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星星希望,传承公益力量

2017-12-25 11:07朱蒂陈琛顾琦北京联合大学
新商务周刊 2017年21期
关键词:康复中心智障心智

文/朱蒂 陈琛 顾琦,北京联合大学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有着不同的出身,但却坚守着同一份使命,传承着同一份希望。有一群孩子,他们被称为“来自星星的孩子”,这群人,像天使,默默地守护着这群“星星的孩子”。

以守护为使命

上世纪80年代,高中毕业的孟维娜已在广州解放家具厂当上了工会干部,发劳保用品,写黑板报......日子一天天逝去,孟维娜总觉得少了点儿什么。1985年,孟维娜偶然读到了时任中国残联主席邓朴方的一篇关于人道主义精神的文章,这篇文章让她的心思活络起来。"邓小平的儿子在做这项事业,将来肯定有前途",带着这样的想法,其实并不太清楚什么是"人道主义精神"的孟维娜决定开始自己的"人道主义"事业——残疾人康复,并将服务人群锁定在了智障人士。让生命充满阳光,“让智障人士在普通人的社区里快乐骄傲地生活,发现和体会自己的价值”一直是孟维娜的一个梦想,也是她创新和努力的精神源泉。正因为有了孟老师,才有了遍及中国的慧灵;正因为有了慧灵,才能让众多心智障碍者得到帮助、关怀和尊重。

那些心智障碍人士口中的“郭妈妈”,最早她在邮电器材厂工作,那时在工厂中就可以接触到一些残疾人,其中的一位家长是当时爱德基金会的秘书长,邀请郭老师一起加入爱德,希望郭老师负责行政工作,当时的郭老师并不知道她将具体负责什么,但由于工厂的效益日渐下滑,她接受了邀请。最开始郭老师负责机构的财务,慢慢开始更多的接触到一些心智障碍人士,还专门负责一位学员的接送。至此,郭老师逐渐走上了特教这条道路。

以坚守为己任

有一种力量叫坚守,选择了坚守,就不惧险恶,就能战胜脆弱,就会抵制低劣,甚至丑陋。因为,坚守者的心中总有一个最美好的春天,在时时发出召唤。当面对家人的反对,时间的冲突,她选择了坚守。郭老师面对家庭她的时间少之又少,但是面对“她的孩子”时她的时间与力气像是用之不竭。17年,日复一日,每天早上和学员交流一个小时,教他们跳舞、写字,每天还有专门的时间带着学员一起运动。郭老师还会亲自教他们做手工,编珠子,与他们一起分享通过自己劳动获得的成果,锻炼他们自食其力的能力,希望他们尽早走向社会。当学员们出现情绪急躁,有过激的表现时,郭老师及时的安抚他们,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通过郭老师的努力,孩子们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好转,他们创办了肥皂厂,实现了残障人士的人生价值,让他们活出精彩。

当面对机构的经营困难 ,她选择了坚守。近20年来,孟老师呕心沥血推行智障人士社区化服务模式,她的目标只有一个——提高智障人士生活品质。然而,如今辉煌成绩的背后隐藏着很多艰辛以及孟老师作为一名公益人士的坚守。成立早期,广州慧灵是封闭传统的机构,唯一的收入来源就是家长缴纳的服务费,以及一些基金会的捐赠资助及政府投入,没有任何对外活动,所以机构经营起来异常艰难,多次出现财务危机。但是孟老师并没有放弃,慧灵逐渐开始创新,开发新的项目,如今的慧灵是行业内规模最大的服务实体,从单一的草根服务机构,向越来越多城市扩张发展,甚至逐步走向”集团化“。这也使更多心智障碍的孩子得到了帮助,“最幸福的,就是面对着学员。”这就是孟老师坚守公益事业20多年的原因。

当面对自身疾病的困扰,她选择了坚守。杨玉华老师在2005查出丙肝引起的晚期肝硬化。杨老师从说她有多不舒服,总是硬扛着。有一次她在高烧40度的情况下,打完点滴就回到中心继续上班。在她坐着的地上,不一会儿就会有一滩水,那是她腿部皮肤感染流出的组织液,她的鞋子里、裤子上全都是湿的。孩子们的家长看到了,心疼的让杨老师回家休息休息,但是她仍然坚持着。她实在是放心不下孩子们呐!

