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和动物之关系的启示
——以传说中的引导兽(Spirit animal)为中心

2018-01-06 01:24高明洁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17年4期
关键词:鹤鸣泉水

高明洁

(爱知大学中国研究科, 日本 名古屋)

人和动物之关系的启示
——以传说中的引导兽(Spirit animal)为中心

高明洁

(爱知大学中国研究科, 日本 名古屋)

以内蒙古牧区的一个行政社区进行考察时记录下来的传说为背景,对这个行政社区的地名和当地的一个自然景观——圣泉的发现过程,以及泉水名称的由来,与当地现存的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相呼应,来表述早期人类和动物的关系,尤其是被称为引导兽的关系。同时引用了流传在四川省各民族之间的类似引导兽的传说故事,和传说中提到的地名,习俗的由来,与现在当地的自然景观,文化景观的关系相呼应,来论证传说中的引导兽具有的普遍的文化意义,即以人为主体的文化景观和包括动植物在内的自然景观之间的关系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传说;引导兽;自然景观;文化景观

时代的巨变,我们的国家和民族,甚至每个人,每天也许都会有很多无意识中失去或不得不改变的东西,这个东西称之为抽象的文化也好,传统也好。一个独特的自然景观,或是生态环境和根植于那种自然景观中的独特的文化,如果没有消失在非自然的人为性的破坏之下的话,还是会以自然景观,文化景观相互作用的方式而被记忆下来。所谓“自然景观”,是指山脉河流,草原草滩,森林等所有自然存在的自然物,包括动植物。那么,由人和自然物之间关系而出现的,即通过人的加工改造而产生的房屋、道具、交通工具、田野风光、服饰等都可以说是人文景观。用美国著名的人文地理学家Carl Ortwin Sauer的话来说,“文化景观就是附加在自然景观上的人类活动形态”[1]。

笔者的领会,人文景观源自于自然景观,作为构成自然界的一部分并生存在自然环境的人类的每一段历程,无论发展程度或其结果如何,可以说都与为维持自身的延续而和自然界发生互相作用的历程有关。人和自然界间的关系,内涵着一个国家,民族或一个社区的历史记忆,这个记忆是不会远离人类社会的。那么,随着时代的巨变,在很多社会和文化都出现了与过去完全不同的巨大差异之当下,如何赋予依然根植于自然景观之根的人文景观之意义,是笔者这篇文章的主题。

笔者认为,人类学研究,其实是最可以把过去—历史和现在,把静态的自然景观和动态的人文景观衔接起来的一个学科。在下文,笔者将对被记忆下来的过去时的人和自然界,自然景观的关系,和用重视对变化和现在时现象研究的人类学之间的衔接点进行一个尝试,意在抛砖引玉,即对被记忆下来的人和自然界,自然景观间的关系和现象,与现在的文化景观之间的衔接点进行一个尝试性表述。

一、圣泉——一个与动物向导/自然生态有关的社区

1.关于泉水发现的两个传说

笔者从1990年代初开始到现在,对内蒙古锡林郭勒一个牧业社区(community)从1940年代开始到现在2017年的变化,进行了持续性的文献和实地考察结合的研究。冠在这个社区行政名称前面的名字叫阿尔善宝利格,这个名字源自当地的一个泉水的名称。而在发现泉水的地域,最终形成一个逐水草而居的牧业社会的社区,也与泉水的存在有关。关于泉水发现的过程,在当地的文史资料中只有一小段的记述。在1990年中期,一位老牧人给笔者讲述过这个泉水发现过程的传说。为叙述的清晰,下面将记录下来的老牧人讲述的内容作为传说1,把在地方文史资料中的记载作为传说2来进行分别表述。

