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强戒人员共情能力、社会支持对戒毒动机的影响*

2018-01-09 23:59刘国艳谢琴红刘志军宋兴勇何静苏艳华朱千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2017年6期
关键词:戒毒共情毒品

刘国艳,谢琴红,刘志军,宋兴勇,何静,苏艳华,朱千

(遵义医学院管理学院,贵州省遵义市563003 )

女性强戒人员共情能力、社会支持对戒毒动机的影响*

刘国艳,谢琴红,刘志军,宋兴勇,何静,苏艳华,朱千★★

(遵义医学院管理学院,贵州省遵义市563003 )

目的::探究女性强戒人员的共情能力、社会支持情况对其戒毒动机的影响。方法::采用改变准备度与治疗迫切性评估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及人际反应指针量表对255名女性强戒人员进行调查。结果(1)海洛因强戒人员的行为改变得分显著高于新型毒品强戒人员(t=2.993,p=0.003);不同文化程度强戒人员,其社会支持存在差异显著差异(F(2,231)=9.567,p=0.000),高中及以上的文化程度的女性强戒人员社会支持最高。(2)戒毒动机与共情能力(r=0.316,p=0.000)、社会支持(r=0.138,p=0.027)均呈显著正相关。(3)共情能力及社会支持共解释了戒毒动机变异的12.1%。结论:女性强戒人员的社会支持、共情能力影响其戒毒动机。

女性强戒人员;共情能力;社会支持;戒毒动机

药物成瘾是一种反复发作的慢性大脑疾病,表现为不顾严重的不良后果,持续地强迫性觅药和用药。有研究表明早期的生理脱毒并不意味着戒毒成功,半年的复吸率达到93.5%[1],而在复吸的原因中,心理原因占的比重最大(46.8%),社会因素次之(37.6%)[2]。从心理因素的角度出发,强戒人员要从心理上摆脱对毒品的依赖,改变自己的复吸行为,除了用心理治疗技术进行干预外[3],还要了解他们戒毒的动机。动机属于心理学术语里面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个体行为的直接原因之一[4],是个体行为改变的重要推动力[5]。有研究者认为,复吸往往与不良的戒毒动机存在关系,戒毒人员复吸的直接原因之一是不良的戒毒动机[6],端正他们的戒毒动机可以有效地降低复吸率[7],而良好的戒毒动机可提高戒毒的成功率[8]。以往研究证实,社会支持与戒毒动机呈显著正相关[9,10],提高社会支持的程度可使其戒毒动机得到提高[11]。

在心理学领域,共情能力不仅是一种对他人状态的情绪反应,而且也是一种站在他人观点上来理解他人状态的一种认知反应[12]。国内关于共情的研究起步较晚,主要集中在心理咨询领域[13],对戒毒领域的共情研究相对较少。有研究认为,吸毒人员的共情能力比较低,可能会导致家庭关系更为紧张,从而获得较少的社会支持[14]。对于女性强戒人员而言,有研究显示,女性比男性滥用毒品更频繁,更难戒除毒品,有更高的复吸风险[15]。女性强戒者出所后易出现焦虑、抑郁、迷茫、无助、烦躁等心理问题,进而引发复吸[16]。出所后,她们是否能够感知到家人、朋友对她们的支持可能也与他们的共情能力有关。

综上所述,社会支持与戒毒动机、共情能力均存在一定的关系,那么,共情能力、戒毒动机之间是否有关系呢?故本研究以女性强戒人员为研究对象,试图探究其共情能力、社会支持、戒毒动机的特点及共情能力、社会支持对戒毒动机的影响。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在贵州省女子强制戒毒所采用随机取样方法进行调查,施测过程统一指导语,被试依次回答问题,完成问卷后由主试统一收回问卷。

1.2 研究工具

本研究使用自编人口学问卷、改变准备度与治疗迫切性评估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中文版人际反应指针量表对女性戒毒人员进行问卷调查。

1.2.1 自编人口学问卷

自编人口学问卷包括个人信息调查(年龄、性别、吸食毒品类型、宗教信仰、家庭所在地、民族、籍贯、有无严重生理疾病等)、社会情况调查(入所前教育程度、入所前婚姻状况、职业状况、18岁前的家庭教养方式等)及其他情况调查三部分。

1.2.2 改变准备度与治疗迫切性评估量表(Stages of Change Readiness and Treatment Eagerness Scale )

采用改变准备度与治疗迫切性评估量表(SOCRATES)[17]对戒毒人员的戒毒动机进行评估。量表共三个维度,问题认识、矛盾状态、行为改变,量表因子的重测信度在0.82-0.93之间,克伦巴赫α系数在0.60-0.96之间。本研究中α系数为0.639,说明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

