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初中数学的思维方式

2017-12-27 11:29张耀光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48期
关键词:联想诱导兴趣

张耀光

【摘要】从我国素质教育改革以来,教育大纲中提出要重视对学生的理性思维逻辑的培养,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开导、启发学生的思维活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自然是一个很有探讨价值的问题。笔者从多年的教学经验出发,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有关课堂教学实例,从学生的思维兴趣入手,一步步诱导学生开扩思维,并教授一些思维经验,指导学生从不同的思维角度出发,去解决相同的问题,让学生乐于思考,学会思考,善于思考。

【关键词】思维 兴趣 诱导 联想 数学 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8-0132-02

引言:

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等,都强调的学与思两者是存在相互依存的关系。而笔者要讲的数学是一门研究数与形的科学,具有三大特点,分别是严谨性、抽象性、广泛的应用性,学好数学的过程中,能够提高学生的能力水平,培养严谨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将来更好的发展。从这一方面讲,初中数学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培养乐于思考问题的兴趣

1.1让学生爱上数学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一门课产生厌倦心理,就算花大把的时间放在这门课上,也可能不会取得多大的效果,还何况不喜欢它,又会下多大功夫在这门课上呢!作为一个好的数学教师,首先自己应该努力学习,拓宽知识面,熟练地掌握教材,驾驭教材;其次还要热爱学生,理解学生,并能遵循教育学和心理学原则,精心安排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正确进行“导”与“行”,善于造成一种轻松、和谐的学习气氛,这样学生的思维才会活跃,他们在学习和应用知识的过程中才会积极探索,深入思考,寻求新的途径和方法。一个有魅力、幽默的老师可以让学生爱上这门学科,他在课堂上能够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老师思维很活跃,就可以使课堂氛围很强。

1.2善于讲究方法

1.2.1源于生活,发散思维

数学中有些问题与生活息息相关,当我们用生活中的实例切入话题时,学生对熟知的事物不会产生陌生感,由于每个人都有强烈的表现心理,那我们可以利用这一心理,让学生们表现出来。在学几何图形这一章节,老师可以带一些生活中的物品在课堂上,让学生们根据所观察到的实物,画出不同角度的平面图形,也就是书上要求的“三视图”,再画出实物的立体图形,根据同学们画的图像,来观察每种图形的特点,总结出表面积与体积的表达公式,还可以为后面的几何证明打下坚实的基础。

1.2.2设疑问难,引发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提出一些新颖的、有吸引力的问题,由于同学们的好恰心,使学生在急于找到解决问题的迫切心情驱使下,展开对新知识的探求。如:祖冲之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精确推算到小数点后的第七位数,古人尚有此能力,我们后人也不该落后,同学们学了勾股定理,请设计一个图形来表达出的长度。这样地学习,学生更加乐于接受,从而产生探究的兴趣,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觉得问题既熟悉又有新鲜感,又有内在联系,因而始终处于积极思考的状态。

2.多角度思考问题

俗话说得好: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老师只能作为引路人,教师启迪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学会思考问题是数学教学中的关键,教师要在不同的时机,培养学生灵活运用不同的思考方法。例如,在做证明题时,有三种思考方式:

(1)正向思维。对于一般简单的题目,我们只需利用已知条件,通过定理就可以得出结论。

(2)逆向思维。就是从相反的方向思考问题。运用逆向思维解题,能使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思考问题,探索解题方法,从而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当在做题时发现用正向思维行不通时,或没有任何思路时,不妨试试逆向思维来解决问题。例如:要证三角形全等,结合所给的条件,看还缺少什么条件需要证明,证明这个条件又需要怎样做辅助线,这样思考下去……这样我们就找到了解题的思路,然后把过程正着写出来就可以了。

(3)正逆结合。初中数学证明题不是特别难,只要技巧运用好,一般证明题添加一条或几条辅助线后,都可以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般所给的已知条件都是解题过程中要用到的,所以可以从已知条件中寻找思路,比如给我们三角形某边中点,我们就要想到是否要连出中位线,或者是否要用到中点倍长法。给我们梯形,我们就要想到是否要做高,或平移腰,或平移对角线,或补形等等。

3.让学生善于思考问题

初中数学教学中,要启迪学生的思维,教师就要使学生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使学生善于探索最佳的解决方案和方法,使多向性成为有目的的思维活动。“条条路可以通罗马”,一个问题可以有多种解决方案,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解题思路。

结束语:

总而言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应该也必须是我们初中数学教学的目标与核心。只有这样才能够激发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乐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刘春霞.初中数学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

[2]赵苏闽.浅谈初中数学有效课堂的导入[J].启迪:教育教学版,2015(12):40-41

[3]马锋.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方式的启迪问题

[4]周中恒.淺谈初中数学证明题思维方式

猜你喜欢
联想诱导兴趣
玉米单倍体诱导系XKY—1和XKY—2的选育研究
一类捕食食饵系统中交叉扩散诱导的图灵不稳和斑图
浅谈技校语文诗歌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如何在物理教学中构建物理模型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论平面广告设计中的趣味性
包头智能停车诱导系统将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