△传说1

很久之前,这片草滩是大量的野生黄羊出没的地方,在没有发现这个泉水时,被叫做伊玛依陶(Ematoo),意思就是黄羊(Mongolian gazelle)出没的草滩。当时很多蒙古牧人,为获取食源和皮毛,一般会在夏秋之际猎狩黄羊的。有一天,一位牧人出猎时,猎伤了一只黄羊,在追赶黄羊的途中,在一片茂盛的芨芨草丛中腿上受伤的黄羊失去了踪影。不久,这只黄羊又出现在他面前,而且完全没有受伤的样子,在他面前跑来跑去的。牧人感到很奇怪,于是他找到了在黄羊失去踪影之后又出现的地方后,发现了一股由地下涌到地面上来的泉水,他喝了之后,感到十分舒适。以后他就记住了这个地方,每天都要去喝,还用泉水擦洗身体。不久,他觉得自己的肠胃越来越舒服,关节的疼痛也逐渐消失了。他还把发现这个泉水的过程和泉水能治病痛的体验告诉了周围的人,在那之后,关于这个泉水的传闻越来越广,一到夏季,四面八方的牧人就会赶着装满生活用具和食品的勒勒车,在泉水四周扎下蒙古包,饮用泉水治疗胃肠疾患等。

△传说2

在锡林郭勒草原上,很久以前就传颂着一种神话般的奇迹。据说,有一个蒙古族部落里,许多人得了一种难以医治的疾病,他们天天求神拜佛,祈祷早日康复,但无济于事。于是他们就外出求医。一天,他们在烈日炎炎下,艰难跋涉,热得口干舌燥,汗流夹背,正在难以忍受之际,忽然在他们面前奇迹般的出现了一片古老而神秘的草地。这里碧波万顷、风光绮丽、泉水清澈、鸟语花香,犹如仙人之境。他们争先奔往泉边,捧起泉水狂欢起来,泉水甘甜清心,一下子润透了每个人的心肺,身患疾病的人们,水到病除,顿觉心旷神怡。于是人们把泉水称为能祛邪除病的“仙水”在草原上传开了,所以每至夏三伏天,牧民赶着牛车,带上奶食,千里迢迢从四面八方赶来,在泉水周围搭起蒙古包,垒起象征吉祥的敖包,敬献上洁白的哈达,把泉水浸泡过的泥土抹在身上祛邪,治皮肤病,饮用仙水除病,治胃病。这已是很早的传说了①*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锡林浩特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锡林浩特市文史(第1辑),1985年第161-165页。。

2.作为自然景观的泉水的人文意义

在民俗学里有一个词汇叫做“Spirit animal(案内兽/动物向导/引导兽/向导兽)。”之所以被定义为向导,笔者认为,是因为动物将人类和人类得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相结合到了一起,即动物是将人类引导至一个更加适于生存,或是于人类有益的自然环境中。比如前面提到的传说1,就是一个例证。随着时光的流逝,那个社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是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发出的变化依然较小。比如,传说1提到的被叫做黄羊滩的草滩,至今还是芨芨草[Achnatherum splendens (Trin.)]遍地。泉水的所在地就在传说1中提到的伊玛依陶(Ematoo)的大草滩里,泉水至今依然被周围茂密的芨芨草所包围。那么,在几百年前的茫茫大草原上,以小规模分散的方式进行的游牧业,和以依存自然环境以游牧为生的蒙古牧人,在自然环境中与动物的关系就不仅只是狩猎者与被猎物的关系了。在草原上,动物依其动物本能,如嗅觉视觉及行动范围和能力,比人类更能熟悉也更能适应所生存的自然环境。在茫无人迹的大草原上,最初比牧人更早发现和使用那个泉水的是生活在被叫做黄羊滩的黄羊,也就很正常了。

比起加上了现在时的感性词汇的传说2,传说1更符合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而伊玛依陶这个地名是在没有发现泉水之前就被使用的,至今还在使用,比起加上了现在时的感性词汇的传说2,传说1更符合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虽然没有见诸于文字记载,但却很生动的记忆了当地的人文历史。

其次是泉水的名称。在这两个传说里都提到了关于泉水名称的由来。最初这个泉水的名字被叫做巴拉巴其(Balabathi),巴拉巴其是根据蒙古语音转写的汉语标记,在蒙古语里,巴拉巴其还具有毁坏的意思,但在这里是指“敲击”,因为泉水从地下涌出地面的声音,很像被听到的敲击地面的咕咚咕咚声,所以就被叫做巴拉巴其了。另外还有一个用汉字标记的名称是巴拉巴其阿尔善,这个名字是由当时一位喇嘛高僧命名的,用梵语称这个泉水为(Ahrsan),即转写为汉字的“阿尔善”或阿尔山,梵语的意思是“圣水”或“甘露”。再与用蒙古语表示圣水的(bolhg),即用汉字转写的“宝力格”或宝力嘎,合起来,就叫作“阿尔善宝力格”了。这个名称其实是在内蒙古喇嘛教最为广泛普及的清代,蒙古文化与外来文化融合的一个结果。

