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有效学习的实现

2017-12-09 00:08刘永彬
考试周刊 2017年10期
关键词:有效学习初中物理课堂教学

刘永彬

摘 要:物理课程一直是初中教育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课程,而且对学生来说难度比较大,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和善于思考、动脑的习惯。而现在部分教师仍然比较注重知识的传授,但是在新课程背景下,新课标对教学方式以及学生学习的有效性比较重视,因此,文章尝试对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的有效学习进行了重点分析,对教学效率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学习

初中物理的学习主要是对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以及探索能力等进行培养,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课堂教学质量。同时,还应该在物理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并养成积极探索的学习习惯。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要求教师转变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有效性,从而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基于此,文章对提高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有效学习的措施进行了详细分析。

一、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可以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也是调动学生学习动力的核心内容,只有学生对物理学科产生兴趣,他们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才能提高自身的学习有效性。要想提高学生在学习物理时的有效性,一定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动力,从而更好地开展物理教学活动。在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事物等来展开,比如,在进行八年级物理《熟悉而陌生的力》第一节《力》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掰手腕比赛,看看谁的力气比较大,并在游戏的过程中不断渗透关于力的知识和内容,让学生对力有一个初步的认知和了解,在以后的学习中会减少一些难度。而且,通过掰手腕比赛,还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习动力,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比赛之后,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在刚才的游戏中,为什么有的同学会获胜?”学生会说:“因为他的力气比较大。”这时教师可以引进本节课的学习:“对,是因为力,那同学们知道力都具备什么样的特点么?”同学们可能会非常困惑,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做一些动作,如用手拍桌子,在询问学生的感受之后引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索欲和独立思考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学生能够提高自身在课堂中的学习有效性。

二、 注重物理实验的组织和实施,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

有相关理论指出,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他们还没有形成相对缜密的物理思维,在学习时不能离开具体的事物,也无法通过假设或者是语言的描述来进行物理知识的学习。在平常的生活和学习中,虽然学生已经掌握了很多关于浮力的知识,但是这些認知存在一定的限制,如,学生通过观察日常生活中物体下沉到水底,导致他们认为水没有浮力,而这种认知是错误的,对于学生这种认知一定要进行转变。所以,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要通过物理实验为学生展示一些物理现象,让学生明白其中的原理,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有效性。在物理实验的组织和实施过程中,教师要避免全部用文字进行讲解,要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产生真实的感受,这样才会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学习能力。比如,在八年级物理第九章《浮力》第一节《认识浮力》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关于下沉物体是否会受到浮力影响的实验,在实验中可以直接采取称重法:首先,用测力计测出铁块的重量,让学生记录相应的数字,如果学生用手托起铁块,可以明显看见测力计上面的数字变小,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铁块受到了手向上的托力;最后,可以将铁块放到水中并观察测力计上的数字,发现数字也变小了,这就说明水也会对铁块产生向上的托力,即浮力。通过该实验的开展,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会真切地感受到浮力对下沉物体的影响,从而充分掌握相应的知识,提升自身的学习效率。再比如,我们可以将生活中的垃圾变废为宝,在课堂上组织相应的实验,教师在教学之前,可以让学生在家收集一些易拉罐,带到物理课堂中,利用其开展相关的实验。“同学们,你们知道空的易拉罐有什么作用么?”这时学生会非常困惑,易拉罐都空了还能做什么。教师可以用棉线将两个易拉罐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传声筒,用来验证固体可以传声的论点。另外还可以将易拉罐放在倾斜放置的木板上面,分别让其竖着滑下、横着滚下,并对两种情况下易拉罐运动的快慢进行观察,从而验证相同情况下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之间的大小关系。通过这些实验的组织和实施,学生不仅掌握了抽象的物理知识,也切实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为今后的学习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三、 让学生明确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产生有效学习的动力

初中物理知识在当今的社会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在进行物理教学时,应该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物理在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并时刻关注物理的发展方向,掌握物理的相关知识。比如,在九年级物理《探究电路》的第五节《家庭用电》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相应的图片,并配上一定的文字:①三孔插座中的地线,可以把漏电电流及时地导入大地,避免了因用电器漏电造成的人身触电事故。洗衣机、空调和其他大功率用电器的电源线都是三线插头,就是为了和地线配套使用;②电线的选择,2.5平方毫米的铜导线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23A,既与电能表相匹配,又满足了大功率用电器对导线的安全要求。待学生阅读之后,可以让学生分析上述两段文字都体现了怎样的物理知识,还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活跃学生的大脑,学会利用物理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从而提高初中物理的有效性学习。

综上所述,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运用实验教学法以及分析物理在生活中的应用等方面入手,可以提高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的有效学习,彻底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升学生的有效学习。

参考文献:

[1]王乐清.初中物理教学中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初探[J].亚太教育,2015,(09):49.

猜你喜欢
有效学习初中物理课堂教学
高中文综学科学习方法的中学生视角分析
试论如何有效进行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管理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