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学习生态教学模式构建研究

2017-12-19 02:02钟波兰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要素师生生态

钟波兰

快乐学习生态教学模式构建研究

钟波兰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4)

生态教学是借鉴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从生态视角分析和开展教学。教学生态是各教学因子在教学中表现出来的发展状态,包括作为教学主体的教师和学生以及影响教学的各种环境因子;快乐学习生态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坚持以人为本,倡导快乐学习的教学理念、创建快乐学习的生态情境、探究寓学于乐的教学方法、开展积极有效的学习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增长,而且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改变。学习并快乐着是构建快乐学习生态教学模式的价值追求。

快乐学习;生态教学;模式构建

当前,高职院校的学生存在一些不良的学习现象,部分学生基础差,有些自信心缺失,面对这些学生,教师们有时也无奈,因为以往一贯的教学模式不适应这类学生的教学,例如在课堂里,许多时候教师要对教学纪律进行维护,影响教学效果;布置的课外任务,这些学生的自觉行动力不强,参与度不高。如何让学生想学、会学、能学、乐学,这是职业院校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快乐学习生态教学模式内涵与特征

(一)快乐学习

快乐是人类一种感受良好时的情绪反应,表现出愉悦的心理状态。获得快乐的方式有多种,我们能从感官、情感、认知、奉献等多种途径获得快乐。快乐学习是在学习、探究的过程中感知、体会和享受快乐,在愉快的求知和探索过程中获得知识,提升能力[1]。

(二)快乐学习生态教学模式

生态通常指生物在一定的环境下生存发展的状态,生态学是研究生物有机体之间及其与周围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2]。人们常常用“生态”来描述许多美好的事物,如健康的、和谐的、积极的、可持续发展的等等。如今生态学已经渗透到工作与生活的各个领域。

快乐学习生态教学模式是借鉴生态学理论,从生态视角分析教学,在教学中坚持以人为本,寻求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及其与教学环境等各生态因子之间的有机组合与协调运动,回归自然和生命、流淌挚爱和真情、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唤醒灵性和天赋的教学模式。其目的是关注师生的生命成长,促进生命的完善与发展。学习并快乐着是快乐学习生态教学模式的价值追求。

(三)快乐学习生态教学模式的特征

快乐学习生态教学模式不仅关注学生的认知过程,即知识与能力的增长,而且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学生创设一个快乐学习的生态环境,实现生命的价值。1)教学是民主的,和谐的。融洽的师生关系,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没有体罚、没有恐吓、没有讽刺、没有伤害,彼此是友善的、包容的、体贴的、支持的,老师慈爱如父母,同学友爱如兄弟;2)教学是积极的,向上的。赋予学生以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的个性化参与和自主性构建,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状态,学生的个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张扬,师生共享知识、精神和智慧;3)教学是开放的、发展的。教师以包容、开放的心态,对学生的思想、行为进行有效的引导,而不是用权威去压制,学习过程是一个动态的、生动的、富有个性化的不断生成、创造发展的过程;4)教学是愉悦的、快乐的。教学内容是严谨的,但教学切入的方式方法与风格是愉快幽默和享受的,学生在被感动、被吸引、被激励的宽松、愉快的氛围中快乐学习。

二、快乐学习生态教学模式构建的理论基础

(一)习得乐观原理

所谓习得乐观,就是将悲观的归因方式转向乐观的归因方式,这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心理学教授马丁·赛利格曼(Martin E.P.Seligman)提出来的,他认为,快乐和积极情绪是可以习得的。乐观的归因倾向于客观地把成功归因于内部的、普遍的、持久的因素,把失败归因于外部的、特殊的、暂时的因素,从而增加自己的乐观情绪[3]。

比如当学生遇到学习失败时,学生可能对自身的学习能力产生怀疑,认为智力不好,出现情绪沮丧、退缩,而事实上并不是这样的,是学生在心理上自设樊篱,把失败归因于自身不可改变的因素,导致陷入悲观的状态,甚至放弃继续尝试的勇气和信心,如果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能给学生乐观的归因,认为学习失败是外部某些暂时的、特殊的原因导致的,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给予鼓励和支持,学生会战胜困难,积极乐观地投入到学习中。而当学生获得学习成功时,归因于学生的学习能力与自我努力等内在的、持久的因素,学生会产生自豪感、愉悦感,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

(二)和谐共生原理

和谐共生的生态教学理论可以追溯至我国儒家的“天人合一”和道家的“万物和谐统一”的生态观点。孔子是最先提出“天人合一”思想的教育家,也是快乐学习生态教学的践行者,孔子实施的快乐教学法是“游”,在山水观游中乐学,在师友交游中乐学[4]。