从地方志来看,从清代以后,阿尔善宝力格就成了当地行政区划的名称,一直沿用至今。现在,当地人在只意示泉水时,用巴拉巴其阿尔善,或简称阿尔善;比如去泉水那边时,就说去巴拉巴其了,或是去阿尔善了。但在表示当地的行政名称时则用阿尔善宝力格,比如阿尔善宝力格公社,或阿尔善宝力格镇。还有,因人们常年往返于泉水之地,在草原上用车轮压出的两道车道,之后也被当地作为地名和一个行政规划的名称。

3.以圣泉为中心形成的社区

而在发现泉水的地域,最终形成一个逐水草而居的牧业社会的社区,也与泉水的存在有关。这个社区在清代之前,是蒙古两个古老部族(aimagh)的相邻地区。本文用两个部的第一音节,用A部和H部来表述。清初这两个部落被分别改编为旗(khoshighun),到1940年代的中期,H旗除极少一部分部民外,大部分部民都随旗长迁往当时的蒙古人民共和国,留下的一小部分旗民并入相邻的A旗,组成为了圣泉苏木,即旗的下属行政编制。1950年代,苏木改称为人民公社,1980年代以后又恢复为苏木,在1990年开始的小城镇建设过程中,2002年起改称为镇。

从1940年代至今为止的60年中,这个社区的行政名称如上所述几经变化,但在行政规划之前的名称,如在公社这个行政名称前面使用的名字,包括每一个行政编制,如生产大队小队等的名城,都一直沿用了当地原有的地名,而这些地名都取自于河流草原等自然景观。即使是行政编制改编为汉文化社会的镇以后也同样,除了在原有名称之后冠以的镇之外,所有原有的名称不仅没有改变,新组建的居民委员会的名字也依然以当地原有的地名命名。这个社区至今以蒙古族牧民为主体,以草畜双承包的方式进行着畜牧业。

还有,两个传说述说的泉水的疗效效果也体现了当地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根据有关记载,这个泉水属于矿物质泉水,属重碳酸盐冷泉,地面泉水温度摄氏四点五度,每小时流量4吨,冬季水温恒定不变。据有关部门在1982年水质化验结果,含主要化合物和微量元素12种。即“重碳酸盐,二氧化碳”,重碳酸盐、游离二氧化碳、有机氮、氟化物、硫酸盐、铁、锰、鉻、铜,锌等。除水质硬度高于标准外,其他均不超过国家规定标准。同时,在地方蒙医研究所科研小组进行的长达3年的考察研究,并对1 100多人次以上的临床疗效观察后,认为含有丰富矿物质的泉水对慢性消化性疾病,骨关节炎,皮肤病,高血压病,过敏性疾病及神经系统的一些疾患都有不同程度的疗效。其中对慢性消化系统疾病,皮肤病,高血压病的疗效更为满意。①*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锡林浩特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锡林浩特市文史(第1辑),1985年第161-165页。

1980年代中期,当地苏木政府在泉水之处建设了可供200人住宿的疗养院,进入1990年代以来,在内蒙古草原展开的草原风情旅游的风潮之下,同时也是石油,煤炭等自然矿产被大量开发的环境下,当地政府为防止泉水滥用,没有将泉水作为自然景观而对外进行宣传,对外宣传似乎是最近几年才开始的。所以,迄今为止,位于草原僻静之处的泉水所在地,很少见到外来游客,大多还是一些以医治疾患为目的而来的人们和来游玩的当地人。1990年代,笔者在考察期间经常顺路进去喝些泉水,尤其是在受过牧人盛情的招待后。尤其是坐在周围的大石头上享受着蓝天的清澈和阳光的温暖,以及草滩发出的清香味道时,很容易进入一种思考的脱离尘世的状态。

