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罚之因及后果与对策

2017-12-27 20:24孙明
内蒙古教育·综合版 2017年10期
关键词:期望值体罚家长

孙明

笔者每次在凤凰网看到报道教师因体罚学生,被家长殴打,或者在微信圈看到教师由于体罚学生被教委给予处分或让警方调查的新聞时,都很痛心,很震惊,很心酸。看了心理学家马志国写的《作孩子最好的心理顾问》一书后,我认识到教师自身存在的一些心理问题。我结合自己的学习和教学实践反思总结如下:

一、期望过高压力大

教师受“严师出高徒”的传统思想的影响,在教学中常常要求学生把作业全做对,班级纪律考核成绩要全年级第一,考试成绩要在全校排名第一。在这样极高的期望值下,抹杀了学生的潜能。

二、心灵扭曲失信心

在期望值过高的支配下,教师很难看到学生的优点,总是盯住其缺点和不足,并给予学生消极的评价和心理暗示。学生会因过多地接受批评,而失去自信,结果会越来越差劲,越差越自卑,久而久之会产生压抑的心理。这样考试时也会容易紧张,失去了从容的心态。教师平时让学生改作业的错误时,对学生的教育就会急躁粗暴,甚至打骂相加。教师的动机虽然是好的,但手段和方法是错误的,这样学生脆弱的心灵就会被扭曲,对学习失去了信心,结果会很糟糕。

三、抵触情绪日益增加

对于教师的急躁和打骂,学生不但不领情,反而产生痛恨心理,当然就不会尊重老师,背后更不会说老师的好话。回家也会和家长反映,家长自然对老师没有好感。如果有的家长善于倾听,善于分析,善于调查,就会发现自己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会及时培养孩子进行换位思考的能力,就会改善师生关系。如果家长偏听偏信,纵容或者谩骂教师,师生就会产生对立情绪。这必然暴发家长告状或者情绪激动之下殴打教师的过激行为。

四、互不欣赏产生矛盾

由于教师只看到学生的缺点,学生看到教师的也只有不足。久而久之,互不欣赏,互不信任。容易产生摩擦,甚至敌对。教师眼中过去听话的学生开始撒谎,叛逆的学生开始对立。教师过高的期望,过多压力,使孩子就像得了厌食症一样,患上了“厌学症”,致使学生感觉到学习没有一点快乐,那么这样还怎么发展呢?

作为教师,应该俯下身子,倾听学生的心声。

学生很小,易动、无意注意占主导,我们应该像呵护幼苗一样,给予他们关心、爱护、理解。以平常心态对待学生,发现学生的长处,赏识学生的优点,给学生积极的心理暗示,那么学生的自信心就会被点燃,学生就会看到希望,看到光明,看到前途。

自信的种子也会在教师的赏识中萌发,智慧的火花就会迸发出来。endprint

猜你喜欢
期望值体罚家长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基于改进数学期望值的沥青性能评价模型
难忘的体罚
重新审视你的期望值
美国教育体罚的渊源,现状与前景
家长请吃药Ⅱ
福建省教练员对未成年运动员体罚现象研究
全球第25个儿童权利日:何时告别暴力和体罚
三角模糊型属性值的期望值比重规范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