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翔,梦想开始的地方

2017-12-23 16:04张俊平蒋保华
江苏教育 2017年18期
关键词:凤翔校服学校

张俊平+蒋保华

江苏省无锡市凤翔实验学校是一所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学校,一所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占60%的学校。他们没有百年老校的金字招牌,也没有政府着力打造的名校光环,朴实得像秋天田野中的一株高粱,经历生长积累,沉甸甸的穗头压弯了秸秆,一直垂向大地。

就是这样一所学校,响亮提出了“新平民教育”的办学理念。他们立足于义务教育的普惠性与公平性,善待每一个孩子,激赏每一个孩子。他们追求着“一个不能少,个个都重要,人人都学好”的目标,于是,不等待,不抛弃,不放弃,哪怕学生的考分只是个位数。

在这个校园里,高悬着“斯文在兹”“德配天地”“赤子之心”等匾额,表达的是高拔的育人境界。在这里,每一个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都得到教师的关注和同学的尊重,每个孩子都带着期待上学,带着欢喜回家,带着自信前行。通过“少年女子军校”“百千万大阅读”“教育社区”等实践,努力构筑孩子们的心灵港湾。

学生站在校园正中央

学校是让人成为真正的人的重要场域。培养心性聪明、行为谨慎、精神丰富的人,是学校的全部使命。凤翔实验学校始终聚焦学生的自由生长,俯下身子倾听他们生命的律动。

1.“我宣布……”

2017年3月31日,学生代表石淇文在学校司令台上高声宣布:“我宣布,无锡市凤翔实验学校第八届田径运动会开幕!”凤翔实验学校的操场成了欢乐的海洋,“運动改变生活,文化润泽心灵”主题研究运动会胜利开幕了。

开幕式展示的主题研究是运动会的重头戏,主席台上整齐地放上了两排座位,这次的座位不是给教师的,也不是给嘉宾的,而是给一群学生的。本次运动会的入场式评委也不同以往,全部为九年级的学生代表。每个班经过民主推荐,选出两个学生代表,作为本次运动会入场式的评委。他们在主席台上公平、公正地按照评分标准进行打分。

各班结合运动会主题和中国传统运动项目,为大家献上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入场式。开幕仪式上,随着一段古典音乐的响起,一排排身穿汉服的翩翩少年款款走来,献上了他们的蹴鞠表演,掀起了本届春季运动会的高潮。每个班级都意气风发、热情洋溢,纷纷献出各自精心准备的拿手绝活:抖空竹、舞龙、舞狮、腰鼓、太极、武术、扭秧歌、打钱棍……各方队满怀激情,载歌载舞,用各具特色的表演展现了中华传统运动项目的魅力。

为了在开幕式上展现出班级的精彩,学生们私底下可没少花功夫。从音乐、服饰、动作、队形等各个细节都进行了精心设计和排练。学生在准备、展示的过程中了解中国传统运动项目、民间游戏项目,这样的“创意”入场式为学生才艺、智慧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展现提供了舞台,拓展了学生知识面,对开展学校阳光体育、强健学生体魄、汇集集体凝聚力以及弘扬民族文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运动会后,各班以黑板报、VCR、手抄报为载体,以研究性学习等形式继续深入学习。

学校运动会不只是单纯的体育项目比赛,而是为孩子们负载了更多成长因子。从2015年起,运动会的开幕式就变成了主题研究。运动会前,各班根据抽签到的主题进行研究,查找资料,设计展示方案,完成一期专题黑板报。结束后,撰写研究报告。2015年,学校进行了“国家文化”主题研究,全校50个班级对50个国家进行了研究。开幕式上,各班通过各种形式展示了各国特色。引领学生关注世界,拥有国际文化视野。2016年,运动会的主题为“寻梦‘十三五,民族大团结”,各班研究一个民族。开幕式上,同学们盛装出演,载歌载舞,各民族的服装特色、文化特色呈现眼前。有一些民族,同学们平时没大听说过,通过研究与演绎,学生了解到民族的多样性,了解到各民族的历史文化与风土人情。

