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湿解郁方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慢性胃炎伴焦虑、抑郁的临床研究

2018-01-06 08:27张国庆
河北中医 2017年12期
关键词:柴胡胃炎证候

凌 鹏 张 莎 张国庆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中医院消化内科,浙江 杭州 311106)

化湿解郁方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慢性胃炎伴焦虑、抑郁的临床研究

凌 鹏 张 莎1张国庆2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中医院消化内科,浙江 杭州 311106)

目的观察化湿解郁方联合常规西药对慢性胃炎(CG)伴焦虑、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CG伴焦虑、抑郁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1例予常规CG西药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治疗组21例在常规CG西药治疗基础上予化湿解郁方治疗,2组疗程均为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采用综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评价焦虑、抑郁情况。结果2组治疗后各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P<0.05,P<0.01),治疗组治疗后胀痛窜痛、脘胁胀满、恶心呕吐、精神抑郁、胃脘灼热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焦虑、抑郁比例均低于本组治疗前(P<0.01),2组治疗后焦虑、抑郁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HAD焦虑评分(HAD-A)、HAD抑郁评分(HAD-D)降低(P<0.01),2组治疗后HAD-A、HAD-D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湿解郁方对缓解CG伴焦虑、抑郁患者中医证候及焦虑、抑郁程度有效,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化湿;解郁;胃炎;焦虑;抑郁;中西医结合疗法

慢性胃炎(chronic gastritis,CG)为临床常见病,有研究表明CG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发生率为38%[1]。消化系统的运动和分泌功能主要受自主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易受内外环境刺激及情绪因素的影响,是心身相关最敏感的器官[2]。在焦虑、抑郁状态下,胃的消化和排空受到抑制[3],内脏痛觉阈值会降低[4],因而患者较正常人更易出现或加重躯体症状如上腹饱胀、腹痛、缺乏食欲、恶心、呕吐、嗳气、睡眠障碍等CG常见临床表现,这些症状又反过来加重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形成恶性循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故CG更多的表现为“身心疾病”的趋势[5]。2013-03—2014-12,我们采用化湿解郁方联合常规西药治疗CG伴焦虑、抑郁患者21例,并与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联合常规西药治疗21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42例均为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中医科门诊确诊为CG伴焦虑、抑郁状态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1例,男9例,女12例;年龄19~65岁,平均(50.03±6.52)岁;CG病程1~3年,平均(1.60±2.06)年。对照组21例,男7例,女14例;年龄18~63岁,平均(49.58±6.84)岁;CG病程1~3年,平均(1.58±1.93)年。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选择

1.2.1 西医诊断标准 CG诊断标准参照《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2012年,上海)》[6]制订,主要依据胃镜及胃部活检的病理结果来诊断。焦虑、抑郁诊断标准主要采用综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HAD)[7]诊断。

1.2.2 中医辨证标准 参照《慢性胃炎中西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011年天津)》[8]《慢性胃炎的中西结合诊治方案(草案)》[9]《中医内科学》[10]等。(1)肝郁气滞证。主症:①胃脘胀痛或痛窜两胁;②每于情志因素而痛作;③脉弦。次症:①嗳气频繁;②胸闷喜太息;③不思饮食;④精神抑郁;⑤舌质淡红,苔薄白。胃镜象:①蠕动活跃或减慢;②胃黏膜红斑,呈点、片状或条状。证型确定:具备主症2项加次症1项,或主症第1项加次症2项,并结合胃镜象。(2)脾胃湿热证。主症:①胃脘灼热胀痛;②口苦口臭;③脘腹痞闷,渴不欲饮;④舌质红,边尖深红,苔黄厚或腻。次症:①胃黏膜急性活动性炎症,充血糜烂明显;②小便黄;③脉滑或濡数。证型确定:具备主症2项加次症1项。

