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学具,提高数学课堂效率

2018-01-05 11:29胡婉桦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8年21期
关键词:课堂效率小学数学

胡婉桦

【摘要】 数学的启蒙教育一向被视为难点,而其对于学生抽象思维塑造又十分重要.因此,如何提高学生对高逻辑性抽象性学科的理解度是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目前已进行实践教学的学具辅助课堂教学的方式获得了较高的学习效率,本文将针对学具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谈谈其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的作用机制与方式.

【关键词】 学具使用;小学数学;课堂效率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深,对于人才的需求更趋于加大对素质能力的要求,首要体现在创新思维与能力的构建上.小学阶段是人才的启蒙阶段,对于思维创造性的培养十分关键.体现在具体的学科教育上,数学这一学科具备相当的逻辑抽象性,对于学生思维在概念性与创造性领域的构建十分重要.然而同样因数学在理解上具有难度,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常只能接受直观形象的教学,或部分接受抽象概念的记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对于学生实际理解学科思想构建优质数理思维并无多少益处.因此,在现代教育中,更加重视学生的素质培养,就需要加大课堂理解效率.

在此种前提影响下,教师逐渐加大对于学具的利用,能构建沟通抽象数理概念与实际情境理解之间的桥梁.突破了传统教学思维中的弊端,真正以学生为主体,以学懂学通作为衡量指标,提高了教学效率.然而,学具的使用也并非是时时进行的,需要教师针对课程体系进行思考调整,以期发挥出其最大效用.

一、学具在具体教学实践中的作用机制

(一)培植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针对数学学科特点,其较大难度在于纯粹的数理逻辑理解运用上,而理解难度增加会导致学习过程味同嚼蜡,越是难越是不愿学习.因此,基础教育中必须加大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的重视,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学具的使用特点恰恰就在于其拥有较强的模拟性,能够拉近知识与生活的距离.例如,在立体图形认识中便可以利用模型学具,加上游戏式课堂教学方式,活跃课堂氛围,使学生快速理解标准图形在生活中的实际存在与应用,帮助学生构建基础空间几何的形象理解概念.

(二)创设情境教学,加深数学理解

情境教学方式能高速提升课堂理解率,同时还能保证学生扩展知识范围及加深学科兴趣,这在许多的教学实践中都有体现.在这方面,学具的应用价值是不可或缺的.情境教学多由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以便于其理解的方式将抽象枯燥的课堂内容加以展开,以此提升了学习兴趣.学具是情境教学必不可少的,教师利用其高度模拟性,借由想象内容的展开,既将天马行空的想象借着学具拉入实际,又保存其娱乐性、互动性,十分贴合小学生的爱玩、好奇心重的特点.例如,师生可利用一些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圆柱等学具,采用拼接法、测量法、比较法和幻灯演示法来让学生亲自摆放、合作交流、讨论等等,从而更加直观地进行学习.

二、优化学具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效率

学具的使用在诸多教学实践中都证明了其在提高课堂效率方面的优秀效果,然而学具的使用也并非是时时利用为好,其使用也受到多项教学目的的限制.如为提高成绩,在教学中大量加入学具教学,则情境教学会造成教学进度拖慢的后果.学生教育不是单纯由一門或少数几门学科学习决定的,其内在充满着各种内容,还包含道德教育、心理构建、才艺学习等诸多方面.因此,课堂时间是单一固化的,教师更应联系多方教学目标,合理运用学具教学,发挥其优势,平衡其缺陷.

(一)联系教学内容,创新教学体系

小学数学教育贵在思维的培养,因此,教学内容相对较少,然而比起初中迅速加深难度的课堂内容来说,小学教育必须思考其过渡问题,因此,需要联系教学内容,利用学具促进学生理解的同时,制衡课堂时间较少的问题.于是,教师更需要重塑教学体系,以注重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难题的思维方式为目标进行教学改革.

(二)利用学具教学,创新自主思考能力

思维是指导行动的方向标,在制衡促进学生理解与教学时间固定的矛盾上,教育工作者需要找到更加高效的教学模式,而这其中,无不是以培植学生自主思维、主动学习为最关键点.而学具在加深数学内容理解的基础作用上,还可以根据其高度模拟性,以及与实际生活和想象情境教学都有较深联系的特点,在发展构建学生创新创造思维能力上能起到不小作用.教师应当重视其优势,如,在课堂教学中深度开展以构建学生自主思维为目的的教学,利用凝练化有实际效用的情境——游戏式或故事式,展开与接受度均高——在学具的辅助教学下,加大教学互动,使每名学生都能深入课堂,真正地理解数学思维的奇妙与美感.在课后,同样可以借由已培养出的对于未知知识的好奇,拓展学生课下学习解决难题,并在课堂中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小组学习思考,利用学具进行模拟理解等.例如,在学习“图形分类”一课时,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你在生活中见到过哪些图形?分别运用了这些图形的什么特性?通过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的做法,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对于课程有进一步的理解.

三、结束语

新形势下对学生素质培养提出了高要求,这给教师和整个教学体系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如何进行素质培养而又不影响其教学进度,从而达到思维能力与成绩提升的双重目的,是教育工作者面对的难题.在教学中,情境教学具有培养兴趣,使学生快速融入课堂的优点,但其占用教学时间,拖延教学进度的弊端也同样明显.因此,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断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反思,完善教学体系,以真正提高学生素质为最终目的不断前行.

【参考文献】

[1]崔晓宁.如何借助学具与教具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J].新课程(中),2017(6):105.

[2]徐勤领.浅谈如何借助学具提高数学课堂效率[J].中华少年,2017(13):136-137.

猜你喜欢
课堂效率小学数学
浅析如何进行高效率的初中英语教学
如何利用好课堂的四十五分钟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提升的方式方法研究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效率的有效措施
品德教学利用微课开展预学的实践研究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