主题运动会是凤翔实验学校“新平民教育”办学理念的体现,是学校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强调学生立场的生动体现。他们的“带着课本游名胜”的毕业旅行、“一个美好的回忆、一个体面的再见、一个富有尊严的告别”的毕业典礼、“百家讲坛”“寻找生活中的科学”“小发明小创造课程”等设计与实施,真正让每一个孩子站在校园的中央,呈现出理想教育的基本成色与独特品相。

2.我的校服我做主

凤翔实验学校的升旗仪式一直以来都是孩子们发声的舞台,被孩子称为凤翔的“百家讲坛”。这不,今天的升旗仪式上孩子们又有了新的话题。吴菲菲悄悄地问陈怡沁:“今天的升旗仪式,怎么主席台上有这么多的人?”“不知道啊,好奇怪,他们有的穿冬装,有的穿春秋装,有的穿夏装”,陈怡沁小声地嘀咕着。广播里传来主持人蔡程城甜美而坚定的声音:“同学们,校服是学生及学校的标志,它能反映出一个学校的精神风貌及风格特色。校服会给学生带来秩序感和纪律感,校服有助于学生增加相互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同学们的自豪感,提高审美情趣和审美水准。促使学生团结进取,积极向上。但是,好多同学都不喜欢穿校服,觉得校服不好看,所以今天我们学校将举行——‘我的校服我做主活动,选出你们心目中最美最乐意穿的校服,请把目光注意到主席台,这些款式不同、质地不同的服装是提供给同学们挑选的,同时,同学们可以将你们对校服的意见和建议投稿到学工部,选出最受欢迎的校服,作为我们学校的校服。”主持人话一落,学校操场上像炸开了锅,同学们纷纷议论开来。

对于自己以后每天要穿的校服,同学们可是非常用心地挑选,提意见,毫不含糊。小刘同学提出:“过去的校服质量式样我们都不是很喜欢,因而平时很少穿,这次学校让我们自己挑选、自己做主,真是太人性化了!”而小黄同学最中意的是一套衬衣配毛背心的春秋装,在他看来:“这套衣服看起来舒适,而且很能展现我们青少年的活力。”他认为,有活力、青春、时尚应是大部分学生选学生装的标准。为了确保学生自己挑选的校服得到家长的认可,也为了对服装质量进行监督,学校还请来校家长委员会的7名家长代表和2位教师代表,他们先对投标文件如报价、注册资金、生产条件、设计能力、售后服务等进行评标,并到校服工厂实地考察,带去同学们的意见和建议。校家长委员会委员刘宏说:“凤翔实验学校这次校服让学生做主的做法,体现了学校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我们家长很支持!整个过程公开透明,作为家长,我们就是要替孩子把好关,帮助挑选出孩子喜爱、家长满意、舒适大方、质量上乘又环保的校服。”endprint

现在,走在凤翔校园里,迎面走来的学生们,穿着校服,青春洋溢、意气风发,女生穿得秀气,男生穿得帅气。正如“我的校服我做主”那样,凤翔的校园里充满尊重孩子们的声音,校园的主旋律永远属于凤翔的孩子们。瞧!一年级的入学仪式,二年级的孩子正在张罗着,从主持到邀请嘉宾,二年级的孩子们全程做主。似乎在他们眼里,面对着一年级的小娃娃们,他们就是小大人了。而在三年级的十岁成长仪式上,孩子们自编自导的节目,更是引来家长阵阵掌声。集体过“十岁生日”,必将是凤翔学子终生难忘的活动,尽管孩子们的节目很稚嫩,但学校尊重孩子们的天性,为他们的成长提供了展示的舞台。而五年级大型“十年树人”体验活动,就更能集中体现出孩子们主体意识了。五年级的孩子们设想自己十年后可能在读书,可能已经踏上工作岗位,在各种岗位上发挥着自己的才能。看着孩子们认真计算、推销、当老师、造房子、当医生……那一瞬间,教师们似乎感到孩子们真的长大了。五(3)班云佳宁同学说:“活动太有意义了,因为工作是自己选的,遭遇的困难也要自己去解决,所以我现在要好好读书,将来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

