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郁鸿治疗慢性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经验

2018-01-15 18:25晓王博周郁鸿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年3期
关键词:障碍性骨髓阴阳

孙 晓王 博周郁鸿

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纯红再障)是由于骨髓红系前体细胞增殖和分化选择性再生障碍,引起单纯红系造血衰竭,而髓系、巨核系、淋系正常的一组少见贫血综合征。根据其发病时间长短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临床成人发病多属慢性。周郁鸿教授是国家级名中医学术经验继承指导教师,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血液病学科学术带头人,长期从事中西医结合血液病的临床,尤善于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种血液系统疾病,疗效颇佳。笔者有幸跟师,收益良多,现将其对于慢性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治疗经验介绍如下。

1 病因病机

目前现代医学对于纯红再障的病因不甚明了,认为其发病多数与免疫机制引起幼红细胞生成抑制相关[1]。纯红再障可归于中医“虚劳”、“血虚”范畴。其病因大多可归于先天禀赋薄弱,瘀毒侵袭;或饮食不节,损伤脾胃;或劳欲过度,情志不畅。《张氏医通》云:“人之虚非气即血,五脏六腑莫能外焉。而血之源在乎肾,气之源头在乎脾。”肾为先天之本,藏精生髓化血;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相对于普通型慢性再障而言,慢性纯红再障的病机更注重气血,气血之源在于脾肾。肾亏则髓骨枯,脾虚则气血竭,故周老师将慢性纯红再障的中医发病机制归纳为脾肾俱虚,气血俱亏,阴阳俱损以肾虚为根本。

2 临床经验

慢性纯红再障以肾虚为本,脾胃生化亦亏,先天不足加之后天失养,而致气血亏虚。相对于普通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患者,慢性纯红再障患者由于白细胞及血小板水平大致正常,故临床发热及出血症状相对较少,多见头晕乏力,面色苍白,心悸气短,纳差等脾肾不足等贫血症候。《医宗金鉴·杂病八法要诀》谓:“后天之治本气血,先天之治法阴阳。”周老师认为此病因于脾肾亏虚,治疗当从脾肾论治,以补肾益髓为本,同时健脾益气,调和阴阳,共资生化之源。补肾中药可以明显刺激骨髓干细胞的增殖[2],扶正中药可调节免疫功能,改善骨髓造血[3],活血化瘀中药可抑制异常的免疫[4],这为中医药治疗纯红再障提供了理论依据。

2.1 补肾为本 平补阴阳 慢性纯红再障的中医治疗以补肾为本,重在调节阴阳偏胜,药物治疗当以益气补肾之品为主,刺激骨髓造血。周老师长期临床发现,慢性纯红再障患者不应过用温阳或滋阴之品,当以平补为主,对于阴阳偏衰的治疗亦当轻取,不断调整其阴阳,以求阴平阳秘。《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对于阴阳失调明显的患者,临床常予左右归丸为主方加减,取其阴中求阳,阳中求阴之效,避免重阴、重阳之品。温阳药物中,周老师常以菟丝子、巴戟天等温而不热的药物,对于阳虚相对较甚的患者,周老师会在方中加入肉桂6~9g,肉桂可补命门之不足,导引阳气、宣通血脉,从而调和营卫之气,使气血同行。对于滋阴之品,周老师在患者血虚明显的阶段甚少投以大量阿胶、鳖甲等血肉有情之品,而常以女贞子、枸杞子等性味平和的药物为主,循序渐进,逐渐恢复肾阴。

2.2 益气生血 气盛血充 气血亏虚为纯红再障发病的重要病机,临床多用气血双补之法。周老师长期临床发现,对于纯红再障的患者,若在疾病初期即投以大量补血之品,其生血之疗效不甚明显。《脾胃理论与临床》提到“有形之血,不能自生,生于无形之气”。周老师认为,对于贫血严重的患者,早期在用药方面应以黄芪、党参、白术等补气药物为主,“气为血之帅”,通过补益脾胃之气,以资生化之源。周老师临床对黄芪的用量非常重视,黄芪补气升阳,长于升举之力,为上中下内外三焦之药,若非热象较重之患者,临床常重用黄芪20~30g,同时配伍当归8~10g,取当归补血汤之意,使气旺则血生,气盛则血充。

2.3 顾护脾胃 生化有源 对于慢性纯红再障的治疗,周老师十分强调顾护脾胃,并且认为顾护脾胃之法应贯穿治疗之始终。一方面,脾胃乃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灵枢·决气》谓:“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四圣心源》曰:“气原于胃,血本于脾。”纯红再障患者以贫血为主要临床症状,相对于普通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气血不足之病机更为重要。另一方面,生血滋补药物多滋腻,易妨碍脾胃运化,同时慢性纯红再障患者长时间使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亦会对脾胃功能产生影响。周老师临床在补肾的同时,亦注重脾胃气血的化生,在治疗方中加入白术、陈皮、山药、薏苡仁、木香等健脾理气化湿之品,以助脾胃运化。对于胃脘部不适症状明显的患者,周老师有时会以健脾和胃之药味为底方,在方中加入适量益气养血之品,待患者胃纳好转、脾胃功能恢复后再逐步增加生血药物的用量。

