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2017-12-27 11:29黄洪峰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48期
关键词:教学过程高中数学核心素养

黄洪峰

【摘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够使学生在高中数学学习过程中,运用多种思维方式和多种能力解决数学问题,对于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养成数学能力有重要作用。文章主要从教学过程的维度,对高中数学中的核心素养进行研究,从而知道核心素养培养的重点和方向。

【关键词】核心素养 高中数学 教学过程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8-0109-02

近几年,我国大力推进课程改革,意在使学生发展全面的素质教育。当今社会是发展的社会,是创新的社会,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能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具备适应社会和能够全面学习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核心素养进行理解消化,与教学实际相结合,采取最正确的教学方式,这样一来就能够真正形成学生的核心素养,一旦学生形成核心素养,教学效果便能达到事半功倍。

一、数学核心素养的理解

高中数学核心素养主要指高中学生通过学习掌握有益于自己日后发展需要的数学知识和社会需要的数学能力,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学生会形成一种数学能力,而这种能力不是单一的,而是综合性的。这一能力的体现也不仅仅存在于学生的学习过程,也存在于教师的讲授过程。就是在教师讲授学生学习的时候,教师就将数学中的基本思想和方法教给学生,而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将其运用到具体场景中去,两者结合,就能够完成数学的学习任务。

二、教学设计中的核心素养

高中数学核心素养对教学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数学老师的教学水平不断提升,核心素养对教学产生的价值也越来越大。

教学过程一般包括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教学评价等几个方面[1]。其中教学设计是一种价值取向,是由知识取向和文化取向两部分构成。高中数学教学中的知识取向,包括数学基础知识和数学基础技能两个方面。

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建立是以数学运算和数学思想以及数学建模等数学基础知识和技能为基础,而养成的一种数学态度和能力,对于引导学生思考探索数学在现实问题中的价值及意义,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知识取向的教学设计的特点就是它是以知识为中心,它以让学生获得知识为目的,在这里,教师的身份就是一个传递者,负责向学生传递知识技能,而学生的任务则被要求尽量从教师以及教材学习知识。随着时代的发展,单一的知识取向为主的教学设计已经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还应反映数学的历史、数学的应用以及数学的发展趋势,数学的思想体系、美学价值,以及数学家所具有的创新精神等等。为了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观,高中数学教学还应该在教学的过程中帮助学生了解到数学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高中数学教学实质上应该是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高中数学课程中的核心素养的形成对于认识数学与自然界、人类社会的关系具有重要作用,对于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数学的文化价值也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如下面的教学片段就体现了教学设计的核心素养。

教师出示问题:y=f(x),y=g(x)均过A,B两点,求两曲线在区间[xA,xB]上的平均变化率。

生:平均率都是。

师:在区间[x,x]上的变化趋势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能否用平均变化率来刻画两条曲线在区间[x,x]上的变化趋势?

生:不能。

师:那么,怎么样才能刻画二者的变化趋势呢?

学生讨论。

最终教师运用多媒体生动形象地演示无限逼近的动态过程,帮助学生掌握了曲线上一点处切线的斜率的求法,同时也清晰了这种求法的产生过程。

三、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核心素养

如果说数学像思维的体操,那么思维就像数学的灵魂。数学没有了思维,就会失去生命活力。只有以思维为基础,才能使能力提升不仅仅是一句口号。

高中学生已经拥有了一定的哲学知识,而高中数学核心素养则是要求学生站在哲学角度看问题,通过对数学的认识从而形成数学观,这样一来,既可以培养高中学生的立体思维意识又可以培养他们抽象思考和数学逻辑思维的能力。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倘若学生具有良好的学生素养,便能够对数学原理和概念进行更好的理解,从而形成数学观;高中数学学科的逻辑推理能力包括类比和归纳总结以及演绎推理等,进而形成有顺序有规律的数学观念;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提高学生构建模型的能力以及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技能,高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有利于他们用数学语言对问题进行分析、解决,最后产生有能力,有根据,有逻辑,的观念。另一方面,它通过培养塑造学生的运算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以及数据分析能力,有利于高中学生正确数学观的形成[2]。

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如果要取得理想的成绩,首先要着重培养高中学生的抽象意识,只有学生能够从事物的本质看问题,不被事物的表象所麻痹,学生才能将抽象的问题概括为数学模型,从而转化为具体的数学问题[3]。

而在高中课堂中,核心素养的培养经常运用到的一种方式是变式,变式指的是虽则实质不变,但通过转换条件和结论,从而使得本质的东西暴露出来的一种过程。而这一过程,就被称为抽象的过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常常需要在教学中运用理论的东西解决实际的问题,这就需要坚持来源于实践服务于实践的原则。让学生弄懂数学概念的产生、发展过程,了解它在现实生活的意义,这样在应用数学时,才能得心应手。

