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本”初中语文新教材如何使用

2018-01-10 07:58刘丽坤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7年12期
关键词:新教材教材语文

“统编本”初中语文新教材的使用已经整整一学年。使用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新教材为着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与达成教学目标的目的,在充分遵循教学规律的同时,也非常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以真正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养成与提高,既顺应了新的教育思想潮流发展需要,也顺应了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

一、新教材内容充实,适应学生需求

教材总主编温儒敏在介绍教材的总体特色时说,“教材编写实质上就是国家行为。有什么样的教材,就有什么样的国民”;在回答“为什么要编一套‘统编本教材?背景是什么”问题时又说,原有的各版本教材“不能真正做到选优”“影响到教材质量”,也有“加强意识形态的需要”。两者结合,在实际教学中,我也感受到,站在“国家行为”的高度上编写的这部教材,无论在内容选择还是在适应学生学习需求的角度上,都是现有教材中最好的。

比如,体现在七年级上册教材中,课文的选择在体现作家作品、文章风格方面,就非常丰富且视野更加开阔。全面的中国风采以及部分优秀外国作家的作品等,共同对学生的学习以及良好的语文素养的养成,都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并且,在实现课堂教学的三维教学目标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过程中,也更加易于操作和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从而实现新教材的通过文本阅读对学生思想产生“有机渗透”以“立德树人”的目标。

二、采取更加适应新教材与学生需求的教学方法

1.兴趣引路,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在课堂初始,为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无论教师采用什么样的导入方法,如问题、故事、谜语、游戏、情境、图示、视频影像等,都要认识到,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调动学生对学习对象内容的充足兴趣并持久保持,才是最重要的。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以此为媒介迅速进入学习状态,并积极参加到课堂教与学的各项活动中去,进而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中进行积极、自主的学习。为此,发扬教学民主、建立和谐的师生课堂关系,是第一重要的。只有这样,学生的学习心情才会舒畅、学习意愿才会高企、学习内驱才会产生,进而思维才会积极、表达才会通畅、效果才会良好。

2.创造意境,引导学生感受语文学习的美

一方面,在语文课教学中,利用情境创设来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一定的认知背景并激发学生浸润学习之中的心向,是最为直接的目的;另一方面,在“统编本”教材中,采用有大量极具美感的文章,并有进行美育的明确要求。如在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单元说明中就有明确的要求,“学习本单元,要……领略景物之美;……感受汉语声韵之美”等;而在第一课《春》的预习提示中,则以两处文字“春天展现美丽的世界……这些诗文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这是一篇散文,又像一首诗……在头脑中再现文中描绘的春景”,来点拨学生感悟体现在文字背后的美感。所以,教学实践中,在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所创造的教学情境中,融入美育教育的因子,来加强对学生的语文之美的認知教育,也是应有之义。而这也是语文课标所明确要求的,如“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等。这种做法,也会让课堂因美好意境的创设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并帮助学生深入体味所学文章的真正含义;自然也就有助影响学生树立人与自然间的“友善”“和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积极阅读,引领学生的阅读成长之路

翻开“统编本”教材,在目录处会发现每一单元的教学都会有“阅读”部分设置,且在正文课文首页页眉左(右)端有“?”(笑脸标志)与“阅读”二字出现;以及其他与阅读相关栏目,如名著导读、课外古诗词诵读等。教材如此设计与编排,无非因为语文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阅读教学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能力与阅读习惯,进而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以最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所以,教学实践中,针对阅读教学,教师一方面要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鼓励学生的积极表达与记录自己的阅读感受,并为学生释疑解惑;另一方面,也要勇于放手,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向课外阅读要质量、要效益。只有这样,才会真正实现如课标所言“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发展感受和理解能力……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等。

“统编本”新教材给我的教学感受,就像干旱春天的一丝新雨,既在很大程度上化解了教师教的难题,也指给了学生学的道路,它让教师的教更加优质、高效,也让学生的学更加积极、主动。

刘丽坤,河北正定县教师进修学校教师。endprint

猜你喜欢
新教材教材语文
《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特别征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挺立于课本之中的“树”
教材精读
担当意识:历史新教材渗透不可或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