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国防教育对高校育人实践研究

2017-12-09 00:37韩江河
考试周刊 2017年23期
关键词:国防教育实践

韩江河

摘 要:国防教育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水平的有效载体。在新时期,构建国防教育体系是发挥高校实践育人的重要途径,对开展国防教育工作的实务性、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及落实高校育人核心要求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主要从我国国防教育的现状、加强大学生国防教育的原因和意义,论述了构建高校国防教育体系从而发挥其实践育人功能的研究。

关键词:国防教育;实践;高校育人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这就明确了在新形势下学校教育的总目标和发展方向。同时,也明确了在新形势下高校国防教育创新发展的根本任务。国防教育旨在培养公民的爱国主义思想、民族责任感和国防精神,使其为中华民族的富强兴盛而凝聚力量。学生是中华民族崛起的新时代力量,加强大学生的国防教育,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基础和全民国防教育的奠基石。所以,以实践为落脚点,以党的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结合实践育人思想,构建国防教育体系成为高校开展实践育人工作的重要途径。

一、 我国高校国防教育现状

在全球化的浪潮下,我国在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处在一个和平稳定的状态下,物质生活上的丰富,让当代年轻人淡化了忧患意识,活在当前的享乐主义之下。从美国高科技大片到麦当劳、肯德基,从苹果、三星手机到各种化妆品,外国文化在不断地侵蚀着当代年轻人的思想,使得他们盲目的崇洋媚外,所以加强大学生国防意识,使其树立居安思危的观念,在当前显得十分重要。

当前高校普遍使用传统的国防教育形式:一是军事理论课,二是军事训练,三是国防教育活动。军事理论课程教育往往停留在空洞的政治课、浅显的科普课、冗长的历史课的层面上,缺乏前沿性、教育性、军事味、吸引力。从而导致学生在国防观念和国防意识上没有得到相应强化。军事训练已经被各高校列为大学生迈入大学校园、适应高校生活、快速转变角色的第一门必修课与实践课,但有些高校只做“表面功夫”,流于形式。因此,高校要因地制宜,采取各种形式开展国防教育。如军事讲座、形势政策报告会、参观国防教育基地、举办沙龙论坛等同学们喜闻乐见的实践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关心国防事务和增强爱国情怀。

二、 增强大学生国防教育的原因

(一) 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发展任务

大学生作为腾飞的新一代,是我国未来社会的脊梁,国防教育的重要后备军。随着军事高科技的飞速发展,未来战争将逐渐演变成以高素质军事人才为基础的信息化戰争。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思想,以加强国家意识构建为主要目的的国防教育主要特征,就是“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为实现民族复兴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祖国主权、安全、尊严为最大耻辱”。这不仅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构建的重要根基之一,也是使学生树立正确国家观念的关键。

(二) 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要求

高校积极开展国防教育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德育方面,高校开展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国防教育,激发当代年轻人的爱国主义热情和提高其国防意识,促进当代大学生的集体主义纪律感的形成;在智育方面,国防教育内容从属于军事学科的体系,它的内容可延伸至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广泛的知识领域,学生们通过接受系统化的国防教育能潜移默化地扩展视野、改善知识结构。在军事训练过程中,还可以培养学生不怕艰苦、不畏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提高其心理素质,同时强其体魄,壮其精神。总之,在高等学校实施国防教育,不仅是法律赋予的一项任务,也是学校实施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形式,是大学生磨炼自己、提升自己、证明自己、成长进步的重要机遇和平台。

(三) 国家安全忧患局势紧迫性

当今世界形势的多元化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人才素质培养中,国际视野、战略思维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两个内容,青年一代能否树立广阔的世界眼光、进行战略思维和战略筹划,决定着未来能否在国家建设过程中准确地把握机遇、迎接挑战,顺利实现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而国家安全忧患是一种清醒的危机意识,它不断地警醒着我们、激励着我们,在新时期奋发向上,实现我们民族的伟大复兴。这就需要大学生有一颗爱国心、一种使命感、一种识大体顾大局的全局观念,彰显出对维护国家安全的关心与践行,自觉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和民族伟大复兴献计出力。

三、 实践育人“四个结合”,强化高校国防教育

(一) 结合军事理论课灌输国防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国防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高校的基本任务,它符合国家在新时期对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政治需求。军事理论课程已经成为大学生必修课程,通过教学内容紧跟时事发展形势,进行深入地学习和研究防空防灾应急措施、国内国际形势、国家国防政策及国内外的热点问题。建议加大军事理论课程教育期末考试成绩的比重,实行国防教育学分制。或增派老师加强教育,或加入与国防教育相关的课程教育,加强当代大学生的民族自信心,激发爱国主义精神。学校可以建立相应的考核考评制度,成立国防教育办公室,实现国防教育的“齐抓共管”。

(二) 结合思政课程开展国防教育

做好大学生的国防教育工作,不仅为中国的长治久安提供了有效思想保障,还能激发当代青年人的爱国热情,树立正确的国家意识。为此,我们在高校德育教育课程中可以加大国家意识教育的比重,更加深入讲解国家历史、国防的相关内容。习近平强调:“要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全民国防观念,强化全民的国家意识、国防意识和国土意识,筑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长城。”这说明国防教育在思想道德教育中占有很大一部分比例,所以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并且加大其中的国家意识教育的比重有利于国防教育的开展。

(三) 结合网络应用构筑国防教育endprint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人使用网络,互联网将我们连接在一起,成为一个地球村。大众传媒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国防教育,扩大学生的国防知识面是势在必行的。高校可建立主题鲜明、形式新颖的国防教育网站及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集思想性、教育性、知识性于一体,为大学生提供详细的军训、国防教育的相关制度介绍,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国家意识的培育。

(四) 结合第二、第三课堂渗透国防教育

现阶段,我国大学生的国防教育主要集中在大一新生军训阶段以及军事理论课教学上。军事技能训练是我国法律赋予学校的义务,这点在我国的《兵役法》《教育法》等法律法规中都有所體现。军训是国防教育的重要阵地。

坚持国防教育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相结合。国防教育既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高校要深入开展国防教育活动,利用好“全民国防教育日”的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同学们开展征文和手抄报比赛、展板制作等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增强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经常组织大学生祭扫烈士陵园,参观革命遗址、历史博物馆、纪念馆、国防教育基地,帮助学生树立忧患意识,居安思危。

培育国防教育品牌。将征兵工作作为高校开展大学生国防教育的有效载体,举办军营故事会,传播校园军旅文化,激发大学生报国热情。组织“国旗下讲话”活动,发挥国旗凝聚人、教育人的作用,充分发挥国旗对国防教育的功效和机制,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受到正向激励和熏陶。

高校国防教育实践育人工作既是推动课程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也是创新国防教育形式、深化国防教育效果的需要。当代大学生处在全球化的浪潮下,有被西方文化的思想逐渐侵蚀的可能,因此在高校展开国防教育势在必行。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自豪感,对高校开展实践育人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罗善华;王明明.新形势下高校国防教育教学创新发展与实践研究[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01.

[2]苟鹏军;马耀斌.普通高等学校国防教育现状及对策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1,09.

[3]陈新喜.浅析高校国防教育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J].企业导报,2011,19.

[4]龚衍丽;刘玉青.高校国防教育课程内容体系构建研究——基于国际视野、战略思维的思考[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5,02.endprint

猜你喜欢
国防教育实践
大学生国防教育实效性的路径选择
我国国防教育现状探讨
当代大学生国防教育面临困境与突围路径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