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创新 大收获

2017-12-27 11:50刘秀凤
江苏教育 2017年22期
关键词:收获实施创新

【摘 要】教师是课程实施的主人,促进国家课程更好地校本化实施的抓手就是给予学校和教师更大的课程自主权,充分调动教师的智慧和潜能。姜堰区教育局从顶层推动着手,解放教师思想,助力课程实施“私人定制”;注重过程指导,帮助教师明确努力方向,防止课程实施“人在囧途”;创新评价机制,护卫试水探航,确保课程实施“纵横四海”;借助成果辐射,提振教师信心,增强课程实施“地心引力”。实践表明,“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创新班”增强了教师的课程意识,提高了课程的适应性,促进了学校内涵发展和学生幸福成长,实现了区域基础教育改革新的跨越。

【关键词】课程;实施;创新;收获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82-0027-03

【作者简介】刘秀凤,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教师发展中心小学教研部(江苏泰州,225300)主任,高级教师,江苏省数学特级教师。

10多年的课程改革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只有国家课程更好地校本化实施,才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助力核心素养落地。而教师是课程的实施者,促进国家课程更好校本化的抓手就是给予学校和教师更大的课程自主权,充分调动教师的智慧和潜能。“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创新班”实验就是致力于唤醒教师生命成长的自觉,让自觉成为教师追寻幸福人生的内在的、可持续的动力。

一、小小的创新

2016年3月,经过“教师申报,学校审核,现场答辩”三个环节,泰州市姜堰区最终确定了第一批70个涵盖所有学科的区级“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创新班”。同年10月,第二批74个“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创新班”诞生。2017年4月,再次诞生第三批121个“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创新班”。至此,覆盖全区35所小学(校区)的265个“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创新班”正在实验中。

1.顶层推动,解放教师思想,助力课程实施“私人定制”。

为了打破教师教学过分依“纲”扣“本”的常态,解放教师的思想,促进教师放开手脚,联系个人实际、学科实际和学生实际实施国家课程,2016年初,在姜堰区教育局的认可下,小学教研部下发了《关于“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创新班”申报的通知》,明确说明区级“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创新班”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实际和自身特长,在践行国家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独特的国家课程班本化实施方案。“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创新班”实验周期内实验教师可以申请免于参加每学期的区级学生学业水平质量监测。这样,为有干劲的教师敢于作为提供了保障,助力实现了课程实施过程中的“私人定制”。

2.过程指导,明确努力方向,防止课程实施“人在囧途”。

姜堰区尝试探索“国家课程校本化创新班”实践,几乎没有可以直接借鉴的现成经验。在带领大部分学生快乐阅读的时候,班上有少数学生由于学习习惯、家庭环境、学习能力等影响,连教材上基础的的内容都学不好,如何有效做到“两头兼顾”?姜堰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城南校区语文教师王琴有了困惑。王琴老师是第一批成功申报“主题读写”创新班的。所谓“主题读写”创新班,就是将语文教材根据主题进行整合教学,缩短传统一篇课文两课时或三课时的教法,腾出的时间引导学生进行相关主题的课外延伸阅读和写作。但是,当大部分学生沉醉其中的时候,少数跟不上趟的学生则显得“沮丧孤单”,王琴老师的困惑因此而生。“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创新班”教师的困惑引起了姜堰区教师发展中心小学教研部的重视,小学语文教研员陈志明多次走进王老师的班级,和她一起观察、分析,找寻解决问题的路径。“既然这几个孩子暂时不能跟上大部队的节奏,那就引导他们将重点放在教材学习上,课外拓展采取降低要求的方法,重点是保证这些孩子的阅读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在教研员的提议下,王老师专门设计了个性化的学习任务单,学生们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性地进行主题读写拓展。令王老师意外的是,短短一学期,班上就陆续有学生的原创小古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

3.創新评价,护卫试水探航,确保课程实施“纵横四海”。

好的评价就是从实际出发,理解童趣,引领课改创新。我们以为,只有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才能让更多的教师真心实意参与“国家课程校本化创新班”实验。2015年12月,姜堰教育开启了基于课程整合的小学评价方式改革之路:“快乐游考”“变脸文考”“试水免考”。所谓“快乐游考”,即通过游戏化的方式展示学生的学科素养。考查纸笔测试中无法考查的表达素养、合作素养、实践创新素养等。快乐游考考题的设置遵循主题化、模块化、童趣化,紧扣学科核心知识和素养,兼顾学生的知、情、意、行的呈现与展示。“变脸文考”即是为了改变传统纸质文考类试卷过多关注事实性知识的现象,将语文和英语笔试试卷变脸,侧重考查学生阅读的广度、深度及阅读素养。“试水免考”将评价更加关注人性,包括学困生免考、资优生免考和创新班免考。“学困生免考”即“学困生”可由本人、家长或任课教师申请免考,或参加学业水平质量监测而不参与监测评分。但免考的前提是教师不放弃对这些学困生的关怀责任,且这种关爱得到家长的充分认可。“资优生免考”是指由资优生本人向学校提出书面申请,并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示,学校确认后,不参加质量监测,成绩以满分计算,资优生在考试期间参加专门学校设置的免考生课程。“创新班免考”即区级“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创新班”创新班教师在实验周期内可以申请不参加区级学业水平质量监测,在实验周期结束之前面向全校展示创新班实验成果。

二、大大的收获

姜堰区“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创新班”实验虽然才仅仅走过了近两年的时间,但已经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不少省内外媒体纷纷前来采访、报道,经常有省内外教育主管部门带队前来观摩学习。