核心素养的要领之一就是引导学生从结构化的视角看问题,能够做到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而构建整体的数学知识体系,这个过程一方面是让学生将经历的实际问题化成数学模型从而得以应用的过程,它的重点是要注意各模型间的联系。其中,特别要注意的是要在单个模型的基础上,把与之有关的其他各个模型组成一个数学模块,从而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结构。其中,以知识的整理为载体,以模型群的建立为关系,以方法链的衔接为要义,使之在高中学生头脑中构建知识框架,形成方法结构,建立数学模型。高中数学核心素养不仅有利于学生拥有正确的数学素养,对于参考实践来说,有很大的参考价值。以更长远的眼光来看,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以核心素养为基础的课程,高中数学核心素养下课程教育将对数学教育改革产生巨大的影响。以下就是课堂中核心素养的表现。

师:若b与a共线,一定存在实数?姿,使b=?姿a吗?如果存在,存在几个?又如何确定?

生:当a≠0时,存在?姿=或-,使b=?姿a。当a=0时,若b=0,则存在无穷多个实数?姿,使b=?姿a;若b≠0,则不存在實数?姿,使b=?姿a。

师:若b与a共线,一定存在实数?姿,使b=?姿a,此时?姿是否唯一?

生:假设存在实数?姿',使b=?姿'a,则?姿a=?姿'a,(?姿-?姿')a=0,又a≠0故?姿=?姿',?姿是唯一的。

师:b=0是否有必要讨论?

生:b=0时,实数?姿不存在,所以b与a(a≠0)共线的条件不能写成a=?姿b(?姿∈R)。至此共线向量定理呼之即出。

高中国数学核心素养对高中数学起着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它一方面使教学设计更加重视对数学文化的体现,使得在高中课堂教学中,教师充分重视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习惯,以此获得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又让教学评价的标准基于一定的维度和梯度,让教学评价更加的具有实际意义和内涵。

四、教学评价中的核心素养

把学生的课堂还给学生,真正让学生做课堂上的主人。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将传统的教师提问,变为学生发问的形式。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思考问题,不要在学生说出答案之前说出问题的答案,可以引导学生,但旨在引导,而不是绝对灌输,教师应当让学生养成质疑问难的习惯。给予学生充分的提问自由,让他们能够尽情利用时间和空间,提出有用的数学问题,尊重学生质疑的机会和权利。不要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去质疑学生[4]。因此,教师在课堂反思时,在质疑、解决了问题之后,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对已经解决的问题进行反思和回顾,这样才能拥有进一步质疑的时间和机会。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促使高中学生能够做到自觉自愿的学习,养成学习意识,保持最佳的学习状态。

传统的教学评价是在教学完成之后才进行的,这一过程是静态操作的方式。它的缺点是不能够有效的将评价与教学过程相结合。对于学生的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没有进行充分的考察。

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则要求教学评价重视形成性评价。这种评价不是等教学完成之后进行而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它贯穿了整个教学过程。通过这种评价,能够使教学信息及时反馈回来,这样高中教师才能根据情况对教学活动进行调节和改进。使得教学活动能够及时的调节并改进,而教学效果在这一过程中也能得到强化和矫正,进而达到实现教学目标的目的,最终使得教学质量有所提高。

如对于不等式<(其中a>b>0,m>0)的考查,可以有如下三种方案:

(1)当a>b>0时,<,<,<…。你能归纳总结出的一般结论是 。

(2)当a>b>0,m>0时,<。

(3)现有一杯果汁,向杯中加入果粉,会有什么变化?请解释其中的道理。

以上三种方法只有第三种不仅考察了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还考察了学生的建模能力,而这正是核心素养的体现。

“核心素养要求教师创设教学情境、关注教学过程、重视学生体验[5]”。核心素养的教学评价应该让学生成为教学评价的参与者,增进学生对教学的参与程度,激发创造和自我评价功能。学生采用自评和互评方式,让学生在自我评价中获得自我发展。采用教师评价与学生自主评价相结合更有利于学生发展。

总之,高中核心素养是高中课堂教学中应当特别关注的问题。学生的数学素养是在长期的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意识,更要有意识的提高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陈敏,吴宝莹.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从教学过程的维度[J].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版),2015,(4):44-49.

[2]李博.高中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教学指导[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6,(28):57.

[3]程晨.浅谈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J].情感读本,2017,(14):41.

[4]唐楠.浅谈培养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质疑能力[J].科学咨询,2016,(50):11.

[5]芦淑娟.高中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教学指导[J].文理导航(中旬),2017,(3):24.

猜你喜欢
教学过程高中数学核心素养
欣赏教育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实施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