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因”建设视角下的高校学风示范基地建设工作

2017-12-07 06:39高天婧
文教资料 2017年24期
关键词:工作体系学风建设

高天婧

摘 要: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人文传媒学院作为學校学风示范基地建设的先驱,将习近平同志讲话中的“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化、因势而化”的观点引入学风建设工作,在学风建设实践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从“三因”视角探讨了人文传媒学院学风建设的具体举措,提出了对学风建设的建议,以期对其他文科学院的学风建设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 学风建设 工作体系 基地评建

一、引言

学风,简而言之,指学习的风气和氛围。学风是学生学习态度、面貌、作风、效果的综合体现,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学风不仅可以潜移默化地感染和影响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行为,而且可以转化为精神驱动力,提升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优良的学风可以使学生逐渐确立优良的价值观念、保持坚定的意志、规范自我的行为方式,并对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对于高校而言,学风是高校办学立本的关键,抓好学风建设是高校保证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培养优质人才的保障。在这样的背景下,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开展了学风示范基地的评选工作,人文传媒学院成功申创,在学风示范基地建设过程中,学院将学风建设工作与党和政府的政策、方针紧密结合。2016年12月7日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1]人文传媒学院将习总书记的“三因”方针引入学院的学风建设,使学风建设工作特色显著、成果丰硕,对于其他同类文科学院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二、人文传媒学院学风建设的具体举措

(一)因事而化

1.化“单打独斗”为“齐抓共建”

为了充分发挥党员在促进学风建设中的引领示范作用,学院在“党建带团建”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先后开展了“共产党员亮身份”、“党员示范寝室”等活动。首先,将学院教师党员和学生党员的专业、接受咨询项目、联系信息通过微信、QQ群、党员明信片等方式公布给广大学生,要求党员在收到学生的咨询信息、求助电话时第一时间给予学习或生活上的帮助,如学生党员本人解决不了,可以将信息发送至学生党支部群寻求帮助,也可以向相关老师寻求帮助。学院通过此类活动的开展,不仅为广大学生解决了实际的困难和问题,而且使学生逐渐形成了“有困难找党员”的意识。其次,学院极为重视学生党员在广大学生群体中的渗透、影响、教育作用,努力使每一位学生党员在日常学习生活场所中发挥旗帜效应,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一是要求学生党员在生活、学习等方面起到先锋模范作用,严格要求自己、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时刻保持共产党员党性的先进性、奉献性、无私性。二是要求学生党员努力学习、勤于钻研,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感染并带动周围的同学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在专业学习、社会实践中不断突破自我。三是开展“一对一”帮扶工作,每位学生党员联系一个帮扶对象,帮助其解决生活、学习中的疑难问题,特别是帮助帮扶对象解决专业学习中的问题,引导帮扶对象提高学习兴趣,督促其尽快步入学习正轨,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在学风建设中的“传、帮、带”作用。

2.化“制度他律”为“学生自律”

制度约束可以保证良好的秩序,但无法真正意义上实现学风建设的主旨——发挥学生在学风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自律意识是学院学风建设的主要任务。学院学风建设小组每月召开一次学风专题会议,向班主任和学习委员传达上月各班的学风检查情况和本月学风建设的主题和相关事宜,由学习委员协助班主任一起在班上召开学风建设主题班会,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学风建设主题班会和各类学风评比活动,可以切实感受到学院学风建设的浓厚氛围,从而开发学习潜力,提高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自我管理能力。各班以班级为单位组建学习答疑小组、学习帮扶小组有针对性地辅导“学习困难户”,营造浓厚的“比学赶帮超”学习氛围。这些措施不仅使迟到、早退、旷课等违纪现象明显减少,而且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推动了班级学风和学院学风的建设。

3.化“阶段作秀”为“根本内秀”