1.2.3 纳入标准 ①符合西医CG诊断标准,同时符合中医脾胃湿热+肝郁气滞证的辨证标准;②幽门螺杆菌检测阴性,或既往阳性但纳入试验前复查已明确根除者;③HAD评分满足焦虑、抑郁至少1项总分≥9分;④年龄在18~65岁之间;⑤治疗前2周内未使用中西药物治疗胃炎及焦虑、抑郁者;⑥自愿作为受试对象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4 排除标准 ①年龄<18岁或>65岁者;②有严重酒精及药物(如毒品)依赖者;③有上消化道手术史或伴有消化道出血、消化道溃疡者;④妊娠、哺乳期妇女及对研究用药过敏者;⑤合并有心、脑、肝、肾脏器或造血系统等严重疾病者、恶性肿瘤及精神病患者;⑥需长期坚持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者;⑦同时参加其他临床试验者。

1.2.5 剔除标准 ①符合纳入标准,但依从性差的患者;②治疗过程中出现严重副作用,需要停药及给予相关药物治疗者;③治疗过程中不能定期随访或者失访者。

1.3 治疗方法

1.3.1 常规治疗 CG的治疗目的是缓解症状和改善胃黏膜炎性反应;治疗应尽可能针对病因,遵循个体化原则。故所有纳入试验的患者均根据临床表现及胃镜结果予以CG的西医药个体化治疗。如有胃黏膜糜烂和(或)以泛酸、上腹痛等症状为主者,给予H2受体拮抗剂法莫替丁片[高舒达,安斯泰来制药(中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1023631]20 mg,每日2次餐前口服;如以上腹饱胀、恶心呕吐等为主要症状及胆汁反流性胃炎者予以促动力药枸橼酸莫沙必利片(瑞琪,江苏豪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0315)5 mg,每日3次餐前30 min口服。

1.3.2 对照组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黛力新,丹麦灵北制药,注册证号H20080175)1片,每日2次晨起和午餐后服用。

1.3.3 治疗组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化湿解郁方。药物组成:藿香10 g,厚朴6 g,法半夏12 g,茯苓12 g,薏苡仁12 g,泽泻15 g,柴胡6 g,香附6 g,陈皮6 g,郁金10 g,酸枣仁10 g,炙甘草6 g。临证加减:泛酸较重者加用吴茱萸3 g;食积腹胀、纳差者加焦山楂、焦神曲各15 g;胃脘灼热较甚者加黄连3 g;脘胁胀满较甚者加瓜蒌9 g。日1剂,水煎取汁300 mL,于早晚饭后30 min服用。

1.3.4 疗程及注意事项 2组疗程均为4周。患者临床试验期间所用药物均来源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中西药房;自观察之日起,要求患者忌烟酒及辛辣刺激、煎炸油腻等不易消化食物;试验期间禁止合并使用其他抗焦虑、抑郁药,禁用具有疏肝解郁、宁心安神等功效的中药,可以使用治疗躯体疾病(如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等的基础治疗药物,但尽量保持药物种类及剂量不变。

1.4 观察指标 观察用药前及治疗满4周时患者中医证候及焦虑、抑郁水平等积分的变化。①中医证候采用统一制定的表格记录患者胃脘胀痛、脘胁胀满、情志影响(每于情志因素而痛作或加剧)、恶心呕吐等主症及精神抑郁、嗳气频繁、胃脘灼热、口苦口臭等次症症状积分,主症按无、轻度、中度、重度定为0、2、4、6分,次症分别定为0、1、2、3分;②采用HAD量表[7]评定焦虑和抑郁症状:评分≥9分为有焦虑和(或)抑郁症状。HAD主要应用于综合医院对患者进行焦虑和抑郁的筛查,共由14个条目组成,其中7个条目评定抑郁评分(HAD-Depression,HAD-D),7个条目评定焦虑评分(HAD-Anxiety,HAD-A)。

2 结 果

2.1 2组治疗前后焦虑、抑郁情况比较 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后焦虑、抑郁情况比较 例(%)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1

由表1可见,2组治疗后焦虑、抑郁比例均低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后焦虑、抑郁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分,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由表2可见,2组治疗后各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对照组治疗后胀痛窜痛、脘胁胀满、恶心呕吐、精神抑郁、胃脘灼热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2组治疗前后HAD-A、HAD-D评分比较 见表3。