是啊,从凤翔学子“百家讲坛”,到“我的校服我做主”,再到“我的活动我策划”,凤翔校园处处都是学生发声的地方,凤翔的校长、教师尊重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在主体性活动中的发展。凤翔学生的声音永远是校园的主旋律,他们的主体意识在升华,一个个真实的自我在彼此互爱中联系起来,而校园也在真实存在的光辉中敞亮起来。

3.我打开了另一扇门

2011年9月,朱晓蕾和其他新生一样,怀揣着梦想和新奇踏进了凤翔实验学校的大门。她万万没想到,在这里,命运为她打开了另一扇门,发现了一个全新的自己,让她的生命轨迹与众不同。

朱晓蕾开始给人的印象是课程学习非常吃力,各方面表现都很一般。但在体育课上,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老师发现她的爆发力强于一般同学,其身体素质也好于一般同学,就把她选进了校田径队,成为一名专练投掷类的校运动队队员。文化课学习落后于一般人的她,在体育训练中不但能吃苦,而且悟性很强。老师根据她的身体情况,为她量身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对她进行有针对性地辅导和训练,她很快在运动方面找到了自我存在感和兴奋点。经过半年多的训练,她就在区运动会上获得铅球第一名、实心球第三名的好成绩,接着又在无锡市运动会上获得铅球全市第二名的好成绩。

升上初二,无锡市散打总教练到学校物色人选,体育教师向教练推荐了朱晓蕾,经过考核,她顺利地进入散打队。学校也针对她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她进行了个性化和人性化的课程设计。学校每天上午安排她在学校学习文化课,并有教师对她进行专门辅导;下午去散打队进行专项训练,接受更专业的辅导。在散打队中,她找到了自己的梦想,训练更加刻苦,更加专业,并很快在散打中崭露头角,在初三时就获得了省散打第一名和全国散打第二名的好成绩,上海体育学院破格录取了她。现在她已成为上海体院体工大队的一员,走上了专业运动员之路,她的生命變得更加丰盈和美好。在2014级毕业典礼上,朱晓蕾同学作为代表发言,她动情地说:“在老师的帮助下,我打开了另一扇门……”

凤翔实验学校的每一位教师都相信,衡量好孩子的尺子上,刻度并不全是分数,因此多造几把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孩子。学校积极为每个学生搭建成长平台,通过激励、赏识的评价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促进每个孩子快乐、健康成长。

在无锡新体育中心散打队,有一半以上的孩子来自凤翔实验学校,他们都像朱晓蕾一样,每天下午半天在体育中心学习专业课。当然,也有一些孩子吃不了苦,偶尔会想放弃,学校体育组教师至少每周一次到训练现场,和孩子们交流谈心。平等的倾心交流,把孩子们的心“拉回来”。就这样,洪佳颖、朱锦涛、汪子豪、王楠、谷进平等五十余名学生或在省散打锦标赛中获奖,或被南京体育学院、苏州大学录取,或被选拔进入江苏省少年体校。

在他们最美的光阴里,让他们遇见了最美的自己,种下了自己梦想的种子,并生根发芽。是多把尺子丈量学生,努力挖掘他们的潜力,发挥他们的特长,是用教育的名义唤醒灵魂,点亮梦想,做到让每一个生命都精彩。

麦田里的守望者

凤翔实验学校的教师们只想做麦田里的守望者,每天陪在孩子身边,日复一日地守护着他们安全地长大!

4.平民初心

“每一个课堂都精彩,每一个学生都发展,每一个家庭都受益,每一天学校都发展”,这是凤翔人心中最绚丽的学校景象。“为了每一个生命的尊严”“办一所蓝天下的学校”“必须托住‘底线”“让薄弱的变合格,让合格的变优秀,让优秀的更健康”……这是凤翔人心之念之、内化为自身教育教学行为的基本准则。

