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潜力的策略思考

2017-12-26 00:05肖景进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7年33期
关键词:发展潜力县域人才

◎肖景进

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潜力的策略思考

◎肖景进

我国有2000多个县,县域面积占到了国土面积的90%以上,县域经济作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单元,曾经一度撑起了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基于我国现实国情,考虑到县域经济的重要地位,可以说国家层面经济发展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县域经济发展质量以及速度。我国县域经济目前普遍存在大而不强的突出问题,在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诸多产业产能严重过剩的情况下,县域经济承受着比较大的压力。本文对于当前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进行了具体的探讨,调查分析了县域经济发展方面存在的各种阻碍,在对于那些县域经济发展比较好的地区进行发展经验总结基础之上,提出了县域经济发展潜力提升具体策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县域经济规模不断增长,县域经济成为了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县域经济规模已经超过了16万亿。然而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县域经济的竞争力正在不断下降,这从县域经济GDP占到全国经济总量比例的不断下降就可窥一斑。县域经济的发展潜力的透支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问题,尤其是经济增速下滑的情况下,县域经济发展潜力不足的危害更是被进一步放大。长期以来我国县域经济粗放发展背后掩盖了太多的问题,随着经济转型压力的加大,县域经济如何转变发展模式,制定有效的发展策略,进一步提升发展潜力,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

县域经济发展意义

县域经济发展意义重大,本文这里分别从多个角度进行探讨,以更好去认识和把握县域经济发展潜力提升的重要性。

推动国家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潜力与国家经济实力息息相关,县域经济实力强、规模大,将会带来国家经济实力的进一步增强,反之则会拖累国家经济实力。目前我国经济实力虽然不断提升,规模跃居世界第二,但是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人均GDP偏低,区域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经济发展模式粗放,尤其是县域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经济增长质量并不是很理想,这导致国家经济实力不强。我国县域经济发展还有很大的空间,通过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可以带来国家经济实力的进一步增强。

统筹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当前我国地区之间的发展水平、发展程度不太协调,典型表现就是县域经济较弱,城市地区经济发展一枝独秀,县域经济发展得不到太多的政策、资源支撑,这导致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严重的失衡问题。针对县域经济发展方面相对薄弱的问题,需要深入贯彻落实统筹地区协调发展的政策要求,努力发展县域经济,从而减少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鸿沟,实现各个地区之间的平衡发展。

实现贫困人口的大幅减少。当前我国扶贫工作已经进入了攻坚阶段,为了更好的帮助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党和国家不断创新扶贫模式,以期顺利完成扶贫攻坚任务。当前我国大部分贫困人口都集中县域,县域经济发展好坏将会直接影响到扶贫目标能否完成,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经不到三年,而扶贫任务依然艰巨。县域经济的持续发展是做好扶贫工作的重要保障,通过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给地区的贫困人口提供更多就业机会,从而帮助贫困人口实现顺利脱贫。

县域经济发展阻碍

县域经济发展面临各种阻碍,本文通过调查将这些阻碍进行归纳,分析这些阻碍对于县域经济发展潜力的影响,从而明确未来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来破除县域经济发展阻碍,提升经济发展潜力。

发展基础薄弱。虽然我国个别县域经济发展基础较好,经济实力较强,但是大部分县域的发展基础都比较薄弱,这对于县域经济的发展来说是一个巨大的阻碍。很多县域经济发展起步较晚,原始积累少、产业层次低、工业化程度低、城乡差距大,这都导致了的经济发展出现了较大的阻力。县域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发展,不仅仅是经济发展持续性会受到不良影响,同时还可能因为基础差而难以承受宏观经济的波动所带来的巨大风险。

发展环境较差。发展环境较差也是县域发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阻碍,县域经济发展环境较差主要体现在硬件环境以及软件环境两个方面。从硬件环境来看,县域道路、市政等基础设施相对较差,往往给人比较破落的感觉,对于地区吸引资源的能力是一个负面影响。从软件环境来看,县域经济市场化水平较低,开放程度不高,法制环境、信用环境、服务环境等也不够理想。这种情况下,自然会影响到地区对于资金、人才等方面吸附力,没有投资者愿意到一个发展环境比较差地区进行投资,从而导致地区经济发展潜力受损。

