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体系建设

2018-01-01 10:47余玉钱
科学与财富 2017年30期
关键词:审计报告财务指标审计工作

余玉钱

摘要:经济责任审计是指对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或经营承包人在任期内或承包期内应负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所进行的审计。本文从经济责任审计体系的内涵入手,分析了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体系的构建原则,以优化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结构、细化经济责任审计操作为出发点,构建了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体系。

关键字: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体系建设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的责任意识越来越强,在企业中主要表现在经济责任审计体系的建设。在国有企业全面构建经济责任审计体系,能够促使企业领导人正确承担责任,为各级党委及组织部门考察、奖惩和任用干部提供更加客观、准确的依据,进而改善企业经营管理状况,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因此,国有企业建立经济责任审计体系很有必要。

1企业经济责任审计体系定义

经济责任审计的目的是分清企业经济责任人任职期间在本单位的经济活动中应该承担的责任,为干部兑现合同、纪检监察机关以及其他相关部门考核干部提供参考依据。企业经济责任审计体系的建设,是为了更好的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经济责任审计体系是一套科学、系统的监督评价方法模型,其是以制度、指标为评价依据,以人才、项目和标准为监督基础,以成果转化运用机制为提升手段,以全面客观和风险导向的监督评价结果为最终目标。

2经济责任审计体系的构建原则

2.1以相关法律法规及制度为依据

经济责任审计体系的构建要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其中包括《中央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管理暂行办法》、《审计法》、《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中央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实施细则》等法律中规定的经济责任审计内容,只有经济责任审计体系的构建以这些为依据,才能做到公正、客观的反应经济责任审计的情况,进而明确领导人的责任,并对其经济责任进行客观评价。

2.2重要性与可行性相结合

经济责任审计体系中的评价指标,要遵循重要性和可行性相结合的原则,不需要选择过多的评价指标,只需要选取几个有代表性的。重要性原则就是评价指标必须围绕企业的相关活动和主要业务展开,不要选择与经济责任审计没有直接关系的评价指标,以保证选取的评价指标能够有效衡量责任人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可行性原则是指设定的评价指标要符合企业特点、管理模式、技术条件等内容,保证评价指标值的可靠性。

2.3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并重

财务指标能反映企业经营成果、财务状况、现金流量等相关指标。非财务指标能反映企业的发展前景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是指市场份额、客户满意度、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等,非财务指标不能直接用财务数据计算得出。仅关注财务指标的指标体系是不合理的,必须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并重。如果仅关注财务指标,及易引起企业领导人员的短期投机行为。非财务指标具有预见性,可以评价企业的整体发展情况,预测企业的发展趋势,更能适应新时期对企业评价的要求,因此一个科学的指标体系应该包含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将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结合起来,才能更加全面的评价领导人员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

2.4与评价范围挂钩原则

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范围与领导人员的经济责任所包含的范围相一致。经济责任审计体系是衡量领导人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标准,因此该体系的评价范围必须与领导人的经济责任范围一致。评价指标应符合审计要求,进而达到审计目的。

3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体系建设具体做法

3.1建立内部控制制度

要想建设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体系,首先要做好一定的准备工作,其中建立内部控制系统能够确保企业稳定,进而促进经济责任审计体系建设。建立完整配套和相互制约的内部控制制度能够规范企业管理、促进经营。内部控制制度涉及范围较广,实施起来也有一定难度。审计人员要查阅企业各项管理制度、相关文件,并检查、分析经营活动中生存的文件资料,通过实地观察,询问、执行穿行测试等方法检查被审计企业内部控制设计是否合理、是否有效执行和定期测评,以此为依据评估被审计企业损益、负债、资产的可信度,进而确定经济责任审计重点及范围。

3.2开展符合性测试和实质性测试

符合性测试环节,需要注意的是,在测试节点时要注重内部控制符合性测试,进而发现被审计单位的经营管理风险点,以此作为确定审计范围和重点方向的依据。另外,在符合性测试过程中,要全面审计风险高、重要的审计事项,对于风险相对较低、非重要审计事项采取抽查审计的方式。在实质性测试环节,要确保审计证据具有相关性、合法性、客观性和充分性。

3.3注重审计技术和方法的运用

先进的审计技术和方法能有效提高审计结果的科学性和真实性。因此,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不仅要选择高素质的审计人员,还要利用先进的审计技术,例如统计分析、审计抽样、ERR审计业务系统等。还可以引入先进的定量分析模型,例如结构分析、比率分析、趋势分析等,对业务之间的关联关系、逻辑关系等进行分析性复核,对于复核结果不匹配的事项,要标记为审计线索,进而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经济责任审计体系的准确性。

3.4构建完备的审计工作标准库

分类汇编工作方法及相关制度,识别国家、行业、公司内部的经济责任审计制度,进而促进审计工作规范开展。优化、完善业务流程,对审计工作实行全过程的管理,审计立项、实施、整改、资料归档等各个环节,确保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合理、合法。规范统一文书格式,统一重要事项承诺书、审计通知书、审计工作记录和底稿、审计工作方案、审计报告和审计意见等文书格式,提高经济责任审计业务文档的可读性、通用性、规范性。明确问题定性和整改要求,有效保证审计监督和评价的公平、公正。

3.5延伸审计

国有企业的实际财务管理中,很可能出现将资金、负担转移给下属单位的现象,因此,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要重点投资项目延伸,检查其资金的分配、管理以及使用情况,全面、真实、准确的反映领导应该承担的责任,促进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有效性。

3.6出具审计报告

对于经济责任审计报告的出具,要进行分层审核,严格控制其流程。具体的经济责任审计报告如下:首先,要整理、分析审计工作底稿;其次,根据重要性水平进行划分,评价审计结果;再次,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汇总,组长编制审计报告;最后,将审计报告送给领导审核,出具最后的审计报告。

4经济责任审计體系提升建设

4.1建立多层次的审计人力资源保障机制

多层次的审计人力资源保障机制能够促进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顺利开展。国有企业可以将不同层次审计人员纳入审计资源网络库中,分批次、分层次的抽调使用,分类培养审计人员,促进审计工作健康发展。

4.2建立宽领域的审计覆盖范围

建立宽领域的审计覆盖范围,有利于促进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全方位进行。国有企业可以根据审计特点,建立涉及在职能部室、关联方等内容的宽领域的审计覆盖范围。

总结

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能够有效对国有企业领导人的经济责任进行审计,是企业的自我约束机制。本文通过建设实用性、系统性的经济责任审计体系,为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真实性、有效性奠定了基础,促使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水平不断提升,促进国有企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倪志伟.企业经济责任审计“三维”管控体系构建——基于大型国有企业的实践[J].财政监督,2017,(02):89-93.

[2]李平英.浅谈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重点[J].财会学习,2017,(07):117-118.

[3]李丹丹.基于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构建研究[J].当代经济,2016,(06):105-106.endprint

猜你喜欢
审计报告财务指标审计工作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长文式(军队)审计报告改进探索
如何做好高校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工作
提升审计报告质量的创新对话
会计集中核算制下的内部审计工作
中注协秘书长陈毓圭就新审计报告准则全面实施答记者问
我国金融机构股价和主要财务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全国国有企业主要财务指标
全国国有企业主要财务指标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