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课件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2018-01-01 09:20张俊峰朱琴
科学与财富 2017年30期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计算机教学问题

张俊峰+朱琴

摘 要: 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多媒体课件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巴彦淖尔市各个学校的多媒体教学并未取得人们预想的效果,其原因并不在于技术,而在于如何设计和合理使用课件。另外,在许多学校,教师的现代化技术操作不熟练。这些现象的存在使多媒体教育手段不能发挥它的作用,而使它变为学生学习的负担。所以,多媒体课件的实用性、艺术性、适应性、交互性成为设计中应注意的首要问题。

关键词: 多媒体课件;计算机教学;问题

所谓多媒体课件,简单地说就是利用数字处理技术和视听技术,以计算机为中心,按照教师的教学设计,将文字、语言、图象等多媒体信息集成在一起,以实现对教学材料的存储、传递、加工、转换和检索的一种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由于它图、文、声、象并茂,能够实现人机濒繁地多种交互控制,方便辅助教學,所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多媒体课件的设计涉及到教育学理论、心理学理论、学习理论、教学设计、美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并非一个简单的过程。如何综合运用相关理论设计出实用性、适应性和艺术性强、交互方便的多媒体课件,成为多媒体课件中应注意的问题。

从我们对巴彦淖尔市部分学校的调查来看,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还存在以下值得注意的问题。

1、部分教师还不会使用现代教育技术。上课时由于操作不当,延误正常教学工作。使多媒体教育技术在课堂中发挥不了它的优越性。今后应继续普及教育技术培训,特别是对青年教师应作为必备的基本素质要求。

2、缺乏足够的、高质量的教学软件和教学资源库。各学科、各课程应争取建设有特色的教学资料库,不断丰富自己的资源库。

3、多媒体技术应用不当。一些教师虽然使用Powerpoint等技术,但不注意与学生的感情交流,只是坐在讲台上连续点击鼠标,变成了另一种形式的灌输。应当克服认识上的误区,运用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指导教学软件的制作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

4、有些与计算机有关的课程,反而照旧全部使用黑板。有的课程在多媒体课堂上课,但没有充分运用多媒体的设备和条件。我们应当积极支持和鼓励老师进行教学手段的改革,学习国内外先进经验,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和应用效果。

另外,调查目前市场上的课件一般设计的比较漂亮,内容也比较丰富,然而大部分脱离了课堂教学实际,教学实用性差,教师课上使用时总是感觉不尽如人意。从设计的角度看,课件的实用性由老师所讲的内容来决定,即确定哪些内容需用课件表现,哪些不必用课件表现。因为并不是所有内容都必须制作成多媒体课件,许多一目了然的内容,或通过传统媒体和其它教育媒体也能达到相同效果的内容,就没不要费时、费力地将其制作成多媒体课件。

综合上面现象在使用多媒体教育时应要充分考虑课件教学的实际需要,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多媒体课件设计的实用性问题

1. 选择能够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的内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要特别注意选题的“新”、“奇”、“趣”,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使他们处于主动地位,形成直接的学习动机。

曾经有人指出,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研究的东西有着内在的兴趣,学生一旦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就会产生愉悦的情绪,从而集中注意力积极思维。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无意记忆、联想记忆成分增多,机械记忆成分减少,会使自主学习更有趣。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可适时引入图、文、声、像并茂的多媒体课件,给枯燥的内容创设新颖有趣的情境,充分调动学生脑、耳、口、手多种感官,达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有机结合。

针对巴彦淖尔市第一中学高中地理课设计的课件《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一节中,用flash动画的形式再现我们摸不到的地球运动的场景,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地球自转和公转带给我们的意义。将这些表现与日常所遇到的现象一一结合。不仅提高学生兴趣而且为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情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选题要突出教学的重点、难点

多媒体课件是为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本知识而设计的,不是简单的“黑板搬家”、“课本拷贝”,没有必要面面俱到。设计应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突出教学重点、难点,扩充课本之外的知识。

高中地理下册讲到美国商品谷物农业时,利用多媒体再现商品谷物农业的规模特点,它的生产特点,及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将这些内容迁移在我国东北平原上作以比较。展限东北平原的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以美国为鉴践对象分析东北平原发展谷物农业的优越性。