资源禀赋不佳。丰富的资源是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要素,资源分为很多种,有自然资源,也有人力资源,有资金资源,也有政策资源等。广大县域普遍存在资源禀赋不佳的情况,资源禀赋的欠缺主要集中在资金、政策、人才等方面,县域与城市很多时候都是相互竞争的关系,城市拥有相对好的资源禀赋,例如资金、人才、政策等方面的资源较好,从而吸引到了更多的项目、更多的投资,大量资源都流向了城市,反而使得县域经济发展因为没有资源而受阻。

县域经济发展潜力提升策略

县域经济发展潜力提升不仅仅涉及面广,同时难度也很大,本文围绕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具体阻碍,提出了以下几个策略,以期给县域更好的提升经济发展潜力带来有益指导。

优化招商引资环境。县域经济发展潜力要想获得提升,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做好招商引资环境的优化,招商引资是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充分借助于引进来的资金、项目,可以让县域经济实现短时间内的跨越式发展。招商引资环境优化涉及到了硬件环境的优化以及软件环境的优化两个部分,硬件环境方面要求区县政府高度重视基础设施的建设,优化地区的交通、市政等设施,想方设法来进行资金的筹措,创新引资模式来解决好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资金不足的问题,从而实现县域硬件环境的改进。从软件环境改善方面,关键是树立服务型政府,完善地区的市场、法制、政策等环境,给投资企业提供一揽子的优化服务,为投资项目的顺利落实提供各种支持,从而解除投资者的重重顾虑,顺利地获得投资项目。

做好人才储备积累。知识经济时代,地区之间的竞争越来越集中到人才这一层面,人才成为了推动经济发展的最重要资源。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是地区核心竞争力构筑的重要基础,可以说能否做好人才储备积累,将会直接影响到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潜力。从目前很多县域人才储备积累情况来看明显存在不足,具体表现就是人才资源匮乏,尤其是各种行业领军型人才不足,县域在各种人才吸引方面能力不足。针对这种情况,县域地区要重视人才储备的积累,出台各种优惠措施来吸引地区经济发展紧缺人才,从而解决地区相关人才的不足。另一方面就是要做好人才储备规划,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分析目前地区经济发展缺少什么样的人才,缺少多少人才,然后出台相应的措施来进行人才的培养、补充。在人才培养方面,关键就是要大力发展地区的教育事业,切实提升地区人才质量,依靠良好的人才储备,吸引各种优势资源的流入,为地区经济的发展注入更多活力。

大力进行结构调整。县域经济发展潜力的提升有赖于地区产业结构、经济结构的持续调整,当前我国经济增速有所下滑,固有经济发展模式的不可持续性正在凸显,对于县域来说,如果依然沿用传统的发展路径,经济发展潜力必然会收到影响。考虑到县域经济结构方面的问题,对于广大县域地区来说,一定要高度重视经济结构的调整,充分考虑经济结构优化的具体路径,从而实现地区经济的更好发展。经济结构调整方面的重点就是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继续壮大第二产业,同时要提升产业层次,大力发展先进制造型产业,大力推动资本密集型产业发展,从而实现产业结构层次的持续优化,带来地区经济发展潜力的提升。

做好环境保护工作。生态环境是县域经济发展潜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县域来说,生态承载力较好,生态环境优良是自身重要的资源优势,县域政府部门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将生态优势来转化为经济发展潜力。毕竟生态环境好意味着宜居、宜商,无论是对于投资者来说,还是对于人才来说,都有很强的吸引力。县域一定要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平衡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将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纳入到经济发展中去,从而保护好地区的生态环境,实现地区经济发展潜力的提升。

总而言之,县域经济发展既面临诸多的挑战,也拥有良好的发展机遇,未来我国需要在政策、投入等方面适度向县域经济发展进行倾斜,帮助县域做好经济发展规划。同时县域地区也要注意分析自身优势和劣势,在招商引资环境优化、生态保护、人才储备等方面做好相应的工作,从而为区域经济发展潜力的提升提供良好的支撑。

(作者单位: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商务综合执法大队)

猜你喜欢
发展潜力县域人才
人才云
氯代吡啶发展潜力巨大
36个大中城市四新发展潜力报告
冷藏保温车发展潜力被激发
汽车拆解市场的发展潜力将逐渐释放
县域就诊率为何差了40%
一项县域中招政策的回顾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