面对大面积的平民生源,尤其是对于那些薄弱的孩子们,凤翔实验学校原校长许昌良提出向“最少受惠者”倾斜的后进生教育观,不管他们的当下学业水平如何,主张追求“先懂事后考试”的育人价值,让他们学会尊重、学会感恩、学会负责任,构筑起“学习、生活、交往、自信”四个维度的十二条习惯的“九年一贯”教育体系。依托养成教育的系统化实践体系,特别强调做人的三项基本功:抬起头来走路、面带微笑、向别人打招呼,培养抬起头来走路的自信的人。民族文化研究主题会每年一次,成为每一位学生大胆展示自我、积极合作探究的欢乐节日;“翔之凤”获得者走红毯的大型仪式,为不同的孩子提供不同的评价维度,使每一位凤翔学子都有机会体验成功的喜悦和个人的尊严;寻宝校长赠书的意外之喜经常不期而至,为平淡的校园生活抹上几许多彩的亮色,让每一位凤翔学子自觉将阅读纳为自己学习生活的重要部分……凤翔人相信,平民百姓的孩子,只要激发他们树立远大理想,有好的基础教育成全,加之自己的刻苦努力,就能改变世世代代平庸的命运。新平民教育的重要使命,就是改变已经固化的社会阶层,成就每一个孩子人生的精彩。

面对缺乏教育理想的一般的师资,许昌良主张“一所优质的学校一定是具有教师发展功能的学校”“全体教师的必要发展与部分教师的充分发展”。实干兴校,平民教育的教师应该是实干家,应该有理想,要把道德良知、人格教养贯穿在每一个教育行动之中,通过对教育的追求而传播高贵的情感与精神的观念,让每个孩子的灵魂在教育的启迪中得以照亮,得以熠熠生辉。endprint

面对缺乏人文气息的校园环境,许昌良和团队从校名“凤翔”出发诠释出凤翔的“和文化”基因,提出了以“和合”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建设。他为每一座教学楼起名,把“斯文在兹”“有凤来仪”等匾额和楹联挂满校园,打造了香樟大道和银杏大道,开辟了樱花林、桃树林、杜鹃园,用“惠风和畅”“以德报德”等石刻装点校园……课间坐在散落校园各处的长椅上赏美景、聊生活、谈理想已成为凤翔学子们公认的最美记忆。

许昌良认为:“我们不厚精英、不薄平民,保持平民初心,捍卫底线,上不封顶,我们是在写一本穷人教育学。”新平民教育是异常艰难的,他们心怀苍生,正直正念,行胜于言,帮助千万个平民孩子成长。

5.提前站到下一個路口

2009年11月,江苏省教科院彭钢先生、国家督学成尚荣先生等一批专家以及区教育局的领导齐赴凤翔,启动了凤翔实验学校“教师项目研修中心”。这是由36位教师组成的一支崭新的学习团队,是在学校调研论证、宣传并自愿报名、考试选拔的基础上形成的一支以中青年教师为主的专业发展共同体。学校把一批具有发展意愿的教师网罗起来,分语文、数学、英语、人文、科学、艺术六组。计划通过“三年周期”的培养,形成一支数量可观、结构合理、梯次明显的骨干教师队伍。以科研为先导,课题为载体,集合专家的力量,培养教师的专业意识、课程意识、问题意识、发展意识、教研意识,促进教师实现“教、学、研”一体化,学员们在专家“一对一”指导下分学科、分项目、分阶段开展活动,制定研修方案,签订目标任务书。

许昌良有个发现:一线教师在书面和口头表达中,引用教育家话语最多的当数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他抓住了教师这种朴素的教育渴求,成立“苏霍姆林斯基研学会”。他认为平民教育最需要苏霍姆林斯基式的教育大爱、教育人道主义精神,于是将苏氏“教育人道主义”融入“新平民教育”,站在现实的土地上瞄准了“教育的星空”。首批“苏霍姆林斯基研究学习会”由30名教师组成。学会成员以“读苏霍姆林斯基著作”“践行苏霍姆林斯基思想”为宗旨,制定研修计划,每月组织一次活动。学校还聘请了吴盘生先生为顾问,一起和教师交流读书体会。吴盘生先生是学校退休老教师,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一直在乌克兰大使馆做一等秘书,和苏霍姆林斯基家庭成员有广泛的接触与浓厚友情。在凤翔校园里,常常会见到“苏研会”关于专家报告、读书交流、沙龙研讨、集中培训、年度汇报的通知,有的教师阅读量甚至达到数百万字。