表3 2组治疗前后HAD-A、HAD-D评分比较 分,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1

由表3可见,2组治疗后HAD-A、HAD-D评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后HAD-A、HAD-D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4 安全性观察 治疗组有1例出现服药后轻度腹泻;对照组有2例出现服药后兴奋和失眠,3例出现口干,但坚持服药后均自行改善。2组治疗后复查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等与治疗前相比均未发现异常改变。

3 讨 论

现代医学认为,CG是慢性炎性细胞(单个核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为主,病理观察内容主要包括5项组织学变化,即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炎性反应(单个核细胞浸润)、活动性(中性粒细胞浸润)、萎缩(固有腺体减少)、肠化(肠上皮化生)等[11]。CG的治疗目的是缓解症状和改善胃黏膜炎性反应,治疗应尽可能针对病因,遵循个体化原则[6]:①如幽门螺杆菌阳性的CG有胃黏膜萎缩、糜烂或消化不良症状者,推荐根除;②有胃黏膜糜烂和(或)以泛酸、上腹痛等症状为主者,可根据病情或症状严重程度选用抑酸剂、H2受体拮抗剂或质子泵抑制剂;③如上腹饱胀、恶心或呕吐等为主要症状者可用促动力药,而伴胆汁反流者则可应用促动力药和(或)有结合胆酸作用的胃黏膜保护剂;④具有明显的进食相关的腹胀、纳差等消化不良症状者,可考虑应用消化酶制剂;⑤有明显精神心理因素的慢性胃炎患者可用抗抑郁药或抗焦虑药;⑥中医中药可用于CG的治疗。虽然本研究对照组采取的是个体化治疗基础上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严格遵循指南用药,但是很多患者不易接受精神病类药物,并且此类药物起效慢,价格昂贵,患者经济上和心理上都承受很大负担,临床应用中受到诸多限制。《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2012年,上海)》中明确提出中医中药可用于CG的治疗[6],故本研究联合应用中药化湿解郁方进行治疗,观察中药治疗对CG伴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

本研究自拟方剂化湿解郁方是针对肝郁气滞兼脾胃湿热证型拟订的以清热化湿、疏肝理气,解郁安神为特点的经验方。CG伴焦虑、抑郁患者多为CG迁延难愈而引起的情志异常,基本病位在胃,与肝、脾关系密切,湿热阻滞,中焦气机不利,脾胃升降失职为导致本病发生的主要病机。湿热蕴结脾胃,脏腑经络运行受阻,引起中焦气机阻滞,进而导致胃痛及抑制肝气条达等;肝木疏土,助其运化,脾土营木,利其疏泄,肝郁气滞易犯脾胃,即忧思恼怒,伤肝损脾,肝失疏泄,横逆犯胃,脾失键运,胃气阻滞,均致胃失和降,而发胃痛。湿热蕴结则气机不畅,气郁则湿不化,二者互为因果。当此类患者思虑忧愁过度时,还可耗伤心气,致心神失养,所以治疗应以清热化湿为主,辅以疏肝理气,解郁安神,湿热去则气机畅,气机畅则湿热难以再生。化湿解郁方中藿香味辛微苦,能助中州清气,善化湿浊;厚朴、法半夏行气化湿,散结除痞;茯苓、薏苡仁益气健脾渗湿;泽泻淡渗利湿;柴胡理气疏肝;香附、陈皮调气宽中,与柴胡合而升降调气;郁金行气解郁;酸枣仁养心安神;炙甘草缓急止痛,调和药性以助药力发挥。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化湿、疏肝理气、解郁安神之目的。化湿解郁方由藿朴夏苓汤合柴胡疏肝散加减化裁而来。藿朴夏苓汤是治疗脾胃湿热证的代表方之一,有研究表明藿朴夏苓汤治疗CG效果良好,可能通过抑制炎症细胞因子的生成,减轻炎症反应,减轻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血脂代谢的影响,且随着炎症介质水平的降低反馈调节白细胞介素10(IL-10)的生成减少,从而达到纠正脂质代谢紊乱的目的,发挥清除温病湿热致病因子的作用[12]。毛平安等[13]、卓冬婷等[14]运用藿朴夏苓汤加减方治疗脾胃湿热型CG,均取得了良好疗效。柴胡疏肝散是治疗肝郁气滞证的代表方之一,治疗抑郁症具有良好的效果。董海影等[15]观察抑郁症模型大鼠海马乙酰胆碱代谢的变化规律及柴胡疏肝散对其影响时发现,胆碱能神经系统与抑郁症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说明柴胡疏肝散抗抑郁症的作用可能与其抑制大脑组织海马区乙酰胆碱转移酶蛋白和mRNA表达,降低大脑海马区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和蛋白表达有关。徐智娟等[16]在CG伴抑郁的治疗中,单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有效率为70%,柴胡疏肝散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有效率为93.3%,说明中西医结合疗效更好。