生态学认为,在自然界,各种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有序、和谐、完整的生命共同体,其中一个物种的进化必然引起另一物种发生协同变化,生物生活在一起,一方的存在是以另一方的存在为条件而长期共生。生态系统原理是联系的原理、共生的原理[2]。教学生态系统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及其与教学环境之间交互作用而形成的有机整体[5]。教学中不断发生知识的汇聚、思维的碰撞、情感的融合,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以及与环境之间形成一种生态性的、相互依存的、和谐共生的学习共同体,通过彼此不断调整改进,实现教学相长。

(三)动态平衡原理

根据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生态系统各部分结构和功能处于相互适应与协调的动态平衡之中,从而推动生态系统整体及各组成部分进化和发展[2]。在教学生态系统中,除了包括作为教学主体的教师和学生之外,还有影响教学的各种环境因子,这些因子包括各种教学的外环境和内环境要素,即物质要素和精神要素。构成外环境的物质要素包括自然要素、时空要素、教学设施与媒体要素等,自然要素有颜色、采光、温度、噪音等;时空要素有空间的组织形式、空间密度或者说班级规模与座位编排;设施与媒体要素有课桌椅、讲台、黑板、媒体设备、教材教具等。构成内环境的精神要素有组织的、制度的、文化的、人际的、情感的等等,丰富复杂且易于变化,它建立在物质要素的基础之上,产生于教学主体,即参与教学的教师和学生,同时又作用于教学主体[5]。物质要素的改变从量变开始,而精神要素的改变会发生质的变化,影响师生在教学中的态度和行为,是教师和学生内部动机产生的源泉,是快乐学习生态教学模式构建的推动力和重要依据。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各种要素因子相互作用,建立动态的平衡联系,促成教学的改进与发展。

(四)持续发展与良性循环原理

自然生态系统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和循环的系统[2]。教学生态系统同样如此,系统运行包括输入、转换与输出三个重要环节,输入的是教学主体即教师和学生的努力以及各种环境因子,通过主体间的相互作用以及主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以进行能量流动、信息传递与物质循环,完成转换过程,实现学生的成长、教师的发展及教学环境的改善,同时经过不断反馈改进,促进教学持续发展,实现良性循环,如图1所示。

三、快乐学习生态教学模式构建策略

(一)倡导快乐学习的教学理念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在本质上是一种心理状态,“歆然习之,悠然乐之”倡导的是以悠闲快乐的心态去从事学问事业[4]。学习不应该是被动、勉强甚至是强迫的,不应该成为任务和负担,而是自觉的、主动的、愉悦的、幸福的,人类具有学习的自然倾向或学习的内在潜能。

作为教师,遵从学生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引导学生在快乐放松的状态下进行学习是教师这个职业所赋予的神圣职责和目标。当学生遇到困惑和挫折时,指导学生进行合理的乐观的归因,迎难而上,获取成功的喜悦,体验学习的乐趣。快乐有很多种,有期望的快乐、现实的快乐、成功的快乐,期待美好的未来是快乐的,追求成功的过程是快乐的,享受成功的喜悦是快乐的,快乐无处不在,快乐伴随着学习的全过程。

(二)创建快乐学习的生态情境

从教学的外环境即物质要素来看,绿色的校园,造型独特的建筑,颜色柔和、光线充足、装饰优雅、设施齐备的教学空间,不仅为教学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而且使师生获得精神的陶冶、审美的体验。物质要素固然重要,但艰苦的条件也能磨砺人的意志。

从教学的内环境即精神要素来看,它是影响学生学习最活跃的因素,创建快乐学习的生态情境可从多方面入手。1)建设科学合理的组织文化,有效引导主体的学习行为和价值取向,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促进生命的健康成长;2)构建平等与相互尊重的精神文化,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将师生关系由霸权、控制转变为多元、共生,学生以求知过程的参与者和探索者身份平等交往,主体间相互配合与协商,形成民主和谐、快乐活跃的学习共同体;3)建立友好的师生对话平台,将话语权真正交给学生,以真诚的微笑融入学生的内心世界,用心灵去倾听学生的声音,形成心与心的交流;4)爱护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爱是快乐的源泉,亲其师,而信其道,因为有爱,教学的每一个过程都激荡着快乐的音符。

