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与策略探讨

2018-01-05 11:29骆筱玲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8年21期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教学质量小学数学

骆筱玲

【摘要】 随着新型教育政策的不断完善、落实,为了提高农村教育机构的教学质量,明确要求农村教学机构加强教学模式的创新力度,学习国内外教育机构先进的教学方法,更新教学理念,完善教学方法,顺应教育发展趋势,不断提升完善自身教学能力,结合教育改革目标,逐步提升教育质量.作者基于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针对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落实现状、对学生学习所产生的推动作用做出分析,并针对小组合作学习对农村数学教育带来的影响做出探讨,针对其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完善,以供相关教育者参考.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

基于教育新格局的更新,农村教育顺应其发展需求,在教学过程中逐步推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希望通过教学模式的更新发展,推动小学数学教育的稳定健康发展,并针对小组合作教学模式中存在的不足进行研究分析,希望可以通过完善教学方法、更新教学观念、提升教育水平、引进丰富的教学内容、创造多元化的教学情境等系列措施,旨在逐步落实小组合作教学的规划,进而确保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率、认识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解题思路等等,进而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一、简述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传统的数学教学理念,单纯依靠知识点的记忆与例题的模仿,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教师传输的知识重点、解题思路,缺乏自觉思考、探索新的解题思路、学习方法的能力,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基于传统的教学基础上,结合新时代教育发展需求而制订的一种先进的教学方法,且已经在多个教育领域得到落实.教师通过观察学生个体不同的学习特点,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讨、竞争的小组学习过程,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主动学习探索来掌握知识,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动力、交流表达能力,同时也能有效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让学生在交流探讨的过程中总结出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扎实学生文化知识基础的同时也能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素养.

二、当前农村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发展现状

(一)严重缺乏教师的正确指导

由于农村教师教学观念的落后,教师并未认识到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重要意义,没有掌握新概念教育理念的内涵,只是为了响应相关教育领导的要求,导致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落实效果大打折扣.尤其是在数学课堂上,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数学教师还是更注重采用知识掌握、例题模仿的教学方法,只是把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缓解课堂教学压力的插曲,利用小组学习来活跃课堂气氛,并未做出正确的指导与监督.教师未综合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方法、沟通表达能力、学习态度等因素进行科学分组,导致学生在探讨的过程中,盲目进行学习探讨,没有明确自身在小组中的作用,学生还未进行正确的探讨、研究,教师就要求检验小组学习成果;有的小组学习水平保持一致的差,直接把小组学习时间作为玩耍偷懒的契机;有的小组学习水平差异太大,导致不能进行科学高效的探讨等等,最终导致小组合作学习的落实意义大打折扣.

(二)尚未正视小组合作学习的核心理念

教师未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个人能力等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安排规划,也未制订小组学习的规范、奖惩机制,导致学生不能认识到小组学习的实际意义,认为参与小组学习后,不用付出个人努力,只依靠小组内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来完成小组学习的目标,并未认识到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要正确认识自身学习方法存在的缺点,进而通过学习优秀学生的正确学习思路来改善自身缺点,此外,数学教师在落实小组学习模式的规划时,只有班干部、课代表、小组长等学习成绩优异、态度端正的部分同学积极响应,而教师对这种现象一旦置之不理,未对调皮捣乱的学生进行相应程度的批评惩罚,导致学习态度端正的学生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干扰,长此以往下去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只会对教学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三)小组合作学习没有正确的学习方向

当前,在某些农村教师的教学观念里,小组合作模式只是一种调节课堂氛围的有效方法,因此,并未落实小组合作学习的实际准则,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时,教师并未重视活动目标、缺少内容的具体规划,进而导致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缺乏科学、规范的管理体制,缺乏教师的正确引导,导致学生不能有目标地、有针对性地做出小组合作学习的规划,进而导致学生在小组学习过程中,漫无目的,一旦出现复杂问题就不知道该如何理清思路;此外,教师在进行小组分配时,没有根据学生的学习特征来明确学生在小组中的地位,导致学生在学习探讨中,不能有明确的分工,同时,教师如果未在恰当的时间安排小组进行合作学习,也会严重影响小组合作学习的质量,例如,在课堂预习时,可为小组合作制订学习目标,要求其熟练预习下节课的知识重点、掌握例题的解题思路,可根据小组成员不同的学习特点,来进行合作学习适当角色的承担.

三、落实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有效途径

“小组学习模式”在新的教育格局下被广泛应用,教师可根据教学需求,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表达能力、思考能力、理论基础,合理地将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划分开,在后期进行小组“数学游戏、竞赛”的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扮演不同的“解题小分队”,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有效培养学生的团体合作意识、营造良性的竞争氛围,同时在教师的引导下树立正确的解题思路,学生之间相互汲取优点,有效培养学生的表述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教学目标的高效实现.

(一)不断提升教师教学水平

学校应加强对教师教学水平的培养提升,通过定期的培训来保障教师正确认识新教育格局下对小学教育的需求,不断提升自身教育水平,秉持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正確认识到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推行价值.在教育学生前,首先自身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素养,与学生之间建立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进而学生才能主动配合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小组合作学习对其自身学习进步产生的积极性影响.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配合小组合作学习

通过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从中得知,学生的学习在得到家长、教师、同学、亲人等的认可评价后,学生就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生活中,进而学生会积极主动的探索、学习数学知识,由于小学生还尚未树立自己的价值观念,极容易受周边环境、周围人物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教师可通过与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来加深对学生身心特点的了解,进而有效结合学生的学习进度、智能优势、学习需求,来进行小组的分配安排,按照学生的学习特点来明确其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地位,进而确保每名学生都能在小组学习中体现自己的价值,进而科学、合理地确保小组学习的整体质量,提升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三)改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觉参与小組合作学习

传统教学模式中“灌输式教学”“例题模仿”等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教育格局的发展需求,而教师错误的引导方式容易影响学生参与小组学习的积极性,进而影响教师落实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进度,因此,为保障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得到有效落实,要求教师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创新,进而满足当前农村教育格局的教学改革需求,与时俱进的改进“教学方法”,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积极探索学习方法、完成合作目标,确保小组合作学习的教育质量.通过探讨、合作的学习模式,逐步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水平,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意义,进而确保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有效性.

四、结束语

基于新型教育政策的全面落实,有效推进了农村小学教育格局的良性发展,促使农村小学教育从教学方针、教学模式、教学理念等各方面得到质的提升改善,上文中作者就针对小学数学教育在推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进行重要阐述,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有效应用,提升了小学数学的教育质量,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整体效率,推动了农村小学教育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高艳娥.关于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5(7):51.

[2]杨宗国.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读与写:上,下旬,2016(24):217.

[3]黄小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文摘版:教育,2015(4):85.

[4]傅开华.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2):217.

猜你喜欢
小组合作学习教学质量小学数学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合”乐而“不为”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