本研究结果显示,针对CG伴有焦虑、抑郁患者,在抑酸、保护胃黏膜、促胃动力等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化湿解郁方治疗,在改善部分中医证候方面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在改善焦虑、抑郁及药物安全性方面与单纯西药组疗效相当。因此,化湿解郁方治疗CG疗效显著,抗焦虑、抑郁作用与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相当,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1] 刘玲.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果胶铋和莫沙必利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观察[J].徐州医学院学报,2009,29(12):812-814.

[2] 张文珍,任华伟,帕里哈.慢性浅表性胃炎病情反复原因观察及健康教育[J].吉林医学,2012,33(29):6421-6422.

[3] 姚宏昌.重视消化系统心身疾病的研究[J].中华消化杂志,2001,21(3):133-134.

[4] Mayer EA.Emerging disease model for 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J].Am J Med,1999,107(5A):12S-19S.

[5] 潘华君.氟哌噻吨治疗伴焦虑抑郁症的浅表糜烂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1,20(7):641-642.

[6]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2012年,上海)[J].中华消化杂志,2013,33(1):5-16.

[7] Zigmond AS,Snaith RP.The 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J].Acta Psychiatr Scand,1983,67(6):361-370.

[8]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011年天津)[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32(6):738-743.

[9]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慢性胃炎的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草案)[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4,12(2):172-175.

[10] 周仲瑛.中医内科学[M].7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201.

[11] Dixon MF,Genta RM,Yardley JH,et al.Classification and grading of gastritis.The updated Sydney System.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the Histopathology of Gastritis, Houston 1994[J].Am J Surg Pathol,1996,20(10):1161-1181.

[12] 阙铁生,常丽萍,吕军影,等.加味藿朴夏苓汤对温病湿热证大鼠模型血清TNF-α、IL-10及血脂代谢的影响[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2,29(2):197-200.

[13] 毛平安,郑宋明,周冬仙,等.藿朴夏苓加减方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1,18(2):153.

[14] 卓冬婷,吕军影,黄李平,等.加味藿朴夏苓汤对脾胃湿热证临床疗效及舌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31(2):168-171.

[15] 董海影,张晓杰.柴胡疏肝散对抑郁模型大鼠海马乙酰胆碱代谢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26(1):163-167.

[16] 徐智娟,蔡嵩.柴胡疏肝散、黛力新治疗慢性胃病伴抑郁疗效观察[J].中华全科医学,2010,8(4):454-455.

10.3969/j.issn.1002-2619.2017.12.017

R573.305;R749.052

A

1002-2619(2017)12-1837-04

1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中医院检验科,浙江 杭州 311106

2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中医科,江苏 苏州 215004

凌鹏(1988—),男,住院医师,硕士。研究方向:中西结合对消化系统疾病的诊疗。

2017-07-20)

李珊珊)

猜你喜欢
柴胡胃炎证候
肥胖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容易导致慢性胃炎的六件事要知道
核桃柴胡间作技术
HPLC法同时测定柴胡桂枝汤中6种成分
柴胡汤类方剂用于肝恶性肿瘤治疗进展
10 种中药制剂中柴胡的定量测定
昆明地区儿童OSAHS中医证候聚类分析
慢性胃炎中医临床治疗之我见
基底节区出血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
辨证治疗慢性胃炎6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