“学风建设”是一项长期性、连贯性的学生工作,短期的学风基地建设工作不能根本性地解决学风建设的疑难问题,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挖掘学生的“根本内秀”才是促进学风建设的关键。学生学习主体意识主要表现在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创新意识和实践意识等方面[2]。在学生工作中要营造学术氛围,发挥科学研究的目标牵引作用,重视学习交流平台的方法指导作用,发挥学术创新平台的价值驱动作用,拓展社会实践平台的成长促进作用,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学院针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成立“教与学”科研兴趣小组,鼓励学生参与教师课题研究,指导教师定期对小组成员进行项目调研、问卷调查的数据统计、学术论文的撰写等培训。号召广大教师指导学生参与学科竞赛和科研立项,从而激发广大学生创新学习的意识。学院积极为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专业艺术类的学生提供电视台、广播站、影视公司等实践基地平台,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创业意识。

(二)因时而进

1.学风建设与课堂教学“水陆并进”

课堂教学是学风建设主抓阵地,课堂学习氛围、课堂出勤率也是学风情况的主要体现。为了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保证课堂出勤率,学院建立了辅导员、班主任、学习部成员、学习委员的“联动查课机制”,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保证每班每天均有人进入课堂。所有人员查课记录必须实时反馈至学习委员群、班干群,由班委第一时间通知班主任和班上相关同学,真正实现了“日查日报”。与此同时学院学工办每月制作学风情况简报,通过QQ群传送给各班班委和班主任,对符合学生手册旷课时数的学生进行相应处理,处分级别较低的由班主任进行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由年级辅导员和学工副书记进行“单独辅导”。在2016学年—2017学年第一学期,截至2016年12月9日,学院共计查课532次,查迟、旷课100余人次。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类专业学生迟到、旷课率大幅度下降。

为了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质量,促进学风建设与课堂教学的有效结合,学院先后开展“无手机课堂”、“学风竞赛月”等活动,选择1403班与1503班作为无手机课堂试点班级,上课前5分钟,学生将手机放入讲台前手机收纳袋中;下课后,再自行拿回。该活动效果较好,学生上课效率得到提高,课上学习氛围明显活跃。同时学院每学期开展一次“学风竞赛月”活动,检查各班上课和晚自习出勤情况(主要包括旷课、迟到、早退等),给予出勤率较高的班级以班费奖励。这大大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也充分调动了他们参与学风活动的积极性,进而促进了良好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的构建。

2.学风建设与宿舍文化“齐头并进”

宿舍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以宿舍学风建设为抓手,营造温馨、整洁、融洽的宿舍氛围,形成积极向上的宿舍学习风气对于学风建设具有巨大的推进作用。学院将学风建设与宿舍文化相结合,通过开展“优良学风寝室”、“文明寝室”等评比活动,把学风建设引入寝室文化建设,将宿舍文化氛围、学习风气、宿舍课题研究小组等作为评比的考核内容,通过比赛的形式让宿舍全体成员齐心协力、争先创优。同时每周学院学工办会组织辅导员、班主任走进学生宿舍一次与学生交流沟通,了解学生需求、宿舍情况、学习风气等情况。在为学生排忧解难的同时督促学生加强良好舍风的创建。学院通过宿舍文化建设活动的开展不仅营造了良好的宿舍生活环境和学习氛围,而且真正实现了以舍风带学风,以学风促舍风的“齐头并进”的发展态势。

3.学风建设与德育教育“高歌猛进”

成功的学风建设精髓在于被教育主体的心理认同,要取得被教育主体真正的心理认同,离不开德育教育的引领。德育教育又分为道德观念教育和道德情感教育,道德观念教育中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对于大学生而言尤为重要。列夫·托尔斯泰曾说:“理想是指路明星,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就没有生活。”大学时期是大学生“三观”形成和树立的关键时期,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主流意识观念和远大的理想信念是学院一直秉承的教育理念。学院先后邀请了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优秀毕业学子为学生做报告,激励和鼓舞广大学子树立远大和高尚的信念,在漫长、曲折的学习道路上披荆斩棘。