1.课程更接地气。

所谓“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创新班”,是指在坚持国家课程改革纲要基本精神、落实国家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实现国家课程教育目标的前提下,教师根据自身特点和学生实际,对国家课程进行班本化建设、创造性实施的过程。是国家课程由“理想课程”走向“现实课程”的必须途径。姜堰区“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创新班”教师能项目化地开展实践研究,改变长期以来教师只教一本书、学生只读一本书的沉痀,加强教学内容的整合,融通学科素养之间的联系,打破学科与生活的壁垒。“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创新班”教师能从年段特点出发,选择、整合教学内容,丰富学科课程内容。开放有活力的学科课程为学生呈现出丰富多样的学科世界,让课程更接地气。endprint

2.办学更具内涵。

因为“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创新班”需要植根于学校这片土壤,需要切合学生的生长规律和学生未来成长的需求。从这个意义上说,“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创新班”的萌芽、诞生需要教师基于校本化、生本化的探索研究,需要教师秉承学校特色和学校传统文化底蕴上的课程重构,不是空穴来风,不是心血来潮。“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创新班”的实验过程应该是一班一团队的合作共研方式,而不是单兵作战,孤军奋战。也就是,“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创新班”在学校的有效开展,带来了教师专业成长方式的改变,带来了教师研究方式及研究内容的改变,带来了学校校园文化的丰富和提升。与此同时,也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师生的思维方式和行走方式,为师生的共同发展打下了带有学校气质的烙印,有效增强了学校办学软实力,提升了学校办学更有内涵。比如,溱潼实验小学秉承“涂亮学生生命底色”的办学理念,该校美术教师李如芳,在致力于校园特色文化建设的基础上,成功申报了“印象溱湖版画”创新班,开发了地域性文化特色课程“印象溱湖版画”。国家5A级湿地公园、“中国·溱潼会船节”、溱潼砖雕、古民居,都为溱潼实验小学的版画课程开发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学校还组成科研团队,编写了校本教材《版画溱湖》,分年级实施教学,将版画内容作为乡土艺术课程编入教学计划,走进课堂,实现教师、学生同步成长。每逢“灵动周三”“多彩周五”,溱潼实验小学教师就带领学生走进古镇、走进风景区,采风创作,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每年度,溱潼实验小学都会根据计划定期开展“百名儿童版画溱潼”“童心版画会船节”“爱我家乡版画溱潼”少儿版画作品展评活动,鼓励学生以独特的视角观察溱潼的巨变,用手中的画笔描绘家乡的发展。

3.教师活力焕发。

“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创新班”让教师拥有了课程实施的自主权,激活了教师的活力。经由“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创新班”教师对课程内容的甄别、删选、整合,改变了课程实施的形态。比如,娄庄中心小学语文教师夏萍萍早就知道不少低年级学生对教材有“吃不饱”的现象,但内心又万分矛盾:既希望带领学生拓展绘本阅读,又担心轻松之后是满卷荒唐;既想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素养,又担心会影响学生的考试成绩。看到“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创新班”的申报通知后,她的内心十分欣喜,主动申报了“绘本悦读”创新班。她将传统的语文课堂与指向学生语文素养的积累和运用结合起来,抓住单元学习的重点,引导低年级学生进行绘本阅读。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北街校区的许凤鸣老师,从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角度,开展了“约会名家名作”创新实验。她梳理了教材中以文选形式出现的文章,发现一个可怕的问题,即经典性文本的缺失。如果教师按部就班地把教材中提供的文选内容按照常规教法实施下去的话,就会产生极大的浪费和遗憾。鉴于此,她从课程整合的视角,提出1学期用大约2个月的时间教好教材,留下一半的时间让那些真正能滋养学生语言和精神的经典文章出现在自己的课堂中。第一学期,许老师带领学生阅读的是曹文轩儿童文学系列,受到了学生的喜爱。第二学期,许老师又做汪曾祺系列。许老师通过自己对汪曾祺作品的研读,编撰了一部真正适合学生阅读的汪曾祺儿童文学读本,让学生接近作品,走近作者。

4.学生幸福成长。

“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创新班”实验,还改变了教师对“教育到底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的认识。2016年12月2日,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罗塘校区迎来了一本学生写的书。四年级“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创新班”中的胡禹舟同学在读了《大象学校》后,动笔写出了《小象历险记》这本书,与同学们分享阅读和思考的快乐,。城南校区“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创新班”中,一个二年级学生在读完童话故事《没头脑和不高興》后,和家长一起创作了一幅贴画作品,并带到学校给同学、老师看,他的行动不但受到一致赞赏,还吸引了许多同学纷纷效仿。北街校区王芳老师的“微写作”治愈“微情绪”创新班尝试实验以“微写作”治愈“微情绪”,在学生的情商发展和培养上做了有益探索。学校也受该教师的启发,成立了“成长无忧工作室”,许多学生和家长都因此受益。李兰芳老师走进“Ticking time”创新班,在着眼于学生英语口语能力提升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的自信力、表现力的培养。刘丽萍老师“雅趣”汉字教育创新班,着重让学生从汉字的古老文化入手,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力和认同感。“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创新班”备受学生青睐。

“海阔鸥击翔,风动一帆扬。”姜堰区教育局致力于唤醒教师生命成长的自觉,发挥教师潜能,初步形成了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姜堰样态”。虽然,只是小小的创新,但由于用心,就切实增强了教师的课程意识,提高了课程的适应性,促进了学校的内涵发展和学生的幸福成长,实现了区域基础教育改革新的跨越。■endprint

猜你喜欢
收获实施创新
关于岐山县玉米机械化收获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新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教务管理优化路径探析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收获》推出“行距”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