每遇到市、区级校本研训成果交流活动时,小学课程部主任姚芹总是抢话筒,并滔滔不绝地介绍学校坚持多年的“2+2”教师校本研修模式。“‘2+2模式”校本研修,就是指在一个学年里,教师通过自我反思和专家诊断,找出课堂教学中的两个优长和两个惯习。以“解决自己的问题”为导向,改变传统教科研活动与实际教学活动脱节,贴近教师最实际的问题:理解教材、驾驭课堂、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蒋琪琦、任琪珺、杨晓华等一批骨干青年教师都是在这个平台上成长起来的。广州市《学校品牌管理》杂志社、广州市教科院多次邀请毛振宏老师赴广东上课,并参加了“全国课改名校小学数学同课异构”活动。在活动中,他同广州番隅执信中学的数学老师、全国著名特级老师徐长青老师一起同台执教人教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的《圆的认识》一课。并多次和山东杜郎口中学等学校教师同台献艺、切磋教学,虽说他只是一位普通的数学教师,由于在学校得到了学科组教师的鼎力帮助,他胸有成竹,置身于那样一个平台,他沉着机智的教学智慧,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展现了苏派教学的风格。回首自己二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他自豪地说:“我的专业发展在凤翔‘2+2校本研修活动的这几年中是加速度提升的。”

日本著名教育家佐藤学教授反复阐述当代教师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命题——教师必须是“工匠性”与“专家性”兼备的专家。凤翔实验学校就是要把每位教师都打磨成“匠人”与“专家”兼备的人。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立足于“重实践、重研究、重反思、重合作”,把专业成长、团队建设和学科发展融合起来。这样做只有一个目的:练就硬功夫,总是“提前站到下一个路口”等着孩子奔跑过来。

6.给孩子们讲一个好故事

每周五下午的“走课”一开始,安静的校园顷刻间便热闹起来,全校2700多名学生分别奔赴不同的活动教室……

舞蹈房里,20多名女同学正在瑜伽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柔韧性练习;体育馆里,一群生龙活虎的队员正在“骑士击剑馆”老师的带领下潇洒地挥剑;“56号教室”里,市心理教育研究中心的老师正在给几个患有自闭症、多动症等疾患的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劳技教室里,在市旅游商贸学校老师的指导下,初一学生雕刻的萝卜花精彩亮相;学校食堂里,初一学生正在培训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将餐垫折成各种造型;报告厅里,三年级的学生正在聆听杨柳风学堂的老师带来的精彩文学讲座“瞬间摄影师”;多媒体教室里,“拍拍乐”社团的同学们正在档案局专家的指导下学习如何用影像记录成长;多功能室里,来自大专院校的外语老师正在对学生进行日语口语培训,课堂气氛尤其活跃;操场上,少年女子军校方队正在驻锡部队军官的带领下英姿飒爽地踱着方步……

这是学校研制与实施的“雏凤清声”课程。100多门课程,2700多名师生,大家各取所需,各展所长。这些老师,有的是本校在职教师,有的来自家长中的义工组织,有的来自街道社区,有的来自学校共建单位,有的来自专业院校机构,有的来自兄弟学校,有的来自社会公益组织。而这,正是学校2015年申报的江苏省“十二五”规划课题“欣赏型探究视角下‘新教育社区建设的实践研究”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个具体呈现。所谓新教育社区,是指基于终身学习和教育生态的专业学习共同体,是一个由学校、家庭、社区、教育行政科研部门、大学等组成的专业学习共同体。在这个专业学习共同体中,以学生为本位,以学校为主体,以终身学习为追求,以开放式学习为载体,以学校课程为核心,调动社区等资源,具有共同愿景和价值理念、分享支持、协同学习与成长等重要特征。endprint

许昌良认为,实施平民教育,需要“两代人一同教育”,需要“全社区学习”。于是他提出“新教育社区”概念,这是学校多年办学实践的思想凝结,是一个自然而然的选择与追求,即学校发展必须与社区互动、互补。

