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患者经消癥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探讨

2018-01-10 05:36赵映霞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7年12期
关键词:乙组甲组妇科

赵映霞

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东升镇卫生院中医妇科,甘肃白银 730614

子宫肌瘤患者经消癥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探讨

赵映霞

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东升镇卫生院中医妇科,甘肃白银 730614

目的子宫肌瘤患者经消癥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探讨。方法从该院妇科临床中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中,抽取60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并根据不同的临床治疗方法分为甲组与乙组,每组30例。甲组采取米非司酮治疗,乙组采取消癥汤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乙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甲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肌瘤患者行消癥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应用价值高。

消癥汤;子宫肌瘤;米非司酮;临床效果

通常情况下,子宫肌瘤患者发病后往往会在经期出现出血增多、经期延长以及一系列腹部压痛、腹胀等症状,部分严重患者甚至出现过多失血、不孕等,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治疗,同时也威胁其身心健康[1]。为了分析消癥汤对子宫肌瘤的临床治疗;疗效,此组研究随机抽取了2014年1月—2015年1月本院妇科临床收治的60例患者展开分析,并把结果总结后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我院妇科临床中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中,抽取60例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并根据不同的临床治疗方法分为甲组与乙组,每组30例。甲组患者最小年龄是24岁,最大是46岁,平均(35.8±1.5)岁;患者最短病程是5个月,最长8年,平均(2.8±0.2)年,采取米非司酮口服治疗。乙组患者最小年龄是 25岁,最大是 48岁,平均(36.0±2.0)岁;患者最短病程是4个月,最长9年,平均(3.0±0.5)年,采取消癥汤进行治疗。60例患者中,15例为黏膜下肌瘤、15例为肌壁间肌瘤、20例为浆膜下肌瘤、10例为子宫颈肌瘤,且所有患者入院后通过妇科常规检查结果提示,子宫形态出现不规则、且宫体增大或、质硬;B超检查结果提示均属子宫肌瘤,且患者均为月经异常,有一系列的腹部压痛、腹胀等表现;排除妊娠期、哺乳期、研究药物过敏、合并恶性肿瘤以及其他基础疾病患者。两组子宫肌瘤患者的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采取进一步的比较。

1.2 治疗方法

甲组30例子宫肌瘤患者均行米非司酮进行治疗,自本月月经第1~3天开始口服,1次/d,25 mg/次,于每晚睡前口服,持续治疗3个月。

乙组30例子宫肌瘤患者均采取消癥汤进行治疗,若患者的子宫肌瘤低于或者等于34 cm,则采取药方:15 g半枝莲、15 g白花蛇舌草、10 g三棱、10 g莪术以及4 g乳香、4 g没药、10 g橘核、15 g皂角刺、30 g海藻、30 g已煎好的牡蛎、15 g石见穿、10 g荔枝核。如果患者的子宫肌瘤超过3 cm,或者患者属于多发肌瘤,则采取药方:30 g半枝莲、30 g白花蛇舌草、15 g三棱、15 g莪术、6 g乳香、6 g没药、15 g橘核、30 g皂角刺、30 g海藻、30克牡蛎、15 g石见穿、15 g荔枝核。将上述中药以水煎煮至剩200~300 mL的药汁,分2次服用,每天服用1级,在经期期间停药,连续治疗3个月,每月持续服用20 d,两组患者均行为期1年的随访。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红蛋白水平,然后在治疗结束后月经干净3~7 d左右以及随访1年后行彩超观测两组患者子宫肌瘤体积。

对比两组临床治疗疗效,分作4个级别,即治愈、显效、好转、无效。如果患者治疗3个月后子宫肌瘤与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视为治愈;治疗3个月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显著减轻,子宫肌瘤较治疗前缩小>1/2,视为治疗显效;治疗3个月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缓解,子宫肌瘤较治疗前缩小1/3,或者停药后患者的子宫肌瘤较稳定,症状消失持续>6个月,视为治疗好转;治疗3个月后患者的临床症状与子宫肌瘤较治疗前未变化,或加重[2]。

1.4 统计方法

数据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处理,用()表示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甲乙两组临床治疗有效率

甲组30例中治愈5例,治疗显效15例,治疗好转3例,治疗无效7例,临床治疗有效率是76.67%;乙组30例中治愈20例,治疗显效5例,治疗好转2例,治疗无效3例,临床治疗有效率是90.0%,乙组明显高于甲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子宫肌瘤的体积变化情况

两组子宫肌瘤患者治疗前、治疗3个月时子宫肌瘤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年后甲组子宫肌瘤体积显著大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子宫肌瘤的体积变化情况[(±s),cm3]

表1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子宫肌瘤的体积变化情况[(±s),cm3]

组别 治疗前 治疗3个月后 治疗1年后甲组(n=30)乙组(n=30)140.4±19.3 141.1±18.5 53.2±14.5 52.8±135 90.4±25.6 58.5±14.1

2.3 比较甲乙两组治疗前后的血红蛋白水平

治疗前两组的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乙组高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红蛋白水平[(±s),g/L]

表2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红蛋白水平[(±s),g/L]

组别 治疗前 治疗3个月后甲组(n=30)乙组(n=30)80.65±10.34 80.70±10.35 125.82±9.22 100.30±9.19

3 讨论

众所周知,子宫肌瘤是医院妇科临床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也是一种良性肿瘤,且主要的发病群体以30~50岁左右的女性,具有极高的临床患病率。

中医学中,子宫肌瘤属癥积的范畴,多由排经不畅、手术积血或者产后恶露留滞等引起,久而久之形成了瘀血、积血。采取消癥汤进行治疗,方中的牡蛎与海藻可化痰软坚、散结消癥,且同为君药;牡蛎咸寒、有安神、镇静及清热之效,可以软化肿瘤、化痰以及清热,促进肿瘤消散。皂角刺、三棱与莪术、石见穿同为臣药,其中三棱与莪术能治疗瘀血疼痛以及癥瘕积聚;而皂角刺与石见穿能够消肿,同时,石见穿除消肿外还能清热利湿、活血化瘀。没药、半枝莲与白花蛇舌草、荔枝核、乳香、橘核为佐药,其中半枝莲与白花蛇石草可清热解毒,对患者瘀而化热、热结瘀滞这类恶性循环进行改善;而乳香活血、没药散血,两者皆有消肿、止痛、生肌之效;橘核与荔枝核可行气、止痛。上述几种臣药合用后共奏清热活血、理气之效,与君药联合使用后,能够帮助机体消散癥积[3]。该组中,乙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甲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子宫肌瘤采取消癥汤治疗的效果显著,应用价值高。

[1]李莉.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效果及预后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6(23)∶140-141.

[2]蔡小红.中西医药物治疗合并心理干预对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J].黑龙江中医药,2015(4)∶43-44.

[3]王元东.中药化癥汤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3(25)∶120-121.

R271.1

A

1004-6569(2017)06(b)-0162-02

2017-03-21)

赵映霞,女,甘肃靖远人,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中医妇科。

猜你喜欢
乙组甲组妇科
Effects of Fuke Qianjin Formula on hormones and their receptors and metabonomics study in uterine fibroids model rats
“二青会”预赛西北五省代表队自由式摔跤甲组成绩分析
一笔业务,组、村、镇三级的会计凭证编制
一题多解求总量
宫腔填塞水囊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观察
秒懂妇科体检报告 这个可以有!
观察莫西沙星治疗急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
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妇科手术后常见问题解答
谢靖开创新纪元 唐丹四度擎金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