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高校中青年教师的思想现状与思考

2018-01-13 01:32王思鸿
法制与社会 2017年36期
关键词:中青年思考教师

摘 要 调查显示,西部高校教师的思想状况总体上是积极上进的,广大教师政治坚定、爱岗敬业、维护民族团结。但同时调查中也反映出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第一,马克思主义信仰表面化。大家习惯性地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当作口号,但很多人并不能真正领会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实质,而把马克思主义作为高大上的概念放在一边。第二,教师渴望更大提升空间和更多社会认可,职业认同感有待提高。这些问题虽然并不是亟待解决的尖锐问题,但也不应任其长期存在,久而久之就会影响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中青年 教师 思想现状 思考

作者简介:王思鸿,宁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法学博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12.334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强化思想引领,牢牢把握党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①践行这一重要讲话精神,就要首先全面系统地掌握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状况,因为教师是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主体力量,“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②。为此,我们以宁夏大学为例对西部高校中青年教师思想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主要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共发放调查问卷500份,收回有效问卷494份,回收率98.8%。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和研究我们发现,西部高校中青年教师的思想总体上是积极向上的,但其中也反映出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既反映西部高校中青年教师的地域特点,一定程度上也是高校中青年教师的思想共性,因为人们的思想状况在很大程度上是我们这个社会、这个时代的产物。

一、中青年教师思想状况

中青年教师的思想状况可以反映在教师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但一项调查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涵盖教师工作生活的全部。我们主要从作为我国公民都应该具备的理想信念、直接影响教师工作热情和工作质量的教师职业观展开调查。

(一)理想信念观

调查显示,中青年教师总体上理想信念坚定、认同和信仰马克思主义、支持和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这是中青年教师思想政治状况积极的一面。但同时调查也反映出理想信念停留在口头上、马克思主义信仰表面化等问题。对于共产主义理想信念,76.9%的教师认为必须牢固树立,绝大部分中青年教师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坚定,这是问题的主要方面,而16%的教师回答“不好说”,这也只说明他们不够坚定,这部分人并没有放弃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这样看,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持怀疑态度的人就是极少数。调查中所反映出的另一些问题就更应该引起重视,即马克思主义信仰表面化的问题。在回答“如果你没有宗教信仰,那么你的信仰会是什么”的问题时,只有22.9%的教师选择马克思主义,52%的教师选择公平正义。这是否说明我们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已经流于表面。当我们直接问大家是否信仰马克思主义,大家会习惯性地回答信仰,但当马克思主义和公平正义并列在一起选择时,更多的人选择公平正义。我们潜意识中要信仰马克思主义,但是由于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研究不够深入、不够彻底,因而我们并不明确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内涵到底是什么,以至于把马克思主义与公平正义并列甚至对立起来而不是统一起来。我们所谓的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并不是在深刻领悟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基础上的理性信仰,并不是把马克思主义转变为自己思维方式的自觉过程,而只是接受了一个概念,响应了一种口号。这应该成为我们今后的意识形态工作所应该认真解决的问题。

(二)教師职业观

教师是否热爱自己的职业,是能否干好工作的前提。专心教学、潜心科研是教师工作的岗位职责,是做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师的关键。我们的调查显示,中青年教师热爱教师职业,热爱教育教学工作,能够尽职尽责地完成工作任务。18.2%的教师是因为教师“职业高尚”而选择教师职业,47.8%的教师因为“喜欢教育工作”而从事教师职业,20.6%的教师因为“工作稳定、收入基本满意”而从事教师职业。可见绝大部分教师是基于对教师职业的热爱和认可而选择教师职业,这成为他们干好教育教学工作的不竭动力。但值得注意的是,相对于教学而言,中青年教师对科研的热爱程度明显不足。数据表明,54.7%的教师更注重“课堂教学技术精湛、受到学生欢迎”,而只有16.6%的教师注重“科研成果”,4.9%的教师注重“学术声望”。注重教学、专心教学固然是正确的,但教师对科研成果的热情不足、追求学术声望的欲望薄弱,这与建设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目标明显不符。作为高校教师,教学和科研不仅不是对立的而且是完全统一,教学是科研成果的呈现,高水平的科研成果支撑高水平的教学。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事实是,广大的中青年教师越来越重视经济收入,且有一定比例的教师对自己的经济收入以及与之相关的社会地位并不满意。47%的教师认为“经济收入”是影响教师社会地位的最主要因素,而只有18%的教师对自己的经济收入“非常满意”或“满意”,54.7%的教师对自己的经济收入“不满意”或“非常不满意”,还有25%的教师觉得“基本满意”。可见,目前中青年教师对自己的经济收入的满意度并不高。与此相应,认为自己处于社会的中上层的教师的比例远远低于认为自己处于中下层的教师,41.4%的教师认为自己是中层,47.2%的教师认为自己中层偏下。教师对自己作为教育工作者所处的社会阶层不甚满意,这会使教师感到自己被社会的认可度偏低,自己的劳动不被重视或者不被尊重。广大教师认为自己是社会的弱势群体,期望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获得更多的社会认可,而且教师把自己的经济收入作为衡量自己社会地位的重要标准。按照以往的价值评判标准,这一现象未必合理,但这却是调查数据显示的事实。