学校在“新平民教育”思想的引领下,积极主动地面向社会外部,塑造灵活、完善的外部环境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学校理事会、监事会、家长委员会的作用,不断加强对话、沟通、分享,形成对外适应、对内整合、大家共奉的价值系统,挖掘一切能为学校所用教育教学资源。丁翎等教师主持办了一份学校报纸《鸣凤》,这是家长和社区的人很喜欢读的一份报纸,因为在这份报纸上可以读到教师与学生的在校园里发生的故事,其中许多都是孩子们喜欢的那些兼职老师的故事。学生家长陆先生三年来一直担任學校舞蹈队的指导教师,在他看来:“走进校园为孩子无论做点什么,其实都是故事。”

校园里活跃着数十个陆先生这样的“校外老师”,他们坚守“我也是一个凤翔人”的信念,为“新教育社区”建设助力,为每一个孩子的精彩绽放助力。

一个到处流淌着奶和蜜的地方

《旧约全书》中说:“我要带你们去那儿,一个到处流淌着奶和蜜的地方。”凤翔努力追求这样的梦想:让每一个孩子幸福地成长。

7.蓝色旋风与铿锵玫瑰

每年的金秋十月,区运动会上,都会刮起一阵“蓝色旋风”,引起满场的喝彩,那是凤翔学子领跑的雄姿。

在凤翔,孩子们渐渐把运动当作一种习惯。以体促智,达到心智成熟。学校坚持升学体育、竞技体育、社团体育、特色体育四轮驱动,被江苏省体育局评为“江苏省青少年奥林匹克俱乐部”,走出了一条颇具特色的发展之路。

打开课表,记者发现,学校安排1~2年级每周四节体育课,3~9年级每周三节体育课;阳光课间:每天安排上午30分钟,下午20分钟大课间活动时间,根据季节调整开设广播操、跑操、俯卧撑、跳绳等不同项目,常年坚持,学生体质测试结果表明,成效很明显。自建校以来,学校中考体育成绩一直名列市区公办学校前列,2016年中考更是名列梁溪区第一!课上发现苗子,全组老师共同商议,给每位孩子定制最适合的项目,寒来暑往,每天坚持训练。连续八年获原北塘区初中组冠军,首届梁溪区运动会,学校共有7名达三级运动员水平,并创造了11个区纪录。每周五下午,学校社团活动时间,一大批孩子选择篮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太极、健美操、瑜伽等项目,矫健的身姿,灿烂的笑容,从爱运动到爱学校再到爱学习,原来教育可以这么润物无声!

凤翔的校园有一个“校中校”——少年女子军校。清一色的女孩,整齐的个头,齐耳的短发,飒爽英姿,让人喜欢。女子方阵常常作为市、区大型活动的亮点展示,赢得满堂喝彩。这是学校把少年军校的军营生活融入孩子们的学习生活中,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很有效的实践活动。现在的孩子基本上是独生子女,在他们身上明显地表现出了“娇”“骄”二气,吃不了苦,劳动意识差,缺乏合作意识,没有独立生活能力,心理素质脆弱。而少年军校的优势在于让孩子们体验当一名军人的自豪感、责任感,体验军旅生活,体验军人的气魄,在这个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懂得怎样服从集体,学会克制自我,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形式多样的社会活动:到军营体验部队生活;到科技馆,了解先进的武器装备、军事知识,增强国防意识;到解放军第101医院慰问革命军人,听他们讲述革命历程;到“远望号”测量船参观,增强爱国意识;到火车站进行春运宣传活动……通过一系列社会活动,展示当代学生的精神风貌,开阔学生们视野,丰富知识,锻炼意志,培养能力。

凤翔实验学校的操场上至今还静卧着军校训练用的独木桥,还耸立着已被踏破的木墙板,那挂满盐霜的背包、手把被磨得锃亮的担架、野炊用的简易灶台,只有它们最清楚,学员们在这里跌打滚爬,受了多少伤,流了多少汗。电视台的记者采访少年军校学员:“当一头漂亮的秀发被剪了,你有什么想法?”“当在烈日骄阳之下站军姿一站就是2小时,感觉苦不苦?”学员坚定地回答说:“头发剪短了还可以长,皮肤晒黑了还可以复原,机会错过了,永远不再来,受到的教育,一生最难忘。”通过“严格管理—强化训练—逐步内化—形成自然”的过程,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和精神品质,进而端正学风,优化校风,为学校出成绩、出人才提供可靠的保障。