1.2.3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evalued Scale)

该量表由 肖水源编制[18],分为社会支持主观支持、社会支持客观支持、社会支持利用度三个维度,共10个项目。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89-0.94之间,α系数为0.92。在本研究中α系数是0.772,具有较好的信度。

1.2.4 中文版人际反应指针量表(Interpersonal Reactivity Index-C, IRI-C)

该量表由 詹志禹所改编[19],用来测个体的共情能力。量表共22个项目,分为4个维度,分别为观点采择、个人痛苦、共情性关心、想象力。信度和效度的研究结果显示各分量表的建构信度在0.59~0.75之间,重测信度在0.59~0.78之间。在本研究中α系数为0.779。

1.3 数据处理

使用SPSS18.0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分类变量采用构成比率等进行统计描述,对定量数据采用±s描述,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比较女性强戒人员不同心理特征及影响因素。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研究结果

2.1 研究对象和人口学特征

抽取268名女性强戒人员发放问卷,收回268份。剔除有规律作答及无效问卷后,保留255份,有效率为95.15%。其中,海洛因强戒者154人(60.39%),新型毒品强戒者101人(39.61%),文化程度:小学67人(26.27%)、初中131人(51.37%)、高中及以上57人(22.35%)。

2.2 戒毒动机、社会支持、共情能力在各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检验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女性强戒人员在各量表及维度上的得分进行毒品类型比较;而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女性强戒人员在各量表及维度上的得分进行了文化程度比较。结果表明,(1)海洛因强戒人员在行为改变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新型毒品强戒人员(P<0.01),而在社会支持总量表及各其维度、共情能力总量表及其各维度上的得分差异均不显著(p>0.05)。(2)方差分析发现,不同文化程度强戒人员在戒毒动机总量表及各维度、共情能力总量表及各维度上差异不显著(p>0.05),而在社会支持的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及总量表上的得分差异显著(p<0.001;p<0.01;p<0.001)。通过LSD事后检验发现,高中及以上的文化程度的女性强戒人员的得分最高。

2.3 戒毒动机、社会支持、共情能力的相关分析

对戒毒动机量表各维度与社会支持量表各维度进行相关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戒毒动机与社会支持及其利用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行为改变与社会支持及其利用度显著正相关(p<0.01)。

对戒毒动机量表各维度与共情能力量表各维度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戒毒动机、问题认识均与共情能力及各维度呈显著正相关(p<0.01)。观点采择维度与矛盾状态维度呈显著负相关(p<0.01)、与行为改变维度呈显著正相关(p<0.01)。

表1 戒毒动机、社会支持、共情能力在各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检验(N=255,±sD)

表1 戒毒动机、社会支持、共情能力在各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检验(N=255,±sD)

注:*P<0.05; **p<0.01;***p<0.001,下同

毒品类型项目文化程度海洛因(n=154) 新型毒品(n=101) t值 小学(n=67)初中(n=131)高中及以上(n=57) F值问题认识 27.76±3.01 27.79±6.79 -0.032 27.49±3.60 28.35±5.55 26.98±3.85 1.874矛盾状态 12.81±2.65 13.36±3.06 -1.504 12.70±3.09 12.83±2.54 13.63±3.04 2.044行为改变 36.26±5.53 34.15±5.25 2.993** 36.20±8.01 35.70±3.93 34.51±4.52 1.585戒毒动机 76.89±5.97 75.78±9.24 1.046 76.76±7.78 77.06±7.18 75.11±7.14 1.433客观支持 5.89±2.20 6.21±2.61 -0.968 5.64±2.42 5.63±2.11 7.07±2.54 8.665***主观支持 9.51±2.47 9.49±2.45 0.067 9.56±2.67 9.10±2.23 10.43±2.26 6.366**利用度 6.43±1.70 6.58±1.66 -0.663 6.27±1.67 6.53±1.79 6.83±1.62 1.602社会支持 22.15±4.16 22.26±4.90 -0.200 21.97±4.33 21.42±4.11 24.31±4.53 9.249***观点采择 10.89±3.33 10.90±4.23 -0.022 10.77±3.85 11.22±3.78 10.65±3.39 0.605个人痛苦 8.03±4.08 8.32±4.81 -0.501 8.70±4.38 8.22±4.36 7.56±4.27 1.062共情性关心 11.70±3.51 11.78±3.18 -0.181 11.11±3.71 12.11±3.21 11.58±3.40 1.979想象力 9.83±3.62 10.07±3.60 -0.504 9.51±3.33 10.34±3.84 9.49±3.17 1.769共情能力 40.13±9.43 41.01±10.95 -0.644 39.90±11.44 41.70±9.69 38.49±8.76 2.219

