噻虫嗪中间体3-甲基-4-硝基亚胺基四氢-1,3,5-噁二嗪的合成及液相色谱分析

2018-01-12 07:33王军生纪烈义李泱锐
化工时刊 2017年7期
关键词:亚胺硝基乙酸

王军生 纪烈义 李泱锐

(1.中化河北有限公司,河北 石家庄 050000;2.河北中化滏恒股份有限公司,河北 邯郸 056000)

噻虫嗪是作为第二代烟碱类杀虫剂,其作用机理与吡虫啉等第一代新烟碱类杀虫剂相似,可选择性抑制昆虫神经系统烟酸乙酰胆碱酯酶受体,进而阻断昆虫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传导,造成害虫出现麻痹而死亡。噻虫嗪不仅具有触杀、胃毒、内吸活性,而且具有更高的活性、更高的安全性、更广的活性谱,是取代那些对哺乳动物高毒、有残留和造成环境问题的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类、拟除虫菊酯类、有机氯类杀虫剂的最佳品种之一[1]。

3-甲基-4-硝基亚胺基四氢-1,3,5-噁二嗪(简称噁二嗪)是合成噻虫嗪的重要中间体,且其合成及分析方法报道较少。本文着重介绍了该化合物的合成工艺及色谱分析方法。

根据文献[2]报道以及企业实际生产情况,3-甲基-4-硝基亚胺基四氢-1,3,5-噁二嗪的收率较低,且稳定性较差,增大了原药噻虫嗪的生产成本,因此,对其合成工艺进行了着重研究。该反应方程式为:

为了有效优化3-甲基-4-硝基亚胺基四氢-1,3,5-噁二嗪的生产工艺,对其反应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该反应的机理可能为[1,2]:

从反应机理来看,主要分为两步:亲电加成反应和醚化反应。亲电加成反应主要是在酸的催化下,甲醛羰基质子化成为碳正离子后,进攻甲基硝基胍氨基上孤对电子而发生亲电反应,生成含有两个羟基的过渡态;过渡态中的两个羟基在酸催化下发生脱水反应而成环醚。整个反应过程中,每步的反应都是酸催化下的可逆反应,因此溶剂与催化剂的选择、工艺条件对这个反应至关重要。

1 实验部分

1.1 仪器与试剂

1.1.1仪器

美国Agilent 1200液相色谱仪:配有Agilent G1310A单元泵,Agilent G1314B检测器,Agilent TC-C18(2) 5 μm 4.6*250 mm 色谱柱。

1.1.2试剂

甲基硝基胍,白色粉末,含量98 %;乙酸水溶液,配制,含量85%;磷酸,分析纯,99%;多聚甲醛,化学纯,含量96%;浓硫酸,化学纯,98%;盐酸,化学纯,36%;30%氢氧化钠溶液,工业级。

1.2 3-甲基-4-硝基亚胺基四氢-1,3,5-噁二嗪的合成

42.5 g甲基硝基胍,27.0 g多聚甲醛,适量催化剂溶于100 mL乙酸溶液中,升温至80 ℃,搅拌12 h左右,经液相检测甲基硝基胍归一含量低于2.0%时,停止反应。旋转蒸发仪上尽可能蒸干乙酸溶液,剩余物加入3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5.0,冷却,抽滤,水洗,烘干,得产品51.0 g,收率为87%,含量98%以上。

1.3 3-甲基-4-硝基亚胺基四氢-1,3,5-噁二嗪的分析

液相色谱分析条件:流动相为V甲醇∶V水=8∶92,流速为1.0 mL/min,柱温温度为25 ℃,检测波长:220 nm。所取反应液由乙腈溶液稀释后进样,进样量25 μL。

2 结果与讨论

2.1 3-甲基-4-硝基亚胺基四氢-1,3,5-噁二嗪的合成工艺优化

文献中报道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以甲酸为溶剂、以甲醛水溶液为反应物[3],另一种是以乙酸为溶剂、以多聚甲醛为反应物[4]。实验表明以甲酸为溶剂、以甲醛水溶液为反应物时反应不完全,而且收率较低。而乙酸水溶液为溶剂、以多聚甲醛为反应物时得到的结果较为理想,本文以此为基础进行了工艺研究。

2.1.1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

在250 mL三口烧瓶中,加入42.5 g甲基硝基胍,24.0 g多聚甲醛,100 mL乙酸溶液,等摩尔氢原子数的不同酸性催化剂,升温至85 ℃,搅拌10 h左右,经液相检测甲基硝基胍、噁二嗪归一含量,考察结果如表 1 所示。

表1 不同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Table 1 Effect of different catalysts on the reaction

由表 1 可知,其中浓硫酸催化活性优于盐酸,可能是由于盐酸体系含水量较多,不利于反应进行;另外,磷酸收率高于硫酸,主要由于磷酸更易催化醚化反应的进行。

2.1.2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在250 mL三口烧瓶中,加入42.5 g甲基硝基胍,24.0 g多聚甲醛,100 mL乙酸溶液,催化当量磷酸,升温至一定温度,搅拌10 h左右,经液相检测甲基硝基胍、噁二嗪归一含量,实验结果如图 1 所示。

