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剧《河清海晏》越演越好

2018-01-02 03:22
戏友 2017年4期
关键词:书吏治河安澜

茹 生

晋剧《河清海晏》越演越好

茹 生

陈素萍,笔名茹生,女,山西省医药与生命科学研究所,高级工程师。

这已是第三次观赏晋剧《河清海晏》了。第一次是2017年初在大同工人文化宫,第二次是农历二月二在太原星光剧场,这次是奔着首届山西艺术节优秀剧目展演在山西大剧院小剧场观看,三次看下来,总的印象是越演越好。

“我建议,有时间的专家和老师,还有青年演员、青年戏友,明天晚上去看看大同市晋剧院的《河清海晏》,主题是反腐败,特点是一个人与一群蠹虫进行斗争,经过打磨,剧中的几个主要人物形象已经立了起来,剧本的文学性、演员的表演细节、故事场次转换、舞美置景灯光,还有孙岚岚老师的演唱等都很好,去看吧,说是大同不远,但来一次也不容易……还有李玉成老师,在超期服役,成赛鸿老师,闫继红老师,也都好得很呢……”我向身边的人推荐这部佳作。

之所以推荐,是因为该剧有以下十个亮点:

一、人物构思巧妙。主人公栗毓美,河道总督,正二品,维护朝廷,体恤民情,骨子里有一种勇担道义、生死不惧的精神追求;安澜,河道副总督,从二品,一直贿赂朝廷各路重臣,挤走前任总督,陷害新任,希望自己晋升总督;舒穆鲁,道光皇帝宠妃彤贵妃的表兄弟,钦差,原本担负巡视地方、监督官吏的责任,却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与安澜沆瀣一气,大肆骗取和贪污朝廷治河拨款,企图挤走新任总督,继续胡作非为;郭大昌,人称“老坝工”,因抗拒安澜设计的炸坝决口阴谋,横遭迫害,被迫修容,佯装“哑巴”;栗夫人,栗毓美的夫人,因惦记丈夫,从山西浑源老家千里迢迢来到山东济宁看望栗毓美;青莲,郭大昌失散的女儿,流落青楼,被安澜包养,又被舒穆鲁相中,差点被带回燕京;花大姐,春香楼女子,有良知,善于察言观色,探得安澜与舒穆鲁动向,及时把情况告诉了落难中的青莲和正在寻找证据的栗毓美;蔚河清,河标中军副将署守备,正五品;老跟班,栗毓美的老跟班;书吏,栗毓美的书吏;还有船夫、老鸨、六位河臣、六位侍女、三位随从、若干难民、若干河兵等。

二、行当安排齐全。其中有女须生、男须生、大花脸、青衣、文武小生、小旦,包括群众演员中的老生、老旦、小丑等。每个行当或唱或演,都有出彩的地方,哪怕是群众演员,同样如此。行当安排在新创剧目中特别重要,对于观众看戏,不管主演是什么行当,都希望在看名角表演的同时,能欣赏到“生旦净末丑”每个行当在剧中有戏、有表演,《河清海晏》做到了。

三、中心思想突出。河道总督栗毓美上任,就遇到了副总督安澜与钦差舒穆鲁设下的炸坝决口水患,随即与之展开了一系列正义与邪恶的生死斗争;栗毓美夜访清晏苑,当场捉住了寻欢作乐的一干基层河臣,初战告捷;栗毓美烧砖治河,发现掌握着贪污腐败分子炸坝阴谋证据、被安澜迫害的“老坝工”郭大昌不是“哑巴”;斗争中,栗毓美被钦差利用手中的权力无故停发俸银,过着吃青菜的艰苦日子;老跟班为了减轻栗毓美的生活负担,提出暂时离开,被书吏误解;栗毓美夫人千里探亲;栗毓美打探到舒穆鲁要带着大量金子返回京城,被成功截回,斗争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四、故事内容丰富。一方面是以栗毓美、郭大昌为代表的清正廉洁,爱护百姓,革新治河;一方面是以安澜、舒穆鲁为代表的阻挠治河,甚至破坏治河,买官卖官,贪腐成风。在两种力量的斗争中,不忘揭露一干基层河臣沉湎于灯红酒绿和怠政、懒政、庸政等现象,同时编写了青楼女子青莲的悲惨遭遇和人生转机,并用重笔把“老坝工”作为民间正义的化身,通过让其自我“毁容”、装成“哑巴”,最后重见天日,站出来配合栗毓美反腐等,直接丰富了剧情。就是一个春香楼的花大姐,也没有按照一般妓女去写,而是为其注入了一定的人性特点。

五、导演手法新颖。剧本好是基础,但许多细节是导演的创意。如栗毓美被停发俸银后,某日在府邸哼着家乡小调,亲自摘拣青菜。此时书吏进来报告夫人来了,栗毓美喜出望外,慌慌忙忙把盛青菜的篮子翻到了地上,当他想到不能让妻子看到这个场景,准备把篮子藏起来的时候,竟然没有忘记收拾从篮子里撒出来掉到地上的青菜。这种设计很合理,很细腻。全场的舞台置景也很简洁,基本上是靠屏风移动或者反转进行换场。栗毓美上任是与老跟班和书吏乘船出场的,几个人身披蓑衣,随着船夫划桨,不停地做着扁舟行走动作与人物造型,场上除去从天幕处能看到乌云密布、河水猛涨的远景外,一片空阔,舞台简洁。

