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视角下网络直播的形成与发展

2018-01-02 23:41张倩
新媒体研究 2017年19期
关键词:网络直播

张倩

摘 要 网络直播已经成为了当前一种主流的社交媒体形式,数以亿计的受众成为了网络直播的观众,极大地推动了网络直播的发展。网络直播的形成不仅仅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也与网络直播无可比拟的优势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未来的发展中网络直播必然会出现行业升级、盈利模式等一系列变动,以获得更好的发展。现文章主要针对传播学视角下网络直播的形成与发展进行研究。

关键词 传播学视角;网络直播;形成与发展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7)19-0098-02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直播的便捷性、移动性、互动性等特点给广大受众带来了全新的用户体验与互动体验,受到了年轻人的喜爱。网络直播这一形式早在互联网发展初期就已经出现,但是近两年在资本不断投入的增加下,越来越多人进入了网络直播行业,市场集中度不断增加,行业格局的发展愈发的清晰,2016年网络直播迎来了井喷式的发展。在传播学视角下对网络直播的形成与发展进行研究对于网络直播的可持续发展有着一定的意义。

1 传播学视角下的网络直播

网络直播是一种新兴的网络社交方式,是一种全新的社交媒体。网络直播充分发挥了互联网的优势,通过视讯的形式进行网络现场直播,直播内容可以是产品展示销售、会议直播、方案商讨、对话访谈、在线培训等等。充分来用互联网快速、直接、交互性强、突破时间空间限制的优势,来强化活动现场的效果[1]。网络直播在完成现场直播后,网络直播平台还可以为观众提供点播、重播等形式,有效延长了直播的时间,拓展了直播的空间,挖掘了网络直播内容的最大价值。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100EC.CN)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6月,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到3.25亿,占网民总体的45.8%。

网络直播的传播融合了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的信息传播特点,进而形成了一种散布型网状的传播体系。在这种传播体系中随意一个网结都可以形成、传播信息,所有网结形成、传播的信息都可以通过非线性的方式流入网络之中。其中,人际传播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信息沟通,可以时一对一的形式,也可以是一对多的形式。人际传播是双向的,存在交互式的,可以接收到受众提供的信息反馈,使得人际传播的更具深度,但缺陷在于受众数量有限。而大众传播则弥补了人际传播的缺陷,通过传播媒体可以将海量的信息大量的传播给受众,但是传播是单向的,受众只是被动接收信息,不具有信息反馈,难以获得传播深度。网络传播则融合了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优势,在网络直播过程中主播对于受众来说具有双向交互性,主播可以根据受众的反馈来及时调整直播内容,同时网络直播还具有大众传播的广泛性,利用互联网媒体网络直播平台将直播消息传播到对直播有兴趣的受众中,则受众则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主动的筛选自己想看的直播内容[2]。

2 传播学视角下网络直播的形成与发展

2.1 传播学视角下网络直播的形成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与移动设备的快速发展,网络直播在近十年的时间里快速崛起,各种直播平台、直播网站犹如雨后春笋般快速增长。就是直播来说,最早的直播是广播直播、电视直播,后来出现了YY与六间房的修长直播,发展至后期形成了互联网商业的“直播+”模式,人人都可以直播,人人都可以看直播,直播已经成为了最为主流的社交方式之一。特别是在2016年,中国网络直播迎来井喷式增长,YY直播、斗鱼直播、龙珠直播、战旗直播、花椒直播、一直播、映客直播等大大小小的直播平台出现,成为了当前新媒体传播形式的主流。截至2016年5月,国内上线直播平台一共有百余家,市场规模多达500亿元以上;而在2015年,网络直播行业的市场规模仅仅只有100亿元。可见在短短的一年时间内网络直播的发展速度的迅猛。

网络直播形成的速度如此之快,得益于网络直播的传播优势,满足了受众接受信息的需求。网络直播的传播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实时性。直播的优势十分显著,即使传统的电视直播都十分受到受众的欢迎,观众可以第一时间通过电视来掌握事件发展最新动态,具有很强的实时性。网络直播在支撑技术上使用了流媒体传输技术,秉承了电视直播即时性的传播优势,并且拥有更强的时效性[3]。在移动设备成熟的背景下,网络直播甚至可以实现移动直播,弥补了电视直播受到频道资源与政策限制的缺陷,使得网络传播的内容更加丰富,受众可以获得更高程度的参与感,进而实现真正意义上实时直播。

