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学概论课程考核模式的优化

2017-12-27 11:09廖金花胡霞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46期
关键词:考核模式科学素养优化

廖金花 胡霞

【摘要】自然科学概论是科学教育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影响了未来国民科学素养。为了完美达到自然科学概论的教学要求,本文对自然科学概论课程的考核模式进行了优化总结,包括加大平时成绩所占比例,多样化平时成绩考核方式,创设课外机考环节,加强过程考核,采用综合评价的过程考核评分方式,将期末考核改为开卷考试,并对考核的难度进行合理性分析。

【关键词】自然科学概论 科学素养 考核模式 优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6-0158-02

自然科学概论作为科学教育专业的必修课,其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大学生的科学素养[1]。科学素养首先是占有和掌握科学知识,科技技能和方法,其次还包括科学精神和科学道德[2]。2011年的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仅仅达到3.27%,其中,了解必要科学知识为14.67%,掌握基本科学方法为9.75%,崇尚科学精神为64.94%[3],虽然经过近10年的发展,但是还是存在一些问题[4]。自然科学概论是科学教育专业的专业必修课,而科学教育专业专门培养从事中小学科学教育老师,对于未来国民科学素养的提高起了关键作用,所以科学教育专业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学习本课程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知道考核是促进学生学习,提高教学效率的最好方式,针对本课程的特点我们对其考核的内容和模式进行了优化安排。

一、平时成绩考核方式多样化

鉴于自然科学概论课程本身的特点,我们设定了多种平时成绩考核方式:课外查阅资料的思维导图总结作业;对思维导图的课堂讲解;科普知识的相关练习,另外还有过程考核。

自然科学概论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课程一半的时间是学生对课外查阅资料知识的总结和课题演绎。就需要另外设定针对这个部分的考核,以了解同学们是否认真查阅资料,是否仔细研读资料,总结资料。对课外查阅论文的总结,采用思维导图而不是小论文是因为思维导图是一种结合文字,颜色,或图案,和关键词句的总结方式。思维导图可以同时调动左脑和右脑,无论是教学实践还是科学研究等领域都被广泛地应用[5,6,7]。同学们采用思维导图而不是小论文来讲解自己课外查阅资料内容的时候更容易讲清楚,观众也更容易明白。使双方都能够得到提高科学素养的双赢。另外关于思维导图,有两个方面需要强调:第一个就是思维导图的参考文献要求,第二个是思维导图的主题。

之所以要对参考文献有要求,是为了同学们养成学习和使用数据库的习惯。上本课程的同学是刚上大学的一年级的同学,因为没有使用数据库的习惯,喜欢查什么都使用百度百科。写的内容的引用文献都找不到出处。所以对思维导图要有相应的参考文献的要求,在思维导图的作业上凡是有文献出处的,或规定有几篇参考文献的,分值相应提高。为了完成文献的查阅,需要对这些新生进行一些数据库(包括知网,维普和百度)的介绍, 提高学生对科研数据查找的能力。

每一次思维导图的主题,主要是根据上一次课堂教授内容来的,如上一次教师课堂讲授的内容是地质地理,那么安排同学们课堂演绎的内容主要是地质地理相关的,但是不能把题目定死,即对论题的题目不做要求,可以是珠宝鉴赏,也可以是特殊地貌地形等,其原因如下:

(1)能够获得讲解者和听者双方科学知识提高的双赢。首先做自己擅长的内容,查阅资料就有积极性。而做自己擅长的题目,就更能深入,讲得更为透彻,就更能吸引大家的兴趣,听众获得的知识也更多。否则作者看文献看不明白,无法完成相关内容的写作,也就达不到教学目的。特别是跨专业的文献查阅。

(2)有助于提高同学们的自信心。如果论题相同,讲出来的效果很可能不一样,学生之间容易产生比较,挫伤学习积极性。而让同学们把自己擅长的内容展示给大家,则有助于提高自信心。

(3)如果相同的论题,容易造成内容重复,无新意,使课堂变得枯燥无味。而且避免了同学们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即避免了抄袭。

课堂演绎是提高科学素养,激发同学们学习积极性的捷径。让每个同学都有一次课堂演绎的机会,展示自己,通过这种亲自讲解和操作,及现场观摩让大家更深刻地认识某种科学理论和知识[8]。

二、将期末考核改为开卷考核

为避免同学们花过多的时间死背知识,将本课程期末考核方式改为开卷考试。在考试内容上,开卷程度上和开卷考试时间上设定如下:

考核内容主要是对平时的教学内容的总结和提高即考核内容不能脱离平时的教学内容。内容设置上,包括客观题和主观题。客观题的内容主要是科普知识。而主观题的内容设置:第一,根据思维导图的内容。第二,设计一些调查类型的题,比如:本课程教学方式的设置。

如果把调查安排在平时,因为没有成绩这个动力的促进,很多调查报告都只能完成选择题这类的简单的调查内容,大家对于类似于这种需要静下心来思考的问题则几乎没有人愿意答,即便是答也是敷衍的那种,不能真正起到调查的目的。通过考试,让大家竭尽全力去思考,其调查结果就更加全面深刻。让学习主体(同学们)真正参与教学的设计上,这对于教学效果的影响则是不言而喻的。