表2 戒毒动机、社会支持的相关分析(r)(N=255)

表3 戒毒动机、共情能力的相关分析(r)(N=255)

2.4 共情能力、社会支持对戒毒动机的回归分析

以戒毒动机为因变量,社会支持、共情能力为预测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结果发现社会支持、共情能力均能显著预测戒毒动机,共情能力及社会支持共解释了戒毒动机的总变异性的12.1%。

3 讨论

3.1 女性强戒人员的戒毒动机、社会支持、共情能力在各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检验

在毒品类型上,本研究结果表明,女性海洛因强戒人员行动改变的程度显著高于女性新型毒品强戒人员。有研究发现,毒品成瘾者认为新型毒品的毒性没有海洛因大,且吸食新型毒品的人员缺乏对新型毒品的认识,易认为危害小更不抗拒使用[20]。基于毒品成瘾者对不同毒品类型的毒性认知的不一样,可能促使女性海洛因强戒人员更愿意采取措施去戒毒。同时,本研究结果发现吸食不同毒品类型的强戒人员在社会支持及共情能力量表上差异不显著。可能的原因是,由于强戒所的特殊环境,及她们每天规律的生活作息使她们所感受的社会支持,以及站在别人的角度上思考问题的能力差异不大。

在文化程度上,本研究的结果发现,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女性强戒人员在社会支持上的得分最高。可能的原因是,文化程度较高的戒毒人员更清楚毒品的危害性、理解能力更强,身边的朋友及家人对她们有更高的期待,因而给她们更多的支持。当然,由于本研究文化程度较高的被试并不是太多,对于这一结果的解释可能还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

3.2 共情能力、社会支持、戒毒动机的相关分析

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社会支持与戒毒动机呈显著正相关,这与前人的研究结果一致[10]。多给予强戒人员关心和帮助,她们的戒毒动机就更高,戒毒成功的可能性就更大。共情能力与戒毒动机成正相关。有研究表明,共情在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促进亲社会的行为的发生[21,22]。同时,另外的研究发现,共情训练对于减轻戒毒人员对亲人的不满有明显的作用[23]。强戒人员亲社会行为的增多,她们更容易认识到吸毒给社会带来的危害,进而提高自己的戒毒动机。而对亲人的不满程度减轻会促使强戒人员更能体会到他们家人的感受,站在他们家人的角度上想问题,戒毒动机相应地增强。

3.3 共情能力、社会支持对戒毒动机的回归分析

共情能力及社会支持共解释了戒毒动机的总变异性的12.1%。可能的原因是,影响戒毒动机的因素有很多,很多强戒人员自述戒不了毒主要是心瘾难戒,对毒品的渴求也是影响戒毒动机的一个因素,如果将渴求、社会支持、共情能力同时作为戒毒动机的预测变量,也许解释的百分比会更高。而社会支持、共情能力这两个变量对戒毒动机的预测作用,说明了要提高强戒人员的戒毒动机,强戒人员不仅需要周围身边人群的关心与帮助,同时还需要提高自身共情能力,在家人给予关系、温暖的同时,自己也要多为家人考虑。

4 结论

4.1 吸食毒品类型、文化程度不同的女性强戒人员在戒毒动机、社会支持、共情能力上所呈现的特点有所不同,可根据女性强戒人员不同的特点进行分类矫治。

4.2 社会支持、共情能力均会对戒毒动机产生影响。可通过提高社会支持、共情能力进而提升女性强戒人员的戒毒动机。

[1]孙步青, 叶遇高, 秦领军. 615例海洛因依赖者复吸原因调查与分析[J].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2001, 10(3)∶214-216.

[2]高志勤, 余海鹰, 赵汉清,等. 海洛因依赖者复吸的社会心理因素及预防复吸的综合性干预研究[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0,18(10)∶1169-1171.

[3]赵雪莲. 心理治疗技术在戒毒康复中的应用[J]. 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15(6)∶27-31.

[4]李建明. 社会心理学[M].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

[5]陆凤英, 汤永隆, 曹梦露,等. 儿童虐待与戒毒动机∶自我概念的中介效应[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4, 30(5)∶527-532.

[6]张建军, 曹长安. 海洛因依赖者戒毒动机及其对复吸的影响分析[J].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2000(1)∶22-24.

[7] 高志勤, 张书友, 周翠琴. 海洛因依赖者戒毒动机与复吸的关系[J].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2002(5)∶24-25.

