:Fudan University,2007.[张焕勇.企业家能力与企业成长关系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7.]

[51] BOSWORTH G,FARRELL H.Tourism enterpreneurs in Northumberland[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11,38(4):1474-1494.

[52] LI X Q. A study on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starting rural tourism businesses[J]. Tourism tribune, 2008,23(1):19-25.[李星群.乡村旅游经营实体创业影响因素研究[J].旅游学刊,2008,23(1):19-25.]

[53] RUSSELL R, FAULKNER B.Entrepreneurship, chaos and the tourism area life cycle[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04, 31(3):556-579.

[54] XU H G,MA S Y. Entrepreneurial opportunity recognition process of small tourism businesses: a case study of Yangshuo Xijie[J]. Tourism tribune, 2012,27(8):18-26.[徐红罡,马少吟.旅游小企业的创业机会识别研究:桂林阳朔西街案例[J].旅游学刊,2012,27(8):18-26.]

[55] YIN S B,LIU Y X,ZHAO P. On the ope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ncient villages’small tourism business in southern Anhui[J].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2013,22(2):70-73.[尹寿兵,刘云霞,赵鹏.皖南古村落旅游小企业经营特征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2(2):70-73.]

[56] LUNDTORP S, RASSING C R,WANHILL S. The off-season is “no season”: the case of the Danish Island of Bornholm[J].Tourism economics.1999,(5):49-68.

[57] WANG H.Employment influence of seasonal workers in small tourism firms[D]. Chongqing:Chongq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2015.[王辉.旅游小企业季节性—雇工—就业的影响研究[D].重庆:重庆工商大学,2015.]

[58] COLEMAN J S.Foundations of social theory[M].Beijing: Social Sciences Academic Press. 1999:351-353.[詹姆斯·S.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351-353.]

[59] WANG L, On the elite governance of cultural heritage in rural tourism communities:discussion about the election in Pingan Stockaded Village, Guangxi Province[J]. Tourism tribune, 2009,24(5):67-71.[王林.乡村旅游社区文化遗产的精英治理:以广西龙脊梯田平安寨村委会选举为例[J].旅游学刊,2009,24(5):67-71.]

[60] SHANG Q L,CHEN G. Local folk regulation and tourism community governa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capital:a case study of Lugu Lake Village[J].Social sciences in Guizhou, 2016(8):44-49.[尚前浪,陈刚.社会资本视角下民族地方乡规民约与旅游社区治理:基于泸沽湖落水村的案例分析[J].贵州社会科学,2016(8):44-49.]

[61] ZHAO W B,RITCHIE J R B, ECHTNER C M.Social capital and tourism enterpreneurship[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11,38(4):1570-1593.

[62] KRIPPENDORF J. Towards new tourism policies: the importance of environmental and sociocultural factors[J]. Tourism management,1982,3(3):135-148.

[63] MENDONSA E L.Tourism and income strategies in Nazare,Portugal[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83,10(2):213-238.

[64] FENG X H. Competition and (in)equality: a case study of the family restaurants in a touristic Miao Village in Fenghuang County of Hunan, China[J]. Tourism tribune, 2016,31(3):26-34.[丰向红.竞争与(不)平等:湖南凤凰苗寨游家庭餐馆的个案研究[J].旅游学刊,2016,31(3):26-34.]

[责任编辑:连云凯]

[责任校对:潘岳风]

FactorsAffectingtheGrowthofSmallTourismBusinessandResearchInspiration

GUO Qiang,YIN Shoubing,LIU Yunxia

(CollegeofTerritorialResourcesandTourism,AnhuiNormalUniversity,Wuhu241000,China)

Small tourism businesses have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destination, which has a profound impact on the local economy, social culture,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Based on th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research,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the growth of Afrom the macro and micro perspectives.The macro perspective includes the tourism market environment,tourism destination management and tourism industry cluster.Micro perspective includes entrepreneurship, enterprise management and social capital. However, these six factors exist only in partial chapters of existing research and lack of targeted research on small tourism business growth. In addition,there is also a lack of research on the different types of small tourism business growth and overall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small tourism business in their destinations.Future research should be carried out in the following four aspects:(1) pay attention to the growth of small tourism businesses in the destination, further enrich the research content of the field; (2)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estination, do research on the growth of the overall and sub types of small tourism businesses; (3) the interactive effects of the single role of the small tourism enterprises on the evolution of destination: a study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two parties;(4) improve the theory and method system of small tourism business research.

small tourism business; growth factors; research inspiration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旅游小企业发展与目的地演化的交互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皖南旅游区多案例研究”(4150116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旅游小企业演化的驱动机制及空间差异研究”(14YJCZH105);国家旅游局青年专家项目“旅游治理对风景名胜区社区参与的影响研究”(TYEPT201427)

2017-03-20

郭强(1992- ),男,山西长治人,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2015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旅游地理学;尹寿兵(1978- ),男,安徽和县人,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区域发展与旅游规划;刘云霞(1978- ),女,安徽南陵人,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旅游地理和旅游文化。

GUO Q,YIN S B,LIU Y X.Factors affecting the growth of small tourism business and research inspiration[J].Tourism forum,2017,10(6):28-39.[郭强,尹寿兵,刘云霞. 旅游小企业成长的影响因素及研究启示[J].旅游论坛,2017,10(6):28-39.]

F590.6

A

1674-3784(2017)06-0028-12

猜你喜欢
企业主小企业目的地
恋爱中的城市
迷宫弯弯绕
家族企业主角色冲突的理论基础和概念模型
浅析小微企业人力资源困境形成原因
动物可笑堂
年轻人眼中的2017年
浅论小企业会计管理
如何加强小企业的会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