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设情境 做好驱动

2018-01-02 05:50谢小丽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8年18期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谢小丽

【内容摘要】情境驱动法是当前比较受关注的教学方法,将其应用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在体验情境的过程中去理解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始终是教师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主要以初中数学为例,探讨情境驱动法的重要应用策略。

【关键词】情境驱动 初中数学 课堂教学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习是学生主动的一个有效建构活动,并且与情境存在一定的联系,旨在让学生调用已学的知识与解题经验,对新知识进行同化,从而掌握新知识内容及其解题技巧。因此,教师通过精设情境,做好驱动,可以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动力,使其在情境驱动力之下展开高效的数学学习。

一、精设趣味情境,增强兴趣驱动力

学生拥有较强的学习动机,才能充分發挥其积极性、自主性及创造性,实现高效的知识学习。而要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其有效方法之一则是增强其学习兴趣。因此,在学习动机方面,学习兴趣是最为基本的一种内驱力因素。在这样的情况下,初中数学教师精设趣味情境,则是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驱动力的重要途径[1]。比如在北师大版初中数学《我变胖了》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就可以以教材内容为主,精设趣味情境:“在某一动画短片中,有一外形是瘦长型的圆柱,其高为36cm,底面直径为10cm,它正在逃亡中,因为有人要将它锻压成为矮胖型圆柱,但终究逃不过'转型'的命运。圆柱转型成功后,看到自己变胖了,得知了自己的底面直径是20cm,却不知道自己的身高,你们能帮它算算吗?”初中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能够清楚原来瘦长的物体锻压成为矮胖的物体后,其纵横方向的量肯定会发生变化。将这一认知迁移到圆柱知识之中,可帮助其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而且通过趣味化的情境创设,能够有效抓住学生的兴趣点,使其将注意力投放进来,融入到情境之中,在兴趣驱动力之下解决数学问题。

二、精设探究性情境,增强探究驱动力

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与创新意识是新课标的重要要求,初中数学教师在情境驱动法的引导下,可着眼于这一要求而精设探究性的课堂情境,以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究欲望,在这一驱动力之下,积极地参与到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与数学思维[2]。比如在北师大版《展开与折叠》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就可以精设探究性的课堂情境:“采用剪刀对正方体纸盒沿着棱角剪开而形成相应的平面图形时,不同的人会获得几种不同的平面展开图,这是为什么?”这一探究性问题可以有效激起学生的探究兴趣,教师可让学生事先准备好剪刀和纸盒,在课堂上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再现这一情境,让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一情境中蕴含的数学知识。在这个基础上,可更利于学生展开思考,自主探究数学问题。探究性情境能够让学生从原来的感性认识上升至理性认识,可以让学生在亲身参与学习的过程中深刻掌握数学知识,提高其知识记忆效果,并提高其学习质量。

三、精设生活化情境,增强求知驱动力

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能够有效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望,还能使其学会使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因此,生活化情境在情境驱动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比如在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二次函数》教学中,教师就可以为学生精设生活情境:“在某商场中,夹克衫每件售价为59元,平均每星期的商品销售量达到250件。若该夹克衫的售价上涨1元,则相应的每星期平均销售量会减少18件,而若是售价降低1元,则每星期平均销售量反而增加19件。问:该夹克衫的进价为39元,那么商场销售员要采用怎样的销售价格,才可以让该商品的利润最多?”这一生活化情境与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相符合,学生可以快速地融入到这一生活情境之中,其对相关数学知识的求知欲望更强烈,在这一驱动力之下,可以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二次函数的数学知识点和解题技巧。

四、精设应用性问题情境,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学以致用的能力,也是数学教师必须完成的教学目标之一[3]。应用性的数学问题在数学学科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在实际教学中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知识运用能力,解决应用性的数学问题。比如在北师大版初中数学《认识100万》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就可以精设情境:“本校一共26个班级,每班学生的平均人数达到70人,那么请问学校的操场需要多大才能容纳全校的学生做早操?而1万名学生分配到班级中,大概会有多少个班级?若是有100所学校都是这样的班级分配法,那么学生大约多少名?又需要多大的操场才能容纳下全校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下,学生很容易对比较大的数字产生鲜明的印象,还会在脑海中产生具体的参照物,帮助其以后在遇到类似问题时,可以发挥知识正迁移的作用,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运用能力。

结束语

综上,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情境驱动法是提高其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教学方法。因此,数学教师应该积极精设情境,做好驱动,让学生在良好的驱动力之下积极学习数学,并提高其知识获取能力、数学问题解决能力、数学知识运用能力等等。

【参考文献】

[1]严伟.有效使用情境教学 提升初中数学教学效果[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2):5.

[2]高霞.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学情境的使用[J].新课程(中),2017(4):156.

[3]魏永利.初中数学情境教学的有效性探究[J].未来英才,2016(1):147.

(作者单位:广东省河源市连平县绣缎中学)

猜你喜欢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试分析初中数学二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的教学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取舍有道,方为有效课堂教学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