3. 选择传统教学难以表达或不能表达的内容

在教学中教师经常遇到一些难以表达,甚至无法表达的问题。它们有的是真实实验中有危险的现象,有的是要很长或极短时间才能看到的现象,有的是需要反复观察的动态现象,有的是其它手段难以表现的微观现象。动画可以将抽象的无法亲身感知的现实生活中很难出现或不易观察到的现象,真实、形象地模拟出来,弥补了常规教学的不足,容易收到生动有趣的效果。

在使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发挥指导作用。计算机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不能简单的理解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计算机去呈现某个过程或进行某方面的数据处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为学科的教学应用创造了优越的基础条件。多媒体技术是指通过计算机技术把文字、图形、图象、活动影像和声音等多媒体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和管理,使计算机成为能以人类习惯的方式提供信息服务的一种新技术。利用多媒体技术能给学生提供界面友好、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能给学生提供图文并茂的多重感官综合刺激,还能让学生按超文本方式组织各种教学信息和学科知识,这将对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与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当前科技发展异常迅猛,每个人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必须不断学习。教师首先通过自学及时掌握最新的科技成果,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在给学生提供自学条件的基础上,让学生自主地学习。所以,在使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做到以下几点:endprint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建造可参与性环境,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通过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获得知识能力。

(2)重视发展性教学,建立“知识——能力——情操”三维课堂教学目标,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不仅用于传授知识,还注重能力和高尚情操的培养。

(3)注重培养学生认知方法,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引导学生通过发现,探索的途径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继续学习的能力。

我们要通过对教师指导性活动的设计,对学生自主性学习活动的设计,保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体现学习者作为认知主体的地位。教师的指导性活动主要有:

(1)交代教学目标,引起学生注意,明确具体学习要求。

(2)指导学生对情境的观察,通过语言和动作指导观察的重点,特征部位等。

(3)提出具有思考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再次观察和思考。

(4)组织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协商讨论活动。

(5)组织学生通过语言文字表述观点。

(6)组织学生通过语言文字进行意义建构。

(7)对学生学习进行评价分析。

(8)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难度较大的疑难问题及时给予解答。

(9)强化记忆,促进迁移,对重点问题给予强调帮助记忆。联系实际进行知识迁移。

总之,通过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营造一种学生自主参与的教学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传授知识和发展智能与素质培养统一起来。通过对学生学习方法或认知方法的培养,使学生学会通过信息获取、加工处理,问题探究的途径获取知识,使现代教育技术在推进素质教育中发挥作用。在教学中正确地应用多媒体技术无疑将大大有助于改善课堂教学的效果,但是提高一门课的教学质量,其核心还是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使之适应现代科学迅猛发展的需要,并体现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学手段改革的目标是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有效地整合,实现课堂教学方式的根本转变,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信息技术的运用不是单纯由教师进行演示,也不局限在课堂教学,还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进行探索。

4. 选题权交给一线的教师

我们知道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的一线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实践者。他们了解教学规律,教学的重点、难点,具有现代教育观念,他们对教学理论相当熟悉,在教学实践中曾千百次地探索过教法,能很好地将教学内容、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由他们选题设计的课件教学实用性强,能很好地体现教学要求,解决教学重点、难点。因而,最科学、最实用。

二、多媒体课件设计的艺术性及适应性问题

如何处理既适合界面美观性又适应教学对象年龄特征的媒体信息是课件设计的关键。多媒体课件教学是一种调动文字、图形、图像、声音、视频、动画多种媒体信息为教学服务的手段。课件中涉及的媒体信息越多,其相互间的协调就越重要,如果对它們间的关系处理不好的话,极易使人们的感官互相冲突,影响学习效果。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具有审美情趣的教学过程能充分调动学习者的各种感官,使其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接受知识,增强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者的记忆力,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所以,要想使教学内容以理想的形式表现出来,符合学习者的心理需求,富有吸引力,设计时就要讲究艺术性和审美性。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心理特征、认知结构、思维方式上存在很大差异,在同一教学环境下,接受知识信息的能力也各有不同。因此,媒体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学习者的特点。