第二,互动性。微博、微信等主流社交软件都可以实现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互动,但是主要的互动形式为文字或语言。而网络直播作为一种全新的互联网形态,不仅仅继承了上述两种社交软件互动性极强的优势,同时还实现了更加近距离的互动形式。在网络直播中主播可以根据受众的要求做出不同的反应,实现“一对多”的传播模式,受众可以通过撰写评论、发弹幕、送礼物等方式与网络主播进行沟通。

第三,便捷性。网络直播的内容没有严格规定,较为随意,但是鉴于网络直播的视频传播方式使得直播的内容更加容易传播,对于受众来说观看直播也可以享受到更佳的观感体验。同时,移动终端的网络直播App迅猛发展,网络甚至可以拿着手机边走边播,受众也可以拿着手机边走边看,与主播进行实时互动。总的来说,传播学视角下网络直播的快速形成与飞速发展与网络直播的优势是密不可

分的。

2.2 传播学视角下网络直播的發展

1)提升传播内容质量,提供优质传播内容。当前网络直播市场上活跃着200余家直播平台,用户群体在18~48岁范围内,斗鱼直播、熊猫直播、虎牙直播、战旗直播、花椒直播、一直播、映客直播等一大批网络直播平台迅速出现并且受到受众的追捧。网络直播平台根据直播内容可以分为游戏直播、体育直播、购物直播、才艺直播。从整体来看,网络直播内容存在着严重的泛娱乐化现象,各类低俗的直播节目内容层出不穷。我国网民对在线直播平台内容的评价也不甚理想。根据小陈有78%的网民认为当前在线网络直播平台内容过于低俗,整体价值观导向偏低。2016年,网易新闻推出天网计划,挑选了100余家流量大、社会影响力大的网络直播平台,一同建设优质的直播内容。传播学角度下网络直播将进入全面创作时代,直播平台的核心竞争力将会回归到直播内容,优质的直播内容或将成为支撑直播平台,吸纳投资资金的重要因素[4]。endprint

2)增强文化群体感召力,强化网络直播黏性。对于网络直播平台来说,聚集不同的受众,并且为不同受众提供展示自我,寻找同类的机会,是获取受众、发展用户规模、提升用户粘性的重要时机。受众任何的兴趣都可以在网络直播上开辟独立的空间,汇聚着拥有相同爱好的网民。网络直播的形式为不同文化群体找到了传播亚文化符号的关键途径。对于青少年的文化群体来说,网络直播平台不仅仅可以获取海量的信息,同时还可以提供展现自我、寻找同类人的通篇,进而建立起其身份归属感与集体认同感。网络直播平台的展现方式也十分有利于巩固群体凝聚性。网络直播充分发挥了网络超链接的信息搜索优势,不需要依赖痰热的解答,就可以进入立体、独立的信息开展方式中,自由的获取信息。受众还可以积极参与到直播的过程中,并且获得网络直播主播的回应,还可以与志趣相投的人一同“吐槽”、“评论”、“发弹幕”。同时,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也在不断提升受众寻找共同群体的效率。例如,著名社交软件Facebook自去年推出Fancebook Live以来已经创作了70万段直播视频,观看次数已经超过了80亿次。Facebook中的“内容发现中心”可以根据地区或类别来观看直播视频,进而进一步推动观看次数增长。

3 结束语

网络直播行业作为一种新型的互联网产业形势,不仅快速、有力地拉动了互联网经济的增长与发展,并且也改变了用户的访问互联网的习惯。网络直播与其他传播方式相比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网络直播平台的开放性、互动性与便捷性得到众多网民的青睐。然而就传播学视角下网络直播未来的发展来分析,网络平台直播将面临行业升级、盈利模式优化等一系列考验,最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存活下来的必然是有内容、有价值的网络直播

平台。

参考文献

[1]朱妍.传播学视角下网络直播的传播要素分析[J].新媒体研究,2017(3):34-35.

[2]师振翔.传播学视角下网络直播兴起的原因与问题批判[J].新闻研究导刊,2017(10):15-16.

[3]仇紅艳.从传播学视角看网络直播的利弊[J].视听界(广播电视技术),2017(2):121-124.

[4]薛翔.传播学视角下网络直播的负面效应与出路[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13-16.endprint

猜你喜欢
网络直播
从互联网络视频直播看新媒体传播方式的发展
网络经济中消费特征及消费心理的分析
场景传播视阈下的网络直播探析
网络直播的发展研究
网络直播管理不能留有“模糊地带”
媒介时空观下的网络直播研究
从新媒体艺术角度浅析网络直播的娱乐创新
从网络直播看电视台如何利用粉丝经济扩大影响力
浅析网络直播平台的发展
网络直播下身体在场的冷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