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五个方面,搞好小学语文综合实践

2018-01-10 07:52张洁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7年12期
关键词:实践性形式活动

综合实践最能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新课标提出了“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实践性和综合性”的指导建议,其根本目的就在于——为学生发展提供综合实践的机会,培养实践精神和创新能力,为促进其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源源不断地注入活力。笔者结合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与思考,拟就如下五个方面,试对此作出一些抛砖引玉之论,并求获取相应的商榷和指正。

一、围绕“综合”特点,善于加强语文综合实践指导。“综合”主要体现在知识应用、技能发展、学用结合以及与其它学科沟通等方面。其基本特征体现在:一是课堂教学有足够时间听说读写,让学生既有外在表现,又有内在体验。二是语文学习须让学生把语言体悟和思维发展相互融合。三是让学生多动手操作,促进“手、口、脑”互动发展。四是注重课内外沟通,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努力拓宽语文学用领域,增强课程厚度,开拓学生视野,让他们初步获取语文实践能力。如学习《珍珠鸟》《九色鹿》后,笔者设计“人与动物”活动课题:①“蚂蚁(或其它小动物)生活习性探秘”——实地观察、交流介绍;②“生物进化与人类起源”——搜集材料、汇报成果;③“动物知多少”——知识竞赛;④“编童话故事”——想象人与动物之间会发生哪些故事、写作。

二、围绕“实践”特点,善于加强语文综合实践指导。“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这就要求善于创设活动情境,并引导学生自行收集材料、探究分析,自我培养实践创新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比如,笔者組织开展了以“爱我家乡河”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①“观察自己熟悉的一条家乡河”——描述、写作;②“为家乡河里的鸭子和鸭蛋做广告”——写广告词,作广告画,相互展示;③“实地察看家乡河”——进一步了解环保情况,调查访问、小组汇报。如此而为,不仅培养学生的材料搜处能力,还培养了他们发现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围绕“语文”特点,善于加强语文综合实践指导。“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作为语文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实践要“重视语文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该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在突出综合性、强调实践性的同时,还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努力体现语文的学科特点。首先,教师应认真挖掘语文活动中的“文化蕴育点”,在综合实践中大力营造文化气息,通过语言文字向学生传递古今中外的多元化文化,逐步培养他们的“人文素养”。其次,“语文课程资源存在于社会生活中的时时处处”,诸如各类图书、报刊、影视、广播、网络信息以及博物馆、纪念馆、布告栏、报廊等,都是语文学习和实践活动的丰富来源,教师应“激励、唤醒、鼓舞”学生积极有效地自觉参与这些实践活动。

四、围绕“个性”特点,善于加强语文综合实践指导。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就在于培养学生的个性化精神和实践性能力。教师在指导综合实践时,应注重问题设计的多元性和开放性,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不断地弘扬个性,促进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和个性化发展。以“我理想中的语文课教学”问题设计为例。有人设计成“学生提问、老师解答”形式,有人设计成“学生教、学生学、老师助学”形式,有人设计成“老师+学生+多媒体和谐共居”形式,还有人设计成“有老师教和学生学,却没有作业做”的形式……如此丰富多元的形式设计,既表达了小学生对“素质教育”的真正渴盼,也充分体现了综合实践的个性化特点。

五、围绕“多样”特点,善于加强语文综合实践指导。语文综合实践重在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能力,只要有利于达成这一目标,组织活动形式应当不拘一格、多多益善。一是活动地点的多样性。综合实践活动可以在教室内,通过实物手段或多媒体创设活动情境,引导学生参与其中;教师也可把学生引向教室之外,有目标有针对性地进行实地考察。二是活动形式的多样性。语文综合实践或集体活动形式,或个人活动形式,或多人小组活动形式,还可以是多种形式的混合活动。三是活动内容的多样性。综合实践活动内容有指定性,但更多时候可以自由确定,有无限的多样性特征。

在语文综合实践教学中,我们如果紧紧围绕“综合性”“实践性”“语文性”“个性化”“多样性”等五个方面基本特征,勇于实践、善于反思,就能赢得令人期待的实质性效果。

张洁,江苏泰州市泰州实验学校教师。endprint

猜你喜欢
实践性形式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合同架构与合同法实践性教学的完善
发现“形式” 践行“形式”
实践性:音乐课程的本质特征
教师实践性知识的获得:为何与何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