1. 文字

文字是多媒体课件中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

课件的文字不是越多越好,过多的文字会使画面失去魅力,使观众厌烦,所以文字内容应力求简明扼要,突出重点。对那些实在舍不去的文字材料,可用热字、热区的交互形式呈现,阅读完后可自行消失。文字的属性要与界面的整体风格,文字所表达的主题内容和谐统一,如标题和结论性文字的字号要大些;庄重的标题用粗黑体,与历史有关的内容用魏碑体,一般的内容用宋体;文字与背景的色彩对比要明显,文字颜色以亮色为主,背景颜色以暗色为主。

中学生年龄小、阅历浅、语言文字理解力不强,课件中要少用文字,多用图像、动画和声音。文字的属性设置应符合其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尤其是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字号要大,字体以活泼的幼圆字为主,字的颜色以鲜艳的暖色调为主,如红、黄两色。考虑到小学生的信息接受能力有限,文字最好以逐字、逐行的运动形式呈现,并配以悦耳的音响效果。中学生的创造思维迅速发展,追求新颖的独特因素,追求个性的色彩,所以汉字量可适当增加,同时要避免字体单一,为此可插入一些艺术字,多选择能产生更多遐想空间的颜色,如白色、粉红色。文字以特技效果、热字的形式呈现为佳。

2. 图形、图像

图形、图像所表达的信息远远超过文字,是课件最重要的媒体形式,也是学生最易感知和接受的表达方式。图形、图像一定要清晰规整,若将图形、图像作为学习的内容时,图形、图像要尽可能大并放于屏幕中心位置。作为背景的图像要简洁明了,颜色淡雅,如此设计能够突出主体,有利于减轻眼睛的疲劳和学生对主体内容的感知、理解和记忆。

按照心理学家的认知发展论,中学生正处于认知发展的第三阶段,其认知结构属“直觉思维图式”。中学低年纪学生思维具有明显的形象性,同时也具有抽象概括的成分,随着年龄的增长,抽象概括的能力逐渐加强。根据以上心理特征,针对中学低年纪学生设计的课件可用具体的实物图片,注意图片的颜色一定要鲜艳。而针对中学高年级的学生设计的课件,可将相似的运动形式的图片放在一起,让学生找出它们的共同特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后,利用多媒体课件动画光点的闪烁,使学生实现从具体到抽象的认识。中学生处于认知发展的第四阶段,他们的抽象思维仍属经验型,他们感情丰富,爱冲动,爱幻想。因此,为他们设计的课件图形必须准确,图形、图像的位置得当,色彩丰富,层次感强,把能真实地重现生活的图像配以文字,促进中学生对语言的学习。endprint

3. 视频动画

动画画面的设计应简洁生动,构图均衡统一,色彩配置和谐明快,动作自然流畅,文字清楚醒目,动画的色调与界面整体风格相符,动画的布局合理。设计时应注意画面中动的成分不宜过多,否则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每个动画都要有目的性,不能单纯为装饰画面而动。如:高中第二章讲锋面系统时,它的形成过程学生无法想象。利用flash动画使形成过程一目了然。且画面简单、形象学生记忆深刻。整个过程的天气变化学生理解起来也很容易。所以动画的设计易简单明了。

4. 声音

课件单凭视觉元素传递信息,会给人单调和枯燥的感觉,合理地加入一些声音对画面可起辅助作用,能更好地表达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习兴趣。

声音包括解说、音乐和音响效果。解说起承上启下、穿针引线的作用,应力求做到朴实生动、清晰流畅、通俗易懂、节奏合理、准确无误。音乐是用来深化主题,烘托气氛,转换时空的。音乐的节奏要与教学内容相符,重点内容处选择舒缓、节奏慢的音乐,过渡性的内容选择轻快的音乐;音乐不能过熟,太熟的音乐容易使人产生联想,在感情上形成共鸣,引起学习者在音乐方面的过度注意,而单纯去欣赏音乐,影响学习信息的获取;背景音乐要随解说的有无,控制音量的强弱。音响是听觉艺术中不可缺少的声音之一,本身具有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在教学中加入声音时,应使音响的模拟声要真实自然,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充分利用计算机自带的模拟声音。中学生语言理解能力强、情感丰富,为他们设计的课件要少用解说,多用音乐,用音乐激发情感,吸引和保持其注意力。