现在,这口泉水还在持续的涌出地面,高至30公分之后又落入地下,在泉水涌出口的四周建起了木制凉亭围墙,泉水涌出口和四周都用石砖砌起来。在凉亭的北侧有一个敖包,是很久之前就有的,经1980年代扩修后,成了现在的样子,到泉水处的人,一般在离开泉水前,多会绕着敖包转3圈,或在敖包石上放些奶食,白酒或钱,以此来寄托泉水源远流长,不会枯竭的期待。

为保持清洁和防止水汽蒸发,在过去因地下泉水的渗出的几处沼泽地,即几处积水淤泥处的上面,都铺上了木板,仅留出1米见方的空地,供人们提取淤泥,据说,用淤泥敷在皮肤病患处治疗效果很好。在离泉水涌出口的四周几十米和数十米不等,都用铁丝网围住,在朝向东方向处建立了大门作为入口,收门票费10元,进去后泉水可随意喝,因泉水对积食患者有立竿见影之效果,很多人会在喝了泉水后马上出现腹泻现象,所以在里面和大门之内都建有公厕。

从有记载的时期看来,这个在清代就开始被广为利用的阿尔善泉水,其名声可以与内蒙古东部位于兴安岭地段的兴安盟有名的阿尔山媲美,尤其是在内蒙古中部和东部地区的蒙古族牧民中还是享有盛誉的。但因地处草原深处,离市中心有100多公里的路程,加上当地牧人们也并不热衷于对外宣传,所以现在并不广为外地人所知。尽管如此,从泉水发现的过程和名字的由来,都凝缩着当地独特的自然生态和历史文化。

那么,这种始于动物向导的传说,不仅只是内蒙古草原独有的现象,动物向导对理解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关系,自然景观的关系,具有着普遍性意义。笔者认为,大多见诸于民间传说之中的动物向导,之所以成为理解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关系的一个线索,就是因为其现象在人类社会史上属于普遍现象,并非只是限于一个特定的文化之中。

二、向导兽的传说和其人文/社会景观的意义

1.《水摆夷风土记》里的鹿

姚荷生先生在《水摆夷风土记》①*①此书内容由“征程记”和“十二版纳见闻录”这两部分构成,作者通过深入、广泛、全面的调查,用生动而自然客观地笔触,描绘出20世纪30年代西双版纳傣族的生存状态、民俗风情、自然环境、社会组织、语言文字以及民间文学等。第一部分“征程记”中的“恶风毒瘴元江城”一文中,有如下记述。

“元朝之前,元江是蛮夷之区,和中国不相往来,元宪宗时才归附中国,建为元江路。明洪武时改为元江府,永乐中升至为元江军民府……而且在元明两代,这里是最南的大城,再南去就是车里宣慰使的区域了”。“(当时,即1930年代姚荷生考察时期)元江的汉人多集中在城里,城外的坝子和山上则杂居着花腰摆夷和倮倮。在元代以前,这里完全是夷族的势力。后来汉族势力逐渐由昆明向南发展,他们抵抗不了,便慢慢向南迁移。元明以后,元江便完全成为汉人的都市,有些没有迁去的夷民,至今还散布在四乡。曾任车里县长多年的某先生在昆明告诉一个车里水摆夷的神话……车里的大土司本来住在元江,有一天外出打猎,射中了一只鹿,可是没有把它射死。那只鹿带着箭向前狂奔,土司在后面紧追,也不知走了多少路程,经过若干时候,忽然鹿不见了,只见前面一片平原,植物繁茂,景色幽美,他喜爱不已,回到元江,便率领本族人民,迁移到这座新乐园——车里来”[2]21。