综上所述,西部高校中青年教师的思想状况总体上是积极上进的,广大教师政治坚定、,爱岗敬业,是教育事业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的积极力量。但同时调查中也反映出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第一,马克思主义信仰表面化。由于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工作中的指导地位,大家习惯性地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当作口号。但由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和学习不足,很多人并不能真正领会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实质,以至于在思考和认识现实问题时更善于使用公平正义这些更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概念,而马克思主义被作为高大上的概念放在一边。第二,渴望更大提升空间和更多社会认可,职业认同感有待提高。广大教师对自己的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并不满意,生活压力明显,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广大中青年教师的职业认同感。这些问题虽然并不是亟待解决的尖锐问题,但也不应任其长期存在,久而久之就会影响教育科学文化事业以及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影响中青年教师思想政治状况的主要因素

中青年教师的思想状况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既包括教师个人因素,也包括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但教师普遍表现出的思想倾向显然不能归因于个人因素,而是主要是社会大环境的产物。从本次调查的结果来看,其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与教育的相对缺失

思想、理论、路线、方针、政策,这是我国理论建设的基本的逻辑路径。但近些年我们的理论建设过分强调“现实性”、“实用性”、“可操作性”,要求理论能够直接面向实践、解决问题。因而我们的理论建设更多地注重政策层面,而对基础理论层面相对重视不够。专业理论研究中尚且如此,现实生活中就更少有人去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去思考深层次的基础理论问题。这就使得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离我们的现实生活越来越远,只被人们作为一个口号挂在嘴边或作为一个概念丢在一旁。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和教育的这种相对缺失,使我们的意识形态工作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理论根基不稳,实效性大打折扣。实际上,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的领悟和在思想深处的转变,是实践中实现理论认同和价值认同的基础。我们今天应该深刻反思我们的意识形态工作是否犯了舍本逐末的错误,以至于人们会把马克思主义与“公平、正义”对立起来。

(二)社会整体价值取向的影响

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状况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社会整体的价值取向会直接影响教师对自我的评价、对社会的认同、对职业的认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利益的分化,经济收入的高低、创造财富的多寡成为衡量人的能力和价值的重要标准之一。虽然我们并不提倡这样的价值取向,甚至对片面追求物质利益的价值倾向一直持批判态度。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自觉不自觉中就把财富多少看作了能力大小、贡献多少、价值高低的衡量标准。高校教师一般并不直接创造财富,但确定也为社会做出重要的贡献,希望获得社会的认可,而且希望通过社会一般的价值指标予以体现。这就难免使教师把自己的经济收入、工作待遇作为衡量自己社会认可度的重要指标。中青年教师的实际收入水平、工作待遇、生活状况、社会地位等直接影响其思想状况。

三、引领中青年教师思想发展的路径探索

中青年教师思想的状况是一定时期社会发展现状的表现,也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社会大环境是中青年教师思想发展的决定因素,这或许不是一时一地所能根本改变的。但是我们也并非无能为力,应该而且能够探索一些引领中青年教师思想发展的现实路径。

(一)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宣传教育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是一个系统工程,当然不是一区一校所能完成的,这需要国内学术界的共同努力。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发展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在短期内取得长足进展。但我们可以在现有理论成果的基础上,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和宣传,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引领中青年教师的思想发展。首先,加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研究和学习。定期举办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学习班、研讨会,鼓励和督促中青年教师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学习和交流,形成学习经典、研究经典良好风气,从而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领悟和思想认同。其次,举办青年马克思主义论坛。在中青年教师中举办青年马克思主义论坛,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现代西方思想之间的比较研究,探讨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代中国的现实价值,让马克思主义走进中国,走进当代。

(二)提高中青年教师生活待遇和工作条件

毛泽东同志指出,“一切空话都是无用的,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③邓小平同志指出,“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④中青年教师正处于人生的上升时期,在工作上充满活力、不断开拓进取的同时对工作生活条件也不断产生新的需要。只有适当满足中青年教师的合理需要,增强其获得感和满足感,才能使其安居乐业、爱岗敬业、全身心投入工作、创造更好的工作业绩。所以,首先,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收入水平,保持其合理的生活水平。其次,要加强教学和科研奖励,尤其是要建立健全科研激励机制。通过加大物质奖励激励的力度,让广大教师在教学和科研中获得让自己满意的收入,这样就能让广大中青年教师专心教学和科研,而不用去做本职工作之外的其它事情以增加自己的收入。

注释:

①習近平.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人民日报.2013年8月21日.

②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 2014-05/08/c_126477806. htm.2014-05-04.

③毛泽东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467.

④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46.

猜你喜欢
中青年思考教师
最美教师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血浆LP—PLA2水平与中青年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性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
老年胃溃疡患者与中青年胃溃疡患者临床特点对比分析
中青年与老年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的临床比较分析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