三、多媒体课件设计中的交互性问题

所谓交互性,是指计算机和学习者之间的信息传递是双向的,计算机可以向学习者输出信息,也可以接收學习者的输入命令,并根据命令进行相应处理。交互性是多媒体课件的最基本的特点,有利于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学习内容,安排学习计划,也利于学生的自学。课件设计应充分体现这一特点。

设计时要注意各知识点的联系,超链接的使用能有效组织课件信息,是体现知识点内在联系的强有力手段,是课件优于书本的突出特点。

1. 演示型课件设计中的交互性问题

演示型课件中的交互是教师手中的控制器,可有效控制教学的内容和进度。 课堂教学是活动教学,有时会出现教师预想不到的情况,针对这些情况超链接便大有用武之地了。教师根据学生课堂掌握情况和接受能力进行适实控制,对掌握快的知识点选择链接,进入对本知识点深一步的研究,巩固扩充相关知识;对不易掌握的知识点选择链接与此知识点相关的基础知识部分,结合基础知识反复讲解直至学生理解,然后根据学生的理解情况判断是否进入扩充部分的链接。根据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教师可利用交互对教学内容进行取舍,实现教学内容间的任意跳转。如在地球公转和自转的关系一节中用挂图形式讲解黄赤交角,当教师讲解地球运动形态时,学生可能想象黄道面与赤道面的倾斜状态,应用动态画面展示这一过程,单击“赤道面”按钮首先呈现赤道面,教师讲解完后再依次单击“黄道面”、“黄赤交角”、“地轴”、“地轴与黄道面的夹角”、“夹角与黄赤交角的关系”等按钮,则地球运动个方面将依次出现。这种设计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有助于学生理解身体各部位间的联系,能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2. 自学型课件设计中的交互性问题

由于学生接受能力的不同和课时的限制,许多知识需学生在课下自学,自学型课件更应注意交互的设计。当前,课件中使用的交互一般局限于以多项选择形式为学生提供自测练习并自动阅卷,实际上这是一种虚假的交互,教科书也可以提供标准答案供学生自查。真正的交互是将知识之间的逻辑结构关系隐藏在信息的背后,需要学习者主动感知、积极思维才能得以显现。屏幕上呈现的教学信息是经过精心选择设计的疑难问题,提示帮助,而不是概念原理、问题答案的直接表达。对大部分知识而言,主动感知、积极思维使学习者眼、耳、口、脑多种感官协同作用,能够获得很好的认知效果,但对一些科学发现、实验过程、现象、事物间错综复杂的结构关系,通过“做中学”、“活动教学”,让学习者亲自操作,亲身体验,会理解掌握得更全面、更深刻。如在大气环流的课件中,采用动画技术、虚拟现实技术让学生操作电脑完成这样的练习:界面上提供一近地面的空气,然后让学生用鼠标点击拖动各部件到屏幕上的既定位置。位置正确则连接,同时给以表扬;错误则返回原处,并给予提示。经多次尝试,使学生轻松掌握大气环流的原理。如此的设计提供了操作的实践环境,使学习者积极参与,独立思考,收集处理信息,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探究发现,促进了理性向实践的转化。

四、结束语

多媒体课件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远不只这些,随着课件在教学中的大量开发和应用,新的问题在不断产生。解决新问题要从设计和应用着手,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和需要,设计出使学生能在有效的时间内获得较多的信息,又留有观察思考和想象的空间以及演练的机会的优秀课件,是课件设计者和一线教师重要的责任。开发出好的课件也需要好的操作手来实现它,这就需要广大教师熟练掌握计算机的操作技能。

参考文献

[1] 赵兴康. 中国校外教育.《试析现代教育技术教学设计方法》.2017(04).

[2] 黄瑛.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的问题及改进策略》.2017(03).endprint

猜你喜欢
多媒体课件计算机教学问题
多媒体课件优化英语课堂的反思性研究
网络环境下中职计算机教学的探析
中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存在问题和对策
多媒体课件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开展研究性学习深化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探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