在清代民间和地方志中,根据傣族的生活习惯和生活环境,把喜欢生活在河边湖边的傣族称为“水摆夷”,把居住在山区半山区和接近汉族地区的傣族称为“旱摆夷”,把元江,新平,普洱等地喜欢穿花围腰的傣族妇女含男人称为“花摆夷”。②*②西双版纳傣学研究会主编《傣族封建领主制研究》,中国文化出版社,2012年。笔者参考的是百度百科精品导读,中国文化官方网站。这个记载很自然的描述了1930年代后期云南的民族关系。在姚荷生先生文中提到的元江,现在全称为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现在属于玉溪市管辖。而这个记载中称的车里,原来是个县,在元代时就形成了商业据点,后来规划给普洱市,1953年归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后,原来的车里的范围,又被分为景洪市的一个市区和勐养镇和勐龙镇,这些地区水源和植物资源都十分丰富,类似传说中植物繁茂,景色优美的描述。但勐养镇的傣族现在被称为花摆夷,而有关与缅甸接壤的勐龙镇没有特提到傣族的分类。③*③百度百科傣族,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养镇,勐龙镇,景洪市各官方网站。

虽然在看到的有关现在傣族地区的动物里,几乎没有看到有关鹿的记载,但与笔者考察的圣泉地区的圣泉发现的经过一样,这种引导兽(Spirit-animal),姚荷生认为是普遍现象,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人类社会与猎取动物间的依存关系。

2.鹤鸣山和道教创始人张道陵

“相传,张道陵带着他的两个弟子游方,到了大邑县北面的一座大山上,这匹山,长满了松树和柏树,开满了野花。张道陵爬上了山顶,正看得出神,忽然飞来两只白鹤,歇在一棵高大的松树上,扇着翅膀“嘎嘎嘎”的叫了几声,又飞来一大群在张道陵的头上飞来飞去之叫唤。张道陵看出了神,又闻到了一股清香味,心头特别安逸。……张道陵感到奇怪,他又向四方看了好几遍,忽然对徒弟说,这座山像不像飞起来的白鹤。张道陵想到白鹤飞来飞去,风把树吹得摇来摇去,突然一座山就变得像一只鹤的情景,认定这一定是神灵在点化自己,因此决定留下来修炼,并把这座山起名为鹤鸣山。后来他在这里创立了道教,即五斗米教,鹤鸣山也就成了道教的发祥地”[4]338。

据大邑县公共网站的介绍,鹤鸣山位于四川成都西部大邑县城西北12公里鹤鸣乡三丰村,属岷山山脉,海拔1 000余米,山势雄伟、林木繁茂,双涧环抱,形如展翅欲飞的立鹤,北依青城山,南邻峨眉山,西接雾中山,足抵川西平原,距成都约70公里。因山形似鹤、山藏石鹤、山栖仙鹤及明代著名地理学家罗洪先《广舆图》词句“鹤鸣山岩穴中有古鹤,鸣则仙人去”和《诗经》诗句“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而得此名。

从东汉时期张道陵(公元34-156)正式创教之后的2次入蜀的时期和经过来看,张道陵第二次携弟子入巴蜀已过90高龄。为什么耄耋之年还要入蜀,一是“闻蜀人多纯厚,易于激化,且多名山”,对创教有利;二是“闻巴蜀疹气危害人体,百姓为病疫灾厄所困”,他要继续用符、丹为人治病,佐国佑民。入川后,他先居阳平山,后住鹤鸣山,还到了西城山、北平山、青城山,精思炼志等地,著作道书24篇,足迹遍及。①*①百度百科张道陵,鹤鸣山,道教等公式网页。

笔者认为,春秋中期成书的《诗经》里描述的“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是单指鹤鸣之声,还是指现在的鹤鸣山,还有待考证。张道陵入川是东汉(公元25-220年)后期,将鹤鸣山作为地名的传说,则与大邑县公共网站形容的形如展翅欲飞的立鹤,因山形似鹤、则与此山被称为鹤鸣山的传说有一定的关系。明代的《广舆图》里出现的关于鹤鸣山的名称也是后来的事了,即鹤鸣山的名字已经被叫起来之后的事情了。这个传说也可归类为动物向导类,即张道陵留在此山,也是因为鹤群之鸣,此山也因此而得名。至少可以说,比其后人的解释来说,这个传说的也许更具有鹤鸣山兼具的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的两重意义。