学校的少年女子军校接受了迟浩田、曹刚川两位时任国防部长的检阅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顾秀莲的亲切勉励,连续四次荣获全国少年军校检阅式团体总分第一,战场救护技能被拍成录像成为全国少年军校的教材,2016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首批国防教育特色学校”。一群特别爱学习、特别懂礼貌、特别讲团结、特别守纪律、特别有勇气、特别能吃苦的孩子正在茁壮成长。

8.因为本色,所以出色

吴洪明是一位综合实践课老师,每天中午总是最后到食堂吃饭,他说学生总是缠着他讨论问题。2017年江苏省“杏坛杯”苏派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展评活动中,学校杜燕老师以其新颖的设计、灵动的演绎、简约的风格、扎实的基本功,成功晋级总决赛。近年来,学校里像杜燕、马琦、郭惠峰、孙一灵等这样一批青年教师在“本色课堂”淬炼中成长起来。回望当年,即凤翔实验学校刚成立时,校领导经过一段时间的听课、调研,发现多数教师教学方式陈旧、课堂效率低下,固守着“传统”:“教师讲、学生听”,甚至有的教师“控制”着整个课堂的话语权,越俎代庖、满堂灌输,课堂教学始终在低效状态下徘徊。

面对这样的课堂样态,学校必须迅速找到“出路”。在2009年,学校首先在课堂时间结构上做文章:扩大学生学业时间,提出了“20+20课堂教学模式”。即教师要尽量精讲,至少有一半的时间(20分钟)指导学生练习,教学活动从“讲”转移到“导”上来,“逼”着教师们大胆地把课堂教学的舞台还给学生,努力减负增效。在2010年下半年,许昌良带着中层干部、骨干教师专程赴深圳、上海、山东等地取经,回校后结合学校教学改革进展提出了“本色课堂”概念,并在原八(3)班开始了第一轮尝试。2011年初,凤翔开始了第二轮“本色课堂”实践与研究启动,“本色课堂”的理念、架构逐渐清晰起来:“本色课堂”即取事物“本来的面目”“事物的原生状态”,以生为本,质朴自然。以学生潜力激发为核心,以质朴、自然的教与学的方式为突破,从而促进学习目标的有效达成。“要把教育看成一个完整的系统,教师应该坚守课堂‘本色,守护属于自己的‘麦田。”自2011年开始,本色课堂经历了课堂时间结构、空间结构、要素结构、课型结构、课堂评价等阶段的探索。本色课堂从理论到实践逐步走向成熟。在凤翔人看来“只有本色,才能出色”。endprint

就这样,凤翔的本色课堂开启了新的征程:思品课的案例教学、地理课的小报导学、历史课的学生讲坛、生物课的实验导学……各学科基于学生需要的教学改革吹皱了凤翔校园一池春水。“老师,下次课让我来演讲吧!”“我们组的观点还没有陈述呢!”“不对,我们组不赞同他们的意见”……“新闻播报”“观点碰撞”“主题辩论”“活动体验”等环节运用恰到好处,这是“道德与法治”课上向颖老师的“课堂写真”。向老师认为:“‘本色地表达了作为主体的学生的课堂体验,客观呈现课堂效果,教学过程是自然、真实、灵动状态。”“学生主体”是凤翔课堂“本色”的真实体现,正如钟演副校长所讲:“一切教学行为都是从满足学生学习需要开始,不秀课的流畅度、光泽度,重要的是学生做什么,经历了什么,获得了什么,他们是何种情态。”

“课堂一定要讲效率,高质量的课堂一定要精准、实效”,这是语文教学新秀唐晓娴老师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语文学科在“本色”的引领下,创设了独具特色的“课型”系统(课型模式)。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根据自己优长、风格以及课程目标任务、授课对象等不同,对八种课型进行选择和组合,既能使课堂教学“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又能展现教学风采,收获课堂的高效率。