(三)探究寓学于乐的教学方式

图1 生态教学循环图

在教学内容上,把复杂枯燥的内容简单化、生动化、形象化、趣味化。1)关注学生的知识基础与未来的岗位需求,在保证知识链完整性的同时,重点强调学生要会应用和操作,并与实际和现实情况联系起来,简单实用且易于理解;2)开发教学资源,应用多媒体技术、集文字、图表、图像于一体,传递丰富有趣的教学信息,让抽象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鲜活起来,吸引学生的眼球和注意力,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形象思维能力,发挥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让他们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在教学方法上,实施任务引领、互动体验、合作竞争。1)开展项目教学,充分利用学校教学资源,开发可行有趣的教学项目,让学生在边学边做的过程中进行体验与探究,挑战自我、相信自我,享受学习的乐趣;2)开展互动式教学,变单向的知识传递为多向的知识交流,变教师的单独讲授为师生的相互探究,由普通的师生关系转换为学习的伙伴关系, 使交流更宽泛,学习更深入,思维更活跃,师生配合更默契;3)组织学习合作小组,分享彼此的知识、思考和见解,实现学生间的优势互补,帮助后进生获取知识和技能,懂得奉献与合作,养成良好的合作习惯,实现团结协作与探索创新,同时引入一定的竞争机制,促进各小组间的公平竞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心理体验是幸福的、快乐的。同时鼓励学生开展课外活动,加入课外项目小组,或走进社区与企业,丰富的体验有助于开发多元的潜能和创意,进行愉快的探索与创新。

寓学于乐的教学方式有助于避免满堂灌、填鸭式的枯燥教学,实现互动、合作、探究、体验的愉悦式教学,强调认知和情感的整合发展,凸显学生主体,关注生命成长。

(四)开展积极有效的学习评价

学习评价是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判断,在此基础上,促进教师改进教学,引导学生快乐学习,实现教学的良性循环。

积极有效的学习评价,有助于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与激励作用,产生持久的学习动力。1)鼓励学生互评与自我评价,避免教师评价因掌握的信息不完整所带来的片面性。学生互评是学生相互了解、彼此学习提高的过程,评价者与被评价者都可从中受到启发;自我评价有助于学生进行自我总结和反思,成为学习的内驱力;2)注重学生的过程表现评价,细心考察学生的过程表现,如学生的课前准备、课内交流、项目作业、合作互助等等,这就要求教师为每个学生建立学习档案,及时收集学生的学习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使评价结果贴近学习生活,真实可靠;3)开展全方位的学习评价,应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有书面的、口头的,有理论检测、有实践考核,有量化的、有质性的,以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性与有效性,得到学生的肯定和认可;4)实施动态化的学习评价,及时鼓励的,就毫不迟疑;不宜立即评判的,就不能过早定论,保护每一位学生的自尊心,点燃学生的学习激情。

四、结束语

构建快乐学习生态教学模式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它带给学生的不只是知识的增长,技能水平的提高,更重要的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改变。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及其与教学环境因子之间通过交互作用形成一个和谐共生、动态平衡、持续发展与良性循环的有机整体。教学不再是简单的教与学的过程,更是师生享受快乐,共同成长和发展的过程,焕发出教学的创造力与生命力。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还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去探索。

[1]熊永红,李莉君,杨明,等.快乐学习与教学—搞笑诺贝尔奖和菠萝科学奖的启迪[J].物理实验,2015(5):12-16.

[2]范国睿.教育生态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3-33.

[3]曹新美,刘翔平.从习得无助、习得乐观到积极心理学——Seligman对心理学发展的贡献[J].心理科学进展,2008, (4):562-566.

[4]易思平.从《论语》之“游”说孔子的快乐学习观[J].教育评论,2016, (10):153-155.

[5]李森,王牧华,张家军.课堂生态论-和谐与创造[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265-269.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Happy Learning and Ecological Teaching Mode

ZHONG Bo-lan
(Changsha Aeronautical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Changsha Hunan410124)

Ecological teaching is based on the basic theory of ecology to analyze and implement teach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logy; teaching ecology is the state of development on the teaching factors in teaching, including teachers, students and a variety of environmental factors. The happy learning and ecological teaching mode is people-oriented in teaching, which requires educators to advocate teaching philosophy on happy learning, create a happy learning ecology environment, explore happy teaching methods, and carry out active and effective learning evaluation, and the educators are not only concerned about the growth of students'knowledge and ability, but also the student's emotions, attitudes and values. Learning and being happy is the value pursuit in constructing happy learning and ecological teaching mode.

happy learning; ecological teaching; mode construction

H319

A

1671-9654(2017)04-0009-04

10.13829/j.cnki.issn.1671-9654.2017.04.003

2017-08-04

钟波兰(1971- ),女,湖南新邵人,副教授,管理学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

本文为2016年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院级课题“快乐学习生态教学模式研究”(编号:YC1605)阶段性研究成果。

[编校:杨英伟]

猜你喜欢
要素师生生态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生态养生”娱晚年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观赏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论美术中“七大要素”的辩证关系
也谈做人的要素
麻辣师生
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