3.兔子和米仓山

很久以前,天下大旱,颗粒无收,川北一带的灾民纷纷逃亡老林,用野菜充饥度日。一天,一个小伙子正在找野食,突然树中跳出一只白兔。小伙子车身就撵,撵着撵着来到了一个山洞,……走进一个大厅,正中是一座石仓,里面全是白花花的大米。他将灾民们召集到洞里,灾民们在山洞里过了一个秋冬的安稳日子,把这洞叫米仓洞,把这匹山叫米仓山[4]339。

经查讯,米仓山自西北向东南延伸于川陕边界,一般海拔1 500~2 000米,为秦岭山系的广义大巴山的一段。其中紫阳县任河以西称米仓山,以东为狭义的大巴山。大巴山、米仓山多为石质山地或土石山地,森林覆盖率为26%,其中南郑县的黎坪、碑坝,岚皋及镇坪两县南部林木茂盛。与米仓山最有关联的是米仓古道。据1979年版《辞海》载:“米仓道,在今陕西南郑县南,位于川陕交界,东与大大巴山相连。自南郑经此山为入蜀要道,路皆险峻,古称米仓道。古代用兵,自陕入蜀,多出此道。”

根据笔者的查询,米仓古道始创于秦朝末年,兴于汉代。距今约3 500年,由殷代(前16-11世纪)诸侯国之一的“巴方”的巴人在夏末商初时开通,由古巴国的今巴中出发,越米仓山北达陕西古梁州,后延伸到汉中的“米仓古道”,是石牛道未开通之前唯一的一条川陕通道,名曰“巴岭路”是中国最早的国道。因米仓山古道,沿途很多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如米仓山国家森林公园等具有能体现当地的历史风貌。

尤其是在被称为在米仓山山岭中,很多熔岩洞都被开发为作为自然景观的旅游资源,可以想象,那些早期形成的熔岩洞,可能就是被称为存放米的仓的,但这个名字是否与始于秦末的米仓古道上的一些不为人知的故事有关呢?同时引人至洞的为什么不是其他被保护下来的云豹,羚羊,鸟类而是兔子呢?或是与云豹,羚羊相比,兔子是当地原有的动物,其他的则是后来才迁徙来的呢?还是相反,还需要与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以及变化相联系进行实证性的考察。

但是,引导人们发现米仓山的兔子,除了在民间传说中还留下些许的痕迹外,与笔者考察的圣泉地区那片叫做黄羊滩的草原一样,那里现在已经没有黄羊出没了,而是成为被牧人放牧在家庭牧场和采油厂石油採油机林立交织的草场上的牛马羊的天下了,无论如何,引导人们发现适于生存的环境或能提供人们更好的去处的,还只能是比人类更熟悉自然环境的动物,称它们为人类的引导兽,或向导并不过分。

4.吃新先喂狗的习俗

有一家人养了一条爱到处乱跑的狗,但不管它出去多久总会回来。有一次它跑出去3年都没回来,主人以为它不会回来了。原来它跑到很远的海里去洗澡,直到游到对岸才上岸,上岸后看到晒着金灿灿的稻子,他舔了舔感到味道很好,就用湿漉漉的身体滚了一身稻子,又跳下海朝家乡游回去。一去一来用了3年零6个月,到家后,它对着主人叫个不停,主人最后在他耳朵后面和尾巴上摸到了几粒稻子,主人不知叫什么,因是盗来的,就叫了“盗子”,后来才叫成“稻子”“水稻”。第二年,主人引水造田,种下了那几粒稻子,秋天收获了几碗,之后连年种稻连年丰收,这一带就有了大米。为了感谢狗弄回来稻种,每年新稻成熟,第一顿新鲜米饭,祖先都会叫狗吃第一碗。代代相传,就形成了吃新稻先喂狗的风俗,现在还有人家这样做[4]449-450。

这一传说,和土家人为什么爱狗的传说几乎是一样的。传说中“土家人养的狗——卡巴吉离开家乡后,经过很长时间后从江那边用尾巴粘了一些谷种回来了,人们就用这些谷种衍种,一年一年的谷种衍起来,人们就有大米吃了。土家人为了感谢卡巴吉,首先给它一碗大米吃。所以在过年节的时候,土家人都要给狗喂大米”[4]1254。

