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止”及其对国人品格的塑造

2018-01-10 11:56孙畅
祖国 2018年22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道德大学

孙畅

摘要:儒家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正统,千百年来风摧不倒,流湍不移。每个中国人从出生那刻起,便注定在这潜移默化之中接受儒家文化的洗礼。其中,一部儒者必读的经典——《大学》将儒者一生最崇高的道德追求和政治理想高度浓缩,其所渗透出的理念“知止”更是融入到国人的品格,对国人品格的塑造发挥着巨大作用。

关键词:知止 《大学》 三纲八目 国人品格 道德 传统文化

一、何谓“知止”?

关于“知止”,根据汉字的不同义项,笔者有如下两种理解:

(一)知道停止。“知,知道,了解”,“止”的含义甚广。“止,足也。”“止,下基也。象草木出有址,故以止为足。”“知”“止”二字,合起来便作“知道停止”。这四字虽简单,所蕴含的意味却并不单一。

第一,“知止”,要知道止于何处,即“于止,知其所止”。“知止”二字,在《大学》中紧承“三纲”(“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之后,因而所止之处必是至善之境。而“至善”又有“最好”“最善良”两层含义。《大学》中所提到的“自明”“无所不用其极”“本末”“终始”等皆是一个领域内的至善之境。“知止”便对人们提出要求,要人们止于此处,即达到这些境界。

第二,“知止”强调君子要知止有度,在行为规范上严格约束自己。《大学》“诚其意”一节中重点讲述了“慎独”二字,与“慎独”针锋相对的“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便是“不知止”的表现。“知止”当知有度,需止之处定要得止,否则越出界限,便如桀、纣“帅天下以暴而民从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抑或“实不能容”,“亦曰殆哉”的小人般,遭人唾弃。

如若将“知止”二字放眼整个儒学,“知止”便要求君子“止于仁”。正所谓程颢先生之言:“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智、信皆仁也。”故此,“仁”即儒学之中的至善之境。“知止”便是“知止于仁”。

(二)知识的边界。“知”,作名词讲又意为“知识”。“止”,又可抽象地理解为“界限、边界”。二者连结,“知止”又有一层新意:“知识的边界”。“知无涯”而人生有限,故“知止”是相对于人类个体而言,并且这个边界因人而异。当人们“知止”,方才明了自己的不足与无知,继而有所进取。而大学之道便循循善诱人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由是,“知止”又是学习儒学、提升自我的开端,是大学之道的足下第一步。

总而言之,“知止”有两层含义,即“知道停止”与“知识的边界”。大学之道提出“三纲八目”,又要求人们从“知止”而始,继而定、静、安、虑、得,终而获得新知。从这一层面来看,“知止”是《大学》的第一课,也是通往“三纲八目”的重要途径。

二、如何“知止”?

《大学》一书,通篇围绕“三纲八目”展开,又从理论与实际两个角度论述了“三纲八目”的必要性与重要性,继而为整个儒学奠定了纲领性的基础。而通往“三纲八目”的途径,首当“知止”。

(一)诚其意。欲诚其意,关键在于知“毋自欺”“慎独”。于无人处,无他纷扰,人的自律性与约束力便大打折扣,而若此时,仍可以以高要求对待自我,方可心安理得,意念真诚。

(二)正其心。欲正其心,关键在于知心正不邪。心“有所忿懥”“有所恐惧”“有所好乐”“有所忧患”,“皆不得其正”。这就要求人们以绝对的理性来控制自身意念。心正不邪,即将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在一处,诚能至此,必定心无杂念,所有的情绪便也不复存在。如若无法做到,便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之状。试想如此简单之事尚且做不好,又如何提高自身品德修养,实现自身飞跃?

(三)修其身。欲修其身,关键在于知实事求是,不为心动。众所周知,人的认识分为主观和客观,而修身便要求人们以绝对客观的视角来看待事物,切不可因自身主观因素而妄加评论。在《大学》中,因“亲爱”“贱恶”“畏敬”“哀矜”“敖惰”而辟者,是被否定的。并且人们还应当用全面的眼光看待事物,正所谓“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歸根结底,修身要求人们做到全面客观,克服主观。

(四)齐其家。欲齐其家,关键在于知以身作则。“为父子兄弟足法,而后民法之也”讲述的即为家长身体力行,家人才会效仿他的道理。作为一家之长而言,其模范带头作用不可忽视。“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在一个家庭中,家长孝敬长辈,慈爱儿女,其余家人才能像他一样。如果家长做不到,反而以权威要求家人去实践,这是不能令人信服的。治国之道亦同此理,关键在知以身作则。