德育教育中的道德情感教育有助于引起大学生的情感共鸣,产生道德主观认同感,主动以道德标尺要求自己,规范自我的行为,进而促进学风建设。因此,为了提高学风教育的实效性,必须增进辅导员、班主任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建立和谐的師生关系,进而获得学生的心理认同。学院要求班主任每学期与班上学生至少一对一聊天一两次,了解学生的生活、学习状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互通关系,真正成为学生心目中的“自己人”。在这种平等、真诚、温暖的师生关系中,学生不再认为自己处于被教育主体的地位,对于老师的“教诲”不再存在抵触和逆反心态,而逐渐转化为聆听和践行。

(三)因势而新

1.借专业教育之契机

专业教育是学风建设的基本要求,职业规划是专业教育的拓展延伸。学院以专业教育、职业规划为契机,邀请人文传媒学院院长、各教研室主任、就创业中心负责老师为学生召开专业教育和职业规划讲座,使学生了解所学专业的专业特点、课程设置、就业去向等情况,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热情,指导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引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和学习发展规划。通过学院开展“专业教育讲座”、“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给未来自己的一封信”等活动,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端正学习态度、明确职业目标,提前做好大学的学习规划。

2.借新媒体之舆情阵地

结合当前网络新媒体的兴起趋势,学院借网络新媒体之宣传平台,广泛开展学风建设宣传。充分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号、QQ等网络新媒体形式,进行信息传播、环境熏陶和教育影响。学院现已开通人文传媒学院公众号,组建人文传媒学院班主任群、班干群、学习委员群、生活委员群、家校联系微信群。通过群消息实时反馈学院课堂、宿舍动态,学院领导、年级辅导员随时掌控全院学生的实时动态,同时学院极为重视与家长沟通平台的建设,在新生入学时建立班级家长微信群,通过微信群实时反馈学校动态、学生学习情况,便于家长了解学校政策、学生在校情况。同时,学院微信公众平台通过推送“优秀学子的点滴”、“学生党员的风采”为广大学生树立青春榜样,激励他们向优秀学子学习,不断完善与提升自我。

3.借新举措之洪荒之力

学风建设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要实现学风建设的实效性和长期性,离不开有效措施的长期执行。学院根据本院实际情况,建立双向“三维、四空间”学风建设模式。双向“三维”的“一维”即“学校-学生-家长”,另“一维”即“辅导员-任课教师-班主任”,双向“三维”学风建设模式的构建促进了学校与家长的联系沟通,通过家长与学校的共同监督、引导、促进,使学生不断成长、成才。同时加强任课教师与辅导员、班主任的沟通,充分做好学生课堂学习情况的反馈工作。与此同时学院还明确了管好四个空间的任务,四个空间是指课堂、宿舍、校内公共场所、网络,重点是课堂和宿舍。通过“三四举措”切实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管理一切可以管理的空间,逐步推进学风建设的长期性、有效性、可行性。

三、结语

学院通过“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系列学风建设举措,在学风建设中切实发挥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引领作用;党员、优秀学子的朋辈影响作用,辅导员、班主任的管理育人作用;家庭成员的监督教育作用,真正实现了他律和自律相结合、课内和课外相结合、学校与家庭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价值引领与情感教育相结合。在学风示范基地的建设工作中取得显著的成效,无论是课堂出勤率、任课教师教学效果的反馈还是学生自我管理的成效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为学生成长、成才创造了良好的学风环境,开创了学风建设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EB/OL].http://www.moe.gov.cn/jyb_xwfb/s6052/moe_838/201612/t20161208_291306.html,2016.12.08.

[2]贾效明.发挥学生在学风建设中的主体作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1):60-61.

[3]谭洪波,张俊婷,赵永吉.高等院校学风建设现状调查研究[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6(3):78-81.

[4]袁世斌,潘光林.地方高校学风建设特征及建设途径初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19):5-6.

[5]王莹.普通高校二级学院如何有效地推进学风建设[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15(4):127-130.

猜你喜欢
工作体系学风建设
关于民办独立院校学风建设的思考
论大学生学风建设的途径
应急预案工作体系的相关研究
EPC总承包模式下的工程项目管理问题分析
彰显特色?扎实推进?为师生成长营造一片心灵的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