开卷程度为全开卷。可以查阅任何书籍,包括手机百度等。但是开卷考试时间相对于闭卷考试時间要短,只有1个小时,这样的目的主要促进学生重视平时的学习和相关练习。

如果平时努力了的,就不需盲目寻找,在规定时间内就能做完客观题,从而有更宽裕的时间投入到客观题的思考中。

三、加大平时成绩的所占比例

期末考试改为全开卷考试。虽然考试时间上缩短了不少,但是对于客观试题答案,还是可以通过查阅书或手机百度获得。所以有可能导致期末考核成绩和平时努力程度不成比例的情况,从而挫伤学生平时学习的动力,不利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适当降低期末考核成绩在课程成绩中所占比例。

实际上很久以来国外高校本科生课程考核就比较看重平时成绩,一般占到课程成绩的50%,有些特殊课程的课程成绩其平时成绩所占比例甚至高于期末成绩所占比例[9]。鉴于平时成绩的重要性,将自然科学概论课程成绩中平时成绩所占比例提高到50%,将期末成绩所占比例缩小到50%。这样就在提高出勤率的基础上,尽量避免了滥竽充数。

四、加强过程考核

过程考核是同学们平时学习认真程度的最真实的反映。所以我们增加过程考核项,采纳了国外普遍采用的边学边考的方式[10],即边教学、边考核。将课程考核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最大程度地避免了教考分离。 同时也让同学们积极参与到教学中,而不是那种填鸭式的学习方式。主要采取了以下两种方式:

1)教学过程中根据一些知识点提问,如生物遗传的禁止近亲结婚。然后组内讨论,再阐述自己的观点。

2)科普视频放映之前,发放问卷。让大家带着问题,带着任务去看视频,而不是单纯的看。注意不能由教师来总结出PPT,因为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理解,每个人从同一个视频中有不同的收获。以此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五、创设课外机考环节:如增加CAJ考核模式

按照大纲要求一半的课程学时是学生课外查阅资料总结时间,能用的课堂时间并不多。所以科普知识可以安排成类似于CAJ这样的操练与练习型,这样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在课外来完成机上作答,提交之后就可以了解本次作业的成绩,将这个上机作答的成绩作为平时成绩评定的一个方式。设计了两大模块:分章练习,综合测试。分章練习,就是按照教材体系内容,分章制作出理论基础知识题,主要是选择和填空。而综合测试,则主要是设定各章节的比例,计算机按比例随机选出分章练习题组合而成。

六、采纳老师评分,学生组间评分和组内评分相结合的评分方式

关于课外查阅资料的总结即思维导图的课堂阐述(过程评价)我们采取的是老师评分,学生组间评分和组内评分相结合的评分方式。详细评分原则如下:包括小组成员评价(30%);组外成员评价(30%);以及教师评价(40%)。给每组发放评分表,评分主要是检测同学们是否真正查阅资料,是否认真总结资料,是否理解所写内容。虽然每次课堂阐述时,每组只有一个到2个同学参与,但是可以通过课堂分组讨论来对组内每个同学的思维导图作业进行评分。而关于组内讨论,以往的经验是让大家分组讨论要么是讨论两句话就结束,要么是根本就不讨论。所以应以这个单列一个时间,随机抽取组内一个同学来进行讨论结果的阐述。而且要进行组内思维导图作业的相互评分,标注做得不错和欠缺的地方。最后统一上交,教师记录成绩。

七、考核内容难度适中

不管是平时考核还是期末考核,其考核内容需要一定的难度,但都不应超出学生自身的能力范围,这样才能激发同学的学习积极性。特别是对于跨专业来说,不适合那种深难的问题。

合理安排考核方式,考核内容和考核难度,让自然科学概论课具有科学性,易学性同时具有趣味性,从而有效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自然科学概论》,娄兆文,甘永超,赵锦慧,孙志敏等编,科学出版社,2012

[2]黄易君. 论科学素养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影响[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7.

[3]我国仅3.27%的公民具备科学素养.中国青年研究,2011(4):117-117.

[4]刘永泉.近三十年来我国公众科学素养问题研究综述.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5(4):61-64.

[5]刘金芹,刘玉冰.思维导图在会计思维培养中的应用.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17-19.

[6]董茜.思维导图在肿瘤放射治疗学教与学中的应用探讨.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10):33-34.

[7]朱辉.运用“思维导图”,让学生学习更具思维含量.数学教学通讯,2017(13):47-48.

[8]徐建国. 依托科普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策略与方法[J]. 学周刊,2017,(06):118-119.

[9]宗芳,李志瑶,贾洪飞,王潇.基于调查的本科课程考核模式优化.中国大学教学,2014(9):76-78.

[10]丁力.英国大学课程考核模式分析及其启示——以HUD大学教育专业课程为个案.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31(2):117-119.

作者简介:

廖金花(1975-),博士,副教授,从事科学教育专业本科教学。

猜你喜欢
考核模式科学素养优化
让学生的科学素养在学科的交叉渗透教学中得到提高
营商环境五方面持续优化
如何培养学生真实记录的科学素养
优化英语课堂教学策略的探索
促进学生认识发展 优化初中化学复习
关注实验数据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高校《税法》课程考核模式的现状与改革的思考
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课程考核模式研究
综合实践活动与生物科学素养培养整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