(五)治其国。欲治其国,关键在于知“絜矩之道”“得众”“慎德”“有容”“轻财好仁义”。

“絜矩之道”指君子一言一行要起到示范作用。国君尊老爱幼,则百姓兴孝弟而不倍。其理亦同“齐其家”。

国君还要知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及“爱民之所爱,恶民之所恶”的道理,设身处地地为民着想。诚如是,则可得众。君舟民水,水能载舟。

对于才德问题,要知“本末”,切勿舍本逐末。“德者,本也;财者,末也”,为逐财而不惜伤民,必失众,失众则国将不久矣。国君应目光长远,不可只顾眼前利益而一时短视。

“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实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孙黎民,尚亦有利哉。人之有技,媢疾以恶之。人之彦圣,而违之不俾不通,实不能容。以不保我子孙黎民,亦曰殆哉”,《大学》中引用《尚书?秦誓》的这一段话,一言道破“有容”与“不能容”的区别。由此可见,一个人胸怀的大小,是德行高低的一个重要表现。无论治国还是为官都要求德行出乎才能之上。如若一个人德行很低,他的才能越高,危害就越大,因其才能不为其所正用。

“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代表的是一个国家对精神层面的重视。这同样是一个关于“本末”的问题。与精神层面相对的,即为物质层面。如若一个国家崇尚的是物质层面,那么这个国家的社会风气也必定以钱财为重。人人挖空心思只为敛财,心中没有仁义道德,整个社会的精神层面就会因此空虚,利己主义、奢靡之风盛行。而若以精神层面为重,社会则会呈现出一派积极进取的祥和之景。人人追逐道德的崇高,歪风邪气的势力必然减弱。百姓邻里互敬互爱,民众不为私欲行事,而是为了仁义。上到国家,下到个人,皆应轻财重仁义。

(六)平天下。欲平天下,关键在于知“八目”中的每一目,知所先后,脚踏实地地践行每一步。大学之道如阶梯,构建起这一阶梯的就是“三纲八目”,无论从抽象的理论还是具象的实践角度来讲,帮助人们登上这一级级台阶的就是“知止”。

三、知止的意义与其对国人品格的塑造

知止的意义在个人层面来讲主要体现在三方面:知识进取、思想道德提升和约束自我,继而由个人影响到整个社会,并且从这三方面塑造了国人的品格。

(一)知识进取。正所谓“知止”有意为“知识的边界”,其对知识的进取起到重要的衡量作用,掀起了社会良好的学风,也塑造了国人善于求知,崇尚知识的品格。一个人只有知道了自己知识的边界才能有治学的方向和目标。边界的一边是已知,一边是未知,只有不断向未知一面迈进,“知止”这一边界才会不断生长,继而提升个人知识水平。因而“知止”对知识水平起到了衡量作用,并不断催人进取,社会上积极向学之风也普遍盛行,国人的求知欲在这种影响下被激发,崇尚知识逐渐成为国人的优良品格。

(二)思想道德提升。知道止于何处和如何知止对思想道德的提升有着明显作用。首先,“知止”给出了人们道德规范的标准,所止之处即应为道德的制高点。其次,“知止”是通向大学之道的重要途径,先做到知止,才能有定、静、安、虑,最终才可有所得,“知止”给人们提供了提升思想道德的思维工具,具备这种能力是提升思想道德境界的基础,再加以不懈实践就可以得到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从另一个角度讲,“知止”并不单是一个的思想层面的活动,对于“知止”理念的自觉实践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知止”。个人思想道德品质的提升构建起社会思想道德品质的提升,这也促进了政治的清明与安定,稳固了民族的凝聚和国家的根基。国人在这种理念的塑造和社会风气的影响下,逐渐形成了爱好和平,崇尚仁义,尊老爱幼,克己复礼等等中华民族的优良品格。

(三)约束自我。知止有度,即为知道为人处事时的有所为和有所不为。在利益和诱惑面前知止,要求人们有极高的自律性和自我约束力,这种坚韧的品格就是在千年的“知止”理念下构建而成的。它源于人们对自己身心的修炼,修炼自己能够把握好适当的尺度而不为利益所诱惑。当今社会,对于廉政建设,知法守法等现实现象的恪守,都根源于“知止”的理念。

四、当今社会中的“知止”

当然,“知止”在今天社会的错综复杂中,已无法精准绝对地发挥作用,譬如优秀教师家庭也会成長出叛逆少年,清正好官家里也可能有不知廉耻的儿女,但这些无法否认“知止”历经千年融入中华民族的骨血,在传统的潜移默化之中锻造出国人坚忍、自敛、善良、仁义的品格。“知止”也定将随着中华文化的发展传承而生生不息!

参考文献:

[1](春秋)曾参.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大学[M].第二版.陈晓芬、徐儒宗译.北京:中华书局,2015.

[2]《古代汉语词典》编写组.古代汉语词典[M].第二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作者单位:山东省临沂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道德大学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