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做到有效评价

2018-01-10 08:03张龙柱徐艳竹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7年12期
关键词:小班化个性化农村

张龙柱+徐艳竹

语文教学评价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和内容,农村小学由于办学条件差,师资少等原因,班级的学生数越来越少,现在的农村小学的低年级每个班级的学生都不超20人。学生人数少,成了天然的小班化教学,小班化的语文教学能让每个学生在学校都得到爱的满足和求知和情感的满足,也给教学与评价带来了困难。

一、小语文评价要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

评价的目的是为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价必须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评价的目的是要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究性,小学的语文教学评价应该以“学生发展为本”。评价必须从学生的语文学习实际出发。根据我们的调查,发现小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和能力都有很的的区别,在评价中,不能统一个标准去要求和评价不同的学生,在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中大多数学生喜欢语文阅读和写作文,可到了高年级,学生中就有30%的学生不喜欢主动阅读,有一半的学生不喜欢写作文,总觉得无话可说,一到作文教学时,就感到为难,有的学生还干脆去抄袭别人的作文或从网上下载在语文学习评价中,就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兴趣,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和评价要求。

农村小学的语文教学评价不能照搬城市小学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农村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城市学生相比具有很大的差距。在语文学习中就不能用统一的标准去评价不同的学生。如果用城市小学的语文教学去评价农村小学,那就不能起到促进教学的作用。

二、农村小学的语文教学评价原则和主要功能

农村小学的语文教学评价的标准和方法都要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学习情况出发,不能照搬城市小学的评价方法和标准,应该从本校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出发,坚持以鼓励为主的原则。

1.坚持小班化的个性化的教学评价。农村的小班化语文教学不是因为教学改革的需要,而是生源找造成的天然小班化。既然班级实际成了小班化,那在教学评价中就要从实际出发,利用小班化的天然优势去做好教学评价,利用有利的一面去实行个性化的语文教学评价。

2.以生为本的学生学习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是评价的主要内容。语文的学习评价,农村小学不能照搬城市学校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应该坚持以鼓励为主,以学生学习态度为主,引导学生去主动学习,让每个学生都“阳光普照”,都能看到成功的希望。主要看到学生的进步和学习主动性,不能以成绩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

3.重视学习过程的过程评价。农村小学语文学习评价,不能只看学习效果,更要看学习过程。实现学习效果评价向过程性评价转化。总结和研究学生的学习全过程,评价学生学习过程的生成机制,创造一切条件最大程度地弘扬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主体性的构建和完善。

三、小班化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的实践探索

农村小学语文的教学评价其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现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及时的加以引导和纠正。农村小学由于生数不多,一般在20人左右,就可以用小班化的教学评价。可以实行个性化的教学评价。

1.利用小班化、个性化教学评价,让每一个同学都能得到评价的机会。充分发挥体会小班教学的特点与优势。根据我们统计,现在的农村小学的学生数都在20人左右,这给班级教學与管理带来了很大的有利条件。但农村小学的学生语文基础差,学生缺乏语文学习兴趣和主动学习的习惯。在教学中,老师可以根据学生少作业负担轻的优势,实行小班化的个性教学。

2.小班化语文教学的评价更充分,教学过程更具体。平时的教学实践中,要坚持掌握“小班化语文教学评价”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并能从教学实践中体会小班化语文教学的经验教训。根据我们的调查发现,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教学评价,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老师的学习评价,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的范围和内容也就更多,更广。小班化教学保证了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创设了互助共进的教学氛围。有利于学生合作学习,保障互动教学的实施,发挥群体效应,培养合作精神。

3.小班化教学的评价多元化。多元评价伴随孩子快乐成长,充分利用小班学生少的优势评价,建立一套完善的评价机制。语文教学的小班化评价使语文教学评价实现多元化,能针对农村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和特点,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方法,效果实行多元化的教学评价,能引起学生更多的关注、能给学生更多的活动机会、给学生更多的学习关爱。

农村的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学评价要从学校和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以学生为本,建立动态评价体系。引导学生学会学生自我评价,鼓励学生实行自我个性评价。

张龙柱,徐艳竹,江苏连云港市欢墩中心小学教师。endprint

猜你喜欢
小班化个性化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小班化教学方法体系的探索
农村学校如何应对小班化
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
基于专业特色的《数学分析》课程小班化教学改革探讨
赞农村“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