2.4 防治痰瘀 祛瘀生新 慢性纯红再障患者病程较长,骨髓生血不足加之久病耗伤气血,则脏腑失养。脾主运化及统血,运化无力则痰湿内生,统血无权则血溢脉外,离经之血则为瘀,痰瘀互结则进一步导致骨髓生血受阻。对此周老师指出,单行瘀则痰不消,独豁痰则瘀难除,临床上多以痰瘀同治之法。对于化痰药物的应用,周老师多选择陈皮、薏苡仁、茯苓等相对温和而兼有健脾之效者,避免使用过于猛烈的涤痰之品。纯红再障患者常合并有胸腺瘤、肝脾肿大等瘀血之候,加之其“血虚”的重要病机,故此病之瘀多为“因虚致瘀”。周老师注重养血活血,临床常用功善活血补血之鸡血藤,《饮片新参》言鸡血藤“去瘀血,生新血,流利经脉”,具有祛瘀而不伤正的特点。除此以外,周老师临床常用的活血药物还有川芎、当归、丹参、赤芍、丹皮等,若非瘀血症状非常明显,一般不选择三棱、莪术等破血消癥之品。在补肾的基础上辅以痰瘀同治之法,痰瘀除则新血生,对于很多病情迁延难愈的患者收获了较好的疗效。

3 医案举隅

叶某,男性,36岁,2015年6月因头晕乏力于当地医院就诊,经骨髓穿刺及活检病理确诊为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先后予激素、雄激素、促红细胞生成素对症治疗。期间多次输注悬浮红细胞,血红蛋白波动于40~65g/L,症状无明显改善。2016年2月15日首诊,就诊时患者治疗方案为口服强的松10mg,1天2次,十一酸睾丸素80mg,1天2次,联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EPO)10 000U,1天1次,皮下注射。病来患者头晕乏力明显,动则加重,面色淡白,时感心悸,动则气促汗出,腰膝酸软,胃纳不佳,夜寐欠安,二便尚调。唇舌色淡,苔薄白,脉沉细。诊时血常规示白细胞计数(WBC)3.6×109/L,血红蛋白(Hb)45g/L,血小板计数(PLT)179×1012/L,网织红细胞(Ret)1.02%。周老师首诊治以补肾健脾益气,平补阴阳之法,兼以顾护中焦,方予:炙黄芪30g,党参15g,熟地 9g,茯苓、炒白术各 12g,当归、炒白芍各9g,菟丝子12g,补骨脂、六神曲、陈皮各9g,炒枣仁15g,防风9g。上药14剂,每天1剂,水煎服,分2次服。周老师考虑患者夜寐欠佳与傍晚服用激素有关,改强的松为美卓乐16mg早餐后顿服,其余西药继续治疗。嘱患者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忌食辛辣油腻之品。2周后(2016年2月28日)复诊,测Hb 63g/L,近半月期间患者共输血2次,每次输注悬浮红细胞1.5U,末次输血时间为2016年2月20日。患者自觉腰酸乏力症状较前有所好转,纳寐较前改善。仍时感头晕,午后至夜间自觉发热,伴少量汗出,自测体温无明显升高,双手久置自觉麻木不适。周老师考虑患者病程较长,“久病多瘀”,“久病入络”,予前方增加炙黄芪用量至40g,补气生血,并加鳖甲、女贞子、墨旱莲各9g,取二至丸之意益气滋阴,同时加入鸡血藤9g,活血通络,继服21剂。2016年3月21日复诊,患者诉头晕乏力较前明显好转,汗出症状改善,面色较前红润,胃纳欠佳,查Hb 87g/L,Ret 4.85%,减美卓乐为12mg,1天1次,口服,中药予前方去滋阴之鳖甲,加薏苡仁15g,佛手9g,玫瑰花6g,健脾理气,继服1个月。1个月后(2016年4月18日)复诊,查Hb 90g/L,自诉偶感乏力,程度较轻,余无明显不适,胃纳可,二便调,考虑患者目前脾运渐复,予前方去佛手,加山茱萸、枸杞子各9g,增加熟地剂量为12g,益肾填精生血。继服1个月。此后患者自行当地复方,定期复查血常规,Hb逐渐升高,多次复查Hb均>110g/L,遂嘱患者停用EPO。2016年6月20日复诊,查Hb 121g/L,Ret 1.57%,减量十一酸睾丸素为40mg,1天 2次,美卓乐为 8mg,1天 1次,患者无明显不适症状,守方以巩固疗效。患者定期门诊复查血常规,血三系均维持在正常范围内。

4 小结

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相对难治的贫血。西医治疗首选激素、免疫抑制剂,但治疗过程中易出现消化道反应、肝肾功能损害等副作用,为进一步的治疗带来了诸多障碍。周老师在治疗过程中强调中西医协同,采用益气生血之法,平补肾之阴阳,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同时注重健脾理气,避免过用滋腻之品而有碍胃气,并适当佐以活血之法,通过缓和而持久的调理,逐步解除患者对激素、免疫抑制剂及输血的依赖,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1]黄畅,覃瑶,林圣云.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6,37(8):707-709.

[2]华臻,杨俊锋,潘娅岚,等.补肾中药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研究进展[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30(9):3222-3226.

[3]董敏,吕娜娜,范方田.益气扶正中药影响免疫系统的新进展[J].江苏科技信息,2016,(16):76-78.

[4]张海琴.慢性盆腔炎的证候规律调查及活血化瘀法调节T细胞亚群和红细胞免疫的实验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9.

猜你喜欢
障碍性骨髓阴阳
补肾活血方联合枸橼酸氯米芬在排卵障碍性不孕症中的应用
骨髓18F-FDG摄取模式在初诊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诊断骨髓浸润的价值
The Visible and the Invisible as Shadows of Light and Dark Shade:An Introduction to the Special Issue
母牛繁殖障碍性疾病的发生原因、临床表现及防治
夕阳红难以启齿的元凶——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骨髓中缺氧诱导因子1α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表达
阴阳学说在杨式太极拳中的表现浅探
赞美骨髓
法于阴阳
阴阳泛函