[8]陈展, 杨波, 刘思卿. 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戒毒动机、事件影响以及相互关系的特点[J]. 心理研究, 2011, 04(3)∶67-71.

[9]侯峰, 韩道国, 刘洁,等. 社会支持在戒毒者自我效能与戒毒动机之间的中介效应[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6, 32(18)∶1408-1412.

[10]肖梦星. 戒毒人员社会支持、自尊和戒毒动机的关系及干预研究[D].西南大学,2016.

[11]刘智勍, 董晓雯. 自愿戒毒者的治疗动机与领悟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J].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2014(3)∶139-143.

[12]林栋. 初中生共情、情绪调节对合作倾向的影响与干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6.

[13]康丽娟, 张新宇. 共情的研究进展[J]. 全科护理, 2012, 10(35)∶3346-3348.

[14]郎潇寒, 刘远, 周萍. 共情训练对戒毒康复人员共情能力和家庭亲密度的影响[J].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2017, 23(1).

[15]王姗姗, 韩慧, 李煦,等. 苯丙胺类物质滥用者吸毒特征的性别差异分析[J].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2016(5)∶463-467.

[16]王凤兰, 杨遇林, 阎晓丽,等.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女性强戒人员的心理行为矫治及防复吸教育探究[J].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2016,22(2)∶93-95.

[17]潘朝东. “ 改变准备阶段和治疗迫切性量表”的修订及药物滥用住院病人动机变化过程的初步研究[D]. 华南师范大学, 2009.

[18]肖水源.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的理论基础与研究应用[J].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1994,(02)∶98-100.

[19]詹志禹.年级、性别角色、人情取向与同理心的关系.台湾:台湾政治大学教育研究所,1987,125-154

[20]袁俏芸, 张倩, 李凌. 药物依赖者对传统和新型毒品认知的非结构式访谈研究[C]// 2007全国药物滥用防治研讨会. 2007.

[21]Gini,G.,Albiero,P.,Benelli,B.,&Altoe,G.Does empathy predict adolescents’ bullying and defending behavior[J].Aggressive Behavior,2007,33(6)∶467-476

[22]Marshall,L.E&Marshall,W.L.Empathy and antisocial behavior[J].Journal of Forensic Psychiatry and Psychology,2011,22(5)∶742-759

[23]刘远. 戒毒人员共情能力和家庭亲密度的调查及干预[D]. 湖南师范大学, 2016.

The inf uence of empathy ability and social support of female drug addicts in compulsory rehabilitation center on the motivation to abstain from drugs*

LIU Guo-yan, XIE Qin-hong, LIU Zhi-jun, SONG Xing-yong, HE Jing, SU Yan-hua, ZHU Qian**
( School of Management, Zunyi Medical College, Zunyi, Guizhou Province. 563003)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empathy ability and social support of female drug addicts in compulsory rehabilitation center on the motivation to abstain from drugs.Methods:255 female drug addicts in compulsory rehabilitation center were investigated with stages of change readiness and treatment eagerness scale, social support revalued scale and interpersonal reactivity index-c.Results:(1)The scores of behavior change of heroin addicts was signifi 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amphetamine-type stimulant (ATS) addicts(t=2.993,p=0.003). The scores of social support(F(2,231)=9.567,p=0.000)was signifi cantly different among objects with various education levels. The social support of female drug addicts in compulsory rehabilitation center with high school education or above is the highest.(2) The motivation to abstain from drugs was positively signifi cant correlated with empathy ability(r=0.316,p=0.000)and social support(r=0.138,p=0.027).(3) Empathy ability and social support could predict the motivation to abstain from drugs(R2=12.1%).Conclusion:The social support and empathy ability of female drug addicts in compulsory rehabilitation center had an impact on the motivation to abstain from drugs.

female drug addicts in compulsory rehabilitation center; empathy ability; social support; motivation to abstain from drugs

10.15900/j.cnki.zylf1995.2017.06.005

遵义医学院与贵州省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合作课题“女子海洛因成瘾者心理康复体系构建研究”,项目编号:hxs-2016-01。

刘国艳(1989.08-),女,汉族,硕士学历,助教。主要研究方向:认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通讯作者:朱千,邮箱:zyqian72@126.com.

2017-07-12;

2017-07-24)

猜你喜欢
戒毒共情毒品
销毁毒品
发现高潜人才:共情与谦卑
抵制毒品侵害珍惜美好年华
共识 共进 共情 共学:让“沟通之花”绽放
县域教师培训管理中如何实现共情
幼儿共情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戒毒人员外出探视管理及戒毒人员意见调查分析
火烧毒品
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不抛弃,不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