以传承为希望

总有一些人会为那些来自星星的孩子们担心、思考:我走了,我的“孩子”怎么办?谁来照顾他们?这一丝丝的忧虑都是压在公益一线老师们心上的坚石,因为他们心中希望公益力量可以一直传承下去,后继有人。

2007年11 月中旬,杨老师在急诊抢救室度过了她的余生。小牛牛是李家唯一的一个孙子,杨老师视若掌上明珠。在她弥留之际,儿媳妇让她再睁眼看一眼孙子时,她轻轻的摇摇头,嘴里轻轻的说“不看了”。然而当经常与儿子发生战争的那个家长来看她时,她会清醒的说一句:“别老打孩子”,之后又陷入昏迷。她将自己的后半生献给了智障儿童康复事业,临终昏迷之时喃喃之语也是孩子们的名字。她放心不下孩子们,她总说“我不想死,我死了他们怎么办呢?”为了安慰她,儿媳妇随口说“您放心吧,肯定会有人管的,大不了还有我们呢。”

2008年1 月4日晨,杨玉华老师因呼吸衰竭不幸去世。

去世后,李宁夫妻继续维持着康复中心的工作。由于他们把精力都放在了中心,更是无暇顾及到儿子了。所以杨老师走后,看到母亲为了康养中心的孩子们而承受过的种种艰辛,儿子儿媳一致决定不再继续这项事业,于是将原弱智儿童康复中心注销了,原来康复中心的孩子们都安置到其他残疾儿童康复机构去了。但是,能去其他康复机构的都是些12岁以下的儿童,13岁以上的那些重度残疾青少年没有机构愿意接收他们。有的家长说他们也去过一些其他机构,说那里的收费贵,他们家庭承受不起;有的说他的儿子曾经去过某某机构,去了一个月,孩子脑袋缝了3次,孩子一听说要去学校就大哭大闹,自从来到康复中心后,孩子自己下车,自己走进去,还摆手跟爸爸再见,嘴里说着含糊不清的话,好像是说“爸爸再见,路上小心一点,早点来接我之类的话”。中心孩子们的父母一致认为对李宁从2005年至他妈妈去世后的这段时间的接触,让他们对他的人品和德行非常信得过,于是商量决定,请李宁老师继续他妈妈的事业,给重度残疾青少年一个家。于是,2008年5月,在原“北京市朝阳区弱智儿童康复中心”家长们的资助下,在北京市朝阳区残联领导的支持下,由杨老师的儿子李宁出资成立了以重度智力残疾及重度肢体残疾青少年和成人为服务对象的民办残疾人服务机构,为纪念杨玉华老师,取名 “北京市朝阳区玉华残障人士康养服务中心”,延续杨老师未竞的事业,给这些弱势群体一个温馨的家。

郭老师也以另外一种形式传承着这份事业,在她坚守的这17年里,也培养出了无数像她一样优秀的特教工作者,他的学生没有一个半途而废,全部都坚持在特教一线。同时郭老师也对大学生志愿者提出了期望,希望我们年轻一代也能有着一颗公益的心,怀揣着对公益的热情,并且坚持下去。

对于这些从事着公益事业的老师们,开始无疑是困难重重,途中也是充满荆棘,但是他们始终没有放弃。是他们点燃了心智障碍者的希望,因为他们一直牵挂着这些心智障碍的孩子们。正是因为有很多像这三位老师一样投身公益事业并且一直坚守的人,才使得心智障碍人士得到了关注,得到了更好的帮助,让心智障碍人士有了更加光明的未来。

猜你喜欢
康复中心智障心智
默:从人生态度到审美心智
郭守祥箴言:品牌,只有形成心智认知才能抓住顾客的心
脑瘫儿童学前融合教育支援模式的构建和研究
以积极行为引导胆怯型智障学生提升社会适应力
以积极行为引导胆怯型智障学生提升社会适应力
是什么偷走了孩子们的绘画兴趣——心智表达课程设计
如何有效进行智障学生的语言训练
智障儿童教学要抓好关键“三点”
南昌市康复中心管理问题分析
大学生心智的二次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