桡动脉止血阀在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2017-12-28 09:33吕林荣辜丽莎汤胜男漆红梅余爱云杨毓珩
实用临床医学 2017年10期
关键词:瘀斑造影术桡动脉

吕林荣,颜 琼,辜丽莎,汤胜男,漆红梅,王 静,张 琴,余爱云,杨毓珩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南昌 330006)

桡动脉止血阀在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吕林荣,颜 琼,辜丽莎,汤胜男,漆红梅,王 静,张 琴,余爱云,杨毓珩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南昌 330006)

目的探讨桡动脉止血阀在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4例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术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试验组采用桡动脉止血阀,术后1 h时旋松0.5圈,后每隔1 h旋松0.5圈,共旋松4次,6 h后将桡动脉止血阀拆除。对照组采用桡动脉止血阀,术后2 h时旋松0.5圈,后每隔1 h旋松0.5圈,共旋松4次,12 h后将桡动脉止血阀拆除。观察2组术后第1、2、3、4次减压和拆除止血阀时疼痛评分及并发症(肿胀、麻木,渗血、水泡、瘀斑、皮肤破损、皮下血肿)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术后第1、2、3、4次减压和拆除止血阀时疼痛评分及肿胀、麻木和瘀斑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2组渗血、水泡、皮肤破损和皮下血肿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术后患者采用桡动脉止血阀,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止血效率。

冠状动脉造影术,经桡动脉; 桡动脉止血阀; 减压次数; 疼痛评分; 并发症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是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方法之一[1-2]。随着该技术的广泛开展,术后穿刺处的止血方法也备受关注。桡动脉止血阀是一种新的止血装置,具有操作方便、止血效果好的优点,被广泛用于临床,但桡动脉止血阀的最佳减压时间及方案尚无统一标准。本研究探讨桡动脉止血阀在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选择2015年1—9月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术后患者104例,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试验组52例,男36例,女16例,年龄32~75(57.2±20.1)岁。合并高血压病30例、糖尿病9例、脑卒中3例、心功能衰竭2例。对照组52例,男32例,女20例,年龄30~78(55.7±19.4)岁。合并高血压病32例、糖尿病11例、脑卒中2例、心功能衰竭3例。2组性别、年龄及合并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试验组采用桡动脉止血阀(上海康德莱企业发展集团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型号:ZXD Ⅰ型),术后1 h 时旋松0.5圈,后每隔1 h旋松0.5圈,共旋松4次,6 h后将桡动脉止血阀拆除。对照组采用桡动脉止血阀,术后2 h时旋松0.5圈,后每隔1 h旋松0.5圈,共旋松4次,12 h后将桡动脉止血阀拆除拆除。2组在拆除止血阀后,用无菌敷料覆盖穿刺部位,并用手指压10~15 min,24 h后撤除敷料。

1.3 观察指标与评定标准

观察2组第1、2、3、4次减压和拆除止血阀时疼痛评分及并发症(肿胀、麻木,渗血、水泡、瘀斑、皮肤破损、皮下血肿)发生率。

疼痛评分标准:采用数字评分法,用0~10代表不同程度的疼痛。0为无痛,1~3为轻度疼痛,4~6为中度疼痛,7~9为重度疼痛,10为剧痛。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试验组术后第1、2、3、4次减压和拆除止血阀时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1。

表1 2组术后不同减压次数及拆除止血阀时疼痛评分的比较 分

*P<0.05与对照组比较。

2组渗血、水泡、皮肤破损和皮下血肿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肿胀、麻木和瘀斑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1)。见表2。

表2 2组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P<0.01与对照组比较。

3 讨论

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是一种安全且成功率高的方法,但术后穿刺部位出血、疼痛等并发症,仍是该术的常见并发症[3]。手腕旋压式止血阀,通过旋转止血阀旋钮达到减压和止血的作用,其操作简单、方便而被广泛用于临床。该止血阀不足之处为止血阀螺旋滑块作用面窄,使得压力更集中,患者受压局部容易出现疼痛不适[4],更有甚者导致受压局部皮肤破损。如何减轻患者的疼痛,是目前在使用止血阀过程中的关键问题之一。李福秀等[5]报道,冠状动脉造影术后1 h开始止血阀减压,可减轻患者的局部疼痛。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术后第1、2、3、4次减压和拆除止血阀时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提示对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术后患者采用桡动脉止血阀,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从而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及依从性。

桡动脉止血阀在使用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包括渗血、肿胀麻木、水泡、瘀斑、皮肤破损及皮下血肿。范媛媛等[6]报道了使用3种不同动脉止血装置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显示,采用动脉止血装置后,渗血、皮下血肿等发生率均低于人工按压止血,提示与传统的人工按压止血相比,动脉止血装置的应用可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肿胀、麻木和瘀斑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1),提示对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术后患者采用桡动脉止血阀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出现渗血2例,对照组出现渗血4例,其原因是患者过早活动腕关节,压力点移位致切口渗血,该原因与范媛媛等[6-7]报道一致。此外,试验组出现肿胀、麻木2例,对照组出现肿胀、麻木13例,其原因为穿刺点压迫过紧、静脉回流受阻所致。试验组出现局部瘀斑2例,对照组出现局部瘀斑14例;对照组出现水泡2例和皮肤破损2例,其原因均为术后桡动脉止血阀压迫过紧。试验组出现皮下血肿4例,对照组出现皮下血肿8例,其原因为桡动脉管径细小,反复穿刺和术后出血未及时处理。

[1] Garg A,Rao S V,Agrawal S,et al.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of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with drug-eluting stents versus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in left main coronary artery disease[J].Am J Cardiol,2017,119(12):1942-1948.

[2] 黄俊,王梦洪,郑泽琪,等.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2335例临床分析[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50(8):40-42,45.

[3] 屈虎,简立国,李高宇,等.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术后止血方法对血管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医学工程,2017,25(3):8-11.

[4] 丁翔,王志权,朱启明,等.经桡动脉和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932例临床对比分析[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5,31(7):742-745.

[5] 李福秀,孙新鑫.冠状动脉造影术后桡动脉穿刺压迫止血减压时间的临床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5-6.

[6] 范媛媛,郑博,王新刚,等.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术后止血方法对血管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5,7(1):49-53.

[7] Rathore S,Stables R H,Pauriah M,et al.A randomized comparison of TR band and radistop hemostatic compression devices after transradial coronary intervention[J].Catheter Cardiovasc Interv,2010,76(5):660-667.

2016-08-01

R473.54

A

1009-8194(2017)10-0072-02

10.13764/j.cnki.lcsy.2017.10.028

胡炜华)

猜你喜欢
瘀斑造影术桡动脉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双重造影术在犬膀胱息肉诊治中的应用
优质护理干预采血者穿刺点按压情况对血肿、瘀斑的预防效果
喜疗妥联合红外线照射用于膝关节置换术后皮下瘀斑的疗效观察
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出现瘀斑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
鼻咽通气道在脑血管造影术中的临床应用
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护理探讨
三七伤药片外敷预防罂粟碱肌注后皮下瘀斑及硬结的疗效观察
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术后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护理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的循证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