这两个传说提到的海和江,和四川处在长江上游地区的地理位置有关。四川境内又有雅砻江河岷江等河流,南面又与古来生产稻米的云南等地接壤,而稻米文化也正是由南向东向北传播开来的。那为什么不是人而是动物-狗呢?也许是在生产力低下的古代社会里,狗也是生产力的一部分有关系,即人与狗之间的关系与现在不同,是一种生产力间的关系。何况狗本能性的行动能力和适应能力,在自然环境中比起人来说更胜一筹。这个传说中的狗,是引进稻米或谷米的向导,传说中提到的吃新先喂狗以及爱狗的文化习俗,正是这个传说体现的人文或文化景观。这与其他珍惜狗,有着不吃狗肉习俗的民族有共同之处。

5.蒋娃和牛角蜂①*①牛角蜂:头黄色,胸棕黑色,有绒毛,腹黄黑相间,腹呈圆锥形,有3根毒针,广西岑溪等地方称为“三眼针”,即三根针的意思,跟一般的蜜蜂区别极大,分布地域全球。

从前,有个姓蒋的娃娃,屋里头穷的很。白天他到山上去放羊,夜晚住在草棚里给财主家看庄稼,挣钱养活老妈。有一天不知从哪里飞来了一大群牛角蜂,在他住的草棚边上的大树上垒了个葫芦那样大的蜂窝,牛角蜂每天都嗡嗡地飞来飞去。有一次,财主的儿子掏蜂窝,遭到牛角蜂的攻击,一天夜里就把蜂窝烧了。他去阻拦时又被财主打昏了过去。醒后,牛角蜂在他头上飞了几圈后又往北方飞去。蒋娃舍不得牛角蜂就跟着追上去,一直走了七七四十九天来到了京城。在经过一番曲折和考验后,最终在牛角蜂的引导下,他和当朝皇帝的女儿成了亲,成为皇帝的驸马[4]524。

这个传说据收集人记载是在浦江县收集到的,蒲江县位于成都平原西南部,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县,中国优质杂交柑桔生产基地。②*② 百度百科四川浦江县公式网站。蛰起人来其毒性比其他蜂类更大,长有三根毒针的牛角蜂,在这个传说里则是知恩报恩的引导兽—益虫。但为什么不是其他动物,而是蜂类呢,这一方面可说明当地自然环境,适于蜂类生存,也可能与古时当地人的生活曾经受益于牛角蜂有关系,不然突然在民间传说中杜撰出一个牛角蜂也是不自然的。在现在的蒲县信息里,没有养蜂文化或养蜂业的内容,这也许和当地早先的自然生态环境已经发生了变化的现象有关,当地人的生活是否还与牛角蜂或其他蜂类有关,更还有,当地是否有蒋姓人家,古时蒋姓家族是否出过驸马,这些都是需要进行实地考证的课题。

与上面提到的内容一样,包括动植物在内的自然界发生的变化,与时代的变化和人对自然资源的需求所采取的手段有关,而逐渐在远离着现代世界,但保存在民间记忆里的人和动物的关系,则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从现在看过去,又可以看到未来人类社会的图示,即人类越来越会脱离自然界,不再依赖自然界,不再靠牛角蜂的引导,不再与自然界发生任何关系也都可以寻找到属于人类社会的幸福。这就需要人类本身如何对待自然界了。如果像财主儿子捅蜂窝的话,是会招到自然界的报复的。

6.羌族的白石信仰的由来

很古的时候,传说在现在的黑水县的红岩乡,发生过一场很大的火灾。事情的经过和现在的白石信仰有直接关系。当时,这里有一个小伙子在山上放羊时,一天树上一只乌鸦告诉他说,这里很快要出9个太阳,接着就要把这里的草木全都晒死。我劝你赶快离开这个地方,但是不准告诉其他人,否侧你下场不会好。但小伙子一回到寨子就挨家挨户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大家,很快,全村人都逃走得救了,可这个小伙子却不幸变成了一块洁白雪亮的白石头。以后,人们为了感谢和怀念他,就在房顶中间,四角和周围墙顶上竖起了白石头,在过年过节之时对他祈祷祝颂。久而久之,这些白石头就成了人们信仰的神灵,白石头也保护了人们的快乐平安,粮食丰收,六畜兴旺[3]。

