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配电价改革背景下供电企业如何优化内部审计

2018-01-01 00:22邵信群肖宏磊
科学与财富 2017年30期
关键词:供电企业

邵信群+肖宏磊

摘 要: 输配电改革后,电网的经营模式从购销模式转变为收取固定电能过网费。这一转变将给电网带来多方面的挑战。内部审计部门在这改革的关键时期,要充分发挥履行好各项职能,承担改革催化剂的作用。内审部门应配合政府成本监审工作,依法推进改革进程。要加强风险管理,使电网企业顺利度过过渡时期。还应该重视运营审计,辅助企业向精细化经营转型。此外,内审部门需要重视事前和事中审核,提高内审质量和效率,优化人员配置结构,适应政策变化。最后,还必须提高审计报告质量,结合政策实情,做好咨询服务。

关键词: 输配电价改革;供电企业;内部审计优化

一、输配电价改革的现状和意义

2015年中共中央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揭开了新一轮电改的序幕。文件中将输配电改革列为改革项目的首位,并确定了先试点再推广的工作思路。首批改革试点包括蒙西电网、安徽省网等6处。2016年3月,发改委下发《关于扩大输配电价改革试点范围有关事项的通知》,将试点范围扩充到含纳北京、冀北等在内的18个省级电网和1个区域电网。浙江省电网的输配电价改革也于2016年下半年启动,浙江省物價局在于9月末入驻省电力公司,进行输配电成本监审工作。

此轮输配电改革,将电网公司的经营模式从购销价格倒扣逐步向成本加收益转变。购销价格倒扣模式下,公共输配电网络收取的输配电价格,是由电网平均销售电价扣除去平均购电价和输配电价损耗后得到的。而在成本加收益管制阶段,政府首先核定输配电企业的准许收入和准许收益,再由此决定输配电价格。电网企业根据政府核定的输配电价收取过网费,而不再通过买电售电的价差赚取收益。

新的定价模式体现了我国电力价格改革的总体思想,即“放开两头,管住中间”。电网企业在买电与售电端不再具有垄断地位,进一步推动力了电力能源的市场化进程。同时,随着获利方式的转变,电网企业需要的监管模式也需随之转变。

二、输配电价的计算方式

输配电价格的制定,首先需要进行成本监审,然后得核定电网企业的准许收入,最后计算输配电的价格。输配电价格能满足弥补电网企业准许成本,并给予其合理的收益。另外还补充设立了适当的激励机制,调动电网企业积极性,令其不断加强管理、降低成本,提高投资效率和管理水平。另一方面,该价格也应合理反映不同电压等级和不同类别用电的成本,才能运用市场价格手段,引导电网企业和电力用户,科学、经济和绿色地使用电能。

省级输配电网的输配电价实行事前核定,每三年核定一次。电网企业首先分电压等级地向政府报送输配电相关资产和实际经营情况的具体数据。由省物价局和专业的审计机构对资产、运行费用、用户容量和线损率等进行总的成本监审,核算电网企业的输配电准许收入。计算公式为:

准许收入(I)=准许成本(C)+准许收益(P)+价内税金(T)

其中,准许成本由包括折旧费和运行维护费两部分。折旧费固定输配电资产和定价折旧率的乘积。

准许收益则有下列公式计算得到:

准许收益(P)=可计提收益的有效资产(E)×准许收益率(R)

其中,可计提收益的有效资产指的是电网资产中与输配电业务相关的有形无形资产,以及营运资金。准许收益率则是综合考虑电网的权益资本和负债资本情况计算的。

最终通过输配电企业的准许收入,除以电网的输配容量,得到输配电的价格。其中,输配电量既参考历史电量供配情况,也需根据当地实际政策和经济发展的变化,预估电量增长情况。

三、输配电价格改革对于电网公司内部审计的影响

9号文中“有序放开输配以外的竞争性环节电价”,以及相应提出的“自然垄断环节的输配电价要独立,实行政府定价”,是对电网公司经营的一次巨大挑战。国家提出按照“准许成本”加“合理收益”的原则,以省级电网为单位,分电压等级核定输配电价水平,使得电网公司的盈利模式发生根本性转变。供电企业不再具备在电力资源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中的垄断地位,而转型成为提供基础输配电服务的企业。新的经营模式虽然保证输配电企业能够收回成本并获得一定收益,但是收益率固定,限制了输配电企业的利润空间。另外,在成本监审和收益核准的环节中,由于监管者对供电企业的实际运营状况的把控和对未来几年的用电量的预估,都会和真实情况存在差距,使得核定出来的电价与其理论值不能完全一致,从而给供配电企业的实际经营带来风险。

