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8-01-02 05:50冯建军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8年18期
关键词:问题导学法初中数学应用

冯建军

【内容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教育界人士都在不断地寻求着更好的教学方法,期望通过改革使孩子的学习方式有所改变,学习能力有所提高,而问题导学法正是适合这一教育观念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初中數学教学中采用问题导学法,学生能够通过对问题的解决,锻炼自己独立的思维能力,从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发现规律,总结知识点,进而达到融会贯通。

【关键词】问题导学法 初中数学 教学 应用

引言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多种教学方法被广泛应用到课程上,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对数学有更深的掌握。问题导学法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在数学中的应用能够对学生起到关键的作用,让学生在提出问题的过程中解决问题。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制定教学方案,切实的提高了学生对数学的理解能力。

一、创设教学情境,开展问题导学

初中数学教学中,最注重的就是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只有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学生才能有深度的掌握数学知识。因此,在数学课堂上,教师要改变传统单一的讲解方式,将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应用到课堂上,让学生对数学有正确的理解和认识[1]。比如,在讲解“几何图形”相关内容时,教师就要了解学生的需求,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给学生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相互对几何图形进行理解,在全面满足学生发展的过程中,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所以,在教学时,只有教师掌握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才能让学生对数学有正确的理解,学生的学习效率很快就能提高,这就充分证实了问题导学法在数学课堂上的应用价值。

二、紧扣教材,以教材为本

数学知识与生活中很多问题都有一定的联系,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大多数要紧扣教材,不能让数学知识与教材相脱离。在教学时,教师要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数学的学习成绩就会明显提升[2]。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多从教材中掌握知识点,从书本上深入的研究和理解数学。例如,学习初中数学《不等式与不等式组》时,教师就要认真分析本节课程的教学目标,分析教学大纲创设教学问题。要从回顾教学知识,情境导入,本课程教学内容深化、课后知识拓展等方面入手。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熟悉回顾以前学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等,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对“不等式”、“不等式及其解集、性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等教学内容的了解。在引入题目对教学知识考查。在我国大部分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传统教学方式和理念的根深蒂固成为教学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在对于几何这门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多的注重对于理论知识的讲解,在授课过程中仅仅采用简单的画图的方式对此知识进行讲述,而初中学生大多空间想象力还没有达到较高的水平。

三、有效创设问题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同样重要,学生只有发现了问题才能提出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便解决了问题。在数学课堂上,不能单一的给学生讲解知识,要结合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来解决数学问题。所以在教学时,教师要善于给学生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教学,只有将课堂变得丰富多彩才能让学生对数学知识有更深刻的掌握,数学的理解能力就能很快得到提升[3]。例如,在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一节时,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创设的导入问题是,在到电影院看电影你怎样找到自己的位置?在地图上你怎样确定一个地点的位置?下象棋时,有人说“炮二平八”,你怎样走棋子?这样的生活实际问题,每个学生都非常熟悉,借助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引入教学内容,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结合学生的探讨将知识系统话,整理给学生,让学生明确直角坐标系的用途和建立。然后在课堂中建立坐标系,找出同学所在的坐标。这样的问题情境结束,引导了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的实际中来,解决实际问题,帮助学生树立了数学的重要性。

四、巩固教学知识,加强训练

巩固教学知识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教师给学生讲述完知识后,要引导学生在课下对知识进行巩固,这样才能让学生对所学过的知识更加深刻的铭记。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给学生创设巩固知识的方法,而不是让学生对知识死记硬背,是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对知识理解,还可以结合多种教学途径来巩固数学知识。因此,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在选出小组长监督组下的成员,让成员之间相互探讨,对于会与不会的知识相互解答,这样就能加深学生对数学的理解能力。所以,在数学的教学中,要掌握科学的方法,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训练,使用多种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4]。例如,一元一次方程是初中阶段的重点,对于后续的代数学习起着启蒙的作用,但是学生刚接触的时候会习惯用旧有的数学思维去解题,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两组,分别用两种方法来解题,产生对比。如这道题,某数的3倍减去2,等于这个数加4的和。通过算术法,我们可以(4+2)÷(3-1),算出这个数是3。再用代数法计算,设某数为x,那么根据题意可得出3x-2=x+4,x=3,通过这两种方法对比发现,算术方法需要倒推,不易思考,而使用代数法解题,可以化难为简,这样一来,让学生认识到代数的优势,在学习时就会更加专注,提高学习效率。

结束语

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优势和作用,教师在教学时,要积极的引导学生,善于给学生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课堂上做到查漏补缺。巩固知识、创设教学情境都是比较重要的教学方式,将其应用到数学课程上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主要方法,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也是行之有效的手段。

【参考文献】

[1]柴影.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6(20):271-272.

[2]邹金贵.关于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运用思考[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4):109-110.

[3]李海军.导学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赤子(上中旬),2015(10):296-297.

[4]朱琴.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2):203-204.

(作者单位:甘肃省张掖市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问题导学法初中数学应用
高二数学教学中问题导学法的应用探讨
问题导学法用于初中数学教学的实践探究
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