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语文课堂文化创生

2018-01-10 00:27吴立华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7年12期
关键词:语文课堂要素错误

课堂文化是伴随着课堂活动而产生的,由课堂中的多种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客观存在。课堂文化虽然是内在的,不可视的,但它对课堂中的各个要素如教师、学生、教学方式、课堂气氛等产生著潜移默化的影响。语文是小学阶段重要的课程之一,由于其本身的文化特征及文化传承的功能使语文这一学科负载着更多的文化内涵,学生在语文课堂中时刻受到课堂文化的熏陶和塑造。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创生什么样的课堂文化对于学生思想的塑造、文化的启蒙都起着重要的奠基作用。

一、课堂文化缺失的表现

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文化构建并不完善,存在许多缺失的现象,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在课堂中话语权丧失。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经常出现“一言堂”的行为,课堂上教师完全掌握了话语权,学生没有发言的机会,扼杀了学生自由表达的愿望和机会。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和素质教育的实施,这种现象已经有了明显改善,教师在课堂上一般会给学生留出自由发问和自由讨论的时间,但是这种自由往往是表面的。教师给学生自由讨论的题目往往有太多刻意的成分,只是想要得到自己预计的答案,学生的自由和创意得不到发挥。

(二)教师的思想和行为相背离。教师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并不总是一致,有时甚至是背道而驰。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对可操作性及教学任务、教学考核的顾虑,还是按部就班的遵循教案要求上课,自己预设课堂情境没有实现,学生也失去了自由探索和创造性学习的机会。

二、课堂文化的创生

鉴于当前现实课堂中存在的种种文化缺失的现象,对课堂文化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课堂教学中采取哪些方式使教师和学生以及教学环节的各个要素之间形成互动,达到最优组合状态,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和学习环境,是我们探讨的方向。

(一)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和学生是课堂文化中最重要的主体,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之间不应该是主导和从属的关系,而应该是平等的。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和创造性,这是建立平等关系的最重要的前提。教师要融入到学生的团体中,带领学生参加课外活动、教学实践等,增加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互动和交流。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使课堂教学效果大大改善,有利于课堂文化的构建和完善。

(二)接纳学生的不完美。课堂教学中,教师面对的是一群思想独立、性格迥异的不同个体,课堂教学过程可能不会完全按照教师的预设来进行,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意外”和“错误”,面对学生的这些“错误”,教师应该通过自己的教育智慧来把握教学进程,对课堂进度进行适当调整,使纠正“错误”的过程呈现不同的意义,从而创生课堂文化。例如,在学习“喀嚓”这个生词时,有的同学总是读不准,有的读成“咯吱”,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接纳学生犯的“错误”并将其看成课堂文化生成的基点。在讲解时,可以让学生想象一下暴风来了吹断大树的力度和声音,这是“喀嚓”,踩在下雪的地上是“咯吱咯吱”的声音,这两个的力度不同,读音也不同。通过这种方式,将课堂上出现的“错误”这一偶然事件变成引导学生智慧和想象力开发的原点,体现了课堂文化的意义。

(三)改变原有的学习方式。人的构建是课堂文化构建的核心,因此必须改变学生原有的学习方式,变以往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动的探究式学习,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独立性,主动去理解、领悟学习内容并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避免过多的干预和指正,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思考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在课堂上形成平等、和谐、开放的学习氛围。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探究所获得的知识是最深刻的,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学习的热情,可以养成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因此,形成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是课堂文化构建的重要途径。

课堂文化是伴随着课堂活动而生的,它是由多种因素如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等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是一种客观而又特殊的存在。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课堂文化的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这给教师的成长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教师要努力提升自身教育水平,对课堂文化的各个要素进行深入了解,促使各要素实现最优组合,创生完善的小学语文课堂文化。

吴立华,吉林农安县万金塔乡苇子沟小学教师。endprint

猜你喜欢
语文课堂要素错误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观赏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论美术中“七大要素”的辩证关系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
《错误》:怎一个“美”字了得
可爱的错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