在输配电价格改革和供电企业经营模式剧烈变动的大背景下,内部审计部门作为输配电企业的保障力量,应该重新评估自身的定位,转变工作重心,不断优化本职工作,不但要持续强化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效果,全面评价并针对性改进各项工作,为企业减少损失点,更要承担促进加强企业的经济管控、达成供电企业经济目标的任务,致力于降低成本、创造效益,向实现精益管理努力。要做到这些方面,内审部门除了扎实审计学、会计学、工程学等理论基础外,还需全面透彻地研习输配电改革的政策。

四、钻研电改新政,优化内审工作

(一) 配合政府成本监审工作,依法推进改革进程

输配电价格的制定基础是成本监审。目前成本审核工作采取电网企业上交成本材料,再由省物价局主导,同时聘请第三方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的模式。这种方式保证了审核机制的公正性和专业的财务审核能力。但同时,供电系统规模庞大,资产与交易信息量巨大且交易项目复杂,若仅依靠外部组织审核,会是一项巨大的工程,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且可能因为信息不对称,导致审核项目的遗漏、重复和错误,最终导致审核结果不能真实反映输送电能的成本。

内部审核部门应坚持电网公司“做强电网、做大资产、做优成本、做实利润”的总原则,积极参与供电公司成本监审迎审工作,协助做好输配电价成本监审核价阶段各项工作,熟读输配电价改革文件中关于成本核算要素的各项规定,根据国家法律法规,主动跟踪电网企业上报到政府价格主管部门的事项,在确保上报情况属实的同时,又要维护供电企业的正当利益,为科学、合理核定输配电成本做好基层保障。endprint

(二)加强风险管理,提高过渡时期抗风险能力

新出台的政策会带来新的风险,在其刚开始施行的过渡时期,供电企业应提高警觉性,有效地进行风险管理,防止或降低可能发生的损失。相较于企业内部的其他组织,内审部门具有较高的独立性,可以从全局的角度看待问题,客观地评估风险;相较于外部审计,内审部门是企业利益的实际关联方,对于发现和处理风险,积极性更高。且内审部门更了解企业的整体运营情况和控制流程,利于高效地改进企业内部的控制管理。

在输配电价改革的大环境下,内审部门应充分发挥自身天然优势,更加积极地审查现行内控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及时补上将造成不良影响的漏洞,对于损害企业利益的行为,要迅速做好止损工作。同时,内审部门还应定期通过正式书面或者专题报告的形式,向公司管理层汇报、分析目前的供电企业整体风险状况,并向他们提供适当的措施和建议,协助其制定应对策略,切实提高供电公司的抗风险能力。

(三)重视营销审计,辅助企业向精细化经营转型

新的输配电价格政策下,电网公司盈利形式不再通过获取差价,而是改为收取固定的过路费。但是价格固定并非代表电网企业收益也是固定的。内审部门应加强对供电企业运营销售方面的审计,帮助企业转变发展方式,提高企业利润。

1.增强服务质量、用电设备审计,着眼长期利益

改革新政策中提到,有条件的地区,可将电网供电的可靠性和服务质量作为政府调整输配电价格的一项指标。电网供电可靠率、服务质量等达到一定水平的,可在下一监管周期适当提高准许收入;相反地,若是可靠率和服务质量达不到规定标准,则会在下一监管周期时被降低准许收入。这表明,电网企业能够通过提高输配电质量和服务水平为未来争取更大的收益。另外,成本监审办法对不同等级输配电设备的使用年限做了清楚要求,若实际使用年限短于规定年限,定价折旧率与实际折旧率差异会给公司带来折旧成本损失。这就需要电网公司提升资产质量。要从资产形成的全过程提升资产质量水平,统一设计标准,提高设备档次,提高验收标准,避免后续频繁检修,防止资产提前报废,节约改革后监管期的运维费用。

针对上述情况,内审部门应更加重视运营情况的审计,帮助企业提质增效,持续推进精益化成本管理,为用户提供优质的供电服务。清理长期挂账项目,加强在建工程清理力度,加快项目实施进度,敦促竣工转资,夯实有效资产。进一步优化资源统筹配置和成本精益管控,为公司提升发展质量和扩大成本竞争优势奠定基础,促进资源集约高效使用。输配电价改革后,电网投资要更科学。增量成本按照核准的新增投资从严核定。适应改革约束,树立成本管控理念,强化成本节约意识。推动公司发展质量和效益水平持续稳步提升。加强电网投资管理和建设质量管控,提高新资产质量,重视投资与效益挂钩。加强设备运维检修策略研究,推进状态检修和集中检修,降低运维检修成本。内部审计的人员定位除了履行监督的职能以外,还应该根据审计结果,对公司生产经营中重大决策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为生产经营方针的确立和投资项目的决策作好参谋,提高服务水平和供电质量。