六、舞台画面好看。《河清海晏》的舞台画面特别是群众演员出场时的舞台构图,总有一种让人动心的感觉,加上主要角色所穿服装的颜色给力,还有灯光设计以亮为主和有明有暗的配合,更让舞台画面有了生机,而这种生机又似乎隐藏着诸多文化元素。演员该站到什么位置,踱步到什么地方,角色之间交流故事情感时,头看哪里,身子侧到什么程度,包括距离多近和多远,都好像有过图谱设计,让你只会放飞思绪,而不会觉着突兀和不适。即使反面人物组成的舞台场景,也同样设计的十分逼真,如第一场幕启后,几扇硕大的雕花屏风,似乎向观众渲染着这里的豪华和奢糜。观众穿过屏风上的纱窗,还能看到不住摆动的昏暗阴影。一群官老爷正在屏风下花天酒地、恋香抱玉。春香楼里的女子们则打情骂俏,小心翼翼地伺候着……

七、演员情绪自如。孙岚岚是目前晋剧舞台上当红女须生中出道较早的一位,在山西省浑源县晋剧团、山西省晋剧院青年团、内蒙古包头市青年晋剧团做主演时就已经有了影响。在声腔上能复制出晋剧泰斗丁果仙的许多余韵,演出晋剧《打金枝》《空城计》《渭水河》等经典剧目是她的拿手好戏。此次出演《河清海晏》中的栗毓美,是介于传统戏与现代戏之间的新编戏。三次看过后,深深感觉到她的表演越来越娴熟,声腔越来越自如,情绪越来越饱满,不愧是一名进取心很强的青年艺术家。李玉成是资深须生名家,成赛鸿、苏玉生、闫继红以及翟宏杰、高永正、王健等都表演的很走心、很养眼。剧中有一个栗毓美与书吏亲切交流的片段,他们在表演上状态自如,那种人与人的亲密无间,只有当你看过这出戏后才能感受得到。

八、戏文编写得法。《河清海晏》编剧是省内专家,通晋剧音律,知戏曲辙口,善戏文句式,不仅通俗流畅,而且铿锵有力,很容易被观众记住。如给栗毓美编写的两段念白就很有嚼头。“我大清的治河钱,都让你们吃喝嫖赌、花天酒地、肆意挥霍掉了,你们还拿什么堵决口?拿什么拦坝堰?本官方才看过名册,你们年头最少者,也做了五年的河臣。五年,光朝廷的俸禄就不下四百两银子,可你们竟拿朝廷的治河钱,来付你们的买笑钱。溃堤之时,何人当值?”“众河臣,听着,如本官饶尔等,必定是视百姓如草芥,置王法于不顾;若本官容尔等,我大清天理何在?公理何存?即日起关闭所有楼堂馆所,明日寅时,河堤点卯,延误者,一律枷号示众……”看着,听着,让人好不快哉。

九、唱段易于传唱。“你以为居高位大权独揽,你以为攀皇亲手眼通天;你以为民可欺众怒可犯,你以为结党便可官护官。你忘了大清律条法如网,你忘了民心如水可覆船;你忘了为官就该身垂范,你忘了人昧良心遭天谴。栗毓美为官当初发过愿,清贫一世无怨言。不为功名后世传,不求清史留本官。无惧无畏无私念,人正才有一身胆。还大清还万民河清海晏,似见得万里江山开新颜。”这段唱词已经在观众中广为传唱,其内容不仅工整合韵,而且彰显了栗毓美的为官风骨。这段唱,不由得让人想起了李月仙老师扮演董寿平在晋剧《卧虎令》中演唱的“张杰禀众父老县衙参见”一段所产生的舞台艺术效果。另外给安澜、钦差、郭大昌、书吏等设计的唱段,不管用时长短,也都成为了传唱唱段。如书吏在剧中的一个唱段,听上两遍就可以记住了。“黄河古道盐碱地,如今砖窑排排起。斩断黑手谋私利,穷苦百姓得生机。虽说我是小书吏,(栗毓美接唱)功劳簿上有一笔。”

十、本土文化给力。栗夫人与栗毓美的对唱:“浑源三亩河滩地,可让老爷饱三餐。莲花豆、苦荞面,黄芪泡酒可延年。老少安居农家院,不为功名为家安。”“我也想辞官回乡去,我也想拾菊在恒山。恒山脚下三亩谷,春种秋收自怡然。河畔垒石搭学堂,传习儿孙效前贤。从此绝别名利场,学一个陶渊明悠哉南山。”“明日咱就离济宁,妻接夫君回浑源。再不管他朝廷事,再不恋他二品官……”把浑源以及恒山的地域特点与生活习性搬上了舞台。

晋剧《河清海晏》的艺术亮点远不止这些。我们都知道,高度凝练、美学引导和高台教化是戏曲艺术的基本功能。晋剧《河清海晏》无疑在这些方面已经发挥出作用,只是希望它能够通过走基层、进校园、上工厂,下田头,让更多的人看到它,了解它。如果可能,应该做晋京汇报演出,必定会引起首都梨园新一轮的晋剧新创剧目风潮。

(责编:张 芳)

猜你喜欢
书吏治河安澜
余元君:一生只为洞庭安澜
杜甫妙用“敷演”驳书吏
加快黄河生态立法 守护“母亲河”健康安澜
从《南部档案》看晚清县衙书吏请假制度
在尧治河酒业首届“诗酒交响”论坛上的致辞
在尧治河酒业首届“诗酒交响”论坛上的致辞
魏源应对河患的治理思想及现代启示
杜万卷
杜甫智斗刁书吏
联墨双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