这个传说中的乌鸦,是间接型的引导动物,由于它的报信,人类避免了一场灾难。传说中的小伙子虽然很不幸变成了石头,但也由于相信乌鸦报信的真实性,使同族人生存下来,又被同族人以文化景观的方式记忆下来流传至今。

据查,黑水县羌族聚集的山地多为岩石山脉,自古以来,传统民居和碉楼也多用岩石垒起的。笔者在日本的大学课堂上,总是以羌族民居和碉楼为中心解说羌族的景观文化。在羌族文化里,神灵均以白石为象征,被敬奉于山中、林地、屋顶和室内。一般在碉房外部的屋顶四角供有5块白石,分别象征天神,地神,山神,山神娘娘和树神。其中天神地位最高,能主宰万物,福祸人畜。①*①百度百科:黑水县/羌族公式网站。这个文化景观是最能体现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羌族文化的独特性了。传说中提到的洁白雪亮的白石,经查,是白色石英石。据解释,石英是一种受热或压力就容易变成液体状的矿物。也是相当常见的造岩矿物,在三大类岩石中皆有之。因为它在火成岩中结晶最晚,所以通常缺少完整晶面,多半填充在其他先结晶的造岩矿物中间。纯粹的石英是无色,但因常含有过渡元素的杂质而呈现不同的颜色。石英很安定,不容易风化或变化为他种矿物。②*②百度百科:石英石公式网站。从这一解释来看,当地羌族用与建屋的白石,即石英石的形成与火有关。可以证明传说有一定的可信度。但为什么是乌鸦报信,乌鸦在羌族文化里具有怎样的象征意义,也是一个需要继续探寻的课题,在这里就不再延伸下去了。

三、结语

“尽管过去的一切,随流逝的时光流远了与今日的差距,但它毕竟还是今日的历史与文化之根”[2]。那些体现着不同地域个性的过去的一切,还能维持多久,涉及到人们对自然界和自然景观意义认识的角度和程度。所谓文化传统和社会制度,不能不说与自然景观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而文化的根基往往隐藏在一个不起眼的地名里,和一个人微言轻的草根的群体的记忆里。如何挖掘和激活最原生态的,或相对而言的原生态的记忆,也需要对文化人类学本身的意义-是否可叫做人类学的原生态,进行一个梳理,就像传说中善待人类的引导兽一样,至少在方法论上,我们还有很多事情要做。这是执笔本文之抛砖引玉的目的。

[1] Sauer C O. The Morphology of Landscape[M].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25.

[2] 姚荷生.水摆夷风土记[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

[3] 中国民间文学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民间文学集成四川卷编辑委员会.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四川卷(上·下)[M].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8:1156.

ImplicationsontheRelationshipbetweenManandAnimal:ACaseStudyofSpiritAnimalsinLegends

GAO Ming-jie

(DepartmentofChineseStudies,AichiUniversity,Nagoya,Japan)

This paper utilizes records on local legends collated by the author during a research excursion to an administrative community in the pastoral region of Inner Mongolia. Using such records as a backdrop,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names of places in that community, and the local natural landscape—Shengquan and the origin of its name. The combination between the region’s natural and cultural landscapes present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human beings and animals, especially the spirit animals. The paper also makes reference to similar legends regarding spirit animals that have been circulated in ethnic areas of Sichuan province, the origins of place names and customs in such legend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rea's contemporary natural and cultural landscapes, which uses to demonstrate the universal cultural significance about spirit animals, that is, the implic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ultural landscapes and the natural landscapes (including plants and animals) on the modern society.

legends; spirit animals; natural landscapes; cultural landscapes

2017-11-09

高明洁,日本爱知大学大学院中国研究科教授。

C958

A

1674-621X(2017)04-0077-08

王健]

猜你喜欢
鹤鸣泉水
放鹤亭
青年是“从0到1”创新的主力军
珍珠泉水
鹤鸣
鹤鸣
杨鹤鸣
在扎龙
泉水与盐水
掬一捧六泉水 洗净凡尘
难忘那眼泉水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