2.关注用电成本变化,促使电价反映真实用电成本

输配电的价格制定模式为事前定价,规定三年为一个监管周期,每個监管周期前需重新核定一次价格,即每轮电价的执行时间为三年。在成本监审环节中,所采用的新增成本、新增投资和电量规模均为预计值,与实际情况不能完全相符。故在《省级电网输配电价定价办法(试行)》中,还提出了几种在监管周期内允许调整电价的情况。

因此,成本监审和制定价格的结束并非是内审工作的终点。内审部门在各阶段都应深入了解电网公司实际的新增投资和输配电量水平等运营情况,对比制定电价时所采用的预估量。当二者相差较大时,应向相关部门汇报,作为其及时调整输配电价格的参考,使得电价能够真实反映生产现状。此外,在遇到大的突发事件导致电网输配电成本发生较大变化时,也应与相关部门积极沟通,共同寻求解决方案。

(四)重视事前和事中审核,提高内审质量和效率

随着电网企业向着现代化、精益化运营迈进,内审工作也应不断改进。做好纠错查弊之外,内审工作更应由事后审计向事前审计和事中审计转变,一方面能防微杜渐,另一方面也能从一开始就对企业新的生产经营活动有全方位的认识。内审部门要从制度的根源上思考和解决问题,为企业的长远目标服务。

内审部门还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采用各类审计方法。随着智能电网潮流趋势的落地,电网系统信息化建设全面铺开。内审人员应结合线上和线下审计,运用先进计算机辅助系统,提高内部审计的效率,增加快速反应能力。利用大数据算法,深层次挖掘信息之间的关联,更透彻地分析企业经营情况,为管理层决策提供服务。

(五)优化内审人员配置结构,适应政策变化

目前,绝大多数电网企业的内审部门存在人员不足且结构单一的情况。但是,随着改革进行、内审职能扩大,只具备财务人员的内审部门将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例如,涉及电力系统成本核算方面的内容,已经超出了单纯的财会知识。计算输电线路的线损,就需要运用电力学科相关知识。而对人力资源成本的审核,则需要管理学方面的知识。

内审部门的合理人员配置,不应该只有财务会计人员。若要进一步提高内审质量和效率、扩展内审服务的深度和广度,内审部门就应由来自不同领域的人员构成。工程、管理、统计、信息技术类等人才的丰富,增加了审计的方法,扩宽了对问题的思考角度,对内审工作的展开有积极作用。内审人员分工协作,各展所长,才能数量化地、快速地分析表面现象背后问题本质,帮助企业自我提升。

(六)提高审计报告质量,结合政策实情,做好咨询服务

内部审计是企业自身查漏补缺的工具,内审部门此时应更加注意审计报告的撰写,做到真实地表述审计结果,并提出有效建议,重视事后追踪。内部审计的报告重点不应在对所发现问题的描述上,而应在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方案的提供。内部审计的目的也并非是查找问题,而是促进各项制度的完善,促使企业进步,防范可能的风险。内审部门和被审计部门不是互相对立的,而是互相协助的关系。

内审部门既要与被审计单位良好沟通,寻找问题,也要充分发挥自己咨询服务的职能,结合最新的政策情况,分析问题的成因和影响、最适合的解决方案,帮助企业追求最大的利益。只有成功转化为应用成果的内部审计,才是有效的内部审计。

五、总结

输配电改革也反映了我国近几年企业发展模式的转变情况。输配电改革,推动电网从粗放型发展转向精细型发展,从投资拉动收益转变为技术服务升级拉动收益。这种转变要求供电企业具有更高的专业度,更加完善细致的管理体系。在这个过程中,内部审计部门需要从投资、有效资产和运维成本三个维度认真分析理解电改政策对电网公司各项管理活动的影响,提出提升服务质量和优化成本管控的办法。只有内部审计人员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增加交叉学科的知识,运用信息化手段,才能有效率地做好咨询服务工作,帮助电网公司从优秀走向卓越,才能让改革顺利推进,惠及大众。

参考文献

[1]发改委,2016:省级电网输配电价定价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Z].

[2]中共中央,2015: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9号)文[Z].

[3]徐政旦, 朱荣恩,1997:现代内部审计学[M] ,中国审计出版社.

[4] 虞文均, 2001:企业内部控制制度[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5]孙晓辉, 孙晓珍,2011:电力企业内部审计的现状及风险防范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3(9),P55-56.

[6]刘英来,2004:关于审计质量控制的思考[J],中国内部审计(3),P14-16.

[7]夏李君, 文素华. 关于电力企业集团内部审计管理模式的探讨[J]. 电力技术经济, 2005, 17(4),P 25-28.

[8]章侃,2016:输电系统规划, 造价评估与折旧问题中的风险管理[D],浙江大学学位论文.

[9]卢健,2007:安徽电力多经企业内部审计问题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学位论文.

[10]文华维,2016:独家解读输配电价定价办法[J/OL],南方能源观察.endprint

猜你喜欢
供电企业
供电企业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的策略分析
新时期供电企业党建工作发展策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