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土建学科群的GIS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7-12-27 11:29潘邦龙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48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

【摘要】土建类院校地理信息系统(GIS)学科广泛服务于地理信息科学、测绘工程、城市规划和市政工程等多个学科,是培养兼具科学性和实践性的土建类复合型卓越人才的基础学科。根据GIS课程特点和培养土建类GIS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分析土建类GIS学科现状,提出协同土建学科群的GIS人才培养模式,从土建类GIS学科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创新和GIS科研能力提升等方面分析土建类GIS人才培养方法,为土建类GIS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提供支撑。

【关键词】GIS 人才培养模式 土建学科群

【基金项目】本文受安徽省高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2015MOOC063)、安徽省高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2014JYXM249)资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8-0207-02

一、目的与意义

地理信息系统(GIS)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以及21世纪的前沿技术,已经在土建类学科领域发挥重要的空间分析与决策支撑作用。目前,在人们日常接受或传递的信息中,有80%以上都与地理空间信息有关,地理信息的市场前景广阔,相应地,土建类GIS专业的需求也日益增多,但是许多土建类GIS专业人才在走出大学校门后由于缺乏对GIS的深入了解和知识的逐渐老化,在新的技术和环境面前感到无所适从,而软件技术的日新月异更让学生难以适应。如何更好地如何培养面向市场和面向社会的GIS卓越创新型人才,全方位推进土建类GIS专业的整体发展,已成为土建学科群技术发展的重要课题。通过对国内众多知名土建院校GIS专业学生的培养方案、课程设置以及培养目标的研究,发现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与高校对GIS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培养方案适应能力差有关。因此,结合作者在GIS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从土建院校角度对GIS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对于探索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土建类GIS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途径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学科现状分析

目前国内土建类GIS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建设差异很大,大多依赖于原有的测绘、地理、计算机和城市规划等专业,这些培养模式与市场对GIS人才的需求存在较大的差异。在土建类GIS人才培养方面,目前主要的问题是:课程体系的建设和人才培养特色的确立。由于部分开设GIS的高校限于自身资源的限制,在课程体系设置上,不是根据人才市场的需求出发,而是根据已有的教学资源,如教师现有的专业及研究方向、实验基础设施条件以及现有的人员配置等来进行课程配置,这往往导致了根据教师来设置课程的最终结果。这种随意拼凑的课程体系是不可能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的。另外,部分条件较好的学校,其人员配置、实验设施配置都较为合理,但没能真正培养出满足市场需求的GIS专业人才,这同样与其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直接有关,这些学校多数是照搬照抄国外的GIS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甚至直接照搬其专业教材,这样培养出來的人才同样无法满足国内GIS人才市场的需要。这里主要的问题在于人才培养过于模式化,没有根据市场的需求来确立和调整自身的培养目标,不具备自身的人才培养特色。鉴于此,部分院校已经开始探索适合自身特点和具备自身特色的GIS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完善自身与培养模式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建设。如一些林业院校提出“立足林业,服务生态”的办学理念,培养适应林业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创新性人才。还有一些农业院校以“扎根农业,服务三农”为准则,运用3S技术建立具有农业特色的信息化强军。这表明,GIS作为一门依赖于计算机对空间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的实用型技术,和其他工具型技术一样,必须与特定的应用领域(如建筑土木)相联系才能发挥其特长,展示出其巨大的能力。综上所述,GIS人才培养目标和相关的课程体系建设,需要根据人才的市场需求确定,具备一定的专业服务领域和行业特色。

三、协同土建学科群的GIS人才培养模式

1.土建类GIS学科教学内容

GIS专业是一个综合性非常强的专业,作为GIS专业的学生不仅要求掌握GIS、GPS与RS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包括GIS与RS基本原理、数字高程模型、遥感影像分析、空间数据结构、地理信息系统设计、GIS软件应用与开发等内容,还要掌握作为GIS学科发展的基础学科——数理基础与空间基础的相关知识,包括计算机科学、数学、测绘学等。同时还需掌握作为GIS学科的重要应用学科与领域的相关知识,例如:城市规划学、土地规划学、信息系统论、环境科学以及市政工程等相关学科。由于GIS专业的综合性和前沿性, 作为GIS支撑技术的计算机技术又是日新月异,特别是对于GIS开发人员,几乎每一次计算机技术的升级都会带动GIS技术的重大进步, 由此GIS专业人才原有知识结构的自我更新也就不可避免。

面对土建类学科群,培养具备行业竞争力的优秀人才,需发展自己的优势行业,确立GIS在本行业中的优势地位,有利于更好地占领市场。因此,对于建筑院校,协调建筑和城市规划特色学科在GIS教学内容设置中的比重,开设特色土建类课程,包括虚拟三维建筑设计、数字管网地理信息系统设计、城市规划详控设计、土木工程概论、建筑学原理、房地产管理等,展现GIS在特色学科前沿服务能力。

2.土建类GIS教学方法创新

近年来,慕课课程、翻转课堂和在线精品课程等多元化教学手段和方法不仅培养学习者课下学习的自主意识和学习能力,而且对课堂学习效率也有了极大的提高,进一步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学习与理解。这些方法着重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与互动,把握学习者的学习心理状态,有助于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GIS的教学方法也应适应这种教学模式的创新,打破课堂教学上仍以理论型讲授为主的惯性模式,适当降低教师讲授型教学的比重,提升学习者的自主学习动力,更好地掌握GIS学科体系的相关理论原理和技术方法。

3.土建类GIS科研提升

GIS科研创新是学生进入社会自我提升,不断发展,增强自我适应能力的本质要求。具备高效的GIS创新能力的人才,才能真正地赢得市场的青睐。GIS专业由于其与现实应用结合紧密,对科研创新能力的要求较高,需要通过土建工程项目和科研究课题的锻炼,提升土建类GIS复合人才能力,如:智慧城市管廊建设工程、数字管网的信息化建设、三维建筑遥感立体景观设计、城市规划GIS决策分析等项目可以让学生参与相关的应用设计、系统管理与模块研发,逐步掌握土建行业的GIS应用与研发科研创新知识和技能,具备GIS在土建领域的应用和管理能力。

四、结论

通过GIS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探讨一种高效的建筑院校GIS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创新能力、职业认知更符合市场用人需求,动手能力和知识更新能力更强,适应岗位能力明显提高,综合素质较大提升,更能体现土建类院校GIS学科的办学特色和高等教育服务社会的职能。

参考文献:

[1]石云,贾科利,李建华,等.基于地方特色的GIS课程实践教学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5,34(12):216-219

[2]张晓丽.林业院校GIS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建设[J]. 中国林业教育, 2008,3:13-16

[3]彭向立.基于霍尔三维结构的基础设施项目投融资风险管理研究[D].北京交大硕士学位论文, 2012

[4]钱敏.城市规划专业GIS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科教文汇,2014,290:61-62

作者简介:

潘邦龙(1976.12-),男,汉族,安徽建筑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地理信息科学。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