图1 温度对反应的影响Fig 1 Effect of temperature on the reaction

由图1可得该反应在低于60 ℃下基本不能进行;随着温度的升高,多聚甲醛水解较快,产生单个甲醛分子,而快速发生反应;但温度过高时,多聚甲醛水解过快,同时甲醛分子挥发较多,降低了甲醛的利用率,从而降低了噁二嗪收率。多组的平行反应表明,反应温度位于80 ℃时,噁二嗪收率最高。

2.1.3多聚甲醛用量对反应的影响

在250 mL三口烧瓶中,加入42.5 g甲基硝基胍,一定量多聚甲醛,100 mL乙酸溶液,催化当量磷酸,升温至80 ℃,搅拌10 h左右,经液相检测甲基硝基胍、噁二嗪归一含量,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

图2 多聚甲醛质量对反应的影响Fig 2 Effect of paraformaldehydequality on the reaction

由图2可知,随着多聚甲醛用量的加大,噁二嗪收率逐步提高;当多聚甲醛用量大于27.0 g时,噁二嗪收率达到最高并趋于稳定。因此多聚甲醛投料量为27.0 g,即2.5倍反应当量时,为最佳投料量。

2.1.4时间对反应的影响

在250 mL三口烧瓶中,加入42.5g甲基硝基胍,27.0 g多聚甲醛,100 mL乙酸溶液,催化当量磷酸,升温至80 ℃,搅拌反应一段时间,经液相检测甲基硝基胍、3-甲基-4-硝基亚胺基四氢-1,3,5-噁二嗪归一含量,实验结果如图 3 所示。

图3 时间对反应的影响Fig 3 Effect of reaction time

由图3可知,该反应在反应初期,反应速度较快,随反应进行反应速度逐渐减慢,且甲基硝基胍在体系内含量变化规律是先下降后略升高,噁二嗪在体系内的含量变化规律为先升高后略下降;这说明,反应时间过渡延长,会造成噁二嗪的少量分解。并且在12 h时,甲基硝基胍含量最低,噁二嗪含量最高。因此,在此条件下的最佳反应时间为12 h。

2.2 3-甲基-4-硝基亚胺基四氢-1,3,5-噁二嗪的分析

由于该反应体系中溶剂、原料、产物、副产等在液相色谱中难以分离,不易进行终点判定,因此本文对其分析方法进行了大量研究,确定液相色谱条件:流动相为V甲醇∶V水=8∶92,流速为1.0 ml/min,柱温温度为25 ℃,检测波长:220 nm[5],甲基硝基胍含量低于2.0%时为反应终点。实际液相色谱如图4所示:

图4 反应液相色谱图Fig 4 Liquid chromatogram注:1:乙酸,2:甲基硝基胍,3:噁二嗪。

3 结 论

经过对噻虫嗪重要中间体3-甲基-4-硝基亚胺基四氢-1,3,5-噁二嗪的合成工艺进行研究,最终确定该工艺最佳反应条件为:以

85%乙酸溶液100 mL为溶剂,以磷酸为催化剂,甲基硝基胍42.5 g,多聚甲醛27.0 g,反应温度为80 ℃,反应时间为12 h;反应完毕后进行蒸馏、中和、过滤、水洗、烘干等步骤,噁二嗪收率可以达到87%,含量达到98%以上,且蒸馏回收的乙酸溶液经过重新配制后,可以重复使用,有效降低成本;并建立了液相色谱分析方法,可准确判定其反应终点,对于工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1] 杨浩, 噻虫嗪合成工艺研究[D], 沈阳化工研究院, 2005.

[2] Thomas Rapold,Gattfriedseifert,Marcel senn. Proces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thiazole derivatives with pesticidal activity [P]. US2004054189.

[3] 程霞编译.第二代新烟碱类杀虫剂噻虫嗪的开发[J].世界农药,2001,33(4):17~25.

[4] Kern N.Multi-stage production of 3-Alkyl-N-nitro -4H-1,3,5-oxadiazine-4-iminecompounds from alkylamine and nitric acid via alkylammonium nitrate, alkylguanidinenitrate and alkylnitroguanidine[P]. DE19947332 .

[5] 孙宁宁,孙克,等。噻虫嗪分析方法述评[J].农药,2012,51(11):855~857.

猜你喜欢
亚胺硝基乙酸
乙醇和乙酸常见考点例忻
硝基胍烘干设备及工艺研究
高塔硝基肥,科技下乡助农丰收
DMAC水溶液乙酸吸附分离过程
环氧树脂/有机硅改性双马来酞亚胺的性能研究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在危重症感染降阶梯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甲基甘氨酸二乙酸及其在清洗剂中的应用
Cica-Beta Test试剂盒检测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金属β-内酰胺酶的评估
串联飞行时间质谱中亚胺离子的断裂特征及其在肽段鉴定中的作用
双[2-(5-硝基-2H-四唑基)-2,2-二硝乙基]硝胺的合成与量子化学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