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学生专注力的有效途径

2017-12-27 11:29董秋萍汪季石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48期
关键词:有效途径提高

董秋萍 汪季石

【摘要】学生专注力低下的情况在中小学的课堂上是非常常见的,而学生专注力低下会大大影响教学的效果,教师如何提高学生专注力成为教学工作中的一大难题。

【关键词】学生专注力 提高 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G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8-0166-02

学生专注力低下是老师每天在课堂上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学生专注力低下的表现有:缺乏互动,没有激情,心不在焉,扰乱课堂等。学生专注力低下的现象普遍存在,美国对此作了相关调查,数据显示40%至60%的学生有专注力低下的迹象。因此,如何提高学生专注力成为教师必做的课程之一。文章从开展课外活动、注重家长参与、设计有效的课堂任务和建立亲密的师生关系四个方面来提高学生的专注力。

一、开展课外活动,提高学生专注力

虽然每个学校都有课外活动,但是因为各种原因,课外活动并不被重视。有些教育工作者只是将课外活动当成取乐和休闲的方式,他们认为参加课外活动会将学生的时间和精力从课堂上吸走,影响学生的学业。但是研究表明,参加课外活动是利大于弊的。首先,参加课外活动有助于协调校外时间。放学后的时间学生们可以自由支配,这对学生的自控能力提出了很高要求。在松散无人管的环境下活动通常会带来糟糕的学业表现、较差的心理调节能力和高风险的行为。其次,参加课外活动能够增强学生与成人、同伴的联系。高质量,有组织的活动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为达到目标而持久努力的能力。通过参与课外活动,学生能够将课堂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这在传统教学环境下很难培养。最后,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去发展社交技能,实现自我决定的需求。在课外活动中,学生们经常组成一个团体去实现一个共同的目标。这不仅可以锻炼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而且更容易发展人际关系。此外,学生在课外环境中有更多的想法和决定权。相反,在课堂上,绝大数决定都不能自己决定。因此,在学校的环境中,学生的自主需求得不到足够的支持,以至于他们的专注力会降低。

二、注重家长参与,提高学生专注力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长对孩子的影响不容小觑。从教师的角度来讲,最直观的方式就是出席家长会和学校活动。然而,这只是家长参与学生教育的一方面。家长还可以在家中创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环境,来提高学生的专注力。例如:父母每天轮流回家,陪伴孩子学习。这种陪伴并不是单纯的陪在孩子身边,而是在孩子学习时,父母也在旁边学习。这样孩子不会觉得孤军奋战,学习会更有动力。其次,家长除了直接参与之外,还可以在平时的教育中,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家长在帮助学生完成作业时,不要一味的给出答案,或者诋毁孩子,而是强调努力学习和使用正确的学习方法。调查发现,很多老师对于学生家长的参与情况很不满意。如何提高家长在孩子教育上的参与度呢?首先,教师要为家长创造友好的环境。如果家长感觉在学校和课堂上受到欢迎,他们就更愿意参与。与家长建立起一种密切的关系,鼓励他们来学校参观,与孩子一起在家里学习。其次,经常与家长沟通。沟通是交往的桥梁。老师应该建立起最适合学生和家长的沟通方式。例如:面对面交流、电话交流、微信交流、邮件交流等等。最后,为家长志愿参与提供机会。教师可以提供多种方式让家长参与到学校相关活动中,包括邀请家长在课上旁听,护送野营活动,在家中协助课程活动等。

三、设计有效的课堂任务,提高学生的专注力

很多学生在课堂上专注力低下的原因之一,就是课堂任务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任务不仅要有趣,而且要吸引学生的认知参与。首先,课堂任务要有挑战性。如果任务太简单,学生就不会深度投入,很可能会心不在焉。相反,如果任务太难,学生会因为难度太大而放弃。当然,设计任务的时候要考虑到学生的个体能力水平,也可以分成小组协作完成。根据契克森米哈赖的沉浸理论,当任务难度与个体的能力水平相匹配的时候,人就会沉浸到任务中去。其次,课堂任务具有多样性,单调乏味的任务吸引不了学生的注意力。研究显示,教学任务的多样性会带来更高的兴趣(即情感专注力)以及学习的努力(即认知专注力)。因此,教师在授课的时候可以采用多种授课方式,比如:小组合作学习、“小先生制”、课堂辩论、放电影和演讲等等。最后,课堂任务要有意义。第一,课堂任务要依据教学内容。第二,课堂任务要对学生的成长有益处。教师可以利用学生掌握的知识和过往经历,将课堂任务与现实生活的情境联系起来。

四、建立亲密的师生关系,提高学生的专注力

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爱是教师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我们要把同样的爱播撒到每一个孩子的心灵,架起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师生之间的亲密关系是学生专注力和健康发展的根本。很多教师有一个错误的观点,认为教师的首要任务在于传道受业解惑,而忽视了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在实际教学中,这二者缺一不可。如果教师只关注學生学业,对师生关系不管不顾,学生的情感专注力就会大幅度下降,还会焦躁不安,害怕犯错误。相反,如果教师只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没能处理好学业问题,学生的认知专注力就会不足,学业成绩就会因此降低。教师如何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呢?首先,教师可以倾听学生的话语,与学生相互尊重,更多地去了解学生,理解每位学生的长处和不足,此外,对于学生的关怀不仅是生活和心理上的,还要从学业的角度去考虑。其次,教师在课堂上表现出积极的情感,对学生展露出热情。学生也会被教师的热情和幽默打动,因此将专注力更多的放在课堂上。最后,教师可以分享个人的成长经历来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这样教师在给学生解惑的同时,也给学生留下了平易近人的印象。

参考文献:

[1]佛雷德利斯.提高学生专注力的8个方法:打造深度学习课堂[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5.7.

[2]贾洋.新课程理念下的师生关系[J].现代交际,2017,(20):115+114.

猜你喜欢
有效途径提高
试论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
浅谈高校廉洁教育的对策
多渠道提高幼儿的语言交往能力
提高幼儿教育质量的策略研究
浅析供热客服中心提升服务的有效途径
企业纪检监察部门与时俱进推动效能监察工作的有效途径探究
国际法务会计应用现状研究
让作文互评提高能力
漫谈初中作文教学
新经济形势下加强企业管理的有效途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