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手段对化学学科的影响

2017-12-27 12:27胡建德周巧玲
考试周刊 2017年47期
关键词:消极影响积极影响高中化学

胡建德 周巧玲

摘要:在高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积极融入信息技术手段,不仅能够提升化学教学的质量,同时也能够引导学生更富兴趣的、更有积极性地投身于学习当中。信息技术具有短时高效、增加教学密度、加大教学信息量、提升教学效率等优点。但与此同时,也应该看到信息技术手段对高中化学的负面影响,如不利于学生思维的优化,教学环节人文性不足等。在新课改不断深入的今天,在高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必须科学合理地信息技术手段,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手段的优势和特点,以提升高中化学的整体教学质量与水平。

关键词:信息技术手段;高中化学;积极影响;消极影响

在高中化学学科的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手段是一柄双刃剑。科学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能够提升高中化学教学的效率,能够提升高中化学教学的质量,同时还能够不断激发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但与此同时,信息技术手段的过分泛滥,也会存在其负面性的影响。在高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滥用信息技术手段,容易消弭学生的探究思维,使得学生的学习更加的机械化,同时也难以提升高中化学教学中的人文性,化学教学更加的机械快速。可见,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手段,需要权衡其利弊,突出其优势,只有这样才能科学全面地提升高中化学的教学质量。

一、 信息技术手段对化学学科的积极影响

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具有非常直观的积极效果。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能够提升高中化学教学的效率,能够强化教学环节的信息量,能够激发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在新课程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高中化学教学越发注重时效性,越发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提升,这些都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得以实现。

(一) 全面提升学生对化学的兴趣,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在高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是教师照本宣科地进行教学工作,学生被动性地接受化学知识,学生对高中化学的兴趣并不高。在新课程全面改革的今天,在高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将化学实验、化学原理等通过形象生动的图像、视频等展示出来,让学生直观了解化学的奥秘,让学生直观了解化学实验的整个过程。如有机化学中烷烃的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及其命名的教学是教学的难点,学生对其比较排斥,又因内容空洞乏味,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特别是利用CAI把一种烷烃的结构进行多种不同的展示,比例模型、球棍模型等等,便可以极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在高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可以释放教师的压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烷烃的结构分析中,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来展示烷烃的结构,这本身是突出其主体性的体现。

(二) 培养学生的探究思维及探究能力,全面优化学生的感官能力

在高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能够培养学生的探究思维,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传统的高中化学教学所采用的方式方法是PPT或板书展示性的方式,这种方式的平面化弊端,无疑拉大了学生与化学学科之间的距离。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学生可以通过形象化的图像,立体化的模型等,全面了解化学中的微观世界。实践教学证明,学生只有掌握其规律,熟悉其运作轨迹,才能够便于他们自主探究化学世界,引导学生积极利用已学知识来主动地探究新的知识。与此同时,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还能够全面优化学生的感官能力,学生在化学学习的过程中,听觉器官、视觉器官等都能够全面运用。此外,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能够全面拓展学生的化学知识量。学生可以借助家中的电脑、平板、手机等来实现快捷化的化学信息和知识的检索,这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基础。同时,对于教师而言,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能够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能够在短时间内让学生掌握更多更全面的化学知识。比如在“物质的聚集状态与物质性质”时,可设计NaCI、CsCI、CO2、金刚石、石墨等结构模型,帮助学生升华形象思维,提升抽象思维,优化三维立体空间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 信息技术手段对化学学科的消极影响

在高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还具有一定的消极影响。过分依靠信息技术,会淡化教师的引导作用,消弭学生思维能力的构建,同时也容易缺失一定的人文性。

(一) 淡化教师的引导作用,造成化学信息的过度泛滥

在高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过分倚重于信息技术手段,容易淡化教师的引导作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虽然存在较大的弊端,但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自身的思维意识能够得到优化,教师对课堂的整体把控能力也比较高。但过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则容易淡化教师的引导作用。部分教师可能会过分倚重于网络中的现成的课件,从而减少备课的时长,教师无法有效的把控课堂,教师的引导作用被严重淡化。同时,信息技术在为我们带来丰富的化学知识的同时,也容易造成化学信息的泛滥。学生对信息的筛查能力有限,极有可能会被错误的化学信息所左右。

(二) 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降低,化学教学缺乏人文性

在高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过分倚重于信息技术手段,很容易影响学生逻辑思维的提升,学生的反思能力也会受到影响。学生在学习新的化学知识的同时,可以直观性地观察到化学理论的形成、实验模型的搭建以及实验结果的形成等,这就使得学生不愿意动腦筋来主动思考问题,同时,学生还可以通过自身的手段来快速化地搜索化学知识,这同样会影响学生独立思维的形成和发展。此外,在高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手段的过分应用,还容易造成课堂教学人文性的缺失。特别是教学效率的快速化,教学环节的紧凑化等,都容易拉大教师与学生的距离。

三、 总结

在高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具有其双重性的影响,既存在积极的一面,如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等,也存在其消极的一面。可见,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必须全面衡量、精准把握信息技术手段的优势和作用,全面提升高中化学的整体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丁淑波.浅谈信息技术在化学学科应用的利弊[J].林区教学,2012,03.

[2] 张宗平.浅谈信息技术与化学学科的整合[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14.endprint

猜你喜欢
消极影响积极影响高中化学
网络民粹主义对高校大学生的消极影响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分类法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
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对我国大学生的消极影响及对策
商业银行受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影响分析
自媒体传播的文本特征及其消极影响
论新自由主义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消极影响及对策
高中化学学习中错题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