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我们还有哪些举措

2017-12-27 08:59陈建先
江苏教育 2017年22期
关键词:适龄儿童国民素质矛盾

陈建先

【主持人语】

1986年公布实施的义务教育法提出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2011年所有省(区、市)通过了国家“普九”验收,我国从根本上解决了适龄儿童少年“有学上”问题,为提高全体国民素质奠定了坚实基础。但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还存在一定差距,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高质量教育需求与供给不足的矛盾依然突出。为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着力提升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办学水平,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努力实现所有适龄儿童少年“上好学”,解决义务教育深层次矛盾,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012年9月5日,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国发〔2012〕48号)。

几年来,各地以《意见》精神为指导,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实踐探索。本期问题讨论栏目的五篇文章,从不同视角做了阐述,或是从整体层面宏观思考,提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践方略;或是从师资均衡局部出发,为促进教育全面均衡积极求解;或是从区域实践的实情出发,对推进教育均衡中的困惑进行思考,并提出新的均衡举措;或是另辟蹊径,从“互联网+”视域探索教育均衡发展的新路径。■endprint

猜你喜欢
适龄儿童国民素质矛盾
矛盾的我
“矛盾多发”可怕吗?
“全面二孩”政策对陕西学前教育资源供给的影响
政府主导下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策略研究
早期教育中防止适龄儿童沉迷电子产品等行为引导初探
强化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工作探讨
群众文化对提高国民素质的作用与意义
可持续发展视阈下文化素质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研究
恋爱中能否一直让着对方
论文化发展进步的方向与要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