只有“本色”才能“出色”,这是凤翔课堂教学变革后教师的真情体会。在这里,我们发现任何一门学科的课堂,都没有烦琐的、折腾的、花哨的、作秀的“花架子”,有的只是“真情、真景、真实、灵动”。

9.寻梦,向着远方

“今天又能到图书馆上阅读课啦!”“就是就是,上次那本书我还没有看完呢,今天一定得看个舒服!”“有那么多书可供选择,真是太幸福啦!”……学校的文渊廊内,正在前往区图书馆阅览室的孩子们叽叽喳喳地聊个不停。

拐个弯,图书馆便到了,此时的孩子们立刻安静下来,井然有序地进入学生阅览室,然后飞向一排排整齐的书架,搜寻、锁定,熟练地抽出一本,或许是早就心仪的,或许是上次没看完的,一会儿便如饥似渴地阅读起来。安静的阅览室里除了翻书声,听不到任何声响。孩子们有的眉头紧蹙,似看到了紧张的情节;有的静静微笑,似读到了一篇美文;有的左手拿着书,右手握着笔,随时摘录一两个好词或一两句佳句,更或者一两段精彩段落。此时的孩子是轻松的,快乐的,任放飞的心灵在文字间驰骋……

文渊廊,凤翔学子心中最神圣的一座廊桥。2017年1月,这条斥资100多万,连接区图书馆和学校的空中廊桥终于在2700多位师生期盼中正式开通了。文渊廊的开通,实现了公共图书馆与学校资源的服务对接,是学校“百千万”大阅读工程又一个历史性的突破,它在莘莘学子与学校院墙外的浩瀚书海之间架设起了一座知识的桥梁。

所谓“百千万”大阅读工程,就是学校致力于构建“政府关注,学校组织,专家引领,社会支持,家庭参与”的长效机制,通过发动二百名教师爱阅读,引领二千名学生共阅读,拉动一万名家长同阅读,让读书进入社区十万居民生活,努力建设“阅读型学校”“阅读型社区”。

在“百千万”大阅读过程的推进过程中,学校争取多方支持,夯实了阅读工程的坚实基础;重视文道结合,形成了阅读工程的内容体系;注重师资培训,打造了精进立业的教师队伍;立足师生实际,开发了国学教育校本课程;搭建多位平台,彰显了阅读教育特色。

走进凤翔校园,建筑文化、塑像文化、楹联文化、篆刻文化、园林文化,到处都诠释着“阅读,让生命更美好”的旨趣。孩子们在耳濡目染中不断激励自己也要成为一个勤勉坚毅的终生阅读者,家长在其中也深受启迪并成长。

走進凤翔校园,以班级为单位的“五个一阅读”已成常态。所谓“五个一阅读”是指每天读一份报纸,每周背诵一首古诗,每月阅读一部作品,每学期互相交流一本喜爱的书。每天,你都能在班级图书角、学校开放式书架、学校图书馆里看到凤翔学子读书的身影。

走进凤翔校园,围绕“百千万大阅读”工程举行的活动丰富多彩。读书笔记、读书小报、自编作文集、书签设计的评比精彩纷呈。

因为孩子的需要,学校与区图书馆关系十分融洽,与梁溪区图书馆联合举办了“我的阅读脚印”读书活动,实现了365天读书活动的无缝对接;学校与杨木桥、民丰等社区联合举行“爱心传递·为贵州小伙伴创图书角”活动,用书与贵州小伙伴之间架起了爱的彩虹桥;学校还与“杨柳风文学社”联合互动,组织学生定期聆听文学讲座,真正走出了一条“专家引领、上下互动”的创新之路,这条路是承载着梦想、通向远方的路。

在国家追求教育公平的新背景下,凤翔实验学校面对新市民子女占据半壁江山的校情,坚信素质教育,坚守平民教育,坚定学生立场,实现“为了每一个生命的精彩”的庄严承诺。endprint

猜你喜欢
凤翔校服学校
我的校服我做主
锐角
记忆深处的校服
救人一命(短篇)
十年之赌
陕西凤翔木